為什麼?羽毛球運動員收拍時球拍向上?

鐵路球館


這個問題挺好,擊完一次球之後,收拍時,為什麼球拍向上。嗯,說的稍微專業一點點的話,應該是回收動作時球拍拍頭上仰。表述稍有不同,但意思都明白,直接進入主題吧。

問題可說是討論羽毛球運動中的上肢的技術動作,那咱們就不說別的了,上肢技術動作,無論是在前場、中場還是後場,又或者是發球、接發球還是其它擊球動作時的技術組合,都是由準備姿勢(也稱起始姿勢)、引拍、擊球和回收動作所組成的。

就問題而言,咱們只說準備姿勢和回收動作就可以了。以接球來說,上肢的動作標準的應該是:兩手臂肘部微屈抬高,持拍手將拍頭上仰、展腕並置於胸前。這樣有什麼好處呢,持拍手對於距離身體上方、中間、下方的左右6個方位而言,都是最近距離,這樣無論對方擊球過來到哪一個位置,都可以用最短的距離和最快的速度來揮拍擊球。動作的描述不知道能不能明白,要是能有個視頻就生動了。

這圖陶天王的準備姿勢不夠專注,意思到了就行。

好了,繼續說上肢的回收動作。其實,回收動作就是擊完球把你的動作回覆到準備姿勢。每次擊球之後,手臂隨著揮動有一定的慣性,球拍也跟著有一定的隨後動作,應該藉著這個慣性,把動作迅速回收到準備姿勢,以便為下一個擊球動作做好充分的準備。回收動作講究乾淨利落、簡潔及時,否則,會直接影響下一個擊球動作的準備時間、擊球連慣性、引拍動作的充分程度等等。準備姿勢是拍頭上仰的,所以,回收動作後,拍頭自然也是要上仰的。羽毛球愛好者,經常鍛鍊,慢慢就習慣了。希望能幫助到各位朋友。


球類運動愛好者


你好,我是小二黑,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對於專業運動員,他們的發力和技術很純熟,他們不會想業餘運動員把動作做的那麼滿,如果做的太滿,對於專業運動員就會影響下一拍的連貫,以至於影響這一分。所以,好多專業運動員的動作都是短促有力。他們會充分利用蹬轉,腰腹,肩帶大臂,手肘,小臂,手腕,手指各個位置的發力充分的結合。


小二黑的vlog


我理解的問題,應該是後場球運動員收拍後,為何球拍向上。

問出這個問題,說明題主應該對羽毛球有一定的瞭解,知道高遠球有四個動作,最後一個應該是收拍的動作,但是在比賽中為何看不到運動員這樣的動作呢?

因為運動員在賽場上,需要和時間賽跑。他們並不是沒有收拍的動作,也是有的,在慢動作的時候可以看出來。但是他們在收拍的時候,已經開始為下一拍的連貫做準備了。而且他們力量大,收拍時可以依靠自身肌肉的力量,阻止球拍的慣性,將球拍舉起來,為了下一拍爭取時間。

業餘球友不要模仿,還是要把動作做完整,業餘的沒有這麼大的力量支撐,強行舉拍很容易受傷。


羽球雜談


標準收拍動作是將球拍順勢自然向身體的另一側下襬,同時小臂內旋手心朝向持拍手一側順勢卸力,最大程度化解擊球后的力量,保護腕關節。

大多數業餘球友一般選擇“曲腕”收拍,將球拍順勢指向自己,但這類收拍動作幅度過大在關節處形成應力集中點,易導致關節扭傷。

實戰中收拍動作必須注意細節,同時在日常訓練中注意提高手腕力量,預防腕關節可能帶來的傷害。


球盤大師


為了能夠連貫下一拍,為了下一拍做準備,以此提高進球時間和效率,擁有更大的殺傷力。


HolynKeightlyn


保持下一拍的連貫


赤之派


個人習慣而已


精彩在我4


也是業務羽毛球選手,我的想法是,可能是怕絆倒了吧。


用戶6681408439274


縮短舉拍時間,從而得到時間高效,為來球提供反應時間。


碧丹心


球拍朝下,容易傷到拍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