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超國民待遇”現象?

老樹書法


對“超國待遇"的現象,我認為是誇大其詞了。因為:1,洋女婿並沒有挑戰中國“入境者必須隔離"的防控原則,他接受檢測同意隔離,因為家在上海,只不過是變通了隔離方式。2,因為洋女婿在家隔離的個人要求,是得到了上海家人的理解、同情和支持,家人願意委屈求全離家,讓女婿一人在家隔離,不是政府或防控工作人員的妥協性安排或特殊照顧。3,隔離的方法不一定是絕對的,目的和效果是一致的。無論是洋女婿還是其他外國人,無論是華僑華裔還是中國留學生,只要進入中國境內,只要接受檢測隔離14天,特殊情況下,靈活採取特殊的隔離方式也無可厚非。總之,對任何人的隔離只有特殊情況下變通,沒有不隔離的特殊照顧,所以就不存在超國民待遇。


用戶綠柳迎春


嚴肅對待“超國民代遇"現象

超國民待遇,是一種社會現象。在中國極貧極弱的年代,民國時期外國人公然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寫著“華人如狗,不得入內"。引起中國人的憤怒與聲討。

中國在改變開放之初,為了吸引外資,也曾給外資企業丶外國人稅收優惠丶建廠優惠等特殊待遇。當時的“超國民待遇"現象,曾引起社會長期的熱議。

進入新世紀,隨著中國改革制度的完善,一個平等競爭的社會生活環境逐步建立,2008年中國統一的所得稅法出臺,中國境內平等競爭的局面產生。

一些在國外生活的中國國民,自以為到國外喝了幾口洋人的水,吃了幾餐洋人的飯,就成洋人了,千方百計在國內同胞面前顯擺,表現自己不一樣的超國民姿態。

中國每年有數千萬人走出國門,有的生活在國外世界環境,有的加入了外國籍成了華人,有的成了華僑,有的甚至嫁了外國人,他們回(來)到國內以老外自居,向國內同胞索要“超國民待遇"。聽說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出現了回國的中國僑民華人,或者外國人在隔離期間頤指氣使,索要就餐刀叉丶果醬丶西餐巾丶咖啡等西方生活物質,彷彿自己就是假洋鬼子,就是回來要超國民待遇享受的。

例如出現在北京的澳籍華人梁某某,在隔離期間不帶口罩外出跑步,還對勸阻人員出言不遜。

出現在上海的英國籍女婿堅決不去隔離集中區,社區調解人員竟然別出心裁,變通調解,使這個上海女婿如願以償享受“超國民待遇"。

上海廣州的接待人員,為了迎合回到國內的“超國民”們,想方沒法滿足他們的超國民待遇。

一些國內的同胞,自己作賤自己,滿足所謂“外國人"的“超國民"不合理要求。

在病毒流行期間,中國政府和中國同胞以博大的胸懷,接受一些從外國歸來的僑民和外國人,在防疫防控面前,必須統一步調,防止輸入式疫情回潮。一視同仁才能嚴防死守。

一些回國同胞和來到中國的外國人,也必須放下自己的架子,遵循國內的法律法規,不能享受特殊待遇。各級政府也應該將回國的中國人和進入中國的外國人,視同國內民眾,不開口子,不給超國民代遇,不讓來之不易的抗疫勝利付之東流。嚴肅的對待和處理索要“超國民待遇"的人!


老狼48440790


在這次新冠肺炎防治的時候,暴露出了很多問題,其中一個比較尖銳的問題就是很多外國人在中國可謂是享受超國民待遇。



外國人在中國享受超國民待遇這個問題由來已久,在上世紀80年代中國剛剛改革開放的時候,由於為了吸引外國的資金和技術,所以給來華的外國人以超國民的待遇。不過隨著幾十年的經濟的發展,中國現在已經成了世界經濟第二大國,即使是一向為人詬病的人均GDP,也和那些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縮小了很多。



可是過去幾十年來形成的慣例,讓現在中國人面對發達國家的國民的時候,依然給予了他們超國民的待遇,這讓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議。例如這一次某個英國的洋女婿跑到中國來,不遵守中國的相關隔離制度,最後上海的某些官員居然為這個英國人想辦法騰屋子,儘量滿足英國人,讓國人感到相當的憤怒。



至於那個澳大利亞籍華人女子,本來也是畢業於中國的985大學,結果因為學習優異跑到澳大利亞去讀書,並且入了澳大利亞籍,回到中國後就趾高氣揚了。這恐怕是中國幾十年來所採取的一些錯誤的做法,讓這些人有了囂張的底氣。



總之我覺得真沒有必要再給外國人以超國民待遇,平等對待就行。


平安讀歷史


真經對“超國民待遇”可以說是深惡痛絕。不管是山大留學生事件、外國人永居、還是前兩天洋女婿拒絕隔離事件,真經都很憤慨,都是堅決反對的。

對“超國民待遇”,真經認為有三個原因:



第一是好面子。這是中國人的一大“特色”,很多人自己買東西或者吃飯時,會錙銖必較,算得很清楚,但請人吃飯或者給別人買東西的時候,卻會顯得很大方。同樣,很多人會在外國人面前充面子,寧願自己拮据點,也要在老外面前顯得大方。外國留學生在中國享受超過中國學生的待遇,就是典型的窮要面子。說實話,我們的大學,就算一個非洲留學生都不招,也絲毫不會影響我們的辦學水平。


第二是自卑心。有少數國人,內心裡仍然沒有丟掉奴性,總認為國外的就是好的,老外說的就是對的。老外說中國不講人權,他就覺得人權是個好東西,就要去將就老外的人權。上海的洋女婿拒絕隔離,本來就已經違規,甚至違法,但居委會還能由著他,就是典型的缺乏民族自信。

第三是對外政策。中國從很多年前開始,都保持著一種溫和、隱忍的外交風格,這種風格延續多年,在政府和公共管理部門中形成了一種政策慣性。比如說若干年前,政府吸引外資,那都是恭恭敬敬地請人來,各種殷勤,各種開綠燈,時間長了,就讓很多人感覺外國人就是特殊,在制定政策時,也會對外國人特殊照顧。另外還有一個原因,是中國目前在國際上缺乏話語權,某種程度上來只有靠討好外國人來獲得好評,但實際上,很多時候人家吃了我們的拿了我們的,嘴上還不念我們的好。




超國民待遇並不是最近幾年才有的,而只是由於中國越來越強大、民族自信心逐漸恢復,人們才慢慢感覺到其中的不平等。個人認為,隨著中國在國際上話語權越來越大,特別是此次抗疫,打出了中國的國際形象,也隨著我們的自信心越來越強,將來,外國人的超國民待遇將會越來越少,外國人來中國,最多也就是平等對待,說不定,還會成為二等公民。


高校人才真經


過去幾年之前,我國確實有一些令人痛心疾首的超國民待遇,甚至衍生出了外國人代理我國民眾報案的生意,讓人哭笑不得的同時,又非常非常的心酸。

可是需要注意的一點是,超國民待遇正在成為過去,外籍女婿的最關鍵問題已經基本解釋清楚了。一些對此非常憤怒的人親自走訪之後調查了事實的真相,率先揭露並批評此事的《環球時報》主編胡先生也聽取了他們的觀點,並希望各位朋友都能兼聽。

:超國民待遇正在成為過去

率先批評此事的胡先生轉載的文章中表示,外籍女婿所在地採取的是靈活隔離政策,入境者既可以接受集中隔離,也可以選擇在家中居家隔離。也就是說,外籍女婿選擇居家隔離是符合規定的,外籍女婿沒有突破防疫規定,他沒有什麼超國民特權。

具體來說,本次事件是一個家庭內部矛盾。社區這邊是既可以居家隔離,也可以集中隔離,但是女婿想要居家隔離,妻子想讓他集中隔離,這一家子直接吵起來了,居委會這才參與調解。經過一番商議之後,妻子和同小區家的親戚達成一致,搬去了親戚家,而這個外國女婿選擇了居家隔離。從頭到尾,這都是一個家庭內部的矛盾。

外國女婿沒有超國民特權,只是他不體諒剛坐完月子妻子,最終妻子去了親戚家,這是人家的家事,社區工作人員也沒辦法。社區工作者是按照規則辦事,沒有超國民特權。

:英國女婿事件是一個家庭矛盾

隨著我國逐漸強盛,一些超國民特權逐漸成為過去。

世界各國越來越尊重我國,我國民眾也越來越尊重自己,對國內的違規外國人也是執法必嚴,毫不客氣。過去一年當中,經常有交警用英文怒斥闖紅燈外國人的類似新聞,我國已經出現並且養成了對外國人執法必嚴的風氣,對外國人是毫不手軟和客氣。

就拿剛剛被限期離境的澳大利亞女子來說,照樣是限期離境,而且對她還更加的嚴格和苛刻。我國對外國人的風氣出現了一個重要的轉變:從過去的害怕觸怒外國人,害怕最終引發國際形象事件,到不敢對外國人好,害怕引發我國民眾的民憤。目前能夠看到超國民待遇的事情已經非常少了,工作人員都沒有這個膽量,超國民待遇越來越少。

:交警用英文怒斥外國違章者

針對入境的外國人,我們已經可以做到放平心態,也早就應該做到放平心態。

不要過於推崇外國入境者,也不要看到外國人就懷疑他們有超國民待遇,這兩者其實都是不夠自信的表現,我們是自信的中華兒女,應該對外國人放平心態。

需要注意的是,放平心態也不意味著放棄對外國人的監督,確實還是有個別分子頑固的跪著,例如一些極端的親美分子等。我們需要在保持警惕的同時,用自信的胸懷客觀看待每一件事情,確實發生超國民待遇事件的,必須追究責任,沒有違背規則的,我們也不能總覺得出現了超國民待遇。超國民待遇正在成為過去,也必須成為過去。

最後,祝願祖國越來越強大,祖國強,就是我們每個人強。


注:

身為自信的中華兒女,我們既要瞪大警惕的眼睛,也要放平心態,不要看待一個外國人,就覺得他能有超國民待遇,這是不自信的一種表現。


垂垂老馬


為什麼疫情防控中會出現"超國民待遇"現象,應該如何看待旅華外國人?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個照妖鏡,也是國民覺醒的契機。這場疫情中,老百姓看到了太多中產乃至精英公知對歐美腐朽生活無恥言論的追捧,也看到了中國在強大歐美在衰落的活生生的事實,更多人,對國內某些人對外國人的特殊待遇十分憤慨,引起了不小的輿論波瀾。

最典型的例子便是上海靜安區的洋女婿事件。本來入境管理作為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應該格外慎重格外小心。可是遇上這個難纏的洋女婿,實在是讓人傷腦筋。這位洋女婿是英國人娶了一個上海姑娘,已經有了一個2歲的小孩。洋女婿回國經過多個國家,輾轉回到上海,是典型的高危人群,應該集中隔離。

可是,洋女婿死活不願意集中隔離,原因很簡單,集中隔離條件不好,達不到五星級水平。洋女婿必須回家!可是,洋女婿回家後,大概率會傳染給妻子孩子和丈母孃。這可怎麼辦?當地居委會想出了一個兩全其美的好辦法——讓一家祖孫三口給洋女婿騰地方,到外面住,洋女婿則住進家裡,居家隔離。

如果居委會低調處理也就算了,這事沒人知道。可是萬萬沒想到的是,居委會居然以為自己創新了工作方法,既照顧了原則性,有考慮了靈活性,這件事情應該宣傳,應該推廣。然後,全國人民都知道了這個跪倒在洋女婿面前的噁心樣子。

這件事讓我一下子就想到了日本騎行者丟失自行車事件。中華大地丟失自行車的事情多了去了,絕大多數夠不到立案偵查條件,甚至連報案都沒有。中國人普遍態度是有找車的時間,早就掙回來了。可是,日本人不行,日本人丟了自行車必須限期破案!於是3天之內,日本友人找到了自行車,皆大歡喜,還上了報紙。

你不得不信,我們基層確實太多人把"優待外國人"當成了潛移默化的工作準則。這種現象,讓外國人自動享有了"超國民待遇",而本國老百姓,反而成了二等公民。

這種現象的背後,隱藏了三個不得不說的事實。

1,我國的"超國民待遇"有悠久歷史。

我國的超國民待遇來自於什麼時候?清朝中後期,外國人來到中國,就像青面獠牙的怪獸,是官府最怕的事情。清朝法律曾規定,洋人的傳教士,參照總督、巡撫、道臺、縣令管理,擁有治外法權。可是事實上,我國古代大分裂時期,弱國對強國,始終都有"超國民待遇"。所謂百姓怕官,官怕洋人,洋人怕百姓,形成了食物鏈閉環。

2,我國的"超國民待遇"有現實目的。

當我國下定決心向西方學習時,原本的洋鬼子就變成了"外賓"。尤其是民國時期,外國人來到中國,不僅工資自動比較高,還能靠著特權吸引一群狗腿子為自己幹活。

3,我國的"超國民待遇"應該早點淘汰。

現在,我國已經實現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階段,中國人民早在1949年就站了起來。挺直腰桿做人,這是共和國元勳留給我們最重要的財富,要珍惜,要發揚!

我們最大的問題是不夠強大。這句《大轉折——挺進大別山》電影中的臺詞,到今天依舊有重要意義。相信我們祖國越來越強大,對外國人那種隱形的超國民待遇就消失了。


歷史知事


近日,上海一名英國女婿拒絕集中隔離,最終由居委會想出“兩全其美”的辦法,使他“如願以償”,的可以進行居家隔離,這樣個故事,在被媒體報道之後, 引起了廣大民眾的強烈反響;

在一些集中隔離點裡面,有些外籍人士頻繁索要咖啡,甜點,果醬,西餐巾等一些不必要物資,導致隔離點的工作人員,頻繁穿脫防護服,疲於奔命,很多類似的這些事情,已經刺痛了社會的敏感神經了,所以,引發了又一輪對外籍人士享受“超國民待遇”的強烈反感;

這不禁讓人想問,如果有一名普通中國人拒絕集中隔離,居委會能這樣變通嗎?如果可以,那就應該廣而告之,只要有獨立住房,就可以不去集中隔離點,而選擇在家隔離,此法適用於中外所有人士,在隔離期間,所有隔離人員都可以向工作人員索要任何物品,食物等等,否則,就不能給那些外籍人士“超國民待遇”;

至於說,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超國民待遇”現象?筆者認為,之所以會出現所“謂超國民待遇”現象,主要還是有些同胞,在面對有些外籍人士時,不自信 甚至還有些膽怯,所以,他們有時候為了討好這些外籍人士,甚至放棄自己的原則;

實際上,我們完全沒有必要慣著這群洋人,因為,現在的中國,以前不是那個飢寒交迫 任人宰割的舊中國,我們應當拿出自己的自信,去告訴這些洋人,他們必須尊重我國的法律,必須服從安排進行隔離,如不服從,隨時將他遣送回國,沒有什麼好商量的;

要知道,雖然我們當前已經基本控制住了疫情,也可以說是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但是,目前海外的疫情依然在蔓延,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我們必須要嚴防疫情大規模迴流,為了做到這一點,所有外來人員,都必須做到依法進行隔離14天的措施,這裡面,絕對不能出現所謂“超國民待遇”的發生,畢竟,這已經涉及到原則問題和公平性的問題。


關注小柳聊聊兵,更多精彩內容觀看


小柳聊聊兵


超國民待遇有形成的歷史背景,在改革開放之初,我國需要大量引進外資發展經濟。於是,在稅收等方面給予了外企很大的優惠。同時,財大氣粗的外國人在國內也就享有所謂的超國民待遇。不過,隨著我們經濟的發展,已經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GDP總量也突破了14萬億美元,外企的優惠待遇早就沒有了,與國內民企繳稅政策完全一致。


既然外企的超國民待遇已經取消,為何各地還存在著對外國人硬不起來的現象?很多外國人或者外籍華人在國內自覺的高人一等?觀察室先來談談澳籍女華人梁某妍的心態。梁某妍40多歲,在1990年代畢業於雙一流大學,並出國取得澳大利亞國籍。

在1990年代,我國經濟剛剛起步,與澳大利亞相差甚遠。梁某妍能夠加入澳大利亞國籍,必然在當時能夠讓人覺得羨慕。畢竟,那時候肯德基與麥當勞都算得上奢侈品!也許,梁某妍因為在外企工作,享受過超國民待遇。

不過樑某妍小顯然沒有能夠與時俱進,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民族自信心也空前提升。以前是用羨慕的眼光看梁某妍,她能加入澳大利亞國籍。現如今,恐怕絕大多數人覺得稀鬆平常,甚至用更嚴格的標準審視梁某妍。梁某妍之所以引發全網公憤,與她澳籍華人身份密不可分。


但如果不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梁某妍的結局也許就好的多。這是為何?觀察室再來為大家解釋下,超國民待遇實際上還存在。再舉個例子,為何社區工作人員對英國洋女婿那麼客氣?並不是洋女婿本身有多厲害,而是很多時候。基層工作人員怕麻煩。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對外國人“網開一面”。

觀察室生活在某新一線城市的大學城附近,周邊的師範大學存在著大量留學生群體。不論是社區工作人員,還是執法人員對留學生都非常客氣。一旦與留學生髮生衝突,這就是涉外事件,駐地總領館就可能介入,省市的外事部門也可能介入。如此一來,多數時候都是讓國人忍氣吞聲。慢慢的,也就是養成了留學生群體的超國民待遇。實際上,這些留學生絕大多數不會說漢語,實在不懂有何意義。


以上就是觀察室對超國民待遇的看法,歡迎討論!


美國觀察室


有錢能使鬼推磨,有權能叫令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