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择原理,宇宙本身正好适合生命存在,为什么我们是如此的幸运?

你是否想过,地球上存在的水、环境、大气、自然资源等等,为什么这些条件正好适合我们的生存?宇宙学家经常用“

金凤花区”原理将这个问题应用到地球上的生命中,这就是为什么地球对生命来说是“恰到好处”的。而人择原理解决了一个更大的问题:为什么宇宙本身正好适合生命存在?

根据物理学家兼作家维克多·J·斯滕格的说法,当你将电磁力与重力进行比较时,我们发现电磁力是重力的39倍。因为如果这两种能量更为均匀地匹配,恒星燃烧的时间就不足以让生命在绕轨道运行的行星上发展。科学家称之为人类的巧合,或者说是与人类存在本身有关的巧合。

人择原理,宇宙本身正好适合生命存在,为什么我们是如此的幸运?

斯滕格提醒我们的另一个例子是:宇宙中的真空密度比我们以前认为的密度低得多(实际上密度低139倍)。这一点意义重大,因为如果最初的更高估计是正确的,那么宇宙早在亿万年前就已经四分五裂了。因此,如果我们宇宙中的某些条件稍有偏离,那么生命就永远不会进化。我们怎么这么幸运?在所有可能的宇宙中,为什么我们的宇宙会变成这样?

人择原理,宇宙本身正好适合生命存在,为什么我们是如此的幸运?

1974年,天文学家布兰登·卡特提出了人择原理,解决了这一难题。卡特假设:人类的巧合是宇宙结构的一部分,他提出了两种变体:弱人择原理:这种对人择巧合的反应听起来像是常识的一部分,简单地说,卡特指出,如果我们的宇宙不适合生命,那么我们就不会在这里对此感到好奇。因此,没有必要问为什么。强人择原理:在这个版本中,卡特借鉴了哥白尼原理的概念,哥白尼原理指出地球或人类没有什么特别或特权。他说,既然我们生活在一个能够支持生命的宇宙中,那么只有支持生命的宇宙才是可能的。

人择原理,宇宙本身正好适合生命存在,为什么我们是如此的幸运?

宇宙学家已经设计出了30多个关于人择原理的附加概念,其中包括量子物理学中的参与式人择原理,即宇宙在被观察之前是不可能存在的;以及最终的人择原理,即智力是宇宙的必要属性,一旦被创造,就永远不会被毁灭。如果不是幸运的话,这个宇宙可能不允许智慧生命的进化,所以人择原理是一个科学的尝试,试图解决“为什么?”

知识拓展:金凤花区,目前其官方的详细解释是:使智慧生命成为可能的狭窄参数频带,地球和宇宙正好落在这样一个参数频数范围内,使能够构成智慧生命的化学物质得以产生。在霍金的 《大设计》中提出:金凤花区域是可变的、不稳定,形状是带状,但并没有给出具体频数范围。在《大设计》(P130页)中,形象地描绘出金凤花区域。图中采用二维坐标系,横轴表示多个行星与一个恒星的距离(天文单位AU),纵轴表示多个恒星之间的距离。以太阳系为例,描绘了太阳系中金凤花区域。

人择原理,宇宙本身正好适合生命存在,为什么我们是如此的幸运?

在《大设计》中,太阳系的运行轨迹如何?图中虽然没有标出,但是根据原图可以推理,图中的八大行星并不是逆时针或顺时针进行旋转,而是垂直于恒星坐标系旋转。产生这种运行状态的原因是什么?如果八大行星按照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那么地球、火星等八大行星将掉入恒星中,被恒星吞噬,继而八大行星早已不复存在。但是这与现代物理观察到的事实不符,《大设计》中的金凤花区域的二维结构模型设计不免让人质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