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勝小康 奮鬥有我|陳福風:小村“風”來處處新

3月20日,宿城區龍河鎮召開2019年度高質量發展總結表彰暨作風建設大會,在頒發的11個獎項中,陳圩村一舉奪得其中7項,成為“獲獎大戶”。在全鎮十五個村居中,該村排名第一。

“以前,陳圩村是全鎮的落後村,村黨支部書記缺編幾年,找不到合適的人來挑這個擔子。2016年1月,鎮黨委決定讓這名退役軍人出任村黨支部書記,沒想到這位‘兵書記’不負眾望,4年就讓小村變了樣。”村民蔣道成說,陳福風通過不懈努力,讓陳圩村“脫胎換骨”,處處換新顏。

决胜小康 奋斗有我|陈福风:小村“风”来处处新

陳福風捐贈防疫物資

1975年出生的陳福風,1993年高中畢業後應徵入伍,成為一名坦克兵。服役期間,他連續3年被評為“優秀士兵”,因表現突出加入中國共產黨。1997年退役後,他自主創業,做起了建築材料生意。由於誠實守信,生意做得風生水起。

2016年1月,經群眾和黨員推薦,龍河鎮黨委負責人找到陳福風談話,希望他能挑起老家陳圩村這個重擔。他當時有些猶豫。“我生意做得好好的,幹村支書能掙多少錢?農村工作不好乾,恐怕出力不討好。”陳福風當時已定居市區,他知道老家已經幾年沒有村支書了。但為了實現一名退役軍人的價值,在愛人張利的支持下,他決定“試試”。

“以前回老家,到處是泥濘的土路,遇到陰雨天氣根本沒法走。晚上更是漆黑一片,老房子幾十年沒變樣,莊子髒亂差,他能去改變老家的樣子,我得支持!”在宿豫區開門診的張利這樣說。

决胜小康 奋斗有我|陈福风:小村“风”来处处新

陳福風(左)慰問困難戶

“我上任那天愛人生病住院,她不讓我陪。回鄉的路上我就暗下決心,一定要儘自己的最大努力,帶領村民致富增收,改變家鄉貧窮落後面貌。”從挑起村支書兼村委會主任這個重擔起,陳福風就明白,要想為村民做實事,就必須要有一套有戰鬥力的班子,自己當好帶頭人。

陳圩村先後建起兩處休閒廣場,完成全村路燈安裝,修復道路塌方500餘米,村組鋪設水泥路面,實現了全村道路硬化,白天道路整潔,夜晚燈火通明。這些實實在在的變化,村民都看在眼裡。

“村民以前經常上訪,最近幾年變化可大了,通到家門口的水泥路,還有路燈與健身廣場,特別是經過整治後的臭水溝也清澈了……”村民蔣道成邊說邊豎起大拇指。

“當初我來老家任職,就抱著絕不佔公家一分錢便宜的心理。只要有一顆公正的心,就能辦好事、得民心。”陳福風說,有一次村幹部開會時間太晚,他就請大家去吃飯,花了400元錢。事後,會計準備入賬時,陳福風及時制止了。“這是我做人的底線,自從我任職至今,平時招待都是我個人給錢,村集體為零招待。”

决胜小康 奋斗有我|陈福风:小村“风”来处处新

陳福風(右二)奮戰在疫線

村莊要美,村民還要富,陳福風始終把發展經濟、富裕農民作為中心任務。經過廣泛調研,結合村裡實際,陳圩村加快農村經濟結構調整,流轉土地1000多畝,蓮藕套養小龍蝦近500餘畝,蔬菜大棚種植100多畝,有效地解決了土地撂荒問題,同時還為農村留守人員提供了就業。“我任職前村集體賬面上不僅沒有一分錢,還欠外債。現在村裡通過公共空間治理、廠房出租、土地流轉等形式,使集體年收入達幾十萬元。”

陳福風告訴記者,陳圩村歷史悠久,為了挖掘鄉村特色歷史底蘊,經過爭取,今年該村聶莊、常莊與徐莊3個組進行土地增減掛鉤項目復墾約230畝,在徐莊組建設農民集中居住區,220戶村民將率先住上風格別緻的小洋樓。

每年春節前夕,陳福風都會動員他的朋友陳晨,共同為全村60多戶困難農戶送去慰問金與生活必需品。疫情防控期間,他還個人出資1萬多元,為村裡購買口罩、消毒酒精、方便麵等急需物資。

“他當村支書4年,個人出資用在村裡的建設上不低於10萬元,這樣的好書記上哪找?”村民常家瑞說,有這樣的帶頭人,陳圩村的明天會更好。(記者 孫軍賢 通訊員 高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