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一本书,没有那么难


读懂一本书,没有那么难

读懂一本书,没有那么难

读了樊登老师的《读懂一本书》,知道了几个问题的答案。

怎么才算是读懂了一本书?

猎豹网的创始人傅盛是一个很挑剔的读书人,对待讲书,傅盛老师认为,讲书的人的确是讲的这本书的原貌,他才会听。他有一次在对樊登老师说,“他在‘樊登读书’和别的平台间做了很长时间的取舍,而这之间他取舍的方法是在‘樊登读书’上选择一些他读过的书,然后再听樊登老师讲,最后看讲得如何”,而后来傅盛老师就选择了'樊登读书'。

所以至少从这个例子上来看,傅盛老师认为,樊登老师是读懂了那本书,并且把那本书的原貌讲述了出来。

我们知道同一个内容,不同的人,不同的视角,会产生不一样的理解。而书的作者写书只有他自己的理解,你怎么能保证自己的理解确实是书的作者写书的理解呢?你无法与每本书的作者产生联系,并跟作者确认自己的理解,所以答案是无法保证。

所以读懂一本书,更实际的一种办法,是获得某种反馈。就像傅盛老师认为樊登老师讲述清楚了书的原貌,必然傅盛老师也认为樊登老师是读懂了那本书的。傅盛老师的反馈就是樊登老师的读懂。

对我们不像樊登老师那样讲述的人,大多数时候是收不到别人的反馈的,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去自己这里获取反馈,比如教会了自己某项技能,改变了自己的某个想法,得到了一个新的认知。从自己这里获取反馈,最直接最可量化的操作,就是将自己读的书进行输出。比如樊登老师这里的讲书、比如我们这里的问答式阅读都是一种输出的方式。

同一个人,不同的时机,读同一本书,也会有不一样的理解。就像樊登老师20多岁读《瓦尔登湖》,他不知道讲了啥,但38岁再去读《瓦尔登湖》就清晰的理解了那本书。

所以读懂一本书,是一个处于变化中的状态。书中提到一个词“将然”。“将然”是一种趋势,是一种变化。我们要怀着“将然”的心态去读书,才知道这次阅读一本书,我们收获了反馈,就是读懂了,下一次我们再阅读这本书,获得到的是另一种反馈,那也是读懂了同一本书。

怎么才可以读懂一本书?

读懂一本书,上面我们说到是获得了某种反馈。那怎么才可以让每次阅读的反馈最大化,这是需要被关心的问题。

书中提到,读懂一本书,需要两个能力。一个是理解力,一个是应用力。所以如何让阅读的反馈最大化,如何更快更多的读懂一本书,从两个方向去入手。

第一,提高理解力

理解力的池子有多大,就能够读懂多难的书

曾国藩说过,读书相当于攻城略池。占的城池,也就代表读懂的书。去攻城略池需要带上自己的部队,而理解力就是这个部队。任何一个将军的部队都不是一下就天下无敌了,而是在不断的磨练中,部队慢慢的扩充,慢慢的磨炼,最后才成为无敌的部队。

理解力也一样,一开始可能你理解力并不高,但是你要坚持去磨炼它,磨炼它的办法,就是阅读。开阔来说,你去攻城略池的部队,大概需要7个兵种,它们是: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逻辑学、哲学、国学、个人经历。

当你不断的在这7个兵种方向上锻炼自己,理解力的提高就只是一个等时间来验收的一个成果了。

第二,提高应用力

知识的自我反刍

我把知识的自我反刍叫做应用力。因为你如果你能把读的书应用出来,那势必你在读书过程中收到了某种反馈。樊登老师讲,知识的自我反刍,可以在4个方向上去实践:

1、阅读时少画重点

2、读完后给自己一段时间间隔

3、挑战大脑,回忆全书,构思思维导图

4、把自己当做传播者,加深理解

樊登老师讲的这四点中,前3点都是为了第4点,把自己读的书讲出来,让更多的人去懂。这就是应用。所以读完一本书以后,如果应用得好,比如樊登老师讲书就讲得很好,有些书评人评书就评得很好,有些人用书的理论很好的帮助自己工作学习,这些都是应用。

做一些让大脑愉悦的事情,是提高应用力的有效办法。读书时,简单在书中画线对大脑来说是一个愉悦的动作,而如果让自己读完一本书再去做一下读书笔记,写成文章,再发表出来,对大脑来说就那么愉悦了;比如看电视剧大脑就是愉悦的,但如果看一本自己不太涉及的学科的书,可能就不那么愉悦了,甚至看两页你就可能放弃了,所以如果在阅读这件事情上,坚持让自己的大脑不愉悦,那就可以提供自己的应用力。

同时你会发现应用得好的人,会翻过来加深自己的理解。所以我们强迫自己去养成应用的习惯,会反过来加深我们的理解,加深我们的理解,也会促进我们去应用。

各位同学如果和我一起去问答式学习,这也是一种应用,帮助我们自己提高理解力,增加读书带来的反馈,最后成为自己想象中的自己。

不断的读懂书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你身处黑暗,突然发现一个亮点,你靠近那个亮点,发现在这个亮点的地方还可以看到另一个亮点,于是你又点亮了另外一个亮点,到了新的一个亮点,你又发现了一个亮点,如此往复,某一刻,你突然发现自己已经点亮了一大片区域,站在这个区域内,可以看到更多还没有点亮的区域,你知道你要再继续如探索那些还没有点亮的区域并充满干劲。

阅读令人愉悦的地方,就是发现每一个亮点的满足,发现亮点之间的关联的成就,发现一大片未点亮区域的敬畏,充满干劲的充实。

读懂一本书,没有那么难

探索迷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