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一本書,沒有那麼難


讀懂一本書,沒有那麼難

讀懂一本書,沒有那麼難

讀了樊登老師的《讀懂一本書》,知道了幾個問題的答案。

怎麼才算是讀懂了一本書?

獵豹網的創始人傅盛是一個很挑剔的讀書人,對待講書,傅盛老師認為,講書的人的確是講的這本書的原貌,他才會聽。他有一次在對樊登老師說,“他在‘樊登讀書’和別的平臺間做了很長時間的取捨,而這之間他取捨的方法是在‘樊登讀書’上選擇一些他讀過的書,然後再聽樊登老師講,最後看講得如何”,而後來傅盛老師就選擇了'樊登讀書'。

所以至少從這個例子上來看,傅盛老師認為,樊登老師是讀懂了那本書,並且把那本書的原貌講述了出來。

我們知道同一個內容,不同的人,不同的視角,會產生不一樣的理解。而書的作者寫書只有他自己的理解,你怎麼能保證自己的理解確實是書的作者寫書的理解呢?你無法與每本書的作者產生聯繫,並跟作者確認自己的理解,所以答案是無法保證。

所以讀懂一本書,更實際的一種辦法,是獲得某種反饋。就像傅盛老師認為樊登老師講述清楚了書的原貌,必然傅盛老師也認為樊登老師是讀懂了那本書的。傅盛老師的反饋就是樊登老師的讀懂。

對我們不像樊登老師那樣講述的人,大多數時候是收不到別人的反饋的,所以我們要做的是去自己這裡獲取反饋,比如教會了自己某項技能,改變了自己的某個想法,得到了一個新的認知。從自己這裡獲取反饋,最直接最可量化的操作,就是將自己讀的書進行輸出。比如樊登老師這裡的講書、比如我們這裡的問答式閱讀都是一種輸出的方式。

同一個人,不同的時機,讀同一本書,也會有不一樣的理解。就像樊登老師20多歲讀《瓦爾登湖》,他不知道講了啥,但38歲再去讀《瓦爾登湖》就清晰的理解了那本書。

所以讀懂一本書,是一個處於變化中的狀態。書中提到一個詞“將然”。“將然”是一種趨勢,是一種變化。我們要懷著“將然”的心態去讀書,才知道這次閱讀一本書,我們收穫了反饋,就是讀懂了,下一次我們再閱讀這本書,獲得到的是另一種反饋,那也是讀懂了同一本書。

怎麼才可以讀懂一本書?

讀懂一本書,上面我們說到是獲得了某種反饋。那怎麼才可以讓每次閱讀的反饋最大化,這是需要被關心的問題。

書中提到,讀懂一本書,需要兩個能力。一個是理解力,一個是應用力。所以如何讓閱讀的反饋最大化,如何更快更多的讀懂一本書,從兩個方向去入手。

第一,提高理解力

理解力的池子有多大,就能夠讀懂多難的書

曾國藩說過,讀書相當於攻城略池。佔的城池,也就代表讀懂的書。去攻城略池需要帶上自己的部隊,而理解力就是這個部隊。任何一個將軍的部隊都不是一下就天下無敵了,而是在不斷的磨練中,部隊慢慢的擴充,慢慢的磨鍊,最後才成為無敵的部隊。

理解力也一樣,一開始可能你理解力並不高,但是你要堅持去磨鍊它,磨鍊它的辦法,就是閱讀。開闊來說,你去攻城略池的部隊,大概需要7個兵種,它們是:經濟學、心理學、管理學、邏輯學、哲學、國學、個人經歷。

當你不斷的在這7個兵種方向上鍛鍊自己,理解力的提高就只是一個等時間來驗收的一個成果了。

第二,提高應用力

知識的自我反芻

我把知識的自我反芻叫做應用力。因為你如果你能把讀的書應用出來,那勢必你在讀書過程中收到了某種反饋。樊登老師講,知識的自我反芻,可以在4個方向上去實踐:

1、閱讀時少畫重點

2、讀完後給自己一段時間間隔

3、挑戰大腦,回憶全書,構思思維導圖

4、把自己當做傳播者,加深理解

樊登老師講的這四點中,前3點都是為了第4點,把自己讀的書講出來,讓更多的人去懂。這就是應用。所以讀完一本書以後,如果應用得好,比如樊登老師講書就講得很好,有些書評人評書就評得很好,有些人用書的理論很好的幫助自己工作學習,這些都是應用。

做一些讓大腦愉悅的事情,是提高應用力的有效辦法。讀書時,簡單在書中畫線對大腦來說是一個愉悅的動作,而如果讓自己讀完一本書再去做一下讀書筆記,寫成文章,再發表出來,對大腦來說就那麼愉悅了;比如看電視劇大腦就是愉悅的,但如果看一本自己不太涉及的學科的書,可能就不那麼愉悅了,甚至看兩頁你就可能放棄了,所以如果在閱讀這件事情上,堅持讓自己的大腦不愉悅,那就可以提供自己的應用力。

同時你會發現應用得好的人,會翻過來加深自己的理解。所以我們強迫自己去養成應用的習慣,會反過來加深我們的理解,加深我們的理解,也會促進我們去應用。

各位同學如果和我一起去問答式學習,這也是一種應用,幫助我們自己提高理解力,增加讀書帶來的反饋,最後成為自己想象中的自己。

不斷的讀懂書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你身處黑暗,突然發現一個亮點,你靠近那個亮點,發現在這個亮點的地方還可以看到另一個亮點,於是你又點亮了另外一個亮點,到了新的一個亮點,你又發現了一個亮點,如此往復,某一刻,你突然發現自己已經點亮了一大片區域,站在這個區域內,可以看到更多還沒有點亮的區域,你知道你要再繼續如探索那些還沒有點亮的區域並充滿幹勁。

閱讀令人愉悅的地方,就是發現每一個亮點的滿足,發現亮點之間的關聯的成就,發現一大片未點亮區域的敬畏,充滿幹勁的充實。

讀懂一本書,沒有那麼難

探索迷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