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学校犯点错误就让通知家长,有时候还得接回家。学校的做法对吗?

翟中雷


肯定要告知家长,因为有的家长觉得自己孩子特别优秀,听不了老师说孩子不好。你不告诉他,他会说,呦,我们家孩子在家好着呢!他这些事你没告诉我,我都不知道啊!


AaaBbbCcc0916


我也是一名老师,说句实在话,特别反感学校这种做法。

今天下午,我在办公室还遇到了这样一件事情。学生因为错拿了一份快递,便被学校认定为行为不检,班主任要求把孩子带回家反省1周。

作为一个高中生,即使每堂课认真听,如果基础不好,都很难跟得上班,而一个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如果被撵回家反省一周,那么回校之后,他一定会沦为学困生。

常言说,学习如赶路,低头拔拔鞋,后面赶上来。尤其是理科类内容脱节出现了知识的漏洞,可能想赶上来都办不到了吧!

那两位家长气势汹汹地来到学校,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和年级主任据理力争。“唱红脸”的不停地向学校检讨,自己教育孩子不到位,给学校添麻烦了!

唱白脸地就说,我们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是为了接受学校教育,孩子在学校发生的这种事情,也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虽然说品德问题与我们家长平时要求不到位有关,可是这也与学校教育不力有关啊!

他们见年级主任拿出学校的规章制度,要开除学生,那两位家长这时几乎口径完全一致:如果学校这样做,那我们就要反问一句,孩子犯了错误就要开除,那么这还是学校吗?如果你要开除,我们就去教育局上访,看一看,学校这样的做法是否合理。

他们就这样纠缠着,你来我往,唇枪舌剑。但是在我看来,从始至终这位家长的语言和道理都占据上风,年级主任的理由很显然牵强附会,站不住脚。

结束语:学校本身就是一个允许孩子试错、犯错的地方,也是允许改错的地方,如果要求孩子都做圣人,那么最后也就不剩下人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如果犯了错误就把学生撵去家,那学校纯粹是一种不负责的表现,也是向家长和社会证明学校的无能,老师的无能!


青衫李探花


怎么说呢,个人有点觉得学校有点推卸责任的意思。

家里有小朋友正在上幼儿园小班,在学校里有时候会比较调皮,老师会很认真的告诉他哪些是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真是犯了严重错误,老师会跟家长说,把事情起因经过告诉家长。回到家小朋友难免一顿胖揍。

幼儿园里有特长托班课,就是正课上完,家里不能及时接孩子的,可以继续上托班,可以一直上到5点,每周上两门课,每门两节课,小朋友不累,还可以延长接回家。

我家小朋友有一门数学课,数学老师在刚开始上课的时候,有一次下课,就当着孩子的面,数落了他今天在教室的表现,说实话,当时听到后,小朋友已经感觉到很丢人了,知道错了,我们就没有当面再惩罚孩子,打算回到家再惩罚,但是老师一直数落,知道孩子生气后,才结束,我们就回家了。确实上课不认真听讲,老师批评是对的,但是上课的时候,老师没有及时制止或者纠正孩子,而是等到下课放学的时候,再跟家长告知,总觉得时间延迟,效果并不好。

后来小朋友表现还不错,虽然算不上好,但是一般,不影响上课秩序,后来老师又跟我们说孩子上课表现,老师半开玩笑的说,你说你挺聪明的,怎么不好好学。当时爸爸听到后,没说什么就带回家了。

相反还有一门画画课,上课有时候小朋友也会淘气,老师会让他单独坐座位上,让他自己做自己的创作,而且老师会时不时的去关注他一下,看下他的创作,有表达不清楚的地方会及时讲解,老师对孩子也很严厉,孩子反而更喜欢画画课老师,因为有交流,孩子觉得老师是喜欢他的,是愿意跟他交流的沟通的,所以会更喜欢画画课,也越来越听老师的话。

我家孩子不算是特别听话的孩子,但是自认为我们还算是开明的家长,如果小朋友在学校里犯错了,老师该怎么批评就怎么批评,绝对不会反对,如果一味的把犯错的孩子交还给家长,让孩子觉得自己别抛弃的感觉,反而更失落,就会更叛逆,效果反而不好。

对一个孩子最大的惩罚就是放弃他,不管不问。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老师的重视和喜爱,一旦认为自己被放弃后,又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情绪和不知所措,反而导致更严重的错误。

学生犯错了,老师及时跟家长沟通,一起想办法帮助孩子改掉坏毛病,才是上策,才是作为一名老师应尽的责任,家长也要作为第一责任人,及时有效的改正孩子的坏毛病。


老齐同学


我也是一名教师,这种做法我特别反感。记的我女儿上四年级时,就被她的班主任叫家长领会家一次。我当时接到班主任的电话,很是震惊,女儿一向乖巧,怎么这样了?我赶紧告假回家了解情况。回家一看,原来是孩子作业没写起,说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我当时很气愤,真的想过去教育局告这个老师,孩子再怎么捣乱真的不能叫她回家,这对孩子是一种最大的刺激,我担心女儿因此受到打击成绩下降,强压怒火,找到班主任了解详情,她倒是很抱歉,说是在全班同学面前说过不完成作业就叫家长领回家的话,让我配合一下,想到孩子还要继续在这里学习,就答应了她的要求。我同时按下决心,我绝不做这样的老师,我从教至今没有因为学生的捣乱向家长汇报这种事没做过,也没有让学生到教室外面罚站过,但我也是个严格的老师。


用户11861940767


唉,现在的老师手中有一点权力就打击报复比自己有能耐的老师,只要这老师班上学生范错就拼命的收拾学生巴不得把成绩好的学生整回家反省或开除,儿子的班主任就是教的好每次考试都排年级第一,年级的主任副主任就专门找这个班学生的麻烦,我儿子就遇上了范错要开除,在我看来改正就好,谁不会范错呢?不是因为成绩好么加上班主任以辞职不干了才留在学校,当时我都转去其他学校了,因转学考试老师发现他的成绩考的太好叫我别转了,儿子才又回去上学的,现在儿子上大学去了但那个高中太不值得留恋了!因为儿子的优秀反而还为学样创造了一个机遇,但我是不会让儿子再回这个学校去做宣传的!


心态50248


你提出的问题我觉得本身就不可信,学校是教育人的地方,尽管现在有些教师或者家长偏执出现一些问题,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教师仍然在坚守自己的教育底线,尽自己最大努力教育学生。如果像你说的犯点错就找家长,我想学校不用上课了,处理事情就处理不完。无论哪个阶段,四五十人班级总有十几个不想学习的孩子,他不想学习还不让捣乱,他干什么?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知道给自己找理由,做的不对也会给自己辩解,只能对于屡教不改的学生,学校才会找家长,我想问问一个学校上千名学生,被找家长的,一天有几个?在高中我见到的一个学期也就那么几个家长被找,可能孩子沉迷玩游戏,学校多次教育无果,才和家长沟通。前年我在职中教课,遇到这样几个孩子,他们不想上学,可家长死活都让上,没办法,几个孩子商量自己在学校偷跑出去打工,幸好有孩子告诉班主任,班主任找那几个孩子进行劝说,留了下来,可不想学习,整天上课捣乱,老师和家长电话沟通,让家长要让学生安心上学,或者来学校一次,一起和孩子好好交流一下,这几个家长就说 :“相信你们学校,你们比我们管的好,我们说孩子不听,不去了”。学校多次请家长都以打工在外没有来。后来这几个孩子有天半夜要跳墙出去,坚持打工不上学了。幸亏值班老师半夜查夜发现缺人立马看监控,发现几个孩子准备跳墙。及时阻止,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你说的这个现象我想百分之百是自家孩子有问题,你不想想如何让孩子更好的学做人,而是找学校的问题,你这样做对你的孩子会有好处吗?你想你家的孩子将来变成什么样的人?学校不敢深管,你自己再宠着,走向社会有人宠你吗?所以家长是孩子第一个教师,你们什么样孩子会像你一样发展,有过之而无不及!不要等到孩子打爹骂娘了再后悔,为时已晚!


趣学老妈


学校里有一句话,被奉为金科玉律:教育无小事,细节决定成败。

由此推之,你所说的“有点事”,怕不是什么没有扫地,随地吐痰,做错两道题,骂人父母的小事了,这些事一定是原则性的,才会被学校请家长。

据我所知,一般请家长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一是谈恋爱,且明目张胆。无所顾忌,影响较坏。

二是打架或打人,性质恶劣。学生反映强烈。

三是违反学校规定,且屡教不改。如作息制度等。

四是抽烟,且影响力广,带动一些人一块抽。

五是扰乱课堂秩序,任课老师反映强烈。

六是形成一个小团体,怪话多,负能量明显,妨碍班级管理。

七是进出网吧,夜不归宿。

八是带手机,玩游戏,看大书,等影响学生学习的情况,屡教不改。

九是手长,爱小。

十是与社会上有勾结,且引入学校净土。

您看,这些是小事吗?也许在您眼里,这些都是小事,但在教育者眼里,这些都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那个蚁穴呀。

醒醒吧,亲爱的家长。勿以恶小而为之,古人都明白的道理,你怎么就不明白呢?你可是孩子的监护人呀。是第一责任人!


谱出无尽妙言辞


这个问题不具体,是男孩是女孩不具体;犯点错误,具体是什么样的错误,班主任年轻与否,学校以什么理由接回家,也不具体。我从犯点错误、学校、家三个方面来谈谈我的看法。

1.犯点错误,错误的性质怎么样

如果是迟到、作业、上课开小差、讲话之类,请家长未免小题大做。假如是男孩子,如果是随意敲打其他同学、写小情书放到女生书包里之类,这就不是小错误,绝对说明孩子的行为倾向有问题。

刘备诫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家长知道,早发现,早预防,不必那么抵触,反过来,老师听之任之才是大问题。

2.学校联系家长的目的何在

一般而言,经验较为丰富的班主任不会轻易联系家长,一旦联系家长,那绝对有问题,哪个没事多找些麻烦,二家不愿;较为年经,缺乏管理经验的班主任,联系家长多一些,因为无法拿捏问题的轻重。

为什么要告知家长,这是尽到告知责任和管理责任,不出问题则好,一出问题,很多家长是不是在抱怨,你怎么不联系我,上饶事件,那家长不是就说班主任没告诉他吗?直到出事了,反过来把帽子扣在班主任的头上。

另外,上头追责,就要看班主任有没有尽到管理责任,有没有记录,这是工作需要,也是被很多家长吓怕了。没出事,我家孩子都是乖孩子,一出事,都是老师不负责任。

3.家庭方面的重要性

如果孩子读书,情况一无所知,这未必是件好事,自己是轻松了,但是孩子的成长你缺席了。

前两天,深圳打遍班上45个同学的采访都看到了吧,有图有真相,受欺负的孩子都联名要求学校劝退了,那家长都还认为自己的孩子很乖,很胆小、很老实。所以有时候,操点心,未必是坏事,等到真出大问题了,后果反噬到的是家庭。

另外,你还得看这是学校的普遍做法,还是只是少数情况,得访问清楚,这个一点不难。是普遍现象,那说明这学校管理真有问题,我跟你一样愤怒,但如果只是为数不多,你的孩子正是为数不多之一,赶紧收起愤怒吧,高度重视。

结语:家校不敌对,家校共重视,才真正利于孩子的成长。


醉生一笑说教育


孩子在学校犯点错就让通知家长,有时候还得接回家。从题主的描述看,学校有些小题大做,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了。

我是一名教龄三十多年的教师,据我所知,这种情况小学出现的很少,可有渐渐增多的趋势,初中、高中可能较多一些。先说明,我是小学教师,涉及初中、高中,不正确的地方,请批评指正。

学校除个别教师,有类似题主所言情况,大多教师在处理学生犯错问题上,并非如此。班主任也好,任课教师也好,遇到有学生犯错,都是调查学生,尽可能把原因弄清楚,然后该批评的批评,该教育的教育;而大多数学生,在教师、班主任的教育中,一般能逐渐改好。当然有个别学生,不听劝告,不接受批评,或者是屡教不改,这种情况,班主任才通知家长,与家长携手,把孩子教育好;至于要求家长把孩子接回家(有人说是接回家反省),这样的学生,不仅屡教不改,而且问题有些严重,最起码他们自己不学,还影响到了他人!所以要求家长接孩子回家。在小学,家长接犯错学生回家,最长时间一星期。

学生有错,通知家长不是错误,虽然学校是允许学生犯错的地方,但是由于而今教师处于敏感时期,教师唯恐担责,可能在处理学生犯错问题上,通知家长的次数多些,这也可以理解,因为教师的惩戒权不知何时被什么人没收了,为了明哲保身,相对来说,这是教师所能想出的最好办法,看似教师无能,实则被逼无奈,不得已而为之。

当然现实中,有些教师遇到学生犯错,一般不通知家长,尽力自己教育孩子,可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教师是在冒险,不用惩戒手段,能让学生知错能改的教师,的确是优秀的,但人们总说“会管不如不摊上”。特别一些娇生惯养的孩子,很难用说理的方式教育好,这就得配以惩戒,惩戒就得冒险!

有家长反对,教师这种通知家长,带学生回家的做法,但是家长也应该设身处地的为教师想想,当年这种情况怎么几乎没有呢?


瑞丰131


坐标高中

1⃣️谈恋爱,如果是借读生直接开除,如果本校生,家长到学校领走,反省一周

2⃣️抽烟,同上

3⃣️聚众校外人员打架,欺凌,同上

以上这些,让学校抓住,那是私下不知道干了多少场了,班主任能不跟家长沟通?家长知道后做了什么?

4⃣️手机,恨不恨人?作为班主任,我天天在家长群强调,不要给学生带手机,成年人有哪个能控制住手机用度?何况学生?学习不好的,本来追着就费劲,你家长不作为,或者根本管不了,放任学生带去学校,学生说啥他们信啥!孩子成绩看不看?考不好啥原因?有几个不学习的孩子老老实实干坐着了?谁闲着了?每一节课任老师上课,一个班将近70学生,老师要思考课程内容,要随时应对学生提问,如何能盯住学生手机小动作?政教从班级外面过,能逮住手机,那得是玩的多痴迷?

5⃣️睡觉:学习怎能不是枯燥的事情?要求老师学富五车,要求老师和蔼可亲,要求老师要会讲段子,要求有点多吧?遇上那死乞白咧的往死睡的,干拎不起,你让站着,他靠墙睡,你撤桌子,他像雕像一样坐凳子睡,问家长孩子晚上都干什么,答曰不知道,孩子在辅导站,干活忙,听闻辅导站老师说睡的不晚........

不是当老师的无能折腾家长,我本人能自己解决的,从来不找家长,孩子这样,家长你能期望高哪去?可孩子不是我自己的,你搞对象,不注意举止言行,败坏校园风气;你抽烟打架,不符合学生身份;你睡觉,那就挪地方睡,这都不是所谓动不动就回家,那叫屡教不改!

我班级内有一对搞对象的,我告知双方家长,说两人行为,和危害,双方家长都在那打哈哈,说回去告诉孩子,在校就好好学习,结果呢?男生家就住我妈家对面楼,在一楼开理发店,落地窗,一到周末就看到女生中午在那呆着,吃喝玩乐!打电话,都来,双方父母,一个别少,签协议—-经各方认证核实,双方就是在超友谊关系,双方家长均已知晓,老师多次教育干涉,以后两个孩子如果在学校范围作出不当举止,愿意接受学校处置,或者在校期间因为两人情感问题出现人身安全问题,学校及班主任概不负责!现在我看到他俩就生气,男生一本成绩,为了所谓感情软硬不吃,女生父母一心赚钱,带老二,爱咋咋地!

我是没辙了,周周要评比,每学期全校几十个班主任明晃晃的公示,那是钱的事?那是脸的事!以上行为,谁觉得有好办法,不打不骂不罚,不需回家反省,我愿意让位,承认自己无能,不反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