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馮唐也難封的背後,是要懂得能力機遇為人三者缺一不可

古人大多從小就熟讀四書五經,學習匡世救國的道理,這些大賢們都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作為自己的最高政治報負,然而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總有一些空有學富五車的學問,身懷一聲絕藝的人不被統治階層賞識重用,縱然有一些超脫紅塵,看淡官場,不願為五斗米折腰的清高士子們,然則大部分還是願意希望將畢生所學應用到國家,為國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西漢馮唐也難封的背後,是要懂得能力機遇為人三者缺一不可

他們需要一個合適的場合展現他們的才能,這就需要統治者能夠垂青他們,給他們一個舞臺,然而統治者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慾,一旦不為他們所喜好,再有能力也是白搭,本文就來闡述馮唐為何滿腹經綸,卻不被統治者重用的前因後果。

馮唐其人,史書對其記載不多,司馬遷為其著書立傳也是惜墨如金,寥寥數百字,西漢以後鮮有人知曉,真正讓他名聲大振的是初唐四傑之一王勃,他因為寫了一首《檄英王雞》得罪了唐高宗,被高宗貶謫外放,在取道經過洪州時,洪州都督閻伯嶼羨慕王勃的才氣,盛情款待,大擺宴席,觥籌交錯中,王勃詩興大發,寫下了千古名篇《滕王閣序》,感慨自己懷才不遇,“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自此馮唐才為世人熟悉,談到馮唐,就想起自己功高不爵,命運多舛。


西漢馮唐也難封的背後,是要懂得能力機遇為人三者缺一不可

一、馮唐德才兼備,能力是槓槓的

馮唐出身官宦世家,祖父在趙國曾做過統領士兵的職務,父親在西漢的封地代國擔任臣相,可以說馮唐自幼就有優越的家庭環境,從小就熟讀四書五經,五禮六藝,成年後,馮唐知書達理,以孝行著稱於世,漢文帝時已是德才兼備,頗負盛名了。

西漢那時沒有科舉,想當官實行的是舉薦制,也許是運氣不佳,雖然久負盛名,但直到老大不小了,馮唐才被舉薦做了中郎署長,侍奉漢文帝。不過郎官是漢代的初級官吏,相當於皇宮侍衛。

西漢馮唐也難封的背後,是要懂得能力機遇為人三者缺一不可

二、一次難得的機遇,毀在性格耿直,得罪皇帝,馮唐難封

雖說官不大,但是因為他的名聲在外,漢文帝一直都很注意這個人,一次漢文帝乘龍輦經過馮唐任職的官署時,突然想起他來,就召見他來到御前問話, 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如果回答能夠讓皇帝高興,得到皇帝的賞識,就有可能平步青雲,升官重用了,可是馮唐並沒有抓住,導致了他後半生的官場慘淡。

據《史記》記載文帝曰:“吾居代時,吾尚食監高袪數為我言趙將李齊之賢,戰於鉅鹿下。今吾每飯,意未嘗不在鉅鹿也。父知之乎?”唐對曰:“尚不如廉頗、李牧之為將也。”上曰:“何以?”唐曰:“臣大父在趙時,為官將,善李牧。臣父故為代相,善趙將李齊,知其為人也。”上既聞廉頗、李牧為人,良說,而搏髀曰:“嗟乎!吾獨不得廉頗、李牧時為吾將,吾豈憂匈奴哉!”唐曰:“主臣!陛下雖得廉頗、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讓曰:“公柰何眾辱我,獨無間處乎?”唐謝曰:“鄙人不知忌諱。

當漢文帝徵詢馮唐希望得到像廉頗、李牧這樣的人做將領時,併為此煩惱不已時,馮唐不但沒有安慰,反而耿直的說,皇帝即使得到這樣的大將,也不會重用,皇帝大為惱怒,覺得當眾丟了面子,而馮唐則滿腹委屈的回答,我這個鄙陋之人不懂得忌諱迴避。漢文帝只好失望而歸,遂不再重用馮唐。

西漢馮唐也難封的背後,是要懂得能力機遇為人三者缺一不可

文帝駕崩後,漢景帝即位,景帝念在其年事已高,勞苦功高,就讓他去封地楚國做丞相,依然因為性格耿直,做事不夠圓滑,得罪了楚王,被罷免楚相,告老還鄉,從此,再與官場無瓜葛。

西漢馮唐也難封的背後,是要懂得能力機遇為人三者缺一不可

漢武帝即位後,匈奴趁漢武帝新朝剛立,朝局不穩,大舉南侵,漢武帝開始廣徵賢良,這時又有人想起馮唐,武帝意在起用他,可是此時的馮唐已經九十多歲,耄耋之年了,走路都不穩當了,再難已報效漢武帝了。

結尾

馮唐所處的年代屬於“文景之治”時期,那時候政治清明,文、景二帝還算明君,勵精圖治,但馮唐空有滿腹經綸,一生技藝,然性格耿直,不避鋒芒,一次絕好的升遷機會沒有抓住,在聖心獨寵的封建時代,博得君王的歡心才有出頭之日,可是馮唐至死都沒明白這個理,直到白髮蒼蒼,垂暮老年,也沒得到帝王青睞,難怪後世的王勃感慨“馮唐易老”。

參考文獻

《史記.馮唐列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