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书圣王羲之,诗圣杜甫,文圣孔子武圣关公,却为何没有食圣呢?

米君说史


在“食”的领域,我们这个民族堪称“老子天下第一”。

吃得大胆:天上飞的除了飞机没有不敢吃的;地上跑的除了草鞋没有不敢吃的;水里游的除了轮船没有不敢吃的。

吃得全面:不知不觉地已经把化学元素周期表给吃遍了。

吃得骇人:把病吃出来,再把它给吃回去。

一个吃到如此境界的民族,还要食圣干什么?我们早已全民皆圣了阿。


问问风听听雨品品箫


得道高深者,是不乎“圣”的。

其实这些“圣“都是后人封的。孔子也不知道自己是“圣人”,若是他知道了后人封他为“圣人”,不知有何感想?

“圣”是第一的意思。我不知道圣诞节是不是全世界第一节日,反正我从来不过。我们都喜欢老子天下第一,为独不敢把自己封为“圣人”。说明我们还是有些自知之明的。

其实我想孔子是不希望后人把他封圣人的,他的道德修养里没有“圣人“这个词。

你又提出来了为什么没有食圣?我可以告诉你,有食圣,而且还不少。中国,哪个不是美食家、食圣?要封的人太多了,自然就不会封了。

衣食住行里,没有诗,没有文,没有书,没有武,说明这些并不是一定要的。但你少了食就不行少了诗文书武,日子一样可以过。

食,人人会并且必须会,所以在中国人人都是美食家,人人都是食圣。

看过周星驰拍的一部电影叫《食神》,虽然有些夸张,但我们谁又不是食神呢?

上面的文圣、书圣、诗圣、武圣,哪个是他们生前评到的,其实他们并不需要,因为江山代有人才出,他们能要吗?

食圣就更没人要了!食圣,不就是酒囊饭袋吗?谁愿意要?











英雄拒绝黄昏


这个问题不难回答。为什么有书圣诗圣、文圣武圣,而食圣没有呢?

其实,食圣是有的。那食圣是谁呢?

是伊尹。在烹饪界和历史学界,肯定有一些人知道他。而研究古代烹饪理论的少数学者对此更会有很多话要说。

除了伊尹,另外有一个人,叫易牙,也以高超烹饪技艺闻名于世。

伊尹,上古商代开国之王商汤的重要辅臣。伊尹的“尹”字,类似于相国、丞相之职。商王朝的稳固,伊尹厥功至伟。但是,伊尹在辅佐商汤之前曾习烹调之术,史料记载,伊尹教民五味调和;而其厨艺,有关文献中说:“伊尹善割烹”、“伊尹负鼎”。而且,”伊尹说汤以至味”的传说还表明,伊尹以烹调的技艺比喻治国之术,而商汤也是深受启发。

实际上,厨艺界认为伊尹就是“厨神”,其意与“食圣”无异。

易牙是春秋时期齐国人,且是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的宠臣,以调味得名于天下。孟子云:“至于味,天下期于易牙。”说明易牙所制之味,已经闻名于天下。不过,易牙善于逢迎,据说他甚至烹其子为羹献给齐桓公。


笑声30


我仔细想了一下,中国历史上的确没有公认的“食圣”,原因何在呢?

“圣”是神圣、尊崇之义。中国是礼仪之邦,历来推崇文、武、诗、书等高级修养,“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王羲之苦练书法染黑春池,被赞为“墨池”;李白斗酒诗百篇,被赞为“诗仙”。

如果一个人单以吃美食闻名,那只能叫“吃货”。老话批评说:正事不做,光知道吃!吃!吃!


在中国古人看来,“食”乃口腹之欲,耽于“美食”容易腐化堕落。

商纣王“酒池肉林”、汉成帝通宵夜宴,西太后满汉全席,然与“圣”何干?非但不圣,反留骂名。这是其一。


其二,在中国古代,诗文书画、音乐、剑术都是可以欣赏与比较的,才能卓绝者称之为“圣”;

如“诗圣”杜甫、“画圣”吴道子、“木圣”鲁班等。

“美食家”如何比选呢?

古代又没有网络直播与手机视频,也没有美食家大赛。无论你多么会吃、多么能吃,总是难以传播开来。一位美食家想被公认为“食圣”,几乎是不可能的。

其三,网友们提到的袁枚、苏东坡等人,虽然有作品将美食上升为文化层面。但“食”并不是他们的主要技能,袁枚首先是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最后才是美食家。苏轼就更不说了,官方头衔为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美食只是他众多技能中的点缀。

且不说他们能不能被封为“食圣”,就算能,可能在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价值观下,想必两位也是拒绝的。

以上几条,就是古代中国没有“食圣”的根本原因。至于将来会不会出现“食圣”,关键看娱乐传播。


老铁茶话


谁说没有食圣?周星驰不就是食圣!开玩笑的。不过食圣真有的。他是商朝的伊尹。

吾爱吃,吃货们对伊尹的名字应该不会陌生。因为吃货都喜欢听讲故事,也喜欢一边吃,一边讲故事。对厨师的祖师爷,食圣伊尹当然是会有所耳闻。

伊尹胸怀安邦治国的谋略。他本是做为陪嫁的奴隶来给商汤做厨子。为了接近商汤,他把一身的厨艺施展出来,把商汤吃的口挑嘴刁,稍稍火候不够,商汤吃着都不合口味。伊尹探得消息,知道时机成熟了,就故意把所有的菜不是不放盐,便是烧糊,要不然就放很多盐,使商汤无法下口。商汤大怒,把伊尹抓来问罪。伊尹见到商汤,就把治国如同做莱的道理讲给商汤。政令法规,就像放盐一样,没有法规,民众散慢,无法可依。法规太多,则民众无所适从。伊尹给商汤讲了很多的治国道理。商汤本是派人把伊尹抓来治罪的,不想被伊尹一通说辞,不但不治他的罪,还把他留在身边,最后封为宰相。成就了商汤的一番伟业。



中国文化各个领域都有圣人。文圣孔子,武圣关羽,书圣王羲之,酒圣杜康,茶圣陆羽………在各行各业的圣人当中,厨圣伊尹,是最早的一个圣人。


子衿书法


凑个热闹哦。

如提问所言,的确有书圣、诗圣、文圣和武圣,却没有食圣,但这并非偶然,其实与中华文明的气质是息息相关的。

什么是“圣”

圣,最早见于甲骨文 ,其本义是通达事理,即《说文解字》所谓的“通也”,引申指精通某种学问或技艺并有极高成就的人,又引申指神圣的等,也用于称颂与帝王有关的事物。

两方面来看,第一在于“术业有专攻”,在某方面达到旷古绝今的程度;第二在于思想的修为,必然是品德过硬或者后世广泛认可的人物,比如说关羽,其武力在三国时代都排不进前三,何况煌煌五千年呢?他之所以成为“圣”在于类似“千里走单骑”的忠义,这也是黑白两道都认可的原因。

还有一点,所谓“圣”都是后人评选的,当下没有,今后基本就不会有了。

“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庄子·天下》

“外王内圣”作为庄子对个人品德的要求,后世被儒家广泛应用于对帝王的苛求,指的是外有王者的气度和威严,内有圣人的操守和品德。当然,儒家的引用夹杂了希望帝王不管事的私货。

据此可见,“圣”代表着不食人间烟火的疏远,被尊为“圣”的人物后世多少都有点被抬高了品德修为,比如文圣孔子。

为何无食圣却有酒圣、茶圣

其实,饮食在中华文明中都是微末之道,因为这属于纯粹的物质享受范畴,如果要评选食圣,那该从哪个方面来选呢?能吃?会吃?发明了食物?还是好吃呢?

能吃的话,现在叫做饕餮,或者大胃王,用这个标准来选“圣”的话,显然是粗鄙了一点;

会吃的话,当下叫做美食家,吃出来的境界在古代并不认可,孔子说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也是一位异常讲究之人,苏轼会吃的名声也是很响亮的,但他们都只是说说而已,没有后人将其上升到“食圣”的高度去。

发明食物,这个没法说,古人从诞生一直在吃,没有谁发明一说。

好吃的话,当下叫做吃货,没什么好说的。

▲易牙烹子

善于做吃的倒是有几位,四大厨神分别是伊尹、易牙、詹王,彭祖。后两位都是传说中的人物,易牙是奸臣标杆,伊尹基本达标,但二人都是政客,并非专精于饮食之人,因此无人称“圣”。

“酒圣”杜康是一位传说中的人物,属于“时代越远,人物越放大”的典型,况且,喝酒多少与思想境界沾点边;

“茶圣”陆羽情况又不一样,他的《茶经》既是专业书籍,也是思想成果,能够总结前人的经验并著书立说作为后世标杆,这个“圣”倒也当之无愧。

更何况,品茶更多不是一种境界吗?

参照陆羽的标准,“食圣”应该首选“会吃”之人。但前人吃就吃了,做就做了,最多留下几句经典或者一番评价,没有人上升到著书立说,并从工艺到思想总结中华美食之“道”的高度去。因而没有人封的下这个“圣”,到也不足为奇。

唯一接地气的“圣”--杜甫

杜甫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普遍认为被具有“沉郁”的特点,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

他的文学成就是有目共睹,不同于同时代诗人和大开大合或者天马行空,他的诗很现实,意境却丝毫不差。吴沆《环溪诗话》评杜甫晚期诗句“恣肆变化、阳开阴合”又云:“惟其意远,举上句,即人不能知下句”。

“诗圣”自然是实至名归,但这并非诗人的最高封号,古人今人认同的No.1恰恰就是与他同时代的“诗仙”--李白,其成就无需笔者赘述。

因此,“诗圣”没问题,却被空降了一个领导,自古文无第一,也有第一,虽然齐名,却有先后,李白胜在他的滂沱和缥缈,杜甫则是唯一一个未能成为最佳的“圣”。

现实与浪漫,可见与不可猜,人们往往会选择推崇后者,“食之道”,本来就是衣食住行的生活必须之列,不具备诞生“圣”的基础,加之古人的认知偏差和无人专精,自然就不会有“食圣”了。


凉州七里


没有食圣是正确的,应该的。 饮食这个东西是不可以大力提倡的。它太物质了,太肉体了。我们不提倡它人的需求还倾向于它,若加以提倡就太不象话了,固然好的饮食可以给我们慰藉,让我们快乐。但是肉体的欲望是很难满足的,是很容易走过头,是很容易产生许多问题的。过头了的口福就很容易产生心病。这也许是人们所说的病从口入的另一种说法。多少有害的东西是由从过度饮食引起的。比如,过度饮酒造成的损害,为满足口福猎杀珍禽异鸟,街上的那些摇摇晃晃的胖子等等等等。 对于讲究实际,缺乏信仰的我们来说,最好还是多增加点精神营养。

书圣王羲之,诗圣杜甫,文圣孔子,武圣关公都是偏向精神层面的。王羲之教给我们从容。杜甫教给我们爱。孔子教给我们中庸。关公教给我们仁义。这些精神的东西,对我们来说是非常要紧的。是我们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最重要的东西,是我们作为人活着的趣味和意义。太物质的人是低级的,且容易滑向罪恶。贪吃贪色贪财属于不能节制,它本身不属于罪恶,只因它容易引起罪恶,所以诗人但丁还是把它放在了地狱的第2层第3层。

我们提倡健康饮食,反对过度饮食,不轻视饮食,也不过度重视,所以也就不需要什么食圣了。


含真诗书画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有那么些人封王封圣,主要原因当然是因为他们在这一方面特别的突出。

所谓书圣,是因为王羲之在书法上的造诣很深,他的书法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李志敏评价:“王羲之的书法既表现以老庄哲学为基础的简淡玄远,又表现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为基础的冲和。”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所谓诗圣,是因为杜甫是一个忧国忧民的大诗人,他的诗多反映天下的情况,百姓的生活,用杜甫自己的话来说,“穷年忧黎元”,是他的中心思想,“济时肯杀身”,是他的一贯精神。他拿这些来要求自己,也用以勉励朋友了;

文圣孔子自不必说,他开创的儒学,影响中国后世两千多年的历史,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文化成为中国历朝历代的主流治国思想,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至于武圣。其实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任武圣是姜子牙。他垂钓于渭水之滨,遇见西伯侯姬昌,拜为“太师”(武官名),尊称太公望,成为首席智囊,辅佐姬昌建立霸业。周武王即位后,尊为“师尚父” ,成为周国军事统帅,人称姜尚。辅佐武王消灭商纣,建立周朝,封为齐侯,定都于营丘,成为姜氏齐国的缔造者、齐文化的创始人。辅佐执政周公旦,平定内乱,开疆扩土,建立成康之治。周康王六年,卒于镐京,长子姜伋嗣位。

然后现在所谓的武圣关羽。是因为在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民间尊其为“关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三国演义》尊其为蜀国“五虎上将”之首,毛宗岗称其为《演义》三绝中的“义绝”。

那么为什么没有食圣呢?我认为是普遍性,子曾经曰过“食色性也。”食是天底下的所有人为了生存所天生地养的能力或者说天赋,贪吃好吃谁都能。但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时代,普通老百姓的为生计的时候,能吃到的东西肯定是少之又少的,无非就是五谷杂粮以及一些当今社会比较普遍性的食物,比如猪马牛羊鸡鸭鱼等肉。

一些特别的烹饪方式或者是搭配,只能是王孙贵胄才能吃到的。

左丘明《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晋代著名的傻子皇帝又说:何不食肉糜?肉糜这种食物对于皇帝来说是很常见的一道食物罢了。

其实在“吃”方面,也还是有“圣”的,著名的酒圣杜康,因为造酒而成为酒圣,还有茶圣陆羽,精于茶道,而成为茶圣,至今日本仍然有茶道文化。但终究这两者都不是因为能“吃”,而是在“吃”上有造就之功和自己独到的见解。相反吃的多的人就被称为饕餮了。当然中国古代在吃上也是有很多的个人独到见解,比如美食的著作《食经》《食珍录》《随园食单》等。但终究还是因为饮食文化过于普遍性,难以封王封圣。

但如果要选选一个食圣出来的话,我认为可以是苏轼。

他的后半生可以说一直是在贬中度过,在贬的时候他创造了很多的美食,比如东坡肉,东坡肘子,东坡鱼,羊蝎子等。他那种虽然仕途不幸,但怡然自得,自己动手“为口忙”的态度就值得我们学习。


南岭说史


为何没有食圣。呵呵,刚看到这个问题时,不由的有点想笑。

首先想想什么样的人可以称圣,这样就不难理解了。超凡入圣,至少在我理解,是做到了常人做不到的事,也对大多数人产生深刻影响,为社会有大贡献的人才勉强称得上吧。

而要说吃吧,人人都可以做到,人人也可以品尝评价,只要你有能力吃到很多好吃的,那么圣虽然评不上,吃货之王应该勉强可以。当你的世界再也没有没吃过的食物的时候,那么我想你就是自己的食圣,无冕之圣。😂

当然吃人人可以,但是没有一定的财力,也不可能去天天尝试不同的美食,所以说,为何没有食圣,应该也是吃的太多了吧,还没人能做到吃篇天下美食。

古代皇帝,吃的美食多吧?什么满汉全席之类的就是形容美食多样,可也没见称得上食圣对吧。所以我想,要想称上圣,那就要做到从古至今,无可代替的一个人,超越不了的人。

如果你说你这一生每天吃的食物不一样,那么我想你就是历史上第一个食圣了。






古向今


中国有书圣、武圣,这些都是官方或半官方的,备受推崇的背后,都与教化相关。

而与圣人比,这些人等级要低的多。

更低一级的,是各行各业的祖师爷了,这个基本上是民间的,不论正邪。

食圣,真没有。

因为,官方不提倡。民间,几千年,日子过的苦。

昔日,纣王用一双玉著,便引起大大的不满,以为由此必会配以金碗之类。奢侈之风起,国亡不远。

至于子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当是圣人幻想。想当年他老人家,率众弟子,小游中国,吃不上饭的时候常有,那里还顾的上。真有吃的时候,就一句“食不言”,赶紧吃。

再后来的“朱门酒肉嗅”,更让美食文化,一落千丈。

蒙古人,来的时间不长,估计只有烤全羊。满州人好些,二百多年,凑了个满汉全席,听着就俗。

建国之后,再想成圣,没有指望了。

吃,是第一性。

人,生下来,第一件事,便是哭着要吃。性,那是很久已后的事,吃饱了才干的事。

所以我们的先祖,必定会做这件事:食天下。

神农尝百草,他老人家,百死一生后,告诉我们,那些东西,吃了是要死人的。

我们记住,并以神名之。

我们以为,神是去找不痛快。

恰恰相反,神是去找好东西。

当得起食神,唯有神农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