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国风•桧风•羔裘》学习之一四六

《诗经·国风·桧风1·羔裘》学习之一四六

羔裘逍遥2,狐裘以朝3。岂不尔思4?劳心忉忉5。

羔裘翱翔6,狐裘在堂7。岂不尔思?我心忧伤。

羔裘如膏8,日出有曜9。岂不尔思?中心是悼10。

译:

穿上羔裘去逍遥,穿上狐裘上朝去。难道你就不思量?劳心忧思去操劳。

穿上羔裘去遨游,穿上狐裘上朝堂。难道你就不思量?我心为此添忧伤。

羔裘润泽如脂膏,太阳照射闪光耀。难道你就不思量?心中哀伤难解怀。

注:1.桧:即郐(kuài音块)国(今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西北、新密市东南),妘(yún音云)姓,火神祝融子孙陆终之后。后为郑武公(姬姓,郑氏,名掘突)所灭,并把国都迁入郐都所在地即河南郑州市的新密市。

2.羔裘:羔养制的皮衣。逍遥:悠然自得貌。

3.朝:上朝。大臣朝见君王之地。4.不尔思:不思尔。

5.忉忉:(dāo音刀)忧思貌。6.翱翔:鸟儿回旋飞翔。

7.堂:公堂。大臣朝见君王之地。

8.羔裘如膏:形容羔裘光泽、润滑,如凝脂。膏:脂油。

9.曜:(yào音药)照耀,明亮。10.悼:(dào音到)哀伤。

议:接下来讲的《桧风》、《曹风》都只有四首诗,在《诗经》十五类《国风》中属于最少的。那么什么是桧呢?桧有二种读音(huì音汇)幼树的叶子似针,大树的叶子似鳞片,种子三棱形,也即桧柏;(guì音贵)用于人名,比方南宋的秦桧,也是这里的读音。但是现在非要读成(kuài音块),否则考试是不及格的呵。

那么是何人之后,是能够使人类吃熟食,三皇五帝封的祝融官名,后来成为名字,再后来敬为火神,百姓封为灶神,就是这个祝融。大家有二种说法:

一是《孔颖达(字冲远)疏》解释,开始是重氏与黎氏,在尧帝时代,是制定历法的天文之官,姓成了羲氏与和氏,而妘姓是在羲氏与和氏之后出现的,共有八姓。这是一种说法;

还有一种是太史公说的:重黎是一个人,共工氏内乱,帝喾命令重黎“诛之而不尽”,结果,帝喾把他杀了,有他的弟弟吴回任祝融官,吴回生陆终,是陆终第四子封地郐国即妘姓,第六子便是楚国的祖先季连,即芈姓。记述此事,见仁见智吧。

回到本诗,这是首最直接的诗,跳出《诗经》的比、兴之用,用赋的形式,敷陈其事,直接表达诗者之意,可见诗者很生气,很忧伤,诗哀叹郐国国君与百官,以游乐为要务,朝堂是稍息之处,本末颠倒。真是不知思量,贤人忧伤,于事何补?

唯有呐喊,愧对朝服。又能如何?民附其国,实乃哀伤。

“民脂民膏”就是从此诗中来的,本来,百姓对君主、百官理应供养,但既然只知道享乐,那便成了民脂民膏,这种太阳光下“脂膏”的闪光,真的让人很哀伤。羔裘、狐裘都是朝服,过去,如果战争,常常会被屠城,结果很可怕,所以忧伤很深。

戊戌年七月十八

《诗经•国风•桧风•羔裘》学习之一四六

《时光之舟》照片来自头条,敬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