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区别是什么?

活动中心17653708


东西方传统哲学的区别来自于不同的起始传承。

当世界进入海侵顶峰时,全球高热无冰,动物集中于中国云贵以及青藏高原。

当时的人类组织中,伊甸园相当于现在的一个村落,西方的上帝相当于村长。其他的是我华夏神族及神民。

当海退来临之后,天气逐渐寒冷,冰雪即将出现,物质偏少难以御寒的部分底层民众逐热而出,逐渐移民大陆架的位置,或沿着大陆架向外越走越运,到印度,到中东,到欧洲,到非洲。

如此,以底层民众具体做事的文明四方传播,代表着子民四散;而大一统的神族文明继续传承在华夏大地。

所以中华文明传统是从宏观向微观发展,而四方子民的文明传统则是根于个体微观向宏观发展。

所以四方子民文化以自己个体为重点,逐渐兼顾他人,独立自主精神是第一位的,向未知探索的精神是第一位的。

而中央神族文明,自古天下在握,主要传承的就是人类自组织发展的合作文明。【仁义礼智和信】已经扎根于文化血脉。

四方子民因扎根于基础的习惯与探索最基本元素们勇敢,发展出研究物质基础的现代科学体系。

而中央神族,则是从意识形态文明向物质文明方向开拓。

在两种文明相撞的时候,物质文明是更根基的文明,在【仁义礼智和信】中属于奠基的信字文明中的基础文明,根基强大性胜过和字文明代表的社会文明,因此四方子民反而胜。

然而,这自上往下的华夏文明与自下而上的西方文明本身是互补的,互补之后重组的新文明将是全球主流文明,这就是【仁义礼智和信】六大文明循环体系。


老崧


哲学是深层思辨的产物,复杂且烧脑,这个问题过于广阔,涉及的学科、理论、分支与交叉、人物与“主义”太多!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更不可能有一个简单的答案,即使等身的著作也不足以讲清楚它们之间的区别与优劣。所以我们必须抛开教材以及近代大师们关于这个问题的分辨,用最简单的办法,比如只看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与西方古代哲学思想各自演化出了什么结果,就能清晰的感受到它们之间的区别。

从大面上看,中国古代是农业社会,西方古代是商业社会。中西方早期的智者,比如老子、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人都在各自的社会基础之上,经过知识的积累,历史经验的总结,对各自常见的自然及社会现象进行了追根溯源,形成各自的古代哲学思想,并对之后的发展各自产生了不同且深远的影响。

中国先哲总结出了“道德”两个字,可以把“道”理解为自然规律,把“德”理解为社会规律。“道”的出现直接将上帝或救世主扼杀在了宗教起源之前;“德”的提倡导致中国人重视“因果”,崇信善恶有报。但中国古人强调笼统的感悟,不重视严密的逻辑,导致我们的古人虽然善于记录却对各种现象缺乏细致的分析。西方先哲重视逻辑,发展出了知识论、伦理学和美学,却因热衷于形而上学,促成了一神论。简单说就是:中国人善于写记叙文,西方人善于写议论文。看起来好像中国人应该更善于总结历史经验,避免兴亡循环;而西方人貌似更应该善于明辨是非,多做好事,但历史事实却并非如此。

无论如何,所谓东西方的区别都是历史了,自从人类整体通过地理大发现、工业革命以及几次世界大战之后,理性的人们与政府都已经认识到,哲学的发展已经被科学的发展超越了。放眼未来吧,谁能先解决能源问题、粮食问题,谁就是王者。


心系宇宙天地宽


虽然中国哲学在对智慧的无尽追求上与西方哲学是相同的,但是因为中国特殊的经济、政治等因素,是中国哲学在具体的研究方式、表达方式、思维习惯和基本态度上程序爱你处于西方哲学不同的特点,表现出强烈的中国特色。

一、现实性(或现世性)。与其他民族一样,中国古代思想也经历了漫长的神话阶段,即以神话传说的方式解释自然和社会现象,但是从西周时期开始,我们就努力摆脱神话因素的影响,代表人物恰恰是新上任的西周统治者,比如周公。他一改以往解释朝代更替的天命观,认为所谓的天命无非是民心,这样就把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从天上拉到了人间。继而,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纷纷表现出浓厚的人文精神。就连超越色彩最浓厚的道家庄子也曾经说过“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即精神的高度自由伴随的是人伦日用的世俗化。这体现在更超越性的宗教学说上也是这样,比如中国的道教并不想犹太教、基督教或伊斯兰教、佛教等强调彼岸世界,它更强调的是此岸生命的延长——长生不老,这体现的是中国人强烈的世俗感情和现实态度。

二、重联系性。古希腊哲学产生于对世界本原的思考,并一直以此为传统。强调现象背后的本质,并认为有一个本原性的实体决定着世界的产生和运行,这个实体或者是“理念”,或者是“形式”,或者是“上帝”,或者是“物自体”,或者是“绝对精神”,或者是“思维”,或者是“语言”,或者是“生命意志”等等。对本原实体的追求构成了西方形而上学史甚至西方哲学史的大部分内容。但在中国哲学中很少有哲学家以探讨本原实体作为自己哲学思想的根本任务,而是以人际关系、人与世界的关系、人与自己的关系作为最终落脚点。张载曾精炼地将这一特点归纳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这种讲究“天人合一”的中国哲学更强调的是联系而非实体,更强调整体综合而非具体分析,这也是中国哲学本体论不发达但辩证法传统悠久的重要原因。

三、实践性。西方哲学由于关注渺远的本质或本原,所以离生活实践较远,哲学家们个人的生活与本人的思想并无多大关系,哲学对于涵养人生也无多大意义,最大起到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作用。而中国哲学强调“知行合一”,强调“内圣外王”。强调通过哲学认识的进步达到涵养人生,提高境界的作用,表现出更强的实践性。这一实践性其实也与第一个特点紧密相连——因为注重现实生活,所以具有实践性。孔子曾经说过“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张载也曾经说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明确的实践性根植于中国哲学家强烈的责任感和舍我其谁的救世心。

四、表达方式多样性。中国哲学很少有西方哲学那样严密的逻辑论证,而是直接提出结论。或者甚至以寓言(比如庄子)、对话录(比如《论语》)、诗歌(比如《老子》)等形式表达或暗示自己的思想。这一特点常被一些人理解为“不严谨”进而成为攻击中国哲学的依据。但是稍微了解现代西方哲学的人就会发现,很多伟大的现代哲学家都采取非传统的表达方式来向就形而上学表达不满。比如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就是以神话和语录体的形式表达的,比如萨特的《恶心》就是以小说的形式向读者描述存在的,德里达的一系列作品就是通过重新解读经典文学作品来表达自己的解构主义的。所以这表达方式的多样化并不一定是不严谨的表现,而是有些思想由于其涉及的领域的特殊性,并不适合用逻辑的形式加以把握,所以才采取其它方式表达出来。


爽爽的大跟班


哲学是一门发展、发现一些定律或公理适合于所有人类知识的学习掌握的学问,亦即哲学的道理可以被用到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和宇宙研究等等各门知识学问当中并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这些知识。它即是人生观,又是方法论。中西方的哲学观显然大大地不同。这些不同表现在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

冯友兰把影响中国最巨的孔子比做苏格拉底,孟子比做柏拉图。其实影响东西方哲学的这些伟人,其本质有天地之差,不可这样简单比捏。西方哲学的鼻祖苏格拉底是工匠出身(雕刻师),这样的职业浸透了数学和逻辑学的思维;学生们受其影响,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亚历山大都对逻辑学充满了热情。中国的先哲们大都没有工科或手工艺背景,比如老子、庄子、孔子等,都曾经当过官吏,而管理人心,需要的是艺术思维。虽然中国的墨子也是工匠,但他的哲学对中国的影响甚微,更没有渗透到民间百姓生活中的价值观念。后古代中国社会以前,中国也没有哲学这个词。老子等的哲学那时候叫做玄学。哲这个字含有逻辑推理的意思;而玄含有神秘性。王弼《老子指略》说:“玄,谓之深者也”。因玄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或如祖传秘方一般,天机不可泄露。

在文艺复兴后的西方世界,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中无论是化学还是物理还是生物抑或是数学、地理,历史;他们所能授予的最高荣誉和标识叫做PHD。这PH的含义就是哲学或哲人。西方把人类的知识统分成两类,一类是哲学,一类是艺术,不管是人文科学还是自然科学,授予的都是哲学学位。诗歌和文学,语言等授予的都是艺术类学位;中文把PHD。翻译成博士学位,未免有点搅浑水的感觉;也说明了现代中国社会,并未根本了解西方“奇技淫巧”背后的巨大体位。

艺术思维的特点是发散性,跳跃性,象征性和联想性,不一定具有逻辑推理,有了也行。科学思维的特点是逻辑性、条理性、可重复性,重视数据的收集、归纳、整理,并趋向于对事务进行质和量两方面的描述,量化的结果,还有可能建立一个数学模型,用一个类似于1+2=3的数学公式来表达。

在中国,哲学类的各门学科即使是人文科学都从来没有发达过;但艺术类的学科如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等却异常发达并为我们所骄傲不止。以数学物理等为基础所发达起来的科学人生观充满了自然精神;以文学等艺术思维为基础发达起来的玄学人生观充满了神秘感和难以捉摸。这种以玄为美的观点和价值体系充斥着近古以前的社会组织和生活。在近代引进西方科学方法之后,这种哲学观点反复围剿或冒充科学并流布于直至今天的社会。



90后新撕基


中西方文化的初始阶段由于在哲学以及影响哲学的诸多因素并哲学反作用的这诸多因素存在很大的差异性,综合表现在哲学方面是有很显著的差异性的。本文比较的初始阶段的西方哲学界定为早期的西腊哲学 .

哲学的产生受地理条件及宗教的影响是很大的,西腊的农业文明产生于西腊半岛上的山丘之间的谷地,同时与周边文明的战争与贸易对西腊哲学的产生也有重大影响。在西腊文明诞生以前,地中海南岸的埃及文明以及东岸的巴比伦文明已经辉煌的存在了好多个世纪。埃及文明是敬畏死神的,埃及的神学以关怀死亡为主,他们相信死者的灵魂要进入阴间,并根据在阳间的表现要遭受到审判。克里特文明受埃及文明的影响很深,克里特文明对西腊半岛南端的迈锡尼文明又有很大影响,而后来的西腊文明显然很大程度上继承了迈锡尼文明。而东方巴比伦的宗教神学更关心的是现世的繁荣而不是来世的幸福,巴比伦文明传入西腊的途径显然通过小亚细亚的陆路更便捷,方式不外乎贸易与战争。我们站在西腊半岛向西看,当时只有意大利南端的伊特鲁立亚人稍稍初显了文明的曙光,而北部的凯而特人、日尔曼人都还是蒙昧的阶段。

中国的文明倘若说从有文字记载的年代算起,应该可以上溯到商朝,此时的中国农业文明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从商朝所领属的的地域来看,发展农业文明也是必然的。由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以及古西腊直至古中国都是农业文明来看,先人们总结出农业文明是诞生古老文明的必要条件,而游牧部族就不具备这个条件。在中国哲学真正意义上的产生应该从孔子对周礼的阐述开始,而在这之前亚洲大陆上的中国文明显得是那么的孤单,如果没有喜马拉雅山的阻隔可能与当时亦很发达的印度文明会有交流,但是地理上的无奈让中国的文明缺乏与周边文明交流的条件,而中国自上古以来神学及原始宗教方面缺乏有组织的系统性、权威性,这样宗教对中国哲学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的,当然要除了后汉以来佛教的影响。从这些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哲学显得比较单薄且缺乏多元性,从而造成中国文明独特性也是必然的。如果有人提出东晋时期的诸多外族以及之后的诸多外族对中国文明的影响,但大家都知道那多是外族主动的接受中华文明,对中国文明在哲学上的贡献除了我们本身演绎的佛家禅宗外几乎没有。

孔子肇始中国哲学的时候,西腊哲学的鼻祖泰勒斯几乎是在同一时代发端了西腊哲学。虽然同样是农业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西腊文明以及西腊哲学由于可以引用并借鉴其他文明成果,这样相较于中国文明以及中国哲学的产生,就具有先天的优越性。西腊哲学受原始宗教和神学的影响很深,当时的西腊文明反映在宗教和神学上除了有奥林匹斯山上的那些喜欢争斗的诸神,还有由色雷斯的神演化而来的狄奥尼索斯或者说是巴库斯。虽然对巴库斯的崇拜受到崇拜宙斯这一派的正统派的歧视,但是由此诞生的奥尔弗斯教派对西腊整个文明包括哲学的影响也是不可不提及的。而反观当时中国的文明以及哲学由于宗教神学相对薄弱,因而中国的哲学更趋向于内敛的个人体验,在政治上表现于推行王道。

泰勒斯说,万物是由水组成的,而孔子对哲学的阐述却是从所谓的周礼开始,这样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出西腊哲学从开端便注重从事务的本身引申对对自然、对人类的思考,而中国的哲学则强调从人本身或人的主观本身去看待一切。虽然同时代的老子提出了道这个亦包含有规律的概念,但就象李泽厚先生所说的,老子的道是功能于实体混而未分的整体,这样的道显然与泰勒斯所说的水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泰勒斯之后的米利都学派在哲学上的基础观点无不是由物质为基础来引申的。象阿那克西曼德说认为万物都出于一种简单的元质,这种元质是无限的,这在某一方面又类似于老子的道。而阿那克西美尼认为万物的一切基质是气,这个气更强调的是它的物理属性,而我们中国哲学反映的那个气,形而上的成分更要多些。

由以上我们是不是又可以说从一开始西腊哲学就更注重由事务的本身引申对世界及人类的探索,虽然在此之后的基督教的神学哲学让这种探索走了好几个世纪的弯路,但是由于基督教本身亦受西腊文明的影响,在它的教义中有些先验的东西就不免有某种程度的民主性与科学性。而中国的哲学由于从发端开始就强调宗法观念,更多的是从人的内在修为本身去理解阐述对世界以及对人类的探索,且又缺乏与其他文明交流的渠道,加上统治者对这种哲学的恶意曲解,导致这种哲学最后趋于死板僵化。虽然西腊文明从柏拉图以后在某些意念上与中国哲学有一定程度的趋同,但从整体上以及后来的发展来看,由于此二种哲学在目的与功用性上的不同,造成所谓的差异性就不难理解了。中国的哲学的目的是所谓的自我修为以及在功用上表现为维护王道,推行教化;而西腊哲学更注重对事务本身内在规律的研究,如此而已。


无知不是罪88


西方哲学强调二元对立思想,一件事物不具有两面性,极左极右只能选其一、真像只有一个!

中国古老的民族文化始终贯穿“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三元对立),强调事物在不同条件下存在着相互转换的可能。所以中国文化特别强调“中和”的中庸思想。

未来还会有很多年的东西方哲学思想的大碰撞,而三元对立思想一定会越来越展现他强大的生命力。“人类命运共同体”和“美国优先”的理论出现,就是典型的东西方哲学思想的产物!

相信,未来的几十年,一定凸显出中国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强大的生命力,和这种思想所蓄积出来的“势”到底是怎么样的“摧枯拉朽”不可遏抑![加油][加油][加油]


阳光1973


我来回答一下你这个问题吧!这种问题虽然不能说完全没有意义,但极易误导人的思考。

首先是把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都当作铁板一块的东西了。中国哲学也好,西方哲学也好,都是由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家族相似性交织而成的丰富多彩的理论体系,依地域而分割出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只是方便泛泛而谈罢了,并无实质的哲学意义。

其次是人们一旦为中西哲学规定出各自的特质,彼此的区别,往往容易固化而成为流行的偏见,严格思维的障碍,甚至“意缔牢结”。例如中国文化天人合一,西方哲学天人二分这样的流行观念。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最大区别就是中哲是自成一体的融入生活个个角落的文化底蕴,西哲是先古欧洲残破混乱的生存境况互相融合形成的宗教式的上帝永恒。

西哲脱离于上帝永恒并不是多久远的事情,而是基于生存境况持续恶化导致部分小城邦对于彼岸的探索,也就是大航海时代,由此融合了中国文化以及印哲也就是印度宗教文化,开拓了认知边界,辩证的吸收了可取的智慧,哲学就是爱智慧,因此才摆脱上帝束缚,开始了野蛮征程,殖民掠夺,奠定了财富基础,更多的人拥有了独立思考,发现自然现象,推演规律的资本,诞生了改变生存环境的各式各样布局全球的独立自主的文化体系,也就是各种自然科学。

中国地大物博,文化底蕴深厚,所以历史上基本可以满足自我生存需求,并没有太强的对外扩张的欲望,通常都是自卫反击,或者天灾人祸内部整合,直到日本融合了中国文化与西方哲学,乘势反咬了中国一口,才暴露了中国文化固守自封,偏安一隅的弊病,开始融合西方文明,变革出新,自卫反击,但是文化的惰性导致的政权保守无能催生了新的文化形式,取代了旧有腐朽的文化,也就是新中国共产主义。

我们的国。

智慧是生存斗争中产生的,中国注重基础生存利益的调配,地大物博,文化底蕴深厚,只要协调好生存利益,基本满足大众生存需求,西方注重开拓发展,地理境况不太好,斗争太激烈了,怎么协调生存利益都难免互相伤害,因此有了节欲式的基督,上求智慧,外寻彼岸,嘿,地球是圆的,还有个新大陆,瞬间崛起,上帝已死。

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新中国哲学代言人。

哲学的本质则是不分中西,包罗万象,探求人类生存发展之道。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王少康


王少康


中国哲学分为古代哲学和现代哲学。古代哲学主要指“春秋百家争鸣”“汉唐儒道三玄”“宋代儒学的发展”“近代中西融合”四个阶段。现代哲学主要指“对中国古代哲学的研究”和“对西方哲学的研究”可以说:“道家的审美理论代表了中国艺术的真精神 。”

西方哲学是拥有相同历史传统和统一概念体系的统一的哲学体系,西方哲学的定义是模糊的。在美国哲学家梯利的《西方哲学史》中虽然提到了马克思以前的社会主义哲学家像欧文,对马克思却只字未提(梯利的《西方哲学史》写的是从古希腊哲学到美国实证主义哲学其时间跨度包括马克思)。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中虽提到马克思,他说他讲马克思是因为马克思是对西方哲学产生重大影响的哲学家。西方哲学中“西方”广被认为不仅仅指地域上的“西方(西欧)”而且只文化上的“西方(资本主义世界)”。


拼搏进取永远不放弃


中国哲学是二元论.西方哲学是一元论。宇宙的母体就是自然,佛教称其为色与空,马克思称其为物质,道教称其为阴和阳。三教中前两教都是一元论,唯道教是二元论。道教虽然也用一来表示道,但它依然是两种要素即阴和阳,阴和阳虽然合二为一,即为一个整体,但它们是合而不同的。佛教虽然表面看来也是二元论,但与道教有本质的区别:佛认为色与空是以心定论,有觉即为色,无觉即为空,说到底"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见心经)"空不异色,色不异空"也就是说空与色是同一回事,只是把猫叫了个咪,等于否认了对立统一的规律。马克思用唯物论来辨证一切,认为心也是一种特殊的物质,这同唯心论几乎如出一辙,实际也是一元论(唯物不唯心)既然是一元论,同时又在辩证法中强调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这就使马克思的哲学陷入了自相矛盾的悖论。可见道的阴阳学说还是相对科学的理论!正因为马克思的一元论,导致他在处理"公与私"、"社与资"、"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中提出了造反与推翻,一方消灭另一方,即"无灭有"的学说。这一学说给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带来巨大的障碍,给打砸抢烧等暴力行为,甚至侵犯与掠夺埋下了伏笔!因为侵略者会以它在被侵略国"无产"为由堂而皇之地侵犯别国领土,从而达到所谓的解放全人类!希特勒正是基于这一思维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条英机也是基于这一思维挑起了侵华战争,各国的暴徒都是基于这一思维不断制造打砸抢等社会动乱,美国更是基于这一思维先后发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目前正在预谋发动伊郎战争!难道无与有之间就不能交易,不能对话协商吗?可见违反道德原理是多么危险的举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