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后期,如果廉颇发挥骑兵优势主动进攻能取胜吗?

我的祖国万岁


战国末期,六国中只有赵国还能和秦国抗衡。赵国能够抵挡强大的秦国,就是因为赵武灵王时期实施了胡服骑射的政策。按照现在的话,就是大力发展体育,增强国民的身体素质。

那么战国末期,如果廉颇在长平之战中选择主动出击,那么赵国会不会获胜?

当时带头的是秦国,率领其他五国盟军进攻齐国,赵国的骑兵就表现出了非凡的作战能力。而齐国差点就被灭国。当时的盟军统帅是乐毅。而乐毅是燕国的将军?”但是为了避嫌,秦王提名乐毅为五国盟军的统帅,其他诸侯王也没什么异议,于是乐毅就这样成了盟军的统帅。

齐王贪婪,居然把宋国给灭了。而宋国是当时其他国家都垂涎已久的地盘,齐国竟然敢独吞。这一下可把其他国家给惹恼了,于是大家群起而攻之。乐毅率领盟军,一直攻打到了齐国的国都,最后给齐国剩下了3座城池。

当然盟军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么大的胜利,主要是因为赵国的骑兵也有参战。那么有人问了既然赵国的骑兵这么威武霸气,为什么在长平之战中会败给秦国呢?”长平之战结束后,赵国主力彻底被秦国消灭。

赵国为什么会输的这么惨呢?主要是因为在长平之战开始的时候,赵国就没有主动出击。廉颇选择了深沟高墙,和秦军展开了长期对峙的架势,就是不和秦军开战。廉颇原本想的是,秦军很快就会撤退,但他没想到秦王下定决心要拿下赵国!

打仗拼的就是国家的经济实力,俗话说炮弹一响黄金万两。当然战国时期没有炮弹,那时候大战拼的就是兵力人数。赵国倾全国之力,招募了大约五六十万赵兵,要和秦军决一死战。而这五六十万人每天的消耗非常巨大,赵国的粮食基本上都被吃光,秦军仍然没有离开的意思!根据历史记载赵国和秦军对峙了大约3年之久。廉颇也是悔不当初,如果他当初一开始就选择和秦军开战,说不定赵国还是有胜算的把握的,毕竟赵国的骑兵在当时实力还是非常强的!

但是到了现在这个局面再打,恐怕已经没有胜算了。人都要饿死了,马也要饿死了,根本无法开战!


公元前


打不赢的!

首先在战国时期骑兵因为没有高桥马鞍和马蹄铁的加成,骑兵,尤其是轻骑兵的战斗力非常低,主要作用就是侦查和打顺风仗,用来追击敌人扩大战果!

赵武灵王所做的胡服骑射并不是增强了骑兵的战斗力,而是在贵族世袭制度上做了改革,给了底层士兵一条晋升通道,就这样赵国的实力得到了增长!

但是胡服骑射并没有彻底执行,所以面对真正的耕站一体,功勋进爵的商鞅变法已经完全成熟的秦国军队,赵国并不占优势!

即使是廉颇带兵也无济于事,因为秦国方面的统帅是杀人魔王白起!

另外,上党之战一开始就是遭遇战,因为上党地区地势险要,是赵秦两国必争之地,所以双方才会不断增兵,形成了秦国六十万,赵国五十万的庞大军事集团对垒!此时此刻,单纯的军事战争已经演变成为国力的较量!

秦国经过改革,加上不断打胜仗,国力和后勤能力要远远超过赵国,加上赵国四面皆是敌人,北面燕国是世仇,需要提防。东面齐国君臣昏庸,连最起码的唇亡齿寒都不懂,被秦国的军事讹诈给吓到,不肯支援赵国粮食,导致赵国无力再继续对峙下去。

所以赵王临阵换将也是不得已,他已经没有能力将战争继续维持下去,必须速战速决!

廉颇不肯主动进攻,只能用赵括来代替!

所以说,长平之战不是速胜之战,而是两大军事集团的战略决战,无论谁主动进攻能胜一时,但是不可能决定整场战役的胜负!


宋光华的历史天空


长平之战后期,如果廉颇发挥骑兵优势主动进攻能取胜吗?应该是取胜不了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原因吧!

01

廉颇年纪已经大了,五六十岁的人了,要是放在现在就是退休的一个老人了。廉颇年纪那么大了,能够上战场就已经很不容易了,你还叫他骑马带人去攻打秦兵。这不是要他的命吗?如果他能攻,早就带着赵军去攻打秦军了,何必在那里耗着浪费时间呢?

02

秦军白起是一个非常善于进攻的武将,要不是有隔着一条河,早就发起进攻了。所以如果廉颇主动进攻的话,那就是中了秦军的圈套一样,秦军恨不得你们赵军冲过来拼杀呢?秦军精兵良将个个都比较善战,而且秦军都设下重重陷阱圈套,就等着你们赵军冲过来呢。

03

而且赵军兵力又没有秦军兵力那么多人,在冷兵器时代,人数越多的人一般就是可以决胜战场的实力。以当时赵军兵力45万人,而亲军兵力有60万人,秦军比赵军多出15万来。你说谁更胜一筹呢?如果廉颇主动进攻的话,怎么可能取胜呢?你赵军兵力不足秦军,在这一点你就已经输了。

所以长平之战后期,如果廉颇发挥骑兵优势主动进攻,也是很难取胜的,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就知道了,秦军的实力比赵军强!而且白起使用诈降术来,分批把赵军全部坑杀了!





海哥趣说历史故事


个人认为还是不能取胜的。

首先,廉颇作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是具备攻守兼备的能力的。当时秦军实力要高于赵军,所以廉颇采取了利用地形优势的防守策略。这肯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如果能靠骑兵取胜,肯定在秦军刚到长平,立足未稳之际就主动进攻了。身为一个身经百战的名将,把握战机的能力肯定是很强的。

其次,最初的长平对峙,并没有到达秦赵双方决战的程度,只是因为之前对战的失败,才避敌锋芒,让秦军知难而退。所以才采取的守势。而后期双方不断增兵,最终形成了决战局面,如果后期在国力,军力都不如的情况下,采用骑兵作战,那估计结果不会有什么改变,一样不可能取胜。

再次,赵国的骑兵优势虽然很大,但秦国骑兵并不比赵国差,如果硬拼有可能就是两败俱伤,而步兵秦军较强,那样的话结果可能就是双方都死伤严重,而秦王在愤怒之下直接挥军攻下邯郸,赵国有灭亡的危险。

综上所述,长平之战后期,即使廉颇发挥骑兵优势,与秦军拼的两败俱伤,然国力和兵力都不如,尤其是后勤补给不够的情况下,不仅不能取胜,甚至有可能有国家覆灭的危险可能。


华夏长河五千年


不能取胜

廉颇不是不敢进攻,长平之战初期,秦赵交锋,秦国占优,赵国吃亏,廉颇才选择了固守的方式,将战事拉回均势。所以廉颇不是不进攻,而是主动进攻占不到便宜,要知道在初期的时候,赵军的粮草还十分充足,战斗力也很强,而秦军主帅还不是白起,这个时候赵军都没有占便宜。那么后期进攻,是没有取胜的可能的,廉颇作为老将看得很清楚。否则他也不会顶着压力不进攻了,如果他能听命行事,赵王换什么赵括啊。

第二,如果赵军采取进攻然后战略后退,确实可以避免全军覆没,但这个事情不是廉颇可以决定的。这样的战略进攻或者后撤,是国君的决定。就好比最后白起怎么死的,就是不愿意指挥攻击邯郸,他看出要输,但国君非要打,这个白起也没办法。所以赵军退不退,能不能避免,这个事情不是廉颇能决定或者能左右的。

第三,赵军骑兵确实强,但这并不代表秦军的骑兵很弱。你要研究了长平之战后,就会发现,当赵括接手,赵军全面反攻之后,秦国是派出了一支骑兵,绕到赵军背后,截断了赵军的退路,从而将赵军完全包围。而赵军被包围之后,赵括也组织了数次突围,但都没有突破这支秦军骑兵部队的封锁。由此可见,秦军的骑兵同样拥有着极强的战斗力,赵军的骑兵,就算是强那也有限,依靠骑兵那点有限的优势,想要左右两军的整体战役的走向,这个就有点过了。实际上真正以骑兵左右两军战役走向的,反而不是赵国,而是绕到赵国后边截断赵军后路的秦国骑兵。


叶飘刀


战国四大名将“起牧翦颇”中,廉颇最擅长的就是防守。勇敢进攻不是他的强项。


其实,长平之战的前期,廉颇固守的策略是正确的。秦国的目标是攻城伐地,所以他们的选择是不断进攻。而廉颇应对自如,不急功冒进,秦国内心是非常惆怅和焦急的。


如果不是这样,范雎也不会派人到赵国去散播消息,说秦国最怕赵括而不是廉颇了。这话其实应该是反过来听的。但是赵孝成王居然真的信了。他派赵括替代廉颇的时候,连赵括的母亲都不同意,更别说蔺相如他们了。


赵括不知哪里来的自信,他竟然对赵王说:““要是秦国派白起来,我还得考虑对付一下。如今来的是王龁,他不过是廉颇的对手。要是换上我,打败他不在话下。”

赵孝成王于是毫无犹豫的把廉颇换成了赵括。


而秦国却偷偷的将前线指挥官换成了白起,并且下达命令要所有人保密,若有走漏消息,杀无赦。由此看见,秦国此时已然是胜券在握。


赵括果然没有辜负赵孝成王和秦昭襄王的共同期盼,他是真的大举进攻了呀。结果在白起的面前,他成了真正的小白,被老白玩弄于股掌之间。


后期的赵括终于被迫进入了防御战。而白起在围困他的同时,还断了他的粮道。


我们来看看秦昭襄王是怎么做的,他亲到河内郡,给当地百姓全都封爵发钱,抽调青壮集中到长平,主要任务是破坏诸国对赵括的粮食等一切援助。


赵军最后是粮绝被迫突围,才大败。赵括也死在了战场上,同时留给了我们一个“纸上谈兵”的成语。

由此看见,长平之战,秦国是志在必得。从上到下,君臣齐心协力,爆发出的战力在当时是无敌的。反观赵国,中途换将,内部矛盾重重,实力又处于下风,焉能不败?


这跟廉颇是否主动出击关系其实不大。


任十三读史


长平之战目前从我个人分析:赵国如果主动向秦军发起进攻,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没有取胜的可能。老将廉颇沉稳雄毅,从不打无准备之战,为什么他一直坚守险要壁垒、拒不出战也是有他充分的理由的,因为他之前两次试探性进攻都完败了,已经知道秦军战斗力非同寻常,那些提着敌方人头冲锋陷阵、邀功封爵的秦卒可谓“虎狼之师”。虽然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让赵国的军事实力得到很大提升,但其经济实力却没有得到多大提高。当时廉颇的计划是:秦军后勤运输战线漫长、补给困难,双方队垒的战场离赵国近,离秦国远,赵国能耗的起、秦国耗不起,等到秦国耗不起、防备松懈时再发动突然袭击、一举解决战斗。但因为耗的时间长了连赵孝成王都觉得受不了,有些忧心忡忡,赵国四十多万大军在前线防守每天要用去大量的粮食,赵国本来就缺少粮食,有时还向邻国借粮食,眼看这样下去整个国力都撑不住了,就临阵换将用了一个夸夸其谈的“官二代”赵括。

后来也有史学家发表不同观点,认为廉颇在与秦军长平之战犯了两个错误:一.赵军最擅长的是野战进攻,就是用弓箭兵骑兵战场突击,这也是赵军战胜北方匈奴的法宝。秦国最擅长的战法是步兵防守。尤其是在长时间对垒中到了后期,秦军逐渐找到了对付赵军骑兵的方法后,就步步为营以壕沟、弩兵封锁的战术,让赵军已经彻底地丧失了战场中唯一的优势。长平之战一开始就战斗不利,两个都尉被杀,军心动摇,所以廉颇就主动坚守与秦军拼起了消耗,让秦军知难而退,哪知秦军一呆就是十四个月、使长平大战由突发的战役决战演变成了一场战略消耗战。二.赵国的战争潜力要远远低于秦国,秦国动员全国力量来打这场战争,赵国物资粮食紧缺,由突发战役演变为战略决战就已经输了一半,本来用擅长进攻的赵括把丧失斗志的廉颇换下不能不说是一招好棋,可惜他已经错过最佳的作战时机,双方的对垒阵势已经完全形成,赵国是失败是早晚的事。所以就形成了一个结论:

赵孝成王在时机不成熟急于求战和廉颇的一味坚守不出,没有发挥赵军的野战长处才导致赵国惨败,让赵括为四十万赵军“怨魂”“背黑锅”没有任何道理。这个观点也是可以探讨的。

由于秦国的反间计成功。一个被后人称为“纸上谈兵”的赵括登上历史舞台,也为赵国的战败埋下伏笔。赵括上任后,按照赵孝成王的意图改变了廉颇的避战策略主动进攻,遭到白起指挥下的秦军截断退路、猛烈反击、被围四十六天后全军覆灭。结果大家都知道了,赵括战死,麾下的45万赵卒成了秦军俘虏,最后遭到秦军报复性的坑杀。当然秦军的胜利也是惨胜,损失了三十万人左右。秦赵两军场平之战是两强相遇、两虎相斗的大战,对垒的赵军虽然经不起战争消耗,但秦国更经不起这样的折腾,运输线太过于漫长,战争后期秦始皇下令征调全国15岁以上的人参加战斗,可见战场是何等残酷。

综上所述,廉颇在长平之战中的表现是基本完美、无可挑剔,用壁垒防守也是最佳选择,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是胜利者,当时的名将李牧在长城一线对抗北方匈奴就采取了守策,先向敌方弱,然后趁其不备一战而定,所以廉颇没有冒险出击也是为大局着想,做为一位百战名将对战场上双方态势优劣、基本风险评估是心里有数的——因为面对国力强大的秦军、粮食物资馈乏的赵国已经伤不起了!


一半是火焰


战国到长平之战时已然进入了中后期,打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总体战,已经很少有投机取巧的成份,将军百战,很少幼稚,比拼的往往是硬实力。

所以廉颇在布置对秦防守时选定了长平战场,可以同时防守来自于汾河河谷以及今河南方向的秦军,依托山岭地形拱卫身后赵国新取的上党盆地,秦军扫清侧翼后也依山岭地形与赵军对峙。

注意,是山岭地形,有利于步兵的山地作战,也可以居高临下防守骑兵冲锋,所以赵军以骑兵为奇兵取得战略主动机会较小。


吉屋网运城站


不能,从赵国与秦国军队和国力之间的实力对比中可以看出,双方相差不大,赵国偏弱,如果按照廉颇的计划,拖上几年后,秦国在那个时代机乎没有称霸天下的可能。

如果廉颇攻击出去,那跟赵扩有什么区别?


雨中山0001


大型的国家之间的战争,一定不是单凭武力,而是国家之间的综合国力的体现,长平之战的秦国和赵国在武力方面应该是各有所长,但是赵国的国土面积和人力不如秦国,古时各国都是小农经济,只要人多,耕地多,相对的经济实力会强一些。长平之战秦国劳师远征,补给线肯定比赵国长。而赵国的优势在于骑兵的快速反应能力,如果在双方国家坚持阶段,赵国大部分士兵坚守城池,再选出一定数量的久经沙场骑兵,快速运动,执行打击秦国的运输线,和积聚优势兵力实行打击小股秦军,实行零打碎敲,以小胜积大胜的原则慢慢消耗秦军。估计秦军也会耗不起,则赵国最后就会有胜利的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