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南下乡村里的“卖货达人”

在天山南北乡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依托直播、网络销售等平台变身“卖货达人”,蹚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径。


天山南下乡村里的“卖货达人”

“您订的3箱蜂蜜今天一早已发货,预计7天内送达,请注意查收。”3月16日一大早,布尔津县杜来提乡草原二村的彭海燕给远在广州的顾客打电话。当天,她按照订单发走20多箱蜂蜜,收入近2万元。

“我是全村第一个尝试直播卖货的,感谢县里手把手教我们创业。今年,村里还有6名贫困大学生加入了直播卖货的行列,我们已帮助全村12户贫困户解决了农副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彭海燕骄傲地说。

在天山南北乡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依托直播、网络销售等平台变身“卖货达人”,蹚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径。


天山南下乡村里的“卖货达人”


个人创业吸粉

“看,这个枣夹核桃一口咬下去又软又多肉,特别好吃,这样优质的干果,亲们喜欢的话要赶紧下单……”3月16日,乌什县亚科瑞克乡托库扎克村24岁的“卖货达人”米克热依·亚森,一如既往地通过自己的抖音账号与上万名铁粉畅聊着。

2018年,贫困户米克热依在当地政府的帮扶下,创办了一家属于自己的电子商务服务站,销售托库扎克村的农副产品。通过不断积累经验和外出学习,米克热依对线上销售熟络起来,每个月能收入3000多元。

2019年,米克热依“进军”直播领域,通过和粉丝互动聊天的形式销售产品,当年收入5万多元,带动一家人脱了贫。

商户网上引流

尼勒克县胡吉尔台乡食用菌基地有10个蘑菇大棚,一年产100多吨蘑菇,过去只采用线下销售的方式,每天凌晨运到县批发市场出售。这两天,基地负责人岳红文在直播间卖货,4天售出1吨多蘑菇。

“我们基地吸纳了胡吉尔台乡吉仁太村10多个贫困户稳定就业,将来还能吸纳更多的贫困户就业。”岳红文说。


天山南下乡村里的“卖货达人”


合作社聚力帮扶

在吉木萨尔县,“合作社+基地+农户+网络销售”“农户种植+合作社加工包装+网络销售”等发展模式,让当地特色农副产品销售产生了新变化。直播行业的异军突起,为更多的贫困户拓宽了脱贫致富渠道。

“手机直播让我有了新的职业和新的身份,我帮助大家销售土豆、大蒜、土鸡蛋等农副产品,大家都叫我网红主播,这让我变得自信。”3月15日,吉木萨尔县大有镇渭户村村民金春安激动地说。

43岁的金春安从小患脊髓灰质炎,不能干重活,两个女儿分别在上高中和大学,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就靠丈夫种的9亩地,生活过得十分拮据。2018年,金春安加入了帮助农户销售农副产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每个月能挣两三千元。通过网络销售,合作社带动每户家庭每年平均增收2万余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