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遇到不熟悉的领域怎么办?周亚夫告诉你,要谨慎

工作中总会遇到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因为现在的工作,不仅强度大,而且范围广,常常要跟其他领域的人合作。遇到这种情况,要不要一头扎进去,干起来再说。周亚夫的故事告诉你,要谨慎。

隔行如隔山,周亚夫似乎并不明白这个道理。作为军人,他治军严明,屡立战功,是战场上的英雄。当了宰相,却处处犯错,不仅失去了皇帝的信任,甚至惹来杀身之祸。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工作中遇到不熟悉的领域怎么办?周亚夫告诉你,要谨慎

一、战场上的好将军

1.治军严明,连皇帝的面子都不买

周亚夫是太尉周勃的儿子。本来侯位跟他没关系,但他的哥哥犯了罪,就选择他继承侯爵。汉文帝的时候,因为匈奴的威胁日益加剧,汉文帝紧急任命了三位将军:宗正刘礼驻扎霸上,祝兹候徐厉驻扎棘门,河内守周亚夫驻扎细柳。

本来也是紧急任命,汉文帝并不了解这几个人,就想考察一下,毕竟大敌当前。快到细柳,也就是周亚夫的营地,先遣部队先到,结果,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皇帝的使者到了,连门都没进去。

"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在周亚夫的军营,皇帝也不好使。

这让我想起疫情期间领导视察基层,结果因为社区防疫,门都没让进。这要是平时,周亚夫的将军算是干到头了。可是此时正是用人之际。如果你了解之后的历史就会知道,朝廷当时不仅有外患,还有内忧。那些诸侯国蠢蠢欲动,免不了大战一场。此时的周亚夫,对汉文帝而言,真的是宝贝。

"嗟乎,此真将军矣",汉文帝时真的喜欢周亚夫,甚至在临死前跟儿子,也就是后来的汉景帝说,

"即有缓急, 周亚夫真可任将兵。"一个"真"字,是真正的信任。

2.平定七国之乱,建下不世之功

汉景帝三年,吴楚七国之乱爆发,吴楚联军兵锋直指长安。汉景帝想起父亲的话,破格提拔周亚夫为太尉,领兵抗敌。周亚夫的策略,完美的说明他是一个优秀的统帅,又是一个没有政治敏感的人,

"愿以梁委之,绝其粮道,乃可制",说白了,把梁国作为诱饵,拖住吴楚联军,断绝粮道,等待吴楚联军无粮自乱。这个如果从纯军事角度看没毛病,打仗就要有牺牲,为了全局的胜利,牺牲部分,丢车保帅,未尝不可。

可是梁王是皇帝的弟弟,太后的亲儿子。这么把梁国丢出去,将来太后、梁王秋后算账可咋办?不知道周亚夫想没想过,也许来不及多想了,兵临城下,只有拼死一战。结果吴楚联军被击退,周亚夫的计策奏效了,却也彻底得罪了梁王与太后。

那么立下大功的周亚夫,又会迎来什么样的机遇与挑战呢?

工作中遇到不熟悉的领域怎么办?周亚夫告诉你,要谨慎

二、朝堂上的笨丞相

立下大功的周亚夫,成为政治新星,迅速蹿红。两年后,升任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那为什么说是笨丞相呢?这里说的笨,并不是说他不会处理政务,而是说他不太理解当宰相的技巧,完全是将军那一套,为自己埋下祸根。

1.无意中参与夺嫡,被皇帝疏远

周亚夫担任丞相之后第一件事情就说明了这个人政治方面的幼稚。当时皇帝要废掉太子刘荣,结果,

"丞相固争之,不得",丞相坚决不同意。

其实周亚夫的坚持可以理解,古代废长立幼是大事,容易引起朝政不稳。周亚夫其实完全是从国家利益考虑问题,然而他忘了,那个时代的人是先有家后有国。皇帝,首先是家长。废长立幼是国事,更是家事。别人家的事物,哪是随便参与的。看看后世的宰相,一听见立太子这种事,马上躲得远远地,生怕被猜忌。我们的直肠子周亚夫,显然没有考虑这么多,就这么稀里糊涂的参与了夺嫡,自己可能还不知道。

2.不懂退让,进一步得罪太后与皇帝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太后想立王皇后的哥哥王信为侯。这件事要是问陈平,肯定没问题,您全家封侯都没问题。太后跟皇帝说这件事的时候,皇帝虽然推托,但明显还是动心了,没有全力拦阻。当然封侯是国事,就找来的周亚夫,结果,

"高皇帝约'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周亚夫直接抬出了刘邦的话,把路堵死了。

我想周亚夫说这句话的时候,可能只是从事件本身出发,觉得不符合规矩。但是这句话,明显把太后跟皇上都得罪了。我们说,做人不能太圆滑,但是像周亚夫这样,完全就事论事,不过脑子,也让人很崩溃。

3.再次得罪皇帝,只有死路一条

后来的故事,更加急转直下,一次宴会,无意中又得罪了皇帝。当然原因都是那个时候的规矩,说白了就是周亚夫在宴会上的表现让皇上不满意。就像"邻人之斧"的故事,丢了斧子,看谁都是小偷,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最后皇帝说了一句,

"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当时的太子,也就是后来的汉武帝还很年轻。汉景帝的话,就是怕太子制不住周亚夫,这已经是要杀人的节奏了。

之后因为周亚夫买了些盔甲想要陪葬,被人告发,下狱治罪,死在狱中。

周亚夫带兵是一把好手,丞相却当的一塌糊涂。貌似是性格问题,实则是不懂文官治国的方法,所以才一再犯错,最终再大的功劳也救不了自己。听了周亚夫的故事,我们遇到相似的问题,该怎么办呢?

工作中遇到不熟悉的领域怎么办?周亚夫告诉你,要谨慎

三、周亚夫的启示

1.隔行如隔山,对别人的专业,要有敬畏之心

今天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每一个大行业,都被无限细分。不是自己的领域,不要轻易的涉足,除非你能理解这个行业的底层逻辑。我们经常会发现,同样是能源领域,搞石油的不理解搞煤炭的,搞煤炭的不理解搞核能的。就算在行业内部,计算机行业里,搞硬件的不理解搞软件的,媒体行业,搞新媒体的不理解搞旧媒体的。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行业逻辑、规矩、行事准则。不懂就进去,很危险,常常踩进坑里。此时,一颗敬畏之心十分重要,不懂可以,不要乱动。

2.不懂就问,虚心求教

可要是工作中还要用到与其他行业合作怎么办?当然是多交流,多沟通,都请教。可能你要问,这不是废话吗。但实际生活中很多人难以走出舒适区。因为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呆久了,一方面自己在业内也有些地位,再来学习有些放不下面子,二来习惯很难改变,思维方式更难。这就是为什么看似不应该成为问题的,却总成为问题。

那么如果你并不想成为其他领域专家,又要跟其他人合作怎么办呢?

3.了解底层逻辑,不用知道细节

一个行业内的知识,同样符合"二八定律",即百分之八十的知识,只要百分之二十的时间就能了解。而如果你要去做,那百分之二十的细节,需要百分之八十的时间去学习。你是跟人合作,不是自己去做。因此那百分之二十的细节,其实你不用理会,交给专业的人去执行就好了。

专业的歌唱家,低音中音高音,他们都会保持自己的嗓子在自己的音域保持最佳。低音的歌唱家肯定也会唱中音,但他会把自己保持在低音域。我们可以通过短时间了解其他行业的逻辑,他们如何思考,做事情的方法论,但其实这并不会消耗很多时间。

面对隔行如隔山的情况,无需紧张,只要找对人,找对思路,一样能有效合作,将大家的能量发挥到最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