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大侠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金庸笔下的郭靖、杨过、乔峰等等人物,在中国武侠中家喻户晓,他们都有着出神入化的武功,飞檐走壁上天入地,动辄一招就地裂山崩。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扔了颗炸弹,心情不好劫个富,心情好的时候济个贫,行走江湖就一句话"愉快又潇洒"。但小说总归是小说,更多的是人们对于侠客形象的理解而不是侠客本身的含义。其实在古代侠客算是个无收入群体,连解决吃饭问题都有点难。

古代的大侠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既然如此,那真实的侠客又是怎样的呢?中国最初的侠客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乱世而生,由于诸侯对人才的需求,养士之风日渐兴盛,这就为侠客提供了生存空间与机遇。比如《刺客列传》中的豫让,为人复仇漆身吞碳,自身入秦刺杀秦王的荆轲等等,都是名动天下的牛人。

古代的大侠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不过他们的生活状态都有个共同点,早年过得又穷又惨,完全没有小说中的那种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惬意人生。而在《游侠列传》中记载了几位汉初侠客。第一位朱家,主要事迹就是搭救犯事的豪杰几百位,还仗义疏财以致当时函谷关以东没有人不想与之交朋友的。第二位剧孟,洛阳商人,吴楚七国战乱时相助周亚夫,周亚夫登上太尉专门登门道谢。说他的能力一人能顶一国,剧孟的母亲去世时全国各地送丧的车子有一千多辆。所以说侠客有时并不要什么高强武功。

古代的大侠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如此侠客精神延续了下来,到隋唐时侠客就开始玄乎了,主要是这会有了武侠小说,比如说大家熟悉的刺客聂隐娘,就是裴铏所著《传奇》中的虚构人物。大家仰慕侠客,尤其是李白这些见缝插针吹嘘自己年少时的游侠生涯,动不动就”杀人红尘中、十步杀一人。"行事风格也是各种效仿古代侠客,各种结交豪士。可是真实的古代侠客随时都要面对“一文钱难倒英雄汉”的困境。

古代的大侠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侠客精神可以传承下去,可还是要先填饱肚子再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