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解读‖做人要有智量,智慧与胆量都来自于对事情的简化

做人要有智量。什么是智量?就是智慧而且要有肚量。我们平时见有的人做事很有智慧,他们敢于拼命,赌博。我们不了解的人就说:你看那人提着肚子充肺。但智慧的人,在做事的时候是非常注重策略的。

关于智量,《水浒传》引首:“这朝圣人出世……乃是上界 霹靂大仙 下降。英雄勇猛,智量宽洪,自古帝王,都不及这朝天子。” 冯梦龙 《智囊补·上智·裴晋公》:“不是矫情镇物,真是透顶光明,故曰智量,智不足,量不大。”

智囊解读‖做人要有智量,智慧与胆量都来自于对事情的简化

智慧决定人的气量。

一个有气量的人,绝对是一个智慧的人。许多人都很难做到有气量。气量就是能容纳不同意见的肚量,也指容忍谦让的限度 。汉光武帝时,斩杀叛乱之人王郞,而他的部下与王郞来往的书信被光武帝烧掉了,大家就问他,为什么要烧掉呢?光武帝说,让哪些参加过反叛的人心安。

大家看看,古代的圣人们的气量如此,让后人叹服!而有的人气量狭小,得不得就生气,遇到事情时,高兴的,有利益的,就开心得忘乎所以;而事情不利于自己的时候,根本沉不住气,把责任全部推给别人,让他人替自己背包。我们说这样的人没有气量。而那些遇到事情沉着冷静,根本不在乎当前的利益得失,而是考虑大局,这样的的我们说有气量。马云创立阿里巴巴时,中国人说他是疯子,但和他一起创业的八个人却认为马云一定会成功,他们坚守着阿里最后的阵营,坚持自己的看法,没有一点私心,无私地付出。最后阿里巴巴终于成功了,这和这几个创始人的坚持和信任离不开。这就是现代版的气量。而有的人做生意,在乎的是眼前的利益,根本不考虑长远的规划,最后因为贪娈,最后一败涂地。


智囊解读‖做人要有智量,智慧与胆量都来自于对事情的简化

所以说,要有智慧,就先得练就气量。央视一广告词写得好: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成功需要有智量。人不可能随随便便就取得成功,成功是经过多少困难和历练才能获得宝贵的经验。所有成功者都是守得云开见日月。

智囊解读‖做人要有智量,智慧与胆量都来自于对事情的简化

张辽受曹操之命,镇守长社县,因一些兵士叛乱,但他非常镇定,告诉士兵们,这肯定是反叛的人扰乱视听,大家都不要慌张,随后他率领几十精兵,把敌人杀了之后,对哪些参加的人都没有叱责。这也是气量的表现,当年周亚夫平乱也是用这个方法。其实气量就是让更多的人隽自己,精准打击你的真正敌人。唐朝李封为延陵令时,对有罪的人,视情节轻重,只加以羞辱,等到时间一到就释放了。如果罪责严重,他就让人给他带上绿头巾,以示惩罚。如果有悔改之意,就让他取下来。接下来县里的人都相互劝勉,不再有人犯法了。后来绿帽子也是成了后人认为耻辱的事了。他在那里做官,从来没有用刑罚责打任何人。李封的做法就是让人形成一种耻辱观,最后让这样的耻辱作为惩罚,不仅了犯罪,还提高了大家的耻辱观。可谓智慧无双了,也是一个父母官为民的一种气量体现。


智囊解读‖做人要有智量,智慧与胆量都来自于对事情的简化

智量,不是故作镇定,而是聪明透顶,用人的思维换取更大的价值。

唐裴晋公任中书省时,有人急报,说公印丢失了!裴晋公听后,分析了一下形势,就告诉部下说,不要声张,他还让所有人与他一起喝酒,装作什么事情都不发生过一样。后来部下告诉他公印找到了。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着急?裴公说,我一看就是有小官想用盗用印去写契券,用完后他肯定会还回来,如果追查得急,他肯定害怕处罚,情急之下会把印丢到河里,怎么去查找呢?


裴晋公处事首先考虑的是大局,然后从别人的处境设想,这样丢掉了公印虽然大事,但也不会影响大局,所以他的气量是建立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判断的。这就是智量。

智囊解读‖做人要有智量,智慧与胆量都来自于对事情的简化

结语:俗话说得好,智慧的人做事,总是考虑全局。有气量的做事,总是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利益,但总是围绕全局处理事情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