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上講物種經過地理隔離,再經過長時間便會形成生殖隔離,那為什麼對於我們人類不適用呢?

莊立勝


誰說對人類不適用了?人類也是生物界的一份子,人也一樣受生物演化的規則制約的。

生殖隔離是按照生物學上的劃分,不同種的物種之間是不能生殖後代的一種自然現象,這種現象適用於所有地球上的生物之間。 按照生物學分類,一般由高到低,分為界、門、綱、科、目、屬、種幾個大的層次,具體還有亞科、總科、族等劃分。

其中種是最基本的生物分類,也可以說是關係最接近的一種分類,比如人類,從生物學角度劃分的話,我們是屬於智人種,目前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屬於這個種,而我們所說的黑種人、白種人、黃種人,則為亞種,也就是種以下的分類。

所以,根據生殖隔離規律,同種的生物是可以生殖的,所以無論是哪個膚色還是哪個民族的人,之間都是可以生殖後代的,因為不存在種與種之間的隔離。

但是如果向上看的話,智人種是屬於人屬的,而人屬裡不只有智人種,還有其他人種,比如匠人、能人、直立人等,這些是與智人同樣在人屬下面的不同人種。我們熟悉的元謀人和北京猿人,就是屬於直立人種,如果它們有後代延續到今天時,它們與我們之間就會存在生殖隔離,因為是不同的種。

另外,還有一個大家比較熟悉的,尼安德特人。尼人也不屬於智人種,但是根據一些基因測試,智人曾經與尼人發生過交流,我們的基因裡包含一小部分尼人基因,也就是說尼人和智人之間存在生殖。這又是為什麼呢?

因為物種的進化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而不是一個突變的過程。人屬的出現大約在300萬年前,我們已知的人屬下的人種有十幾種,最早的人種是LD350-1和納萊迪人等,它們的出現大約就是在300萬年前的時候。而後,陸續又分化出其他人種,而尼人和智人都是最晚出現的人種,大概到20萬年前才出現的。

尼人和智人都不是突然出現的,而是由其他人種在演化中逐漸形成的。因此,在當時的時代,智人和尼人在基因上分化出來的時間並不長,也就是說還處於生殖隔離的過渡階段。我們今天根據化石將智人和尼人劃分為兩個物種,但是這倆個物種不是突然出現的,他們的形成需要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可能要數萬年的時間,而在這中間,兩者是可以發生基因交流的。只是,隨著時間變長,兩個物種的基因差異會越來越大,那麼最終形成了完全的生殖隔離。

再回到現在,現代人的祖先大約是7萬年前出現的晚期智人,而膚色的分化大約出現在3萬年前。所以說,目前不同膚色的亞種之間還沒有達到生殖隔離的分化程度。如果在未來數萬年或十幾萬年後,目前的智人種可能還會分化出不同的新人種,那時可能才會出現生殖隔離。

當然,目前人類已經可用科技來改變自身,可能用不了數萬年的時間,在幾千年後人類分佈到其他星球上的人類後代,在基因改變下就會與地球上的人產生生殖隔離了。


寒蕭99


物種經過地理隔離確實會產生生殖隔離,但此問題不能將人類與其他物種分開,因為人類也屬於哺乳動物進化的一支,與其它哺乳動物之間也存在生殖隔離,區別是人類的智慧可以支撐人類走向地球各個大陸,將地理隔離打破。

實際上當前地球所有的人類都起源在同一個區域(可能是非洲),都是由智人進化而來,分散前已經進化為現代人類了,物種基因庫已經形成,分散後只是進化出了種族區別,但種族區別不是物種生殖區別,所以人類種族之間不存在生殖隔離。包括已經消失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海德堡人可能與現代人都沒有生殖隔離。

而從生物角度來講,地球大陸在未漂移之前,由海洋走向陸地上的爬行動物因為地區氣候、生存環境不同,已經逐步產生了分支。後來因為大陸漂移到不同的地區,溫度、溼度都發生了劇烈變化,所以進化為不同的哺乳動物,

基因庫都已經發生了變化,比如澳洲獨有物種考拉、袋鼠等,這才是地理上的生殖隔離。

大陸漂移大概是在7000萬年前--2.5億年年前的中生代,那時候根本不存在哺乳動物,大陸漂移後,在非洲的某一支哺乳動物才進化成了人類祖先,人類祖先逐步分散到各個板塊,包括在海洋結冰時期跨過海峽去往美洲、澳洲等區域,所以全世界人類都屬於一支,且區別於動物其他分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