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其驤:南方人的基因,比北方人更接近古代華夏人?

漢民族自古以來,只以文化之異同辨夷夏,不以血統之差別歧視他族。凡他族之與華夏雜居者,但須習我衣冠,沐我文教,即不復以異族視之,久而其人遂亦不自知其為異族矣。故漢民族同化異族之能力,極其偉大;其血統在世界各民族中,最為複雜。

譚其驤:南方人的基因,比北方人更接近古代華夏人?

異族之與漢族發生同化作用者,以來自北方者為著。蓋北方民族之武力特盛,往往能入據中原,創建朝代,垂數十百年之久,其人既具有新興民族之朝氣,又處於戰勝者之優勢地位,用能建功立業,多所表見,史冊煌煌,載甚纂詳。

北方民族之移入中原者,自以卜居於北部者居大多數,故自來言民族史者皆知今日北部人口中,富有鮮卑、突厥、回紇、契丹、女真、滿洲等族之血液。以此為據,或又引而伸之,遂謂中國人血液愈北愈雜,愈南愈純粹,其說頗為一般人所崇信。

殊不知按之史實,則北方人中固多東胡、北狄人之血液,南方人中,亦不少蠻族之血液,北方人之血液固極複雜,南方人之血液,亦不得謂為純粹,流俗之見,可謂知其一而不知其二者也。

譚其驤:南方人的基因,比北方人更接近古代華夏人?

北方之異族為客,多以武力入主中原,故其來蹤去跡,較為顯而易見;南方之異族為主,多為漢族政權所統治,故其混合同化之跡,隱晦難尋。自來治西南民族史者,未必人人皆抱優勝劣敗、蠻種日就滅亡之謬見,然而終不肯明言蠻族之已併合於漢族者,亦以苦於史籍所載之不足以證成其說耳。

無論史籍上關於此類事實之記載,在北為習見不鮮,在南為絕無僅有。即以私家譜牒而言,北族也往往肯自認出於夷狄,十內遷之由來,通婚之經過,歷歷可按。

南方之蠻族,則當其始進於文明,自無譜牒一類之記載,迨夫知書習禮,門第既盛,方有事於譜牒,則或已數典而忘祖,或欲諱其所從出,不得已乃以遠祖託名於往代偉人,臆造其徙移經過。易世而後,其訛誤遂至於莫可追究,民族混合之跡,蕩焉無遺。

譚其驤:南方人的基因,比北方人更接近古代華夏人?

又如以姓氏推定族系由來一法,在北方亦為人所常用,在南方則扦格難行。蓋北方民族之姓氏與漢姓截然有別,讀史者見拓跋、長孫、尉遲、宇文,即可知其為鮮卑;見耶律,即可知其為契丹;見完顏、石抹,即可知其為女真;此諸姓不特顯揚於北魏、遼、金當世,並能著跡於國亡百年之後,故鮮卑諸族血統之常存於中土,亦昭然若揭焉。

而南方民族則不然。南方民族之語言與漢語同為單音系統,以是其姓氏亦屬單音,以單音之姓氏,譯為漢字,結果除極少數外,自與漢姓完全無異。漢族有張、王、劉、李、趙,蠻族亦有張、王、劉、李、趙,人但知其為張、王、劉、李、趙,設非語言習俗有異,烏可得而知其是否漢族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