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關鍵詞解讀(十):保障和改善民生

緊盯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高質量增進民生福祉,著力在民生改善上補齊短板、提高品質、促進均衡,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全縣群眾,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縣委政府一直以來的奮鬥目標。解讀縣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關鍵詞,今天我們解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縣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關鍵詞解讀(十):保障和改善民生

【圖為甕安縣示範幼兒園一隅】

  近年來,甕安縣持續加大民生投入,建立完善從幼兒園到大學的貧困學生全程資助體系,全縣建檔立卡戶100%享受教育扶貧政策;累計醫療救助1911000人次,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實現全覆蓋;全縣基本社會保險覆蓋率達100%。2019年,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就業政策,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0%以內。新建幼兒園3所,縣幼創建省級示範幼兒園通過初評驗收,改造薄弱學校16個,高考二本及以上上線人數連續四年突破2000人。縣中醫院完成整體搬遷,縣婦幼保健院成功申創二甲婦幼保健院,一體化村衛生室實現全覆蓋。城鄉低保實現應保盡保。安全感在全省排名第一,滿意度在全省排名第二。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縣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堅持就業優先政策。始終把穩就業作為重中之重,著力消除疫情對就業帶來的影響,紮實抓好重點群體就業工作,穩定就業總量、提升就業質量,確保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下。要進一步完善人力資源市場資源配置,開展常態化招聘服務,著力緩解甕安群眾就業難和企業招工難的矛盾。

縣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關鍵詞解讀(十):保障和改善民生

  甕安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 唐顯萍:

  “今年,我們將落實好就業優先政策,突出抓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下崗失業人員、殘疾人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加快推進城鄉勞動力統籌就業,舉辦招聘會12場以上,提升勞務輸出組織化程度,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0000人以上。發放各類創業貸款6000萬元以上,實現城鎮新增就業6500人以上。”

縣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關鍵詞解讀(十):保障和改善民生

  隨著近年來醫改的持續深入推進,甕安縣基層醫療服務能力有了明顯提升,縣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提升醫療服務質量。繼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著力提升全縣醫療資源配置和使用效率,實現縣級醫院和鄉鎮衛生院協調發展。加大醫療人才引進和培育力度,不斷優化全縣醫療隊伍結構。加快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院重點學科建設,鼓勵社會力量興辦健康服務業,提高醫療服務水平。

縣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關鍵詞解讀(十):保障和改善民生

  甕安縣衛生健康局局長 黃應萍:

  今年,我們將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基本醫療統籌一體化。建立完善13個鄉鎮醫療保障服務窗口。建立珠藏、猴場等6個片區鎮域內緊密型醫共體集團,打造城市社區“15分鐘醫療服務圈”、農村“30分鐘衛生服務圈”。

縣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關鍵詞解讀(十):保障和改善民生

  甕安是教育大縣,近5年來在教育上的投入累計超過41億元,縣委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在持續加大教育投入的同時,要促進教育均衡發展。為此,甕安縣加快推進“初中進城、退初進小、退小進幼”,不斷優化教育資源佈局。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做到教育經費“兩個只增不減”。持續深化教師人事制度等教育改革,深化校企合作,加快推進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發展。

縣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關鍵詞解讀(十):保障和改善民生

  甕安縣教育局局長 張超:

  “今年,我們要整合、搬遷、改建、新建一批中小學,清理規範民辦幼兒園,實現學前三年毛入園率90%以上,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95%以上,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98%以上,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93%以上。啟動甕安二中申創省級二類示範高中,發揮國家級中等職業示範學校示範引領作用,推進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服務地方經濟。”

  兜底保障政策在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縣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強化社會兜底保障。深入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全面落實城鄉低保政策,持續做到應保盡保。統籌落實社會救助、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優撫安置等制度安排,確保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有保障。

縣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關鍵詞解讀(十):保障和改善民生

  甕安縣民政局副局長 杜全林:

  “我們將大力抓好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開展特殊困難群眾供養,加強對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的關愛保護。同時確保城鄉居民參保率98%以上,基本社會保險覆蓋率10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