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投資者如何自救


疫情下投資者如何自救

全球金融市場遭遇至暗時刻。


截至北京時間3月23日晚8時25分,全球新冠肺炎確診比例超過35萬。疫情帶來的“黑天鵝”還在全球市場上空持續盤旋。


3月22日,國際市場開盤即現“暴動”。美股指期貨跌超5%,觸及下跌熔斷限制,道指期貨低開近千點。美股一月間四次熔斷,89歲的巴菲特驚歎,活久見。此刻,短期恐慌情緒與結構性失衡相疊加,全球資本市場情緒已經見底。


流動性枯竭的口子已經撕開。


眼下全球市場面臨抗擊新冠疫情與防止經濟衰退的雙線作戰。這是兩場平行戰役,相互影響和掣肘。身處其中,每個投資者都是參與疫情經濟命運抗戰的戰士。


危機中尋找機會


疫情下投資者如何自救

歷史上,黑天鵝的出現並不少見。從美國1929年大蕭條到1987年美國“黑色星期一”股災;從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到2000年互聯網泡沫;再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2010年歐債危機和閃電暴跌。每次金融危機都引發了全球經濟大衰退。


正所謂危機,既是危險,也是機會。


著名投資大師彼得林奇有兩段名言:“每當股市大跌,我對未來憂慮之時,我就會回憶過去歷史上發生過40次股市大跌這一事實,來安撫自己那顆有些恐懼的心,我告訴自己,股市大跌其實是好事,讓我們又有一次好機會,以很低的價格買入那些很優秀的公司股票。”


“股市下跌沒什麼好驚訝的,這種事情總是一次又一次發生,就像明尼蘇達州的寒冬一次又一次來臨一樣,只不過是很平常的事情而已。


歷史總是在前進中,每次金融危機後都有反彈的曲線。


疫情下投資者如何自救

20世紀的美國經歷兩次世界大戰和其他大規模的戰爭,經歷過衰退、多次的衰退和金融危機,石油危機,流行疾病,總統因醜聞下臺等事件,但道指卻從66點漲到了11497點。2008年中國GDP總量為31.92萬億元,11年後的2019年國GDP總量達到990865億人民幣,逼近100萬億大關。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邁克爾·斯賓塞稱,雖然道瓊斯指數已經跌了30%,市場受挫非常嚴重,但這並不是末日,經濟基本面沒有受到毀滅性打擊。市場中有不少機構持有大量現金,全世界總有走出危機的一天。


但在全世界走出危機之前,人們需要升級思維裡的認知系統。投資者們要捶捶胸口,躺贏一勞永逸式的投資時代已經過去了,等著坐享其成無異於自欺欺人。


黑天鵝常態下如何自救?


投資者們需要認知新的時代特徵:


第一,黑天鵝事件成為常態。從2000 年互聯網泡沫、911 事件、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日本福島核事故、英國脫歐、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美伊衝突、拉美國家貨幣危機,中美貿易戰,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黑天鵝的頻次和影響已經越來越明顯。


第二,過去行之有效的經驗變得不適用。


過去一種普遍認知是,當經濟增長有放緩苗頭或者有衰退跡象之時,央行實施寬鬆貨幣,刺激總需求擴張,從而帶動經濟復甦。也就是“只要央行放水,經濟就會起來”。然而,貨幣政策是有極限的。2008年以後,日本和歐洲先後實施了零利率、負利率,但是極端的貨幣政策並沒有有效刺激經濟。


3月份美股的四次熔斷,觸目驚心。3月15日,美聯儲緊急宣佈,將基準利率的目標區間降低至0-0.25個百分點,並啟動規模達7000億美元的新一輪量化寬鬆依然沒能擋住美股的下挫走勢。此次疫情下,全球貨幣政策失效也顯示經驗失靈已成事實。


當前的時代背景,投資要想安全,必須打造自己的投資諾亞方舟。


1.多元策略


股神巴菲特命運,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多元配置是規避風險的底座。


2.未雨綢繆


收益和風險,永遠不知道哪個先到。我們沒有辦法預測下一個危機是什麼,什麼時候會來。能做到的就是在危機來臨前準備好風險“降落傘”。


3.及時止損


別做貪心的壞小孩。與其被套,不如及時止血。休養生息,來日再戰。


疫情還在持續,武漢解封的腳步也近了。沒有哪個春天不會到來,投資者們也耐耐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