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癌症要不要放疗?放疗好,为何患者不买账?

得了癌症要不要放疗?许多人在这个问题上选择“宁愿等死,也不冒险”。原因是放疗“敌友不分”,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会杀死正常细胞,造成大量脱发、呕吐、疲劳等严重副作用,可能最后癌症没治好,人却被活活折腾死!几十年来,做放疗风险大已几乎成为共识,许多癌症患者拒绝放疗,或把只它视为癌症晚期的无奈赌博。


放疗真有那么恐怖吗?
1、七成肿瘤需放疗,全国仅三成癌症患者接受放疗。
在没有硝烟的抗癌战场上,手术、放疗、化疗堪称三元大将扮演重要角色,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显示,其三者对癌症治疗贡献率分别是27%、22%和6%。令人不解的是,放疗的作用与手术相当,但它在现实生活中并不为人们所重视。在西方发达国家中,约60%-70%的肿瘤患者接受放疗,但在中国接受放疗的病人仅占30%。
2、放疗好,为何患者不买账?
放疗给人的印象总是神秘而可怕的。在以前,人们进入放疗科时常会发现许多病人脸上有一条条的红印子,看上去非常吓人,那些红印子是皮肤墨水用来确定放疗靶区用的。在影视剧里,放疗后疲劳、食欲不振、呕吐、大量脱发、皮肤溃烂、骨瘦如柴的画面让人心有余悸,不少人认为“就算放疗有效,最后命恐怕也会被折腾没了”,因此有的选择“宁愿等死,也不遭罪”。还有一类人认为放疗只是辅助治疗,无法根治癌症,做与不做关系不大,宁愿选择副作用小的中药。
3、放疗遭冷遇是陈旧观念所致?
放疗技术从上世纪初的深部х线到50年代的二维传统照射技术、90年代的三维适型照射技术,发展到目前的调强放射治疗技术、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以及最新的螺旋断层放射治疗技术,可以说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放疗遭受如此冷遇,究其根本还是人们的陈旧观念所致。

放疗副作用大,不放疗更安全?
1、现代放疗的副作用比手术、化疗小得多。
临床上,不少癌症患者因恐惧放疗的副作用而放疗科面前却步,甚至认为放疗会致癌,加速死亡。专家指出,这实际上是一种思维上的误区。“所有癌症的治疗都会有副作用,但是现代放疗的副作用恰恰要比手术、化疗的副作用小得多。因为它仅仅是一个局部治疗,是用射线这把无形的刀把肿瘤‘切’掉,没有切口,不损伤器官,更不会加速病人死亡”。
2、副作用大的是常规放疗。
人们印象中精度不高、副反应大的放疗指的是常规放疗。常规放疗由于影像诊断和定位系统都只停留在二维平面上,医生看不到肿瘤后面的情况,就只能靠感觉和经验去掌握,如同盲人摸象,在这种大面积的照射下,肿瘤周围的正常细胞就像被挟持的人质一样被射线破坏,导致最终对肿瘤打击力小,副作用却非常明显。所以几十年来,人们对常规放疗心有余悸,对并发症的印象远多于其治疗效果。
3、现代放疗不再滥杀无辜。
放疗技术从上世纪初的深部х线到50年代的二维传统照射技术、90年代的三维适型照射技术,发展到目前的调强放射治疗技术、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以及最新的螺旋断层放射治疗技术,可以说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们传统观念中的精度不高、副反应大的放疗指的是常规放疗。”据专家介绍,常规放疗由于影像诊断和定位系统都只停留在二维平面上,医生看不到肿瘤后面的情况,就只能靠感觉和经验去掌握,如同盲人摸象,在这种大面积的照射下,肿瘤周围的正常细胞就像被挟持的人质一样被射线破坏,导致最终对肿瘤打击力小,副作用却非常明显。所以几十年来,人们对常规放疗心有余悸,对并发症的印象远多于对治疗效果的印象。
但是,现代放疗已经完全告别了敌我难分的“土炮时代”,而是进入了精、准、狠的“导弹时代”。现代放疗在PET/CT的模拟定位下,在分子层面上深入分析肿瘤,有的放矢地用TOMO刀、伽马刀等放疗设备,按肿块的立体形态直接射杀,不再累及正常组织。以前医生为了减少放疗的副作用,往往采用多次小剂量放射的方式,而现在医生敢于“加大火力”打击肿瘤,即加大剂量,减少次数,缩短病人的放疗时间。效果也比过去好得多,副作用也小。如螺旋断层放射治疗技术治疗原发性肺癌,不仅肿瘤病灶控制好,没有出现2级以上的放射性肺损伤;对原发性肝癌的肝内外病灶也能够“一扫而光”;对鼻咽癌更不会产生诸如口干、颞颌关节损伤等后遗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