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蜕变:那个风度翩翩的君子,是如何变成老谋深算的权奸的?

提到君子,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仁。在人们印象当中,所谓君子就是一些学识渊博且德行深厚的人,他们一个个风度翩翩,修身是君子的必修课,治家、齐国、平天下,这是心中的理想和目标。君子的概念和做君子这个目标,最早是由儒家提出的,孔子把君子这个贵族专用名词,变成了一种道德标准专用词,成为了儒者们追求的目标。

司马懿蜕变:那个风度翩翩的君子,是如何变成老谋深算的权奸的?

曾经的司马懿,也是一个把成为君子作为个人人生最高目标和理想追求的人。也就是说一开始的时候,司马懿并不是我们通常印象中那个阴险狡诈、玩弄权谋的野心家,反而是一个以救国救民为己任,以修身治家为职守的翩翩儒者。

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晋书·宣帝纪》

司马懿蜕变:那个风度翩翩的君子,是如何变成老谋深算的权奸的?

少年时的司马懿聪慧,有大的人生格局,博学而多闻,跟随儒者学习知识,是一个典型的“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文艺青年。

汉末大乱,常慨然有忧天下心。——《晋书·宣帝纪》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在这个时候的司马懿也想有所作为,他用心观察着天下局势的变化,想为自己寻找一位真正值得托付和投靠的主人。

扬名于外:除了自身的实力,还需要名士们的互相捧场。

司马懿的名气是需要有人去宣扬的,否则只是在自己家中,怎么会有人知道他的才名呢?士人想要出人头地,是需要扬名于外的,而扬名就要通过当时被社会所公认的名家之口来达到这个目的,曹操有人替他扬名,司马懿自然也有。

南阳太守同郡杨俊名知人,见帝,未弱冠,以为非常之器。——《晋书·宣帝纪》

司马懿蜕变:那个风度翩翩的君子,是如何变成老谋深算的权奸的?

因为父亲司马防的缘故,司马懿可以接触到很多官员和士人,在这其中南阳太守杨俊对司马懿的评价极高,而杨俊是当代大儒边让的弟子,他的高度赞誉,极大的传扬了司马懿的才名。杨俊这么做除了真的赏识司马懿外,还有交结司马氏的目的,司马氏在当时是著名的名门望族,名士们通过互相赞誉来积累自己的声望,从而获得有实力的诸侯们征召,以求得入仕的机会。

尚书清河崔琰与帝兄朗善,亦谓朗曰:“君弟聪亮明允,刚断英特,非子所及也。”——《晋书·宣帝纪》

司马懿蜕变:那个风度翩翩的君子,是如何变成老谋深算的权奸的?

另外一个对司马懿评价极高的是当时的尚书崔琰,他是司马懿的兄长司马朗的好友,也是东汉末年的名士,他的父亲更是担任过司空之职。这位崔琰先追随袁绍,袁绍后来被曹操击败,崔琰又跟随曹操,成为了魏国的尚书,司马懿的才名就是这样被曹操所知晓的,好酒不怕巷子深是假话,知道好酒是因为有好风把酒的香气传了出来,知道才名是因为有伯乐,把他的名声彰显了出来。

崔琰对于司马懿的评价中,有一点直击要害,那就是司马懿这个人不仅有才学,而且做事果断不拖泥带水,这种雷厉风行的做事态度不是他的兄长司马朗可以比拟的。

救命之恩:胡昭救了司马懿,但司马懿却一直不知道。

司马懿的名声是靠着家族的影响力,和自己的朋友传播开来的,同样依靠着朋友的庇护,年少气盛的司马懿还躲过了杀身之祸。

初,晋宣帝为布衣时,与昭有旧。同郡周生等谋害帝,昭闻而步陟险,邀生于崤、渑之间,止生,生不肯。昭泣与结诚,生感其义,乃止。昭因与斫枣树共盟而别。——《三国志·魏书十一·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裴注引《高士传》

救了司马懿的这位朋友叫做胡昭,是东汉末年著名的隐士、书法家,曾经拒绝袁绍和曹操的征召,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为了救司马懿而竭尽全力。他听说周生要谋害司马懿,便去劝阻此事,开始的时候,周生不答应,胡昭就痛哭流涕反复规劝。周生被胡昭的诚意所打动,他终止了自己的行动,胡昭还不放心,和周生订立了盟约才离开。

司马懿小小年纪为什么能和当时成名的隐士结交,而从胡昭拒绝袁绍和曹操的征召来看,证明他不是个爱慕权势之人。司马懿被胡昭所救只有一个原因,他确实有真才实学,因此能得到胡昭的认同和赏识。

装病的前科:面对曹操的征召,司马懿玩起了装病的把戏。

都说司马懿是个很能忍的人,从他年少时的表现就可以看出他的忍耐力,在面临生死抉择的时候,他依然可以隐而不发。

魏武帝为司空,闻而辟之,帝知汉运方微,不欲屈节曹氏,辞以风痹,不能起居。魏武使人夜往密刺之,帝坚卧不动。——《晋书·宣帝纪》

曹操当时已经贵为司空,司马懿知道汉室衰微已经不可辅佐,但他作为名士,也不愿意屈从于阉宦之后的曹操。因此,他便装病说自己有风痹之症,连起床都不能,怎么能辅佐曹操呢?曹操为了试探真假,深夜的时候便派刺客去行刺,面对刺客举起的宝剑,司马懿仍然坚持倒在床上纹丝不动。因此司马懿装病是有前科的,在他后来发动高平陵之变前,面对曹爽的试探,司马懿又玩儿起了装病的把戏,曹爽也被司马懿所欺骗。

司马懿蜕变:那个风度翩翩的君子,是如何变成老谋深算的权奸的?

对于司马懿的装病,曹操是心里有数的,他并不为司马懿装出来的病所动,再次派使者去征召司马懿,临行之前嘱咐使者说:“如果司马懿不来,就把他给我抓来!”

及魏武为丞相,又辟为文学掾,敕行者曰:“若复盘桓,便收之。”帝惧而就职。——《晋书·宣帝纪》

这次司马懿不再装病了,他知道装病已经逃不过去了,曹操与司马懿后来的对手曹爽不同,曹操雄才伟略,自己如果继续对抗恐怕只能追悔莫及。因此,有人问为什么曹操在位的时候,司马懿不出来作乱,那是因为曹操比司马懿更强大,司马懿当时压根就没有那个心思。

世子亲信:司马懿野心的膨胀,是从他入仕成为曹丕亲信开始的。

司马懿的野心也是逐渐膨胀,曹操、曹丕、曹睿在位时,他只能作为辅政之臣,因这三位君主的能力都在自己之上,而到了曹芳继位、曹爽当政时,曹司马懿已经意识到自己等待的机会终于来了,因此才在曹芳、曹爽到高平陵的时候发动政变,掌握了魏国的军政大权。

于是使与太子游处,迁黄门侍郎,转议郎、丞相东曹属,寻转主簿。——《晋书·宣帝纪》

司马懿蜕变:那个风度翩翩的君子,是如何变成老谋深算的权奸的?

司马懿的发迹离不开一个人的提携,这个人就是五官中郎将曹丕,因为曹丕后来继承了曹操的事业,并且开创了曹魏政权,因此司马懿的权柄进一步得到了巩固和提升。

帝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魏武察帝有雄豪志,闻有狼顾相。欲验之。乃召使前行,令反顾,面正向后而身不动。又尝梦三马同食一槽,甚恶焉。因谓太子丕曰:“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晋书·宣帝纪》

司马懿蜕变:那个风度翩翩的君子,是如何变成老谋深算的权奸的?

据史料记载,曹操对于司马懿的本性是有一定认识了解的,并且多有提防,因此曹操当政的时候,司马懿仅是作为谋士,并不真正指挥军队,也就是说并不掌控军权,只是一个高级参谋,这样的人当然不会对曹操造成什么威胁。

太子素与帝善,每相全佑,故免。帝于是勤于吏职,夜以忘寝,至于刍牧之间,悉皆临履,由是魏武意遂安。——《晋书·宣帝纪》

司马懿没有在曹操在位时脑袋搬家,要依靠于他和世子曹丕之间友善的关系,正是他倾尽全力地为曹丕谋划,以至于曹丕在与曹植的竞争中胜出,曹丕才数次在曹操面前维护司马懿。

司马懿蜕变:那个风度翩翩的君子,是如何变成老谋深算的权奸的?

司马懿应对曹操怀疑的办法就是只管低头做事,绝不看抬头看脸,竭尽全力工作,不干多余的任何事情,靠着谨言慎行,终于躲过了猜忌,改变了曹操对自己的看法。

魏国既建,迁太子中庶子。每与大谋,辄有奇策,为太子所信重,与陈群、吴质、硃乐号曰四友。——《晋书·宣帝纪》

司马懿蜕变:那个风度翩翩的君子,是如何变成老谋深算的权奸的?

司马懿成为了曹丕所信任和倚重的人,他的计谋屡屡被曹丕采纳,他和陈群、吴质、硃乐号称四友,成为了曹丕的死党。此时的司马懿早已经没有了对出身阉宦之后的曹氏的鄙夷,而是变成了曹氏的辅佐之人,名士的身份并不是自己矜持的理由,只有顺应时势才能在乱世之中谋求自己的安身之所和铺就仕途之路。

司马懿蜕变:那个风度翩翩的君子,是如何变成老谋深算的权奸的?

那个曾经矜持的儒者司马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精于权谋、隐忍不言,最终笑到最后的权奸之人。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