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美淡雅,如夢似幻:淺析《再別康橋》中的意境美

《再別康橋》是我國現代著名浪漫主義詩人徐志摩的代表詩作。詩人一生追求“愛、自由、美”,他的詩作無不體現出對美的追求, 《再別康橋》也不例外。這首詩除了遵循“三美”理論主張外,還體現出了詩歌的意象、意境美。

袁行霈先生在《中國詩歌藝術研究》中說:“意象是融入了主觀情意的客觀物象或者是藉助客觀物象表現出來的主觀情意。”不管意象是客觀物象還是主觀情意,它都不是一般的物象,它滲透著詩人的情思,具有藝術生命。

意象是我國傳統詩學的重要概念,在古代詩人就已經非常注意意象的創作、意境的營造了。例如杜甫的《旅夜書懷》“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陸游的《書憤》“樓般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溫庭筠的《商山早行》“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這些詩歌通過意象的疊加、跳躍、綴連,營造出優美的意境。

柔美淡雅,如夢似幻:淺析《再別康橋》中的意境美

徐志摩精通古典詩文,在現代詩歌的創作中也深受傳統詩學影響,注重意象美。《再別康橋》中的物象融入了詩人主觀的情思,創造出了更為優美新穎的意象。這些意象或柔美淡雅、深富意蘊或迷離閃爍、縹緲不定。

柔美淡雅、深富意蘊的意象

《再別康橋》中出現了多箇中國傳統詩歌的原型意象,像雲意象、柳意象、笙簫意象、青荇意象等,它們柔美淡雅而又深富意蘊。

柔美淡雅,如夢似幻:淺析《再別康橋》中的意境美

(一) 雲意象

詩歌首尾處,在詩人向康橋告別時都提到了“雲彩”。雲意象是中國傳統詩歌中的原型意象,它象徵著自由閒適、飄逸灑脫的情懷,詩人離開康橋,輕輕揮手向西天的雲彩作別,表面體現出灑脫的情懷,但是詩人真的能沒有感傷地放下一切,瀟灑地離開嗎?筆者認為詩人眼望西天的雲彩時,可能會想到李白“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的詩句吧。

詩人在劍橋的留學經歷對他的人生影響很大,他在劍橋受到了西方浪漫主義、唯美主義詩歌的影響,開始創作詩歌,並且在劍橋樹立了自己的人生理想、政治理想。他曾說過:“我的眼是康橋教我睜的,我的求知慾是康的生命體驗面向世界、面向詩歌”, “‘機智’ 的滲入”和“感情的完全的抒放”在這裡已經是鹽之於水。橋給我撥動的,我的自我意識是康橋給我胚胎的。”

柔美淡雅,如夢似幻:淺析《再別康橋》中的意境美

詩人與劍橋結下了很深的情緣,短暫的重逢後又要離開,詩人內心怎能不感傷呢,加之詩人在實現人生理想的路途上幾經風雨、坎坷,但理想終難實現,他的心靈也像浮動的雲彩,找不到可以憩息之地。此刻,詩人放眼眺望漸沒于山後的夕陽,觸景生情,即將與理想聖地作別的惆悵之情也隨之更加濃郁。

(二) 柳意象

詩人用擬人的手法描寫柳樹“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夕陽照射下,河畔的柳樹被披上一層嫵媚的金黃色的華麗嫁衣,柳枝隨風輕輕搖擺,倒映在河中的婀娜多姿的身影宛如嬌媚的新娘一般,撩撥著詩人的心緒。康河的一草一木、康河的一切都是美麗動人的,詩人不忍離去,但又不得不離開。

這裡的柳樹除了像美麗的新娘吸引詩人的眼球外,它還被寓以送別之意。

我國古人有折柳送別的習慣,後來“柳”便成為了古代送別詩歌中的傳統意象,許多詩人都曾以柳詠別,比如王維《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淚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晏殊《踏莎行》“垂楊只解惹春風,何曾系得行人住?”詩人諳熟古典詩歌的藝術技法,在此詩中也有以柳詠別之意。康河河畔隨風擺動的細柳似與詩人牽手話別,情柔意綿。

柔美淡雅,如夢似幻:淺析《再別康橋》中的意境美

(三) 笙簫意象

笙和簫是中國特有的樂器,其音色都是柔和圓潤、渾厚低沉的,演奏出的音樂多有哀婉淒涼之感,所以古人常把笙簫寫入詩中以渲染悽寂的氛圍。比如李白《憶秦娥》“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以如泣如訴的簫聲渲染了哀怨悽婉的情感;李璨《山花子》“細雨夢迴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以笙的淒涼訴說了閨思的孤寒、悽寂。

在本詩中,詩人也想以吹奏笙簫的方式來傾吐內心別離的憂傷,可是他不忍打破寂靜的氛圍,不忍攪擾了心中聖地的安寧,所以只能將“悄悄”作為“別離的笙簫”。雖然未聞笙簫之音,但詩人內心的惆悵之情、與康橋別離的萬般不捨、依戀之意以及獨自離開的淒涼之感已盡顯無遺。

迷離閃爍、縹緲不定的意象

《再別康橋》除了擁有一些柔美淡雅、深富意蘊的傳統詩歌原型意象外,還有許多夢幻般的迷離閃爍、縹緲不定的意象。

柔美淡雅,如夢似幻:淺析《再別康橋》中的意境美

(一) 波光、豔影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裡的豔影,在我的心頭盪漾。”夕陽照射下金柳嫵媚的身影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令詩人心潮澎湃。

閃爍的“波光”是陽光與水面作用的產物,歸根結底是經水面反射後的光線,縱使波光如何金光燦爛、眩人眼目,它也不過是光線,人們看得見但抓不住,難以把握。金柳的“豔影”雖然迷人,但也只是倒映在水中的影子,不可捉摸。波光、豔影都是縹緲不定的意象,營造出瑰麗誘人之美。

(二) 虹、夢

“那榆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間,沉澱著彩虹似的夢。”詩人用色彩斑斕的彩虹比喻榆蔭下斑駁的潭水,又用絢爛多姿的彩虹比喻自己多彩的人生理想和政治理想,而且通過“天上虹”將潭水和夢想聯繫起來。

柔美淡雅,如夢似幻:淺析《再別康橋》中的意境美

斑駁的潭水中還遺失著詩人曾經美好的理想,不過現在已經支離破碎了,其實彩虹也預示著夢想的幻滅,因為彩虹雖然絢爛多彩,但是終歸如曇花一現,不能長久,而現實中詩人的人生理想和政治理想也的確久難實現。所以七彩斑斕的天上虹和彩虹似的夢都給人一種縹緲的感覺。

(三) 夕陽

詩歌中描繪的所有景物都是夕陽映照下的景物,在夕陽映照下景物顯得迷離閃爍、縹緲不定。詩人是在夕陽西下之時離開康橋的,他所見之景皆披上了一層昏黃的外衣,變得靈動輝耀,給人夢幻般的感覺。在這種夢幻中又夾雜著些許的傷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詩人離別的感傷和理想難以實現的惆悵浸透在這“夕陽無限好”的盛景之下。

《再別康橋》雖然是一首現代詩歌,但是它傳承了古典詩歌的意象美,契合著詩人情感的抒發,創作出深富意蘊、縹緲不定的意象,為詩歌營造了舒緩輕柔、情思綿緲的夢幻般意境。

文化的理想國,讓每一個詩意的靈魂,都有棲身之地。感謝您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