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別康橋》與康橋情結

畫面唯美 濃情難化 情結難解

——《再別康橋》與康橋情結

《再別康橋》與康橋情結

提起志摩,就不能不提他的《再別康橋》。志摩用自己的心神鑄就了他的詩歌殿堂,而《再別康橋》也成就了詩人的美名。康橋被志摩的神來之筆賦予靈性,成為許多熱愛志摩的中國人嚮往的天堂;而志摩在康橋,也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園,他長期漂泊的靈魂才得以安居。

康橋,現譯作劍橋,即英國著名的劍橋大學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詩人曾遊學於此。康橋時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轉折點,詩人棄政從文。正是康河的水,康河的樹,康河岸邊的草坪,康河人家的炊煙,開啟了詩人的性靈,喚醒了他對自然與美的追求。因此他曾滿懷深情地說:"我的眼是康橋教我睜的,我的求知慾是康橋給我撥動的,我的自我意識是康橋給我胚胎的。"(《吸菸與文化》)詩人給予康橋太多的愛,他說"彌蓋我愛的康橋,如慈母之於睡兒,緩抱軟吻;康橋!汝永為我精神依戀之鄉!……康橋!你豈非是我生命的泉源"(《康橋,再會吧!》),詩人對康橋的濃情可見一斑。可以說,"康橋情結"貫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詩文中;而《再別康橋》無疑是其中最璀璨的一顆明珠。

1928年11月6日,詩人第三次歐遊在歸途的南中國海的輪船上,吟成了這首傳世之作。

第一節點題,總寫再別。作者連用三個"輕輕的",表達的是什麼感情呢?第一個"輕輕的",此時傍晚的康橋是幽靜寧謐的,詩人要告別了,卻不忍心打擾這猶如睡美人般的康橋,破壞了這份寧謐,詩人的腳步自然是"輕輕的",同時"輕輕的"也表達了詩人的不忍離去之情;第二個"輕輕的" 表達了詩人對母校和靈魂棲居地的景仰之情,不敢造次,自然也要"輕輕的";"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這裡用"輕輕的"來修飾"招手",說明招手是緩慢的。此乃無聲的告別,千言萬語化為一個簡單的招手,一個簡單的招手卻含有無限深情。詩人為何要作別西天的雲彩?因為詩人鍾愛康橋的自然,尤其深愛康橋的黃昏。他說"說實話,我連我的本鄉都沒有什麼瞭解。康橋我要算是有相當交情的","啊,那些清晨,那些黃昏,我一個人發痴似的在康橋!絕對的單獨"。可以這樣說,康橋雖非詩人的生養之地,但詩人的精神家園、靈魂的棲居地卻非康橋莫屬。詩人愛康橋甚至超過了愛自己的故鄉。

再看詩人筆下讓人激動難忘的康橋黃昏的景色:

我常常在夕陽西曬時騎了車迎著天邊扁大的日頭直追……正衝著一條寬廣的大道,過來一大群羊,放草歸來的,偌大的太陽在它們後背放射著萬縷的金輝,天上卻是烏青青的,只剩這不可逼視的威光中的一條大路,一群生物,我心頭頓時感著神異性的壓迫,我真的跪下了,對著這冉冉漸翳的金光……更不可忘的奇景,那是臨著一大片望不到頭的草原,滿開著豔紅的罌粟,在青草裡亭亭像是萬盞的金燈,陽光從褐色雲斜著過來,幻成一種異樣紫色,透明似的不可逼視,剎那間在我迷眩了的視覺中,這草田變成了……一別二年多了,康橋,誰知我這思鄉的隱憂?也不想別的,我只要那晚鐘撼動的黃昏,沒遮攔的田野,獨自斜倚在軟草裡,看第一個大星在天邊出現!

四五月間最漸緩最豔麗的黃昏,那才真是寸寸黃金。在康河邊上過一個黃昏是一服靈魂的補劑。

讀了這些文字,你就會了解詩人作別西天雲彩的情感了,那曾令詩人頭暈目眩乃至拜倒的黃昏美景,如今就要告別,簡單緩慢地揮手中有太多的不捨,太多的依戀,更有些許惆悵和傷感。哪有一絲的瀟灑?

第二節分寫康橋岸邊的柳樹。無疑詩人是深愛他的康橋的,但如何表達這份深情,卻是個問題。詩人首先選取岸邊的柳樹作為意象來表達他的愛。作者要寫康橋,就不能不寫康河,"康橋的靈性全在一條河上;康河,我敢說是全世界最秀麗的一條水"。柳樹這個意象無疑是中國的古典的,早在《詩經》裡就有了,後來就更多了。"柳"是"留"的諧音,表示分別時的留戀和不捨,所以古人常有贈柳和折柳的習慣。但志摩又決不是單純地襲用古人的意象,而是別出新意,把"金柳"比做"新娘"。這無疑又是現代的西方的。那麼是什麼樣的新娘呢?猜想應該是一襲白色婚紗,髮髻高挽,光豔華貴,美麗動人。深秋的柳樹在夕陽映照下,顯得金碧輝煌,二者顏色相似;柳樹婀娜多姿,也和新娘的優美身段相似。再進一步,這個新娘是誰的?猜想應該是詩人自己的吧。要不,"豔影"也不會在我的心頭盪漾。自己愛的人結婚了,新郎卻不是我。這是世上最悲哀的事了。可此刻詩人是滿心的歡喜,顯然我們可以猜想那應該就是自己苦苦追求了好久的戀人如今成為新娘。柳影隨水波起伏,也搖動了詩人的心旌,詩人此時心跳加速,血壓升高,產生頭暈目眩來電的感覺。物我合一,分不清何為柳樹,何為新娘,哪是水面,哪是心頭,愛深深,情切切,意綿綿。志摩把"金柳"比"新娘",中西合璧,古今融會,真真大膽的比喻,真真學貫中西的大師。

第三節寫康河的水草。青荇也是中國的古典意象。《詩經·關雎》中"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康橋"水是澈底的清澄,深不足四尺,勻勻的長著長條的水草",詩人"關心石上的苔痕,關心敗草裡的花鮮,關心這水流的緩急,關心水草的滋長,關心天上的雲霞,關心新來的鳥語"(《我所知道的康橋》)。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招搖"一詞運用擬人手法,賦予水草以人的感情和動作,那水草好像在歡迎詩人,好像在挽留詩人。"在康橋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詩人對康河的愛濃得化不開,以至於要化作"一條水草",水草生在康河中,死在康河中,一生一世,不離不棄。詩人似乎真要劃一條優美的弧線,縱身一躍,投身於愛的康河,和心愛的康河來一個零距離的接觸,渾身上下,上下渾身,每一處肌膚,每一個毛孔,都享受著康河柔波的愛撫,沉醉其中,詩人的心彷彿要融化在這碧水澄清的康河中,真真天人合一,物我交融。此神來之句,將詩人對康河之愛表達得淋漓盡致。

第四節描寫榆蔭下的清潭。"那榆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間,沉澱著彩虹似的夢"。這個潭就是拜倫潭,因當年拜倫常在此玩而得名。詩人也常常到這裡遊玩,累了之後,就"可以躺在累累的桃李蔭下吃茶,花果會掉入你的茶杯,小雀子會到你桌上來啄食,那真是別有一番天地"。潭水清澈,天上霞光倒映在水面,煞是美麗。但是,潭面上長了水藻的地方就不可能映出霞光,一片一片的,有的地方是霞光,有的地方是綠藻,好像天上的彩虹被揉碎一般,十分傳神。詩人更說"沉澱著彩虹似的夢",這個 "夢"是什麼樣的?從色彩講,是五顏六色的,是色彩繽紛的。從格調講,是令詩人難忘的美好回憶,心情是喜悅的。從內容講,主要指昔日在康橋的美好時光,怎麼美好?我們可以從詩人的另一篇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橋》瞭解。

"在青草裡打幾個滾,到海水裡洗幾次浴,到高處去看幾次朝霞與晚照——你肩背上的負擔就會輕鬆了去的""在初夏陽光漸暖時你去買一隻船,劃去橋邊蔭下躺著念你的書或是做你的夢,槐花香在水面上漂浮,魚群的唼喋聲在你耳邊挑逗","這岸邊的草坪又是我的愛寵,在清朝,在傍晚,我常去這天然的織錦上坐坐,有時讀書,有時看水;有時仰臥看著天空的行雲,有時反撲摟抱著大地的溫軟" "……帶一卷書,走十里路,選一塊清靜地,看天,聽鳥,讀書,倦了時,和身在草綿綿處尋夢去"。這是一個多麼美好、多麼完整的夢啊!融進自然的愜意,留學讀書的閒適,追求愛情的狂熱,當然都包含其中。可如今卻被揉碎了,一片片七零八落,再也尋她不著!怎不叫人懷念?教我如何不想她?這個"揉"寫得的好,碎的不僅僅是彩虹,同時也是自己的夢想。

第五節回憶往昔在康河泛舟,在星夜放歌的日子。通過記述昔日的片段,抒發對康橋的眷戀之情。詩人曾多次要學習撐篙,但始終也沒有學會。"我手腳太蠢,始終不曾學會。我真的始終不曾學會"(《我所知道的康橋》)。生活中詩人不曾學會撐篙,但在詩中,詩人幻想著自己要"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慢溯",只站在康河岸邊觀看雲彩、柳樹、水草和潭水已不足以表達自己的濃情了,更要泛舟康河,彷彿不是要告別康橋,而是剛剛到來要暢遊康河一般,忘情的不知不覺中,已經是夜晚了,滿天的星斗,灑下一河星輝,詩人滿載一船星輝,情不自禁地要放聲高歌了,詩人的感情達到高潮。

第六節寫夏蟲無聲,康橋一片沉寂。詩人由夢境回到現實,情緒開始低落。畢竟自己要和心愛的康橋分別了,所以不能"放歌",只能"悄悄"吹起離別的笙簫,詩境回覆寂然。其實"沉默"是人最深的感情,最激動的時刻,說不出話;最悲傷時,也是無語,最高興時,喜極而泣,更是無語。柳永的《雨霖鈴》中的語句"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蘇軾的《江城子》"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以上情況,並非真的無語,而是千言萬語,無限情思,不知從何說起,哽咽在喉,無法表達,任何的語言也都顯得蒼白無力,也是多餘的,"此處無聲勝有聲"。連夏蟲也體會到離別之情,保持沉默。詩人用移情法,把離愁別緒加諸夏蟲,夏蟲也因詩人離別在即而沉默不語,為詩人哀傷。

第七節與開頭回環呼應,詩人是那樣捨不得離去,卻"不帶走一片雲彩",不願驚動心愛的康橋,不捨得讓康河與我一同傷感。這節不是對第一節的簡單重複,而是更加深情,更加眷戀。同時也有一種悲傷的意味。"悄悄的"承接上節的悲傷惆悵,和第一節的"輕輕的"不同,帶有些許的傷感。有人說此句表現了詩人的瀟灑,筆者以為大錯,那是不瞭解詩人對康橋的深情。詩人眼中應該蓄滿淚水,心中充滿離情,不帶走一片雲彩,卻帶著依戀,帶著惆悵,帶著一顆破碎的心,告別了自己的靈魂棲居地精神家園。自己曾經的美好生活,曾經的愛情,自己曾經深愛著的一草一木一水一石朝陽晚霞,曾經的理想,那是一個多麼完美的夢啊!現在卻要告別了,而留下的卻是全部!詩人的身體是走了,但他的靈魂卻永駐愛的康橋,愛的康河!

再別康橋不僅僅是和他母校告別,更是和給他一生帶來最大變化的康橋文化的告別,是再別康橋理想。

胡適嘗言:"他的人生觀真是一種'單純信仰',這裡面只有三個大字:一個是愛,一個是自由,一個是美。他夢想這三個理想的條件能夠會合在一個人生裡,這是他的'單純信仰'。他的一生的歷史,只是他追求這個單純信仰的實現的歷史。"(《追悼徐志摩》)果真如此,那麼詩人在康河邊的徘徊,不正是這種追尋的一個縮影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