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与康桥情结

画面唯美 浓情难化 情结难解

——《再别康桥》与康桥情结

《再别康桥》与康桥情结

提起志摩,就不能不提他的《再别康桥》。志摩用自己的心神铸就了他的诗歌殿堂,而《再别康桥》也成就了诗人的美名。康桥被志摩的神来之笔赋予灵性,成为许多热爱志摩的中国人向往的天堂;而志摩在康桥,也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他长期漂泊的灵魂才得以安居。

康桥,现译作剑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弃政从文。正是康河的水,康河的树,康河岸边的草坪,康河人家的炊烟,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他对自然与美的追求。因此他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诗人给予康桥太多的爱,他说"弥盖我爱的康桥,如慈母之于睡儿,缓抱软吻;康桥!汝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康桥!你岂非是我生命的泉源"(《康桥,再会吧!》),诗人对康桥的浓情可见一斑。可以说,"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

1928年11月6日,诗人第三次欧游在归途的南中国海的轮船上,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第一节点题,总写再别。作者连用三个"轻轻的",表达的是什么感情呢?第一个"轻轻的",此时傍晚的康桥是幽静宁谧的,诗人要告别了,却不忍心打扰这犹如睡美人般的康桥,破坏了这份宁谧,诗人的脚步自然是"轻轻的",同时"轻轻的"也表达了诗人的不忍离去之情;第二个"轻轻的" 表达了诗人对母校和灵魂栖居地的景仰之情,不敢造次,自然也要"轻轻的";"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里用"轻轻的"来修饰"招手",说明招手是缓慢的。此乃无声的告别,千言万语化为一个简单的招手,一个简单的招手却含有无限深情。诗人为何要作别西天的云彩?因为诗人钟爱康桥的自然,尤其深爱康桥的黄昏。他说"说实话,我连我的本乡都没有什么了解。康桥我要算是有相当交情的","啊,那些清晨,那些黄昏,我一个人发痴似的在康桥!绝对的单独"。可以这样说,康桥虽非诗人的生养之地,但诗人的精神家园、灵魂的栖居地却非康桥莫属。诗人爱康桥甚至超过了爱自己的故乡。

再看诗人笔下让人激动难忘的康桥黄昏的景色:

我常常在夕阳西晒时骑了车迎着天边扁大的日头直追……正冲着一条宽广的大道,过来一大群羊,放草归来的,偌大的太阳在它们后背放射着万缕的金辉,天上却是乌青青的,只剩这不可逼视的威光中的一条大路,一群生物,我心头顿时感着神异性的压迫,我真的跪下了,对着这冉冉渐翳的金光……更不可忘的奇景,那是临着一大片望不到头的草原,满开着艳红的罂粟,在青草里亭亭像是万盏的金灯,阳光从褐色云斜着过来,幻成一种异样紫色,透明似的不可逼视,刹那间在我迷眩了的视觉中,这草田变成了……一别二年多了,康桥,谁知我这思乡的隐忧?也不想别的,我只要那晚钟撼动的黄昏,没遮拦的田野,独自斜倚在软草里,看第一个大星在天边出现!

四五月间最渐缓最艳丽的黄昏,那才真是寸寸黄金。在康河边上过一个黄昏是一服灵魂的补剂。

读了这些文字,你就会了解诗人作别西天云彩的情感了,那曾令诗人头晕目眩乃至拜倒的黄昏美景,如今就要告别,简单缓慢地挥手中有太多的不舍,太多的依恋,更有些许惆怅和伤感。哪有一丝的潇洒?

第二节分写康桥岸边的柳树。无疑诗人是深爱他的康桥的,但如何表达这份深情,却是个问题。诗人首先选取岸边的柳树作为意象来表达他的爱。作者要写康桥,就不能不写康河,"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柳树这个意象无疑是中国的古典的,早在《诗经》里就有了,后来就更多了。"柳"是"留"的谐音,表示分别时的留恋和不舍,所以古人常有赠柳和折柳的习惯。但志摩又决不是单纯地袭用古人的意象,而是别出新意,把"金柳"比做"新娘"。这无疑又是现代的西方的。那么是什么样的新娘呢?猜想应该是一袭白色婚纱,发髻高挽,光艳华贵,美丽动人。深秋的柳树在夕阳映照下,显得金碧辉煌,二者颜色相似;柳树婀娜多姿,也和新娘的优美身段相似。再进一步,这个新娘是谁的?猜想应该是诗人自己的吧。要不,"艳影"也不会在我的心头荡漾。自己爱的人结婚了,新郎却不是我。这是世上最悲哀的事了。可此刻诗人是满心的欢喜,显然我们可以猜想那应该就是自己苦苦追求了好久的恋人如今成为新娘。柳影随水波起伏,也摇动了诗人的心旌,诗人此时心跳加速,血压升高,产生头晕目眩来电的感觉。物我合一,分不清何为柳树,何为新娘,哪是水面,哪是心头,爱深深,情切切,意绵绵。志摩把"金柳"比"新娘",中西合璧,古今融会,真真大胆的比喻,真真学贯中西的大师。

第三节写康河的水草。青荇也是中国的古典意象。《诗经·关雎》中"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康桥"水是澈底的清澄,深不足四尺,匀匀的长着长条的水草",诗人"关心石上的苔痕,关心败草里的花鲜,关心这水流的缓急,关心水草的滋长,关心天上的云霞,关心新来的鸟语"(《我所知道的康桥》)。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招摇"一词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水草以人的感情和动作,那水草好像在欢迎诗人,好像在挽留诗人。"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诗人对康河的爱浓得化不开,以至于要化作"一条水草",水草生在康河中,死在康河中,一生一世,不离不弃。诗人似乎真要划一条优美的弧线,纵身一跃,投身于爱的康河,和心爱的康河来一个零距离的接触,浑身上下,上下浑身,每一处肌肤,每一个毛孔,都享受着康河柔波的爱抚,沉醉其中,诗人的心仿佛要融化在这碧水澄清的康河中,真真天人合一,物我交融。此神来之句,将诗人对康河之爱表达得淋漓尽致。

第四节描写榆荫下的清潭。"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这个潭就是拜伦潭,因当年拜伦常在此玩而得名。诗人也常常到这里游玩,累了之后,就"可以躺在累累的桃李荫下吃茶,花果会掉入你的茶杯,小雀子会到你桌上来啄食,那真是别有一番天地"。潭水清澈,天上霞光倒映在水面,煞是美丽。但是,潭面上长了水藻的地方就不可能映出霞光,一片一片的,有的地方是霞光,有的地方是绿藻,好像天上的彩虹被揉碎一般,十分传神。诗人更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这个 "梦"是什么样的?从色彩讲,是五颜六色的,是色彩缤纷的。从格调讲,是令诗人难忘的美好回忆,心情是喜悦的。从内容讲,主要指昔日在康桥的美好时光,怎么美好?我们可以从诗人的另一篇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了解。

"在青草里打几个滚,到海水里洗几次浴,到高处去看几次朝霞与晚照——你肩背上的负担就会轻松了去的""在初夏阳光渐暖时你去买一只船,划去桥边荫下躺着念你的书或是做你的梦,槐花香在水面上漂浮,鱼群的唼喋声在你耳边挑逗","这岸边的草坪又是我的爱宠,在清朝,在傍晚,我常去这天然的织锦上坐坐,有时读书,有时看水;有时仰卧看着天空的行云,有时反扑搂抱着大地的温软" "……带一卷书,走十里路,选一块清静地,看天,听鸟,读书,倦了时,和身在草绵绵处寻梦去"。这是一个多么美好、多么完整的梦啊!融进自然的惬意,留学读书的闲适,追求爱情的狂热,当然都包含其中。可如今却被揉碎了,一片片七零八落,再也寻她不着!怎不叫人怀念?教我如何不想她?这个"揉"写得的好,碎的不仅仅是彩虹,同时也是自己的梦想。

第五节回忆往昔在康河泛舟,在星夜放歌的日子。通过记述昔日的片段,抒发对康桥的眷恋之情。诗人曾多次要学习撑篙,但始终也没有学会。"我手脚太蠢,始终不曾学会。我真的始终不曾学会"(《我所知道的康桥》)。生活中诗人不曾学会撑篙,但在诗中,诗人幻想着自己要"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慢溯",只站在康河岸边观看云彩、柳树、水草和潭水已不足以表达自己的浓情了,更要泛舟康河,仿佛不是要告别康桥,而是刚刚到来要畅游康河一般,忘情的不知不觉中,已经是夜晚了,满天的星斗,洒下一河星辉,诗人满载一船星辉,情不自禁地要放声高歌了,诗人的感情达到高潮。

第六节写夏虫无声,康桥一片沉寂。诗人由梦境回到现实,情绪开始低落。毕竟自己要和心爱的康桥分别了,所以不能"放歌",只能"悄悄"吹起离别的笙箫,诗境回复寂然。其实"沉默"是人最深的感情,最激动的时刻,说不出话;最悲伤时,也是无语,最高兴时,喜极而泣,更是无语。柳永的《雨霖铃》中的语句"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苏轼的《江城子》"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以上情况,并非真的无语,而是千言万语,无限情思,不知从何说起,哽咽在喉,无法表达,任何的语言也都显得苍白无力,也是多余的,"此处无声胜有声"。连夏虫也体会到离别之情,保持沉默。诗人用移情法,把离愁別绪加诸夏虫,夏虫也因诗人离別在即而沉默不语,为诗人哀伤。

第七节与开头回环呼应,诗人是那样舍不得离去,却"不带走一片云彩",不愿惊动心爱的康桥,不舍得让康河与我一同伤感。这节不是对第一节的简单重复,而是更加深情,更加眷恋。同时也有一种悲伤的意味。"悄悄的"承接上节的悲伤惆怅,和第一节的"轻轻的"不同,带有些许的伤感。有人说此句表现了诗人的潇洒,笔者以为大错,那是不了解诗人对康桥的深情。诗人眼中应该蓄满泪水,心中充满离情,不带走一片云彩,却带着依恋,带着惆怅,带着一颗破碎的心,告别了自己的灵魂栖居地精神家园。自己曾经的美好生活,曾经的爱情,自己曾经深爱着的一草一木一水一石朝阳晚霞,曾经的理想,那是一个多么完美的梦啊!现在却要告别了,而留下的却是全部!诗人的身体是走了,但他的灵魂却永驻爱的康桥,爱的康河!

再别康桥不仅仅是和他母校告别,更是和给他一生带来最大变化的康桥文化的告别,是再别康桥理想。

胡适尝言:"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追悼徐志摩》)果真如此,那么诗人在康河边的徘徊,不正是这种追寻的一个缩影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