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农村六零后已迈入老年,未来的路该怎么走?

新大风歌


我是生于农村、工作在农村的壳子,欢迎你和我一起关注三农。

在农村,六零后步入老年后,不得不面临养老问题。养老问题,实质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谁来养老人?老人如何度过晚年生活??

步入老年的六零后,由谁来供养?

当前社会,养老问题是一个社会共性问题。生活在农村的六零后老人,大概有以下几种养老方式可以选择。

1、家庭养老是最好的选择。在农村,“养儿防老”是一个普世价值观。所以农村养老以家庭养老为主流就变得理所应当。农村的六零后老人们,如果条件允许还是和儿女一起生活,无论是生活在农村还是城市,总归有儿女照顾。

2、社会养老也很不错。有很多农村老人的儿女由于各种原因不能供养老人,或者老人习惯居住在农村不愿意跟随儿女离开,促使了社会养老的兴起。无论是政府建立的福利院,还是企业建立的养老院,在广阔的农村出现得越来越也多。如果六零后老人要留在农村,却没有人照顾,社会化养老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3、抱团养老开始出现。现在农村,很多老人开始了抱团养老。当他们的子女无法为老人养老的时候,老人们自己开始想办法养老。这些老人也许是亲戚,也许是朋友,抱团养老成为了他们或自愿或无奈的选择。六零后的老人们,也可以选择和自己的兄弟姐妹、亲戚没有一起抱团养老,还可以合伙请人照顾。

六零后步入老年,还是要有自己的生活

无论步入老年的六零后由谁来供养,都应该拥有自己的晚年生活。

1、可以选择帮助儿女照顾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这也是大多数六零后老人的选择。他们陪伴孙子辈孩子玩耍、上学,为子女买菜打扫,力所能及的帮助子女。

2、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农村的六零后老人也要丰富自己的晚年生活,可以下下棋、钓钓鱼、跳跳舞,只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心态就好,晚年才能幸福。

3、适当身体锻炼必不可少。老人们可以科学的锻炼自己的身体。适当的锻炼有助于身体健康。


闲来吹壳子


大家好!我是长江老农,也是一个60后,作为60后, 可能已经开始步入老年了,什么事都干不动,也干不了了,也没有什么梦想了。 我们已经开始“知天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了,一切顺其自然吧。

“人到中年万事休”, 前几年,我还觉得没什么不舒服,可是近两年我觉得浑身都是毛病,整天不是这里不舒服,就是那里不自在, 身体免疫力下降,每年都感冒,去年又量出了高血压。人不服老不行,真应了那句话“30年前人寻病,30年后病寻人”。哎!以前累了睡一觉就好了,现在啊,家里摆满了大大小小的药瓶子, 以前迎着困难上, 现在遇到事就躲, 以前是我教训孩子, 现在是孩子教训我啦!以前看什么事都顺眼,现在看什么事都不顺眼,无可奈何。以前从来不想过去的事情,也想不起来,现在天天都在回忆中度过,都是在“想当年……”中度过, 我发现60后,真的成“过去式”,以前性格内向的我不太爱发脾气,现在天天脾气暴躁,情绪波动。算了,“好汉不提当年勇”,还是想想接下来我农村生活怎么过吧。


现在农村平时也就剩下60后了,他们负责接送孙子上学、下学,打理一下小菜地,干点家务,因为上面还有父母长辈,不能言老,还要咬牙撑着,伺候老人。闲下来,串串门,到村口小店聚在一起与老哥老姐们谈天论地,海阔天空,聊聊共同话题。以前大家聚会谈论家长里短,现在谈论的都是生老病死。对农业60后不关心了,不再谈农业种植和养殖了,也不比产量和收入了,不比穷富了,不争强好胜了,60后现在只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了,只希望少生病,多活几年,不给子女添麻烦。真想歇歇了,真想子女陪伴左右,真想睡个好觉,真不想操心了。可 60后,刚刚步入花甲之年,上还有老,下还有子女“任务”尚未完成啊!


60后接下来日子怎么过?心态是重要的,只求平安少求财,追求健康,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戒掉不良嗜好。我们当地60后农民都戒烟戒酒了,吃过晚饭在乡村公路上散步,在户外跳广场舞,打打麻将、扑克,钓鱼、骑着电动车几十里兜一圈,充分享受生活,为自己活一回。忘记烦恼忧愁,不去多想不愉快的事,自我心理平衡,稳定情绪,不激动发脾气。但也不能狂吃滥喝,吃出病来,我们这边60后,大多都有“富贵病”,就是小时候挨过饿,现在条件好了,不懂节制,吃出“三高”了。对于60后,都说自己“黄土埋半截子”的人了,也没什么远大理想了,只能听天由命,顺其自然吧!


长江老农


大家好!

看到这个问题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家的故事!

我爸妈都是60后,可以说,都是中老年人了,一直以来,爸妈都在尽他们最大的努力来帮助着我们!转眼,他们也是快步入60了。因为我们家四周都是小土山,我老公想着,爸妈再过几年也出门上不了班了,回家种地不不太现实了,于是我们就商量着把我们屋后的小山都给开了,种点果树,现在我们种下去的是幼苗,等它们长大,可以结果的时候,爸妈就可以在家管理下果树,相比于种地来说还是轻松些,而且效益还会高一些!

说说是很简单,但是我们屋后的小山面积还是有两三亩的,而且上面长满了松树和竹子,我们一家人在家搞了十来天,后来又找挖机翻山,长满竹子的地是不容易把它弄干净的,必须得反复的除,把果树种下去还是很不容易的,有人就问我们,你们为什么还要在老家下这么大的功夫种果树,在外面上上班不是挺好的!可是我们想的是爸妈年老后可以稍微轻松一点,而且日子可以过得好一点!这也是对父母以后的生活的一个规划吧!

我们也会努力,为父母,为小孩,也为了自己有个美好的未来,加油!💪💪


田田小莉


六零后,在农村,未来的路,怎么走?

我1960年出生,今年60岁了。我觉得兄弟你想太多了!不管是在农村还是城市,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你就认准一个理,干活吃饭!

在农村,你就立马把地瓜蔬菜种上,在把鸡鸭猪养上!你会上头条,到时就做做宣传,卖了换钱,说不定还要活几十年!

那一天如果要来了,洗洗澡,把新衣服换上,躺在床上等就是了!记得床头放几个红包给办理后事的人,别忘了写上谢谢两个字!完事!还用问怎么走吗?就这么潇洒地走!

如果第二天没啥事,就起床继续干活!


南洋教父


我是城里的六零后

两千年开始我的两个老人轮番有病,严重的接近瘫痪,请保姆根本干不下来。为照顾老人我只好放弃作事。

为还看病欠的钱卖了住房,之后房价暴涨,我连累带急患上了甲亢型心脏病,失去了窦性心律。

我的病需要作手术,为凑手术费拼死打工作保洁,累的我低血压晕厥无奈只好放弃工作。

社区查出我打工挣钱取消了我的廉租房和低保,之后再也不给办了。

照顾我的两个老人用了十九年,如今二老都已去世我已54岁,无妻无子心脏病丧失劳动力,眼下靠之前凑的手术费生活,这点钱一但用完我将沦为乞丐。

我想去海南三亚,那里的冬天不冷,可以睡马路。


用户三个优


农村六零后已迈入老年,未来的路该怎么走?

六零后这代人,是唯一经过去生产队的集体生活、到分田单干、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路艰辛走到今天,实属不易,这代人现在正逐步迈入老年生活,对未来的路,甚表堪忧。

六零后这代人是对国家有贡献的,年青时代,他们把青春和热血洒大农村大地。他们为国家南征北战,修海堤、修水库、兴修水利工等。土地分到户后,又积极为国家交征购粮,三提五统,及农业费税等,为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做出很大贡献。

上了岁数,又要为儿女操碎了心,他们供孩子上大学,在城里为子女买卖,娶媳妇等。可以说,为子女几乎花尽了一辈子积瓒的积蓄。

现在,六零后已近六十岁了,接近迈入老年生活了。由于儿女基本都进城安家,不在回农村。这代人在农村基本都是过着独居生活,生活无依无靠。

六零后毕竟为国家做出了很大贡献,国家应为六零后以上农村老人,在养老金给予倾斜,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

总之,六零后未来的路该怎么走,路只有一条,还得种那一亩三分地,或出去打点零工,来养家糊口。同时,六零后多数没有社保,平时只能靠省吃俭用,多攒点养老钱好防老。我想,这就是六零后的未来路吧。大家怎么看呢?


沙尘暴5478


作为六四年的老妪,已经感觉到身心疲惫了,没有了往日的激情与活力,像极了夕阳下走进夜幕的老牛,静静地静静地,承受着无形的压力,慢慢走向未知的但肯定是艰难的末路。

作为不甘寂寞,不甘平庸的改革开放的第一代,一切从零开始,四处打拼,成功过也失败过,但是内心从未示弱过,貌似有使不完的力气,等到孩子成家了,满心欢喜的以为任务完成了,重担可以卸下了,殊不知微妙的婆媳关系,看孩子以及孩子的喂养护理都是一片茫然,这些一股脑的涌现出来,有点措手不及,边学边做也感觉力不从心,无力应对,还有就是无论怎么尽心尽力,也无法得到认可,更可恨的是有的人,一天孩子不看一点不付出,却一两句话就把你所有的付出全部泯灭,甚至是污蔑你带孩子不好,背地里虐待,让你百口莫辩,徒有伤心!相信这种情况也不少见,委屈却无处诉说的人也不在少数,那么我们这一代该如何走完这黄昏之路呢?

常言道:喜也一天,愁也一天,为何不扔掉痛苦,开心起来呢!对于孩子,能付出多少就尽力去付出,不给自己留遗憾,对儿媳,尽心尽力无愧于心,对家庭,大事慎言小事不插言,对老伴儿,有商有量好好沟通,自己能做的,尽力做好,无愧于他人,不求与他人,等孩子大了,只要能走的动,就出去摆个摊赶个集,自给自足,自娱自乐,或者公园溜达溜达,但是不扎堆论长短,莫谈他人是与非,只管自己吃好饭睡稳觉。悠闲自在的努力过好每一天吧!祝自己安度晚年!




日出霞满天


农村60后,今年已经60岁了,时间过得可真快,真的是不敢算啊!80后也40岁了。

60后已迈入老年,应该说60后才开始迈入老年,现在的60后相当于中年,80岁才算老人吧!因此这个时候感觉到已经步入老年真的有些言时过早,更何况是农村人,即使到60岁了,也没有退休金,只有那么一点点农村养老保险,因此,作为农村人,作为60后,还是不要说自己老了吧!还是要想办法打工挣钱。


当然,60后打工挣钱也没人要了,已经到达了国家的法定退休年龄,但是人要吃饭,人要挣钱,虽然说自古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都是由自己的儿孙来解决,但是每个人心里都明白,自己的老年生活还是主要由自己来解决,自己只要能动能挣钱,绝不向孩子要。

那么问题来了,60后慢慢的步入退休的年龄,又没有收入来源,又不想向孩子要,不可能像城里人那样享受退休生活,唯一能做的就是想办法再为自己增加些收入,比如很多人选择继续回家种地,或许钱挣得不多,但是挣一个是一个,我们这里有一个70岁的老太太,每天早上都会推着自行车到菜市场去卖菜,一天挣个十块20块就很知足了,油盐酱醋有了,而且也锻炼了身体,到外面卖菜心情也很好,老年人有钱了才能有尊严。


我老爸老妈也是60多岁的人了,因为从小受了很多苦,操劳了一辈子,即使现在也一直劳动,老年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病,吃药花了钱比吃饭要多得多,没钱真的很难,也想让父母少干些,回家享清福,但无奈自己的实力不允许,像我父母这一代人,只要能动的都不会闲着,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人特别勤快,真的是吃过苦的一代人!

至于未来还是不要想太多了,别说60后了,就是我这个80后也不敢想自己老了该怎么办?只能是走哪算哪吧!每个人都会老,希望年轻人能善待老人,善待老人也就是善待未来的自己!


乡村小二哥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我是来自农村的90后小伙,我的父母就是60后的。农村六零后已迈入老年,未来的路该怎么走?以下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和观点

一、最大的六零后也才60岁,根据现在的医疗条件,60岁其实并不算岁数太大。既是已经算是进入了老年,可是在农村60岁依然是干活的年龄。毕竟农村不比城里,城里的六零后可能过两年就退休了,有退休工资可以拿。农村的就不一样了,即使他们儿女都会照顾,但是他们内心觉得,自己身体还很硬朗的时候就不会去麻烦自己的孩子。

在农村生活的人都知道,稍微有点本事或文化的人都不会在家闲着。不管岁数多大,都会外出挣一点养老钱,这也算是为他们孩子减轻负担了。虽说农村也有养老保险,但是要65岁以后才能领到。只是指望国家发放的养老金维持生活是不行的,他们必须要提前为自己攒下养老的钱。

二、老话说“落叶归根”,每个人到岁数大了都会选择返乡。即使在外的生活有多安逸,也想回到自己的故乡,每个人都有这种情怀。

岁数大了,可能干不动太重的体力活。可以种种菜,种一些经济作物来增加收入。可以小规模的种植,这样也不会担太大的风险。

搞一些特色养殖,同样也都是小规模的,不耗费很大的财力物力和体力的为主。这样也能有事做,也能有一份可观的收入。

喜欢养花的可以培育一些盆栽之类的,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可以拿到市场上去买,也是一部分收入。

我个人觉得不管你岁数多大,都不能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即使迈入了老年也要力所能及的创造价值,指望国家养老是不现实的。指望儿女完全可以,但是在还能劳动的时候还是要工作的。一方面,减轻孩子的负担,另一方面,自己有点事做不会那么无聊。

以上就是我对农村六零后已迈入老年,未来的路该怎么走?这个问题的看法和观点。我是三农领域创作者三只小胖,大家有什么好的想法和建议可以一起交流。欢迎大家一起讨论学习三农知识,谢谢大家!


三只小胖


农村六零后已迈入老年,未来的路怎么走,六零后的老人,这个年龄段说老又不老,说他老按照农村的习俗,他们已经操劳了一生,是该退休安享晚年的年龄。说他不老,我国医疗事业发展和全国平均年龄水平来看,这个年龄段又算年轻。可是农村有农村的特殊性,六零后老人其子儿算起来也只有四十岁左右,如果此时生活费全靠子女,子女此时也许有房贷车贷,其生活压力也很大。生活全部靠子女也不现实。

六零后的农村老人,很多人当时是没有意识买社保的,有的人想到了买又舍不得花钱。那准么办呢?

六零后老人有的可以享受农村新农保,新农保每月到帐的钱也不多,不足以每月开支。现在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进行中,农村有的开发了果园,有的开办了养殖场等等,都需要一定的劳力,六零后的老人有的身体还挺好的可以积极参与进来,集赚点钱,以便更老点,真的不会干活时拿出来用。

六零后的农村老人,可以根据自已的实际情况搞点家庭副业,可养几头牛,养养鱼等,屋前屋后种点果树,一年下来也可以赚点钱的。离城市较近的农村六零后老人可以种种蔬菜,为社会做贡献的同时收获了自已想要的更充实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