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紀要」中華乳腺病學院線上系列直播課-疫情下乳腺外科技術與規範(第三期)圓滿舉行

「會議紀要」中華乳腺病學院線上系列直播課-疫情下乳腺外科技術與規範(第三期)圓滿舉行

2020年3月21日下午,由中華醫學會雜誌社、中國臨床腫瘤學會乳腺癌專家委員會、中華醫學雜誌英文版、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乳腺外科學組共同主辦的線上系列直播課-疫情下的乳腺外科技術與規範第三期圓滿舉行。

中華乳腺病學院院長、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常委、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乳腺外科學組組長、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乳腺疾病中心劉蔭華主任醫師擔任本次會議主席。中華醫學會雜誌社張佳佳擔任線上開場主持。

「会议纪要」中华乳腺病学院线上系列直播课-疫情下乳腺外科技术与规范(第三期)圆满举行

第一節課程由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乳腺疾病中心段學寧主任醫師主持。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朱瑋主任醫師帶來《疫情防控下,HR陽性早期乳腺癌新輔助內分泌治療》,朱瑋主任醫師針對新輔助內分泌治療的適宜人群、方案選擇和治療時長三大方面進行了講解;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吳克瑾主任醫師介紹了《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乳腺外科學組妊娠相關性乳腺癌診療指南》;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乳腺疾病中心劉蔭華主任醫師帶來《疫情防控下,HER2陽性乳腺癌新輔助靶向治療思考》。

「会议纪要」中华乳腺病学院线上系列直播课-疫情下乳腺外科技术与规范(第三期)圆满举行「会议纪要」中华乳腺病学院线上系列直播课-疫情下乳腺外科技术与规范(第三期)圆满举行
「会议纪要」中华乳腺病学院线上系列直播课-疫情下乳腺外科技术与规范(第三期)圆满举行

段學寧主任醫師對第一節課程做出總結:朱瑋主任醫師用大量的材料告訴我們,在合適的人群中新輔助內分泌治療可能等同於甚至優於新輔助化學治療,如何選擇新輔助化療或新輔助內分泌治療的病人以及評定療效是選擇新輔助內分泌治療的重要內容,到目前為止我們對新輔助內分泌治療的應用可能少於新輔助化療,但這已經逐漸成為新輔助治療的重要手段之一。吳克瑾主任醫師對妊娠期乳腺癌診斷和治療進行了系統的講解,面對國家二胎政策全面放開妊娠期乳腺癌患者數目有可能上升的背景,吳克瑾主任醫師分享的內容對臨床工作有很好的指導作用;劉蔭華主任醫師分享了HER2陽性早期乳腺癌患者新輔助治療策略進行了梳理,並對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單中心數據進行回顧與分享,讓我們對HER2陽性病人的治療決策,特別是疫情期間如何在保證病人安全的情況下來儘量滿足治療需要,有了全面的認識。

「会议纪要」中华乳腺病学院线上系列直播课-疫情下乳腺外科技术与规范(第三期)圆满举行

第二節課程由大連市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院長趙作偉主任醫師主持。本節講課中,山東大學第二醫院乳腺外科餘之剛主任醫師帶來《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乳腺外科學組乳腺癌保乳手術共識》;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乳腺中心王殊主任醫師帶來《中國乳腺癌多基因檢測現狀與分析》;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第一乳腺外科趙毅主任醫師帶來《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乳腺外科學組雙側乳腺癌多中心臨床研究(CSBrS-006研究)》。

「会议纪要」中华乳腺病学院线上系列直播课-疫情下乳腺外科技术与规范(第三期)圆满举行
「会议纪要」中华乳腺病学院线上系列直播课-疫情下乳腺外科技术与规范(第三期)圆满举行「会议纪要」中华乳腺病学院线上系列直播课-疫情下乳腺外科技术与规范(第三期)圆满举行

趙作偉主任醫師對三位講者的授課主題做了總結:餘之剛主任醫師將保乳手術發生發展及國內國際現狀進行了詳細介紹,通過循證醫學來看早期乳腺癌保乳手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廣泛認可;王殊主任醫師對多基因檢測尤其是BRAC基因檢測進行了詳細分析,基因檢測具有重要意義,基因的檢測能在風險篩查和疾病控制方面給我們帶來提示,應當引起我們乳腺外科醫生的重視;趙毅主任醫師對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乳腺外科學組雙側乳腺癌多中心臨床研究進行了詳細的總結,告訴了我們雙側乳癌真實世界數據,對相關臨床工作提供了重要參考。

「会议纪要」中华乳腺病学院线上系列直播课-疫情下乳腺外科技术与规范(第三期)圆满举行

討論環節由吉林大學第一醫院乳腺外科範志民主任醫師主持,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王川主任醫師、吉林省腫瘤醫院劉克主任醫師和蘭州大學第二醫院宋愛琳主任醫師參與討論。討論嘉賓與講者就雙側乳腺癌術式選擇、當前國內基因突變檢測可信度問題、當前激素受體陽性內分泌治療用藥選擇問題展開討論,並發表了自己對問題的看法。範志民主任醫師表示線上學習的形式可以有更多的同道參與,大咖們的講解讓廣大乳腺專科醫生的對疾病的治療理念儘可能同步,在乳腺癌的個體化和精準化治療背景下,讓臨床診治實現規範化,更讓我們對未來疫情結束後開展工作充滿期待和信心。

「会议纪要」中华乳腺病学院线上系列直播课-疫情下乳腺外科技术与规范(第三期)圆满举行

會議主席劉蔭華主任醫師在總結中表示,感謝大家支持中華乳腺病學院線上系列直播課程,本次分享的內容除了特殊疫情形勢下一些治療策略調整外,大部分是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乳腺外科學組整理的真實世界數據,這些數據讓我們看到了我國乳腺疾病診治的現狀以及特點。作為臨床醫生,我們絕大多數時間是給本國人看病的,我們需要這樣符合我國國情的數據來指導我們自己的工作,推動我國規範化診治水平的提高。希望通過不斷努力,我們不再單純的只是在國外的學術平臺去當聽眾,然後在國內學術平臺上當傳聲筒,我們更應把我們的工作做到實處,並在世界舞臺發出我們的聲音。

「会议纪要」中华乳腺病学院线上系列直播课-疫情下乳腺外科技术与规范(第三期)圆满举行

本期直播回放

「会议纪要」中华乳腺病学院线上系列直播课-疫情下乳腺外科技术与规范(第三期)圆满举行

中華乳腺病學院(Chinese Academy of Breast Disease,CABD)是由中華醫學會雜誌社、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乳腺外科學組(CSBrS)和中國臨床腫瘤學會乳腺癌專家委員會(CSCO-BC)共同主辦成立的全國性、專業性、學術性平臺。學院於2018年1月6日在北京成立。至今,已有累計近萬名學員接受到規範化的培訓。學院立足於制定和推廣乳腺疾病規範化的診療方式及理念,並致力於搭建中國乳腺腫瘤專科醫生的全方位培訓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