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这个姓氏为什么经久不衰?

CJY4955


“李”,木子李,十八子李,从木,古同“理”,姓氏。

“有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李姓。”李姓是中国第一大姓,也是世界第一大姓,三亿左右的人口。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写有豪壮诗篇 :“我李百万叶 , 柯条遍中州,天开青云路 , 日为苍生恰?” (《李太白全集》卷之九 )时至今日,中华民族之李氏, 不仅遍布中州, 而且走向世界各大洲。


安徽亳州是道家创始人老子的故里,老子名叫李耳,有文字可考的李姓第一人,李姓始祖。《百家姓》第一句“赵钱孙李”,赵在大宋朝是国姓所以排第一,李排在第四位,算是坐了百家姓的第四把交椅。老李家人多,全球过亿,光中国就有近亿人,占了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左右。钱文忠教授说,李姓在历史上建立的政权最多,称帝、称王的李姓人有60多个。
在历史上换姓改名者屡见不鲜, 究其原因多在特殊的情况下 造成的。外族外姓改姓为李者, 如上所述。但是也有李氏改为他姓的, 如安徽绩溪胡氏, 系出陇西李唐。据当地《胡氏宗谱》记载“公元 904 年朱温篡权唐哀帝李祝被杀, 何皇后新生太子( 昌翼 ) 由近侍胡三抱出宫养在江南安徽徽州婺源考水(现江西婺源), 传至 15 世孙明善时, 由考水迁至 安徽绩溪上庄。前北京大学校长胡适博士就出生在安徽绩溪上庄, 他曾对族人说:“我原来不姓胡, 我们绩溪姓胡的, 都是李唐的后裔, 应该 有大志, 而有所作为。”


学霸铁军


姓氏在母系社会就有了,当时因为女性的地位比较高,因此像“姬”、“姚”、“妫”、“姒”这些古老的姓氏,都带有“女”字旁。“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这是从小就会背的百家姓,姓氏演变到今天,常见的也就是一两百个,这其中有很多大姓。比如李姓是就是一个。

“李”姓是我国五大姓氏之一,也是世界第一大姓。根据粗略统计全世界大概有三亿人姓李。李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


李姓源于嬴姓

李姓源于嬴姓这一说法是经过历代一些描述姓氏的著作整合起来的。唐代林宝的《元和姓纂》中对皋陶身世有这样的描述:

“颛顼高阳氏之裔,颛顼生大业,大业生女华,女华生咎繇,为尧下官,子孙因姓理氏,裔孙理征,得罪于纠,其子利贞逃难伊侯之墟,食木子得命,因变李氏。”

意思是:皋陶是颛顼帝高阳氏的后裔,皋陶的子孙理征,在朝为官,因直谏得罪了商纣王,而被处死,他的儿子利贞逃难时,因食李子充饥,才得以活命,故不敢称理,便改姓李氏。


但是这里并没有说明李姓源于嬴姓,但是在晋皇甫谧《帝王世纪》中记载: 皋陶长子伯益

“为舜主畜, 多, 故赐姓嬴氏”。

因此可以推出,皋陶的长子姓嬴,他的子孙改姓“李”,那么按照古人的说法李姓应该出自姓“嬴”的人。


于是到了北宋时《新唐书》把这两篇文献整合了一下,对李姓源于嬴姓的说法作了全面的表述。《新唐书·宗室·世系表》记载:

“李氏出自赢姓,帝颛顼高阳氏生大业,大业生女华,女华生皋陶,字庭坚,为尧大理。皋陶生益,益生恩成,成虞夏商,世为大理,以官命族为理氏。”


至此,李姓源于嬴姓说已经形成。这看上去很牵强,但是在古代,那些达官显贵,为了让自己显得血统高贵,就把自己的姓氏、家族包装得跟古代皇亲国戚沾点边,以显示天授神权。

李姓源自老子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李姓是从老子这里来的。老子的“老”是他的氏族的名称,而非姓。在中国古代,“姓”和“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姓强调的是血缘,用来区别婚姻对象,氏则可以地名、官职、爵位、排行等来命名,目的在于区别贵贱。 同一姓下可有诸多不同的氏, 不同姓的人却可有相同的氏。至秦汉时期,姓、氏才合二为一。


我国著名古文字学家、先秦文化史研究和古籍校勘考据专家高亨先生从音韵学的角度指出:

老、李一声之转,老子原姓老,后以音同变为李,非有二也。

高先生又从《老子》一书中引大 量语句进一步指出:

老、李二字其声皆属来纽 (即声母为 L),其韵又属一部,然则其音相同甚明,唯其音同,故由老而变为李。

依此, 李姓也确有源于老氏的可能。

李姓的繁荣

唐王朝建立后,李姓被奉为国姓,这是李姓的大发展时期,李姓人口规模的急剧扩大。后来李姓人口或因分封或因战乱而向南迁徙。李氏入闽,即始于唐代。


经过各个朝代的发展之后,李姓人口数目也是居高不减反而变得更多,在历朝历代里李姓也是出现了各个领域的名人,所以在整个家族氛围还是比较好,为之后的更加繁荣奠定了文化基础。


现在的李姓已经不仅仅是在中国区域内存在,在东南亚区域李姓更多,在全世界也是遍布各地。像新加坡总理李显龙,韩国原总理李承宪,香港富豪李嘉诚等等还有很多。
而且因为很多李姓人自己奋进后成功还带动家族一起发展。以德处世,以道服人。自身不足就去改变,自身优点也不张扬。处无为而不争,柔弱则久长。这就是所谓的上善若水,厚德而载物。

妙摘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


李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同时也是国际化水平很高的一个姓氏。

李姓图腾

可谓走向世界的一个姓氏。

这一切都源于和李姓直接关联的一个辉煌朝代——唐朝。

全国李姓的分布图

关于李姓起源的说法很多,有说源于嬴姓,有说源于姬姓,也有说源于李树之图腾。

从李姓的扩展情况来看,由河南向四周扩散,特别是向西北方向扩散,似乎与周朝建立之后的分封有关,由此可推测,李姓源于关中的姬姓的可能性比较大一点。

在大唐之时,李姓成为国姓,要知道,古代就难么多朝代,能够几次成为国姓的,李姓独当一面。并且伴随着大唐的繁荣,李姓也由中原逐渐扩展到周边,并进一步向边疆甚至异域扩散。

到了宋代,编修《百家姓》之时,赵钱孙李,李姓就已经是大姓了。

之后的宋元明清,李姓依然经久不衰,发展很快,到现在,李姓依然稳居全国前五大姓氏之一。

字越大的,此姓氏人数越多


更多历史类原创内容,欢迎关注@历史宝藏。

历史宝藏


谢谢,李姓,起源于甘肃省陇县。也有传说:李兴本为理,李氏祖宗在逃难中由于饥饿一颗李子树救了命为答谢理改为李姓。

历史记载秦始皇,生于甘肃,嬴政本为李姓,秦始皇做天下咸阳,嬴政赐姓很多人为李姓,即咸阳成为李氏姓第二起源地(我姓李咸阳人),秦国的强大,李姓遍布全国各地。

直到唐朝,唐太宗李世民做都西安,李氏家族,更为庞大。

一直到现在,李氏家族,遍布世界各地,特别是东亚一带李姓更多。

例如,新加坡总理李显龙,韩国原总理李承宪,香港富豪,李嘉诚,等等很多。

李氏家族,很庞大,在中国超过一亿人口,成为中国人口排为第一姓氏。并且遍布在世界各地,传宗接代,生生不息,久经不衰。


玉佛缘345


李姓是唐朝的国姓,在中国《百家姓》中排第4位,按人口计算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在韩国李姓是第二大姓氏;在华人占少数民族的美国,李姓竟然都排到了第22位,超过很多美国本土姓氏。尽管北方王姓已超过李姓,但南方及长江流域李姓都多于王姓,所以,2006-2013年国家民政部统计数据显示,一直把李作为第一大姓,

李姓的名人还真不少,李耳、李斯、李世民、李白、李清照、李自成、李时珍、李鸿章、李大钊等。


最不文艺的文艺青年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中国姓氏数量众多,历史源远流长,据相关记载,中国人见于文献的姓氏就有5662个,其中单姓3484个,复姓2032个,三字姓146个。

中国的姓氏数量虽然极为庞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姓氏都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比如中国著名的“上古八大姓”姬、姚、妫、姒、姜、嬴、姞、妘就有许多消失或即将消失。

数千年来,中国的这5000多个姓氏中,有4个经久未衰,甚至还越来越“兴盛”,看看是否有你的姓!

姓氏一:李。李姓如今是中国第一大姓,人口接近1亿,其在全国分布很广,但却不均衡,以西南和华北地区最为集中,此外,国外也有许多李姓人口,比如韩国。李姓在唐朝为国姓,对于李姓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如源于姬姓、源于嬴姓、源于图腾崇拜等等。

姓氏二:王。王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姓氏之一,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王姓人口(大陆)数量达到了9468万,分布在全国各地,从宋朝开始,王姓几乎一直占据着“第一大姓”的宝座。王姓历史悠久,主要源于姬姓,也有部分源于子姓、妫姓,或少数民族改姓。值得调侃的是,王姓似乎是中国唯一一个没有出过皇帝的大姓。

姓氏三:张。张姓主要源于姬姓和少数民族改姓,自古就是中国的大姓之一。在宋朝时期,张姓人口约有490万,为宋朝第三大姓,如今,张姓人口增长到了8500万左右,依然保持着全国第三大姓的头衔。

姓氏四:刘。刘姓早期主要在北方发展繁衍,其起源主要有三支,分别为祁姓(形成于夏朝和春秋初期)、姬姓(形成于春秋时期)以及外族的改姓。如今,刘姓人口总数排在全国第四位,约7000万。

值得一提的是,刘姓是中国历史上称帝称王人数最多的姓氏,多达66人,如刘邦、刘秀、刘备、刘黑闼等;同时,刘姓还是中国建立封建王朝最多最久的姓氏,如西汉、东汉、蜀汉、南汉、后汉等。


梦溪笔谈


李姓是在世界上排名第一的大姓,冠以此姓的人数在全世界的人口中最多,不仅在中国,也分布在韩国,日本等亚洲国家。据悉,全球的李姓人士高达两亿之多,这泱泱人口,可想李姓家族有多么昌盛了。李氏家族不仅人口众多,而且也是人才辈出,大诗人李白,贞观之治的皇帝李世民皆是李氏家族的人,如此,李氏自然称得上是第一大姓。

先要从李姓的起源说起。

1、出自赢姓

李氏的远祖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五帝”时代的高阳氏颛顼(zhuān xū),出自赢姓。颛项氏族属于东夷族,最早活动于今河南东部,后来北迁到帝丘,即今河南濮阳西南。到了唐尧时代,颛项部落已分为八个氏族,其一为庭坚,其首领皋陶,为尧帝的大理官,即法官。其子伯益掌管火种和驯养兽鸟,协助大禹治水,获姓赢。治水成功,颛顼氏族也得到了发展。皋陶的子孙一直作大理之官,至夏朝时,其子孙以官名为氏,即理氏。商朝末,大臣理征因正直敢言得罪了纣王,被害。其子理利贞出逃,隐于今河南西部嵩县的伊水旁。因靠树上的果子(李子)充饥才得以存活,遂改理氏为李氏。李姓至今已有3100多年的历史。

(李氏远祖——颛顼)

2、出自姬姓

商朝时期,居武落钟离山的巴人,在今湖北长阳西北一带,是周的同姓后裔,后向川东扩展。周武王灭商后,封巴人于巴,在今重庆的巴南区,称巴子国。公元前316年,秦国灭巴国。一部分留于渝境的巴人成为板楣蛮,而南移到湘西的巴人成为武陵蛮的一部分,迁移到鄂东的称江夏蛮和五水蛮。巴人以虎为图腾,巴语读虎为李,当虎图腾演化为姓时,巴人崇仰汉人之姓,遂依音用李姓。公元303年,巴人李姓在四川建立大成国,史称成汉,这是李姓在中国所建的第一个王朝,后灭于东晋。这支姬姓李氏的历史有2800年。

(秦朝丞相李斯,伟大的“书同文”的执行者)

3、出自他族改姓

三国时,诸葛亮平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赵、张、杨、李等姓。鲜卑氏有复姓叱李氏,汉化后,改为汉字单姓李氏。是为洛阳李氏。

4、出自他姓改李氏

据有关资料所载,唐开国元勋有诸将徐氏、安氏、杜氏、郭氏、麻氏、鲜于氏等16氏,因立功从唐国姓,赐予李氏。

(唐太宗李世民)

5、外族基因的融入

李姓的第三支出自赐姓和外族改姓。西南民族中多李姓,其原因是当权者的赐姓和崇仰汉人的自取姓所造成的。进入魏晋南北朝之后,北方连年战乱,政权更迭频繁,外族不断进入中原,李姓随其他的原华北居民一起向南方和东南迁移和发展。中原百姓中开始融入了大量的北方民族的血液,李姓中也混人了匈奴人和鲜卑人的基因。发生外族流人李姓的主要民族有:唐朝的沙陀、氐、回纥、契丹、高车、吐蕃、西域各国等族,以及犹太人、波斯人、安息人、朝鲜人等外国人,之后这种融入从未间断过,北宋西夏国党项族、金国女真族,明清时期的蒙古人、满洲人、西北的土司和西南的土著均纷纷改汉族姓,尤以李姓为首选。这些少数民族长期与汉族混居,其中大部分汉化了。在当代的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的汉族和少数民族中多李姓,可能就是这个原因。另一重要外姓的融入是李氏唐朝赐予有功大臣武将为国姓,这是李姓人口迅速膨胀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诗仙李白)

(四)迁徙分布

先秦时期,李姓的活动由河南开始,到战国末,李姓的活动地域已扩大到山西、河北、陕西、四川、湖北等地。秦汉时期是李姓向各地迁移的重要阶段。秦始皇平定南越和西瓯时,李姓始入两广地区。

李耳的后裔入甘肃,发展为陇西李姓的望族,居河北的成为赵郡李姓的名家。东达山东,东南抵赣浙苏,南面南海及北部湾。

唐朝是李姓的鼎盛时期,陇西李氏王朝传19帝,历时289年,李姓贵为国姓,各地都有李氏的皇亲国戚,李姓人口迅速膨胀,成为国中第一大姓。唐朝初李姓开始大批进入了福建和海南。

二,姓氏的记载,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中国文化的博大,如果想要保持一个姓氏的长盛不衰,那么必然需要规矩的约束,今天介绍的就是李姓长盛不衰的秘密李氏家训。

敬祖宗

  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子孙之身,祖宗之所遗也。尤木有根无根则枯,如水有源无源则涸。子孙永世得享,承国乐利之泽,祖宗积庆之所致也。不敬祖宗则忘本,忘本则枝叶不昌。故岁时祭祀,晨昏香火,必敬必恭,无厥无慢。至於立身修德,无忝所生,此尤敬祖宗之大本大原。凡我族人念之。

 敦孝悌

  父母之恩,天高地厚,恩情罔极人伦。十月怀胎,三朝乳哺,推乾就湿,保抱抚摩,忧疾病,闻饥饱,调寒暑,父母受尽万苦千辛,方得子女成人长大。为子女者即幸遇父母有寿,急急孝养,难报天恩。人生时日限也,万一错过,殁后即披麻带孝,三牲五鼎,竟亦何裨?且孝则天佑,不孝则天谴,吲敢拂违,自罹罪罟。凡我族人念之。

睦宗族

  宗族者,同宗共祖之人也。虽有亲疏贵贱之别,其始同出于一人之身,故尧典曰亲睦九族,周室则大封同姓宗亲之谊,由来重矣。今世俗薄淡间,有挟富贵,而厌贫贱,恃强众,而凌寡弱者,独不思富贵强众,皆祖宗身后之身耶?观于此,而利与害共,休戚相关,一体同视可也。倘有博众以暴寡,藉智以欺愚者,当睦宗族为念,凡我族人戒之。

端伦常

  尊卑有别,长幼有叙,乃定於天人,忤长上乃乱天伦也。须坐则让席,行则让路,口勿乱宣,事不乱专。智不敢先,富不敢加。谦恭逊顺,绝去骄傲放肆之态,方是为伦常之理。先贤云:幼而不事长,贱而不事贵,不肖而不事贤,谓之三不祥。子弟者不肯安分循理,任情倨傲。行不让路,坐不让席,揖不低头,言不逊顺,曾不思尔将来也。做人尊长,尔做窳劣示人,亦将忤尔忤人,实所以自忤。凡我族人念之。

友昆仲

  兄弟姊妹,同气连枝。父母左提右携,前襟后裾,飨食传衣,亲爱无间,且一本所生,同胞共乳,除却兄弟姊妹,更有谁亲?且从父母分形而来,子女之身来自父母,若兄弟姊妹相戕,是戕父母矣。念及父母安忍戕兄弟姊妹乎。勿听他人离间撺掇。兄弟姊妹中纵有不是,大家逊让些何妨?若锱锱铢铢计较多寡,彼此相戕,则父母之心不安,死亦不能瞑目。诗云: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凡我族人念之。

和夫妇

  夫妇为人伦之始。夫和其妇,妇敬其夫。夫以修身齐家事为本,妇以人伦道德情操为重,同事耕耘理家创业,夫妇协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休戚与共,百年好和,白头偕老,同建和谐家庭,万事兴矣。凡我族人念之

 教子孙

  家之盛衰,不在田地多寡、帛金有无,且看子孙何如耳。古云:未看山前土,先观屋下人。子孙果不肖也,眼前富贵不足恃;子孙果贤也,眼前贫贱不必忧。然人未有生而皆能贤者也,当其幼时不可失教。禁其骄奢,戒其淫逸,出外亲正人。闻正言,则心胸日开,聪明日启,久之义理明白,世务通晓,自能担事,振家声,光大门楣。人非同类,切不可令子弟往来。古语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泥不染自黑。又云:与善人亲,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之化矣;与不善人亲,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时时求教于先生长者。故子弟不宜避宾客,若一味回避,偶接正人必至如樵夫牧竖,手足无所措,大为人所鄙也。家有一贤子孙,则家门生色,子孙不肖,则家门遗羞。故为父母者,切不可不教子孙。有不如教便当责训。至若女子,亦尚且当教他亲兄弟,务教以节孝廉耻。为女者,兼悉三从四德,纺绩针指、厨爨井臼,则长大适人,必成贤妇。如或不教,则儿女不才,有辱门庭。凡我族人念之

尚勤俭

  俭可助贫,勤能补拙。勤俭者,起家之本,传家之宝,立业之基,人生当务也。勤而不俭,则财流于奢,俭而不勤,则财终于困。人世间,见名门世族,以祖考勤俭为成立之本,下代之福,因子孙奢侈而败家之业。盖俭则富贵长保,家计不难振兴。倘男不务耕作,女不事内,好逸恶劳,鲜衣美食,一旦娇惰,习惯俯仰无资,将祖资财一败而空,拖衣漏食。节俭者治家之要义也。饮食莫嫌蔬食,衣服莫嫌布素,房屋莫嫌湫隘,婚娶莫竞妆奁,死丧莫竞斋醮。晏客伏腊有时,不可常时群饮,设席数肴成礼,不必杯盘狼藉,多一事不如省一事,费一文不如节一文。当务勤俭。凡我族众念之。

 恤孤寡

  鳏寡孤独,天下最苦,无告之人也。无家产者,朝不能保暮,饥不能谋食,寒不能谋衣;有家产者,鳏寡不能自行,孤儿幼弱不能自主,凡百家事,皆听于人。我族有此种种苦愁,谁诉?亲房伯叔族众当秉公代为经事,阖族尊长俱宜加意怜悯,竭力扶持,庶穷于天下者不致颠连失所、仃伶无靠矣。凡我族人念之。

戒唆讼

  人之好讼,虽其人之无良,总起於无赖者之教唆。然无赖之徒,专以人之告状为酒肉之窟,为张威趁钱之门,故或两人本无甚怨,装出剖腹之情,而构成大嫌。本人尚可含容,捏作骑虎之势,而使之先发插名作证,便作主盟。两家索贿,反覆颠倒,弄讼者於掌股之上,搅得邻里撩乱,鸡犬不安。渔讼者之财,破讼者之家。即讼者事后懊悔,亦摆他不去。若而人者,国法之所不容。即逃得国法,亦皇天之所必诛者也。凡我族人念之。

安生理

  士农工商者,然视其天赋择业,士者实去读书,农者实去耕耨,工者实去造作,商者实去经营。若生而愚鲁,不适读书,家道贫寒,无田可种,又无本钱做买卖,又不会做手艺,便与人佣工,替人苦力,也是生活。只要勤心鬻力,安分守己,此中稳稳当当,便有无限受用。至若妇女,亦要勤纺绩,务针指,操井臼,协同丈夫,共成家业,方是贤妇。凡我族人念之。

勿非为

  非为者,或包搅金帛,侵欺花费,终者竟要卖产赔补不足,殃及子孙,甚而危及性命。或摊场赌博,或群聚酣饮,倾败家业,因而陷死妻儿老小。或掇拐掏摸,或抢夺吓骗,或争斗撒泼,或毁廓侵坟,或占人田土,或伪造货币,或横行乡里,或挟制政府,或嘱托赞剌,此皆亡身破家之举,受祸不浅。凡我族人戒之。

忌毒染

  世人蠢蠢,吸嗜烟毒!日久难收,体魄渐削,形若骷髅,力莫能举,处不能事,名声泯灭。终朝烟雾缭绕,男女混杂,晨错夕颠。典当家财,帛金耗尽,绝嗣戕年。全无利益,自取尤愆。堕其术者,凡我族人绝禁之!

慎嫁娶

  男婚女嫁者,人伦之始,联婚不可不慎。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古之常情。执德为首,男女婚姻,不能包办代替,嫁女择佳婿,娶媳求贤女,嫁女勿计厚奁,勿取重聘,勿贻误族女。时下婚嫁,多徇财俗见,或厚赀以耀聘,或竭财以侈妆名。为争门面,则败家产而为。昔者有云;婚姻几见闻丽华,金佩银饰众口夸。转眼经年人事变,妆奁卖与别人家。则女之适人,必戒而行;娶妇事翁姑,经事理,执妇道。凡我族人宜知之。

勉诵读

  崇师道,习圣贤之书,明君臣父子之大伦,忠孝仁义之大节。人不读书,大伦大节何由而知?子弟颖悟者少,迟钝者多。必须延贤师,访益友,涵育熏陶,终归有成。为人子弟者,当体父兄之心,交相劝勉,勿恃聪明,勿安愚昧,勿沽名而钓誉,勿勤始而怠终,随其性之敏钝,以为读书多寡总要细心体认,着意研习,刻刻不忘于久之,隅坐向难析疑。勿生厌薄,勿可荒嬉,耳提面命敬而听之,自有融会贯通处,亦得以所学训子弟开愚蒙诵读之益大矣。我族子弟勉之。

重交游

  志同者为友,道合者为朋。交游以信为先,信者相通,守望相助。既诺勿欺,订交勿苟。然宜谨慎,择善而握。与善者交如入馥香之室久而自香,直谅多闻,尤宜亲厚。善乎平仲,相敬耐久。凡我族人念之

谨丧祭

  丧祭者,慎终追远之大事也。丧尽其礼,祭尽其诚。父母在生之时,尽力供养,逝后要从俭治丧,勿须无财大操大办。丧事从简,也不能俭而不顺民情。当慎谨治丧执事。凡我族人切记之。

 远酗酒

  酒浆之酿就,非以为祸,冠香丧祭,礼用清酌,洗爵尊戽,献酬交错。惟彼贪夫。不知节治。终日醉乡,颠狂失措,耗所损精,形骸脱落。贪杯误事者,不胜数也。凡我族人远之远之。

除异教

  邪教惑众蔑国,触逆国法律条,邪说诬民,法所不允。更有甚者无赖之徒,往往假凶祥祸福之事,以售幻诞无稽之谈。实则诱取资财,阳窃向善之名,阴怀不轨之计。一旦发觉惩逮株连,遗患无穷,凡我族人应出其异教,以正家风。

省自身

  遵圣训,洁身自律,日当三省,常思己过,莫论他人是非,切不得自甘自戕,辱没家族声望,保其永世清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人生要意。则家风正耶。享用斯人,永利后世。凡我族人记之。


文利wenli


李是我国五大姓氏之一。上古殷朝未年,有个贵族叫理李贞,为了逃避纣王的迫害,母亲逃亡,到一处躲在李树下,又吃李子充饥,一生难忘,就改姓为李。李利贞的十一世 孙李聃就是大家熟知的老子。老子是思想家,后来被尊为道教始祖。到了唐朝,皇帝姓李,并且常常对功勋卓著的大臣们恩赐李姓


孟凡河


李姓,中国座皇帝人数排名第二。先后出现成汉(十六国),西凉(十六国),唐,后唐(五代十国),南唐(五代十国),西夏,六个朝代。四十五位皇帝。


用户5140564272280


李姓的起源。据《新唐书宗室世系》记载,商纣王时期,李利贞的父亲,字德灵,伯益后裔。因直言进谏,获罪而死。

其妻陈国契和氏与儿子利贞,逃难于伊候之墟,食木子而得活。遂改理姓为李字。后利贞娶妻,生下昌祖,为陈国大夫,世居苦县,(今曰之鹿邑〉。李利贞即是李姓始祖。

还有一种说法。据有关史料记载,老子李耳之前没有李姓,李姓是从老子李耳开始的。老子字聃,今鹿邑人,道家学派创立者。

唐朝建立后,尊为国姓,崇尚道学,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李姓在历史变迁长河中,滋生繁洐,人材辈出,及临近代,遍及海内外,人口众多,已为氏族大姓。

身为李氏门人,细究经久不哀的原因,不乎道德五千文,德行悠远,对族人颇有教海,以德处世,以道服人,处无为而不争,柔弱则久长,上善若水,厚德而载物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