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養牛專家到了咱村

期待——“技術支持太及時了!”

3月18日,省“科技扶貧萬里行”肉牛產業技術服務團首席專家、四川農業大學副教授馬曉平團隊,與州畜牧獸醫科學研究所高級獸醫師張濤帶領的四川肉牛創新團隊,從縣城驅車數十公里來到三岔河鄉的三河村。

陽春三月雖有陣陣微風,擋不住正午不斷升高的溫度,一行人帶著口罩前往昭覺縣三岔河鄉富民肉牛養殖專業合作社。

陽春三月,養牛專家到了咱村

洛古有格是專合社的負責人,他打算自籌200萬元,加上昭覺縣畜牧局配套補助的400萬元專項資金,打造昭覺縣肉牛養殖示範基地。基地一旦建成技術支持尤為重要,省州專家在疫情期間前來指導讓洛古有格十分驚喜:“技術支持來的太及時了!”

“如果你想規模化養殖,就一定要建消毒池或噴霧室,對進出人或車輛進行消毒;對牛糞也要進行收集發酵處理,一方面可以殺滅部分寄生蟲的蟲卵,另一方面作為肥料對牧草進行增肥也安全……”經過短暫的交流和調研,專家們很快了解了專合社的現狀,有針對性的提出很多建議,並向洛古有格贈送了舔磚(微量元素)、驅蟲藥、高粱種子等物資。

臨走時,馬曉平和張濤都給洛古有格留下聯繫方式,“以後我們還會經常來,有什麼問題第一時間聯繫我們。”洛古有格連連點頭。




救急——“他們上門解了難題”

“膿腫包塊能看出來是處理過的,但仍有些發燙,而且還有點硬。”

3月19日,在越西縣大瑞鎮瑞城村越西縣雪峰養殖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裡,馬曉平跨步站在飼料槽邊緣,一手牽著繩子拉牛,一手用手去摸牛脖子上的腫塊。馬曉平對合作社負責人楊雪峰說,“這種情況有可能是放線菌引起的,不處理乾淨會影響飼料利用率。建議觀察幾天,沒有改觀的話就打一針。”

陽春三月,養牛專家到了咱村

趁此機會,楊雪峰趕緊向專家們求助:“馬教授,您看下這兩頭牛是同一時期買的,結果這頭就是不長肉。”對比之下,楊雪峰所說的這頭牛確實瘦弱很多。馬曉平仔細觀察了一下牛的糞便,“糞便沒有問題,有沒有吃開胃的藥?”“吃了,也進行了驅蟲,還補了鐵,就是不行!”“這種情況原因很多,觀察一段時間,如果還是沒有變化,建議給它單獨‘開小灶’。”




信任——“專家就是不一樣!”

越西縣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副主任曾金正在為肉牛養殖場的選址煩惱,聽聞“科技扶貧萬里行”專家到了越西,他趕緊前來求助。曾金的園區有蘋果基地3200畝,他計劃在園區建一個肉牛養殖場來實現種養循環,一方面解決園區蘋果基地的有機肥需求,還想解決蘋果基地兩廂之間畜草的消化問題。

“這個地方總體來說地形地貌都還符合要求,唯一一點就是緊挨著高鐵線路,按規範來說,養殖場要離高鐵至少1公里以上,建在這裡肯定是不行的。”馬曉平和團隊成員四川省畜牧總站高級畜牧師曹偉、涼山州畜牧獸醫科學研究所高級畜牧師符俊以及西昌學院動物科學學院陳彬龍一商量,當即否定了這個選址。

陽春三月,養牛專家到了咱村

眼看這個選址被否了,曾金不甘心的試問了一句:“我們還有一塊地,但就是離河只有一公里,不知道行不行?”專家們一聽,這完全不是問題。按照養殖場建設規範來說,只要是把廢水進行處理後排放,離河道200米以上即可。曽金一聽有戲,立刻請求專家們前往查看並給出建議。“這個地方離居民區遠,與河道距離也夠,通風條件良好,在這就不錯!”服務團專家們結合具體環境,紛紛給出了專業建議,曾金忍不住點贊:“專業的人就是不一樣!”

“專家團在管理、疫病防控、人工授精等方面進行指導,改變了越西縣以前單一粗放式的養殖模式,解決了肉牛規模化養殖科學飼養、冬春草料匱乏的問題。”越西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劉一輝表示,越西縣將採納專家推廣的“高繁低育”養殖模式(高山散養母牛+平壩河谷地區集中育肥),有效降低養殖成本,進一步提高肉牛疫病預防能力,顯著增加養殖戶的經濟效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