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一枯荣! 荣枯鉴, 可谓过来人的心血之作!

序言 | 官场达人的心血之作

了解“五代十国”历史的人,应该不会对“冯道”这个名字感觉陌生。

冯道(882─954),字可道,瀛州景城(今河北沧州附近)人,历任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和契丹的辅佐大臣,《新五代史》中说冯道“历任四朝,三入中书,在相位二十余年”,无论朝代如何更换,他都能位居人臣之首,前后担任宰相二十余年,创造了中国古代官场史上罕有的奇观,这与他事君很少谏诤、奉迎上意,不无关系。有人据此认为冯道是个“小人”,从北宋鸿儒欧阳修到今日大家余秋雨,这些代表着主流的意识无不如此论断。除了将冯道其人视作“小人之极端”外,连其著作《荣枯鉴》也被冠以“小人哲学之精粹”。

事实上,身处五代十国那种混乱的环境里,冯道的“小人”做法却恰恰闪显著大智慧的光芒,正是这样的大智慧让他成为了官场的奇迹。因此,我们也可以说,《荣枯鉴》是一部有着大智慧的“小人”哲学,它是冯道在他所处的特殊环境中用心血总结出的人生之道。

在复杂多变的政治舞台上,并没有所谓的真正“忠臣”与“奸臣”,只是政治立场不同,政治利益不同。我们换一个角度看,冯道能够在复杂的特殊环境中利于不败之地,必然有他正确和智慧的一面,了解他的观点,也更加有利于我们在现在的残酷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岁一枯荣! 荣枯鉴, 可谓过来人的心血之作!

目录

  • 第一章 圆通篇
  • 第二章 闻达篇
  • 第三章 解厄篇
  • 第四章 交结篇
  • 第五章 节义
  • 第六章 明鉴
  • 第七章 谤言篇
  • 第八章 示伪
  • 第九章 降心篇
  • 第十章 揣知

第一章 圆通篇

总述

“圆通”所讲述的是处世之道。处世之道,有善于变化的,有拘泥执着的,中国古代管前者叫做“圆”,而管后者叫做“方”。就像行车一样,依靠圆的车轱辘,则不论道路如何坎坷,总能无往而不通;反之,车轱辘若是方的,则会举步艰难。人生之途也是如此,善于变化的人处世圆滑,往往四通八达;而执着的人拘泥于一端,常常寸步难行。

第一节 善恶不拘,圆滑多变

【原文】

善恶有名,智者不拘也;天理有常,明者不弃也。道之靡通,易者无虞也。

【译文】

善与恶虽然各有其名,但有智慧的人却不拘泥于这些名称;天理中所包含的准则固定不变,明智的人不会放弃它。当大道行不通的时候,善于变化的人才可以没有忧虑。

【简评】

原书这一节的主要意思是“变”。外界形势一变,自己的立场就要跟着变,变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

《易经》中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在政治斗争中,一旦发现情势不妙,就要立刻见风使舵,随机应变。如此一来,任凭风吹雨打,也可以稳坐钓鱼台,永保荣华富贵;反之,如果拘泥执着,认准一个理儿,那么难免要翻船。

因此,善与恶的区分没有什么固定的标准,情况发生变化后,原来是万万做不得的“恶”事,现在就成了“善”事,得抢着去做,反之也一样。所以善与恶虽然名称不同,但只要是私利需要,就可以互换。只要抛弃原则,善于变化,那么在人生的道路上,就会左右逢源,无往而不适。

第二节 舍弃名誉,爱惜生命

【原文】

惜名者伤其名,惜身者全其身。名利无咎,逐之无罪,过乃人也。

【译文】

爱惜名声的人,反而被名声所伤害;爱惜身体的人,则会保全自己的身体完好无损。名和利本身没有什么过失,所以追逐名利也没有什么错。如果有过失,那是人自己造成的。

【简评】

在危机时刻,往往存在着两难的选择:是维护自己原有的好名声呢,还是保全自己的性命?事实往往是:爱惜名声的人,丢了性命;爱惜性命的人呢,又会毁了原有的好名声。面对着这个两难的局面,到底该怎么办?

冯道认为解决方法很简单:保住性命为上。有的人为了虚名而丢掉了性命,这是错的,很不值得,只有保全性命才是上策。

这就是圆通:无关紧要的时候,要树立名声;而在关键时刻,则必须丢掉名声,保全性命,追求荣华富贵。

第三节 不求虚名,但求实利

【原文】

君子非贵,小人非贱,贵贱莫以名世;君子无得,小人无失,得失无由心也。名者皆虚,利者惑人,人所难拒哉。

【译文】

君子并非一定就显达高贵,小人也不一定就卑贱低微,贵和贱不是靠名声好坏得到的。君子不会得到什么利益,小人也不会失去什么利益,得和失不是由人的意愿来决定的。名声虚无缥缈,而利益则最能迷惑人,让人无法抗拒。

【简评】

人活一世,是求名还是逐利?孔子早就给出了答案:“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们追求的是大义,因此他们拥有好的名声;而在小人们看来,答案当然是后者。

名声是虚的,但拥有一个好名声又能怎样?名声好,地位并不一定就高,所获之利也不一定就丰厚。有时候还正好相反,君子因为正直、清白,不会逢迎拍马,不能老于世故,所以往往是沉居下僚,甚至穷愁潦倒。

还是逐利实惠些。财产、职位,这些都看得见摸得着,能实实在在带来好处,所以不仅要追求,而且追求时可以不择手段。手段卑鄙无耻没关系,最多只是连累了自己的名声,被别人骂为不要脸,但名声都是虚的,即使有所损害也无所谓。

老子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几千年前的哲人愤世嫉俗,所以这话未免说得过了头,但用来概括小人,却恰如其分。

第四节 君子小人,角色多变

【原文】

荣或为君子,枯必为小人。君子无及,小人乃众,众不可敌矣。名可易,事难易也,心可易,命难易也。人不患君子,何患小人焉?

【译文】

处于显达之时,或许还可以当个君子,而处于败落之时,就一定要做个小人了。君子就不要提了,小人却是众多的,既然众多,那么就不可以与之对抗。名声可以改变,事实却很难改变,思想可以改变,命运却难以改变。人们不担心做君子,又何必担心做小人呢?

【简评】

人的处境由荣变枯时,为了改变命运,品德或行为就应当有所改变。

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所扮演的角色也应不同:在处于顺境时,不妨做个君子,但在处于逆境时,为了功名利禄,就一定要当小人了,这样,哪怕自己原来的君子名声受到损坏,或者是原来的君子思想发生了变化,但是接踵而来的富贵、荣华却已成事实,不可改变。

为了荣华富贵,要善于变脸,这也是“圆通”。

第二章 闻达篇

总述

美好的名声广为传播即为“闻”,而“达”则是显贵之意,此处的“闻达”,主要意义偏重于“达”,即官高位显。

这一章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指导人们如何入仕、如何高升。冯道认为,好名声和显贵是不相容的,要想入仕,就势必要抛弃好的名声;而入仕之后,要想步步高升而不是中途跌落,同样也得如此,甚至可以做出无耻行径来。

至于具体的做法,主要有:

对上负责,而不必理睬下级;品行可以无耻,不必顾忌名声的好坏;一定要善于揣摩他人的心思,察颜观色,伺机而动。只有做到这些,才能步入仕途,继而一路高升。

第一节 取悦于上,富贵长命

【原文】

仕不计善恶,迁无论奸小。悦上者荣,悦下者蹇。君子悦下,上不惑名;小人悦上,下不惩恶。下以直为美,上以媚为忠。直而无媚,上疑也,媚而无直,下弃也。上疑祸本,下弃毁誉,荣者皆有小人之谓,盖固本而舍末也。

【译文】

当官不会计较这个人是善是恶,升职也不会在乎他是否奸邪。

取悦于上级的人,其人生往往能荣耀显达,取悦于下级的人,其仕途往往坎坷淹蹇。

君子常取悦于下级,虽然下级纷纷称赞他,但是上级不会惑于他的这种好名声而把他升官;小人常取悦于上级,虽然恶行众多,但下级也无法惩罚他。

下级把刚直不屈视为美德,上级把谄媚自己视为忠诚。正直不屈而不会献媚,上级就要起疑心;献媚而不正直,下级的人就会抛弃他。上级的疑心会祸及到身家性命这个根本,而下级的抛弃只不过是对名声有所伤害罢了。

荣耀显达的人都被称为小人,是因为固守身家性命这个根本而舍弃名声这个细枝末叶的缘故。

【简评】

当官、升职有窍门,掌握了这个窍门,就能一帆风顺;否则,就会碰得头破血流。这和人的品行无关,哪怕是恶贯满盈、奸邪狡诈的小人,只要深得其窍,也一样能步入仕途,步步高升。这个窍门是什么?简言之,就是只对上负责,不必理会下级。

一个人能否当官、能否升职,权力掌握在上级而不是下级手中。那么道理就很清楚了,要想仕途顺利,只对上级负责就行,而下级对自己的看法如何,则完全不用考虑。

具体说来,对上级,一定要奴颜媚骨,这样就会被上级视为忠诚,如此一来,即使自己恶贯满盈,老百姓也奈何不了自己,因为有上级罩着。大不了,下级会怒骂自己,然而怒骂又能怎么样呢?无非是使自己的名声受到一丁点儿损失,而没有生命之忧。

反之,一个人,如果只对下级负责,而经常得罪上级,那他这个官肯定当不久。为什么?因为对下级负责,往往只会得到一些赞美而有个好名声,可名声有什么用呢?上级是否提拔他,标准不是名声的好坏,而是对自己是否忠诚。更严重的是,如果他一味地替下级着想,正直不屈,而不奉承讨好上级,那么上级就必然就会怀疑他是否忠于自己;上级一起疑心,他的脑袋可就悬在了裤腰带上,名声再好也无济于事。

名声和生命哪个重要?当然是生命了,生命如果是大树的根本的话,名声就只不过是细枝末叶了。所以,一个“聪明”的人,必须对上巴结讨好,而不必理睬下面的人。

这就是当官、升职的诀窍,不是深谙官场内幕的人是不会总结出来的,冯道,真的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官场老手,他的眼光之敏锐、见解之深刻、洞察力之强,令人不得不佩服。

第二节 奸诈无耻,可以荣显

【原文】

富贵有常,其道乃实。福祸非命,其道乃察。实不为虚名所羁,察不以奸行为耻。无羁无耻,荣之义也。

【译文】

富贵有自己的衡量标准,那就是财富殷实;福祸与命运无关,而由能明察所决定。要想财富殷实,就不要被虚诞的名声所束缚;要想明察,就不要以奸邪的行为为耻辱。抛弃束缚、行为无耻,这是荣华富贵的真谛。

【简评】

孔子说,“行己有耻”就可以称为士人,意思是对自己的行为有羞耻之心,就可以称得上是君子。孟子也说:“人不可以无耻。”然而为了升官发财,有些人常常要要做出无耻之事。

名声和显达是一对冤家对头。富贵荣耀、高高在上的人,往往名声不好,名声好的人呢,却常常贫贱一生。但是何谓富贵?衡量富贵的标准只有一条,那就是财富殷实,所以如果想富贵,就要不择手段。至于由此而使自己的名声败坏,则可以不用忽略,因为名声是虚无缥缈的,只有财富才是实实在在的。

要想富贵,还需要明察,只有明察上司的心思,才可以投其所好。而要投其所好,则可以用尽一切办法,哪怕是一些奸诈卑鄙的行为,因为这样才能博得上司的欢心。

名声败坏,不必顾虑;行为奸诈,不以为耻。做到了这些,富贵显达就会降落到自己头上来。

第三节 求名勿仕,求官莫名

【原文】

求名者非仕,位非名也。求官者莫名,德非荣也。

【译文】

追求名声美好的人就不要当官,因为职位不是名声;追求职位显赫的人不要爱惜名声,因为品德高尚不会带来荣耀。

【简评】

中国的读书人,其人生道路不外乎两条:一是仕,二是隐。入仕往往和功名利禄紧密相联:得斤斤计较于职位的高低,俸禄的多少;官场险恶,为了保护自己,有时甚至要和别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要处理公务,每天和世俗的人打交道。所以一入仕,就难免和“俗气”二字联系起来了,而人一俗气,则名声大跌,因为中国古代所谓的好名声往往是粪土功名、超然世外。

而隐居恰恰能获得好名声。中国古人讳言金钱、俸禄、功名这些东西,所以试想住在山中或是乡下,每天“坐看云起处,行到水穷时”,仰观白云悠悠,飞鸟翩翩,俯察清泉汩汩,游鱼嬉戏,“万事不关心”,忘却功名、俸禄,那么很自然地就要受到大家的称赞了。

所以既然要当官,就不要顾忌什么名声了;而真正追求名声的人,也不会去当官。

第四节 揣摩人心,伺机出击

【原文】

君子言心,小人攻心,其道不同,其效自异哉。

【译文】

君子说的是心里话,而小人常研究别人的心理,他们的方法不同,所得到的结果自然就有差别。

【简评】

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君子因为品德高尚,问心无愧,所以常常坦荡直露;而小人则恰好相反,他们会隐瞒自己的心里话,而专门琢磨别人的心理。

但政治斗争是复杂的,君子有什么就说什么,口无遮拦,这样做的后果往往不妙。因为把自己的想法毫无保留地呈现出来时,就会让人抓住把柄而遭到攻击,而且这样做也必然会得罪一些人。

小人就不一样了,他们善于掩饰,经常把自己的真实想法掩盖起来,绝不过早地暴露。不仅如此,他们还积极研究别人的心理,然后再伺机出击。这样,对上级就能投其所好,只要获得上级的赏识,官运就亨通无阻了。

第三章 解厄篇

“厄”即灾难之意,“解厄”即解除灾难。

“闭门家中坐,祸事天上来。”宦海险恶,大家互相倾轧,即使规规矩矩,老老实实,既不招谁也不惹谁,也难保就能终生平安,更何况那些处于风口浪尖、众矢之的的人呢?所以惊涛骇浪,对官员们可以说是家常便饭了。那么,遇到这些灾难后,人们该如何面对?

冯道对此考虑得很周密:

首先,灾难如何产生或者如何提前避免?他认为,只可谋身,而不可忧国,否则必然导致灾难临头。

其次,灾难临头后,如何消除?冯道提出了一些办法,比如:灾难来自上司,就把错误揽到自己身上;来自下级,就把错误推给别人;同时还要拉帮结派以援助自己,等等。

第一节 谋身者生,忧国者死

【原文】

无忧则患烈也。忧国者失身,忧己者安命。祸之人拒,然亦人纳;祸之人怨,然亦人遇。君子非恶,患事无休;小人不贤,余庆弗绝。

【译文】

无忧无虑,祸患就很严重了。忧虑国家的人会丧失自身,忧虑自己的人则安身立命。祸患是人们所拒绝的,然而也是人们自己所招来的;祸患是每个人都怨恨的,然而也是人们自己所造成的。君子不作恶事,但祸患常无休无止;小人不做好事,但福庆却源源不断。

【简评】

《论语》中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意思是人如果不考虑长远的话,就必然有祸患出现在眼前。

每个人都抗拒、讨厌祸患,所以每个人都有忧患意识,然而忧患的结果却不一样:有些人能安身立命,另外有些人却死于非命。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他们忧患的对象不同。

担忧国家大事,继而为国请命、兴利除弊的,往往仕途坎坷,甚至不得好死,因为他这样做,必然会伤害到既得利益者,而相对于他一个人而言,这些人势大力广,他们的联合反击,后果可想而知。反之,只为自己利益着想的人,不用说,他们必然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所以,忧患的对象不同,结果也会截然相反,忧虑国家的君子都是些好人,却祸患无穷,只为一己之利益着想的小人无才无德,却有享不尽的富贵。

第二节 得罪于上,归罪于己;得罪于下,推罪于人

【原文】

上不离心,非小人难为;下不结怨,非君子勿论。祸于上,无辩自罪者全。祸于下,争而罪人者免。

【译文】

使上级对自己深信不疑,不是小人就很难做到这一点;使下属不埋怨自己,不是君子也无法如此。如果得罪了上级,那么不要向上司辩白,而归罪于自己,这样就可以保全生命;如果得罪了下级,那么坚决争论,把罪责推给别人,这样才可以免除灾祸。

【简评】

在官场中,难免会得罪别人——或是上级,或是下级。对这种情况的处理,也有窍门,得其窍者安然无恙,不得其窍者,轻者丢官,重者丧命。那么窍门在哪里呢?

得罪了上级的人,不管错在自己还是错在上级,都不要向上级争辩,而要把一切错误都揽到自己身上。这样,一来替上级减轻了罪责,相当于溜须拍马,二来也显示出上级的伟大。即使自己因此而显得能力不足,但上级通常都喜欢使用庸才而忌讳英才。如此一来,就可以使上司永远信任自己,自己则不仅安然无恙,而且还有可能高升。反之,如果争辩不休,那么就意味着想开脱自己而把错误推给上级,这是上级所万万不能容忍的,上级一发怒,自己就要倒霉。

得罪了下级,处理办法正好相反,不管错在自己还是错在下级,都要尽力争辩,哪怕是强词夺理,也一定要把错误推到下级身上。因为如果把错误归之于己,那么上上下下的人就都会对自己有意见,上级会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下级会因为自己出现过错伤害了他们而埋怨不休,上下都不满,自己就成了众矢之的,仕途也就基本上走到头了。合理的办法是,一定要把责任推给下级,这样就能开脱自己,而让下级成为替罪羊,纵使他对自己有怨恨,但官大一级压死人,他又能奈我何!

《论语》中孔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意思是君子责求自己,而小人总是责求别人。本来在任何情况下都是这样,先找自己的错误,而冯道“创造性”地把这句话拆开:有些时候要自责,有些时候却要责人。

第三节 拉帮结派,消灾解难

【原文】

君子不党,其祸无援。小人利交,其利人助也。道义失之无惩,祸无解处必困,君子莫能改之,小人或可谅矣。

【译文】

君子不拉帮结派,所以大祸临头时就没有人来施以援手;小人靠利益结交了许多人,那么即使形势本来对他就已经很有利了,也会有人来帮助他。小人失去了道义,不会受到惩罚;而君子一旦大祸无法解除,就必然身陷困境。君子不会改变他这种处世方法,而小人那样做也是情有可原。

【简评】

冯道认为,混迹官场,必须拉帮结派。

《论语》中孔子说:“君子群而不党。”意思是说君子合群但不结党。反过来,作为一个小人,就必须要结党了。

中国古代的官场,拉帮结派的现象非常多。这样,自己就可以在宦海中从容遨游:上头有同党,自己就可以节节高升;一旦不小心被贬官,也不用担忧,因为同党会营救自己的。这还不算,即使形势对自己已经很有利了,也照样会有人帮助自己。这就是小人们的得意之处:锦上而有人添花。

但正直的人一般是不这样做的,因为结党是为了营私,而正直的人心地无私,心里只有国家和老百姓,他们把个人的利益甚至生命放到了次要的地位,自然也就不注意结党了。但是这样一来,自己就会很孤单,当大祸临头的时候,没有人会来帮助、拯救自己,所以到最终很可能身陷困境而无法自拔。这就是君子们的悲剧:雪中而无人送炭。

第四章 交结篇

人处于社会之中,不可能独来独去,而必须与他人交往。扬帆于宦海之中,更需要深谙交往之道:如果交往得法,就可以一帆风顺;如果交往无术,难免要船翻人亡。

那么,交往时应注意些什么呢?冯道总结了几点:善恶皆交,敌友常易;贵不贱人,贱不自贱;示人以愚,韬光养晦;暗中结交,陷害他人。

第一节 善恶皆交,敌友常易

【原文】

智不拒贤,明不远恶,善恶咸用也。顺则为友,逆则为敌,敌友常易也。

【译文】

聪明的人不拒绝和有才能的人结交,也不疏远品行败坏的恶徒,善人与恶徒都可以被利用。顺从自己的就是朋友,反抗自己的就成了敌人,朋友和敌人经常互换。

【简评】

人生在世,不管是谁,都需要结交他人。由于小人时刻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所以他们交往之道也完全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

一是结交的对象。所有的人都可以结交,不管这个人是善还是恶。

君子交友,往往不苟且,他们一般秉承“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道不同不相与谋”的古训,只愿意结交一些品行同样高尚的人,而绝不和恶徒来往。而小人则不然,所有的人都可以结交,因为他们交友的目的,纯粹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俗话说: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所以不管对方是香是臭,他们统统往屋里拉。

二是敌友常易。所谓“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一切都从自身利益出发。所以在小人眼里,对方所扮演的角色也常常变换:同一个人,过去是朋友,现在说不定就是敌人;现在是敌人,将来说不定就又成了朋友。判断的标准是什么?就是看他是否顺从自己。

小人实在可恶!对这种人,君子能不提高警惕吗?

第二节 贵不贱人,贱不自贱

【原文】

贵以识人者贵,贱以养奸者贱。贵不自贵,贱不自贱,贵贱易焉。贵不贱人,贱不贵人,贵贱久矣。

【译文】

显贵者因为善于识别人才而显贵,卑贱者因为姑息养奸而导致卑贱。显贵者不把自己看得显贵,卑贱者不把自己看得卑贱,那么他们的地位和身份就要互换了。显贵者不把别人看得卑贱,卑贱者不把别人看得显贵,那么他们的地位和身份就会长久。

【简评】

如何才能显贵并长久地保持这种身份和地位?

要善于识别人才,芸芸众生中,必然有不少人才,应当竭尽全力扶持他们。因为他们是自己的“积优股”,将来一定可以高升。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自己也可以跟着飞黄腾达。反之,如果姑息养奸,对一些所谓的坏人,不仅不设法远离甚至除去他们,反而和他们在一起厮混。而这些人将来肯定是要走下坡路的,他们一倒霉,自己也就连带着倒霉了,很多人由贵而贱,原因就在于此。

对于地位卑贱的人来说,要想显贵起来,一是别自轻自贱,要有坚定的信念,相信自己终有一日能如大鹏一样冲天而起,这样自己才会获得前进的动力;二是要在每个显贵者面前充孙子,谄媚奉承,博得他们的欢心。做到这两点,最终才有可能改换门庭。

显贵之后,如何长久保持这种地位?方法是既要自贵,同时又不要轻视别人。显贵之后,言行举止一定要和这种身份、地位相称,让别人感觉到你的尊贵。同时别趾高气扬,盛气凌人,而要对每个人都客客气气,保持谦虚、恭敬的姿态,哪怕对方的地位比自己低。这样,才能获得上上下下所有人的好感。所有的人都称赞自己,就可以永保富贵了。

第三节 示人以愚,韬光养晦

【原文】

人冀人愚而自明,示人以愚,其谋乃大;人忌人明而自愚,智无潜藏,其害非止。明不接愚,愚者勿长其明;智不结怨,仇者无惧其智。

【译文】

人们都希望别人愚蠢而自己聪明,所以如果向别人显示自己很愚蠢,这种人的心计才算是远大;人们都忌讳别人聪明而自己愚蠢,所以智慧如果不隐藏,那么祸害就会无休无止。聪明的人不和愚蠢的人来往,对愚蠢的人,不要增加他的聪明;明智的人不和人结怨,所以对仇人,不必害怕他的智慧。

【简评】

和人交往的时候,要主动示弱。在别人面前装出很愚笨的样子,这样就可以迷惑对方,使对方放松对自己的警惕,从而保全自己,如果需要攻击对方,也可以出其不意,一战而胜。反之,智谋如果不隐藏的话,处境就有点危险了,甚至将招来杀身之祸。

之所以要如此,是因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强于别人,而忌讳别人比自己强,可以说,冯道非常善于揣测人的心理,他摸准了人的这个心理。

这也符合老子的思想,老子就一贯主张示人以弱,他认为弱能胜强,柔能克刚,所以在别人应当面前“守柔”、“不争”,像水一样“柔弱”,像江海一样处于低下之处,“和其光,同其尘”,收敛自己的锋芒,这样就可以战胜别人。冯道理论的出发点正在这里。有人说老子是阴谋家的鼻祖,照此看来,冯道也是一个专搞阴谋的人了。

第四节 暗中结交,陷害他人

【原文】

君子仁交,惟忧仁不尽善。小人阴结,惟患阴不致的。君子弗胜小人,殆于此也。

【译文】

君子以仁义交友,还惟恐仁义做得不够;小人暗中结交,还惟恐阴谋勾结的程度不足以达到目的。君子不能胜过小人,大概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简评】

君子与小人的交友之道截然相反。

君子之所以为君子,是因为其思想、行为都以仁义为本。表现在交友方面,他们对待朋友,坦荡无欺,仁至义尽,他们不会耍阴谋,不会欺骗朋友,就是这样,还常常觉得自己有些事没做好,对不起朋友。

君子的这种行为是很危险的,如果朋友也是一位君子,那么二人可以成为刎颈之交,但如果这位“朋友”是个小人,那么君子就很容易遭到暗算。

小人之所以为小人,是因为其思想、行为皆以私利为出发点,在他们看来,私利至上。表现在交友方面,便是暗中勾结,牟取私利,还惟恐阴谋勾结的程度不够。为了私利,他们可以出卖朋友,而绝没有为朋友两肋插刀的打算。

君子不算计小人,而小人却经常能成功地算计君子。

第五章 节义

如何看待节义?

君子把节义放在首位,在他们看来,个人利益甚至生命,都不如节义重要。孔子主张杀身成仁,孟子要求舍身取义,所以君子们宁可牺牲生命,也不会抛弃节义。否则就是无耻,就成了小人。

而在小人们看来,节义完全可以被抛弃。小人们的本质特点是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其它一切都是次要的。所以小人们的思想、行为等都以私利为出发点,功名、利禄、生命等,是他们首要的考虑对象,而节义只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虚名,完全可以弃之不顾。

第一节 小人君子,本质有异

【原文】

外君子而内小人者,真小人也。外小人而内君子者,真君子也。德高者不矜,义重者轻害。

【译文】

外表像君子而内心却是小人的家伙,这是真正的小人;外表像小人而内心却是君子的人,这才是真正的君子。道德高尚的人不自己夸耀自己,义气深重的人轻视危害。

【简评】

和君子交往,大可放心,因为他们不会危害自己。而和小人共事就要小心了,极端的利己主义,甚至会使他们六亲不认,何况是自己呢?所以必须要认清君子和小人。

判断对方是君子还是小人,不能光看他的外表或言行举止,而要深入他的内心。小人有时候隐藏得很深,善良的人往往被他们所欺骗,所以一定要揭开他们华丽的外衣而透视其本质,否则就要上当。

一般说来,君子不会夸耀自己,比如功成身退,而绝不显耀;为了大义,他们勇于赴死,敢于牺牲。而小人与此恰好相反。

第二节 言则君子,行则小人

【原文】

人慕君子,行则小人,君子难为也。人怨小人,实则忘义,小人无羁也。难为获寡,无羁利丰,是以人皆小人也。

【译文】

人们羡慕君子,而一行动起来就成了小人,这是因为君子难当。人们怨恨小人,但一行动起来就忘记了大义,这是因为小人做事无拘无束。难当的君子常常收获微薄,无拘无束的小人往往获利颇丰,所以人们就都成小人了。

【简评】

君子难当,因为羁绊太多。君子不仅仅是一个称谓,而是有多方面的要求:要慎独,要忠诚,要正直,要守信,要清廉,要忧国,要爱民,要……

小人则易做,因为小人没有道德的羁绊:他们不必慎独,不必忠诚,不必正直,不必守信,不必清廉,不必忧国,不必爱民,不必……

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多见满口仁义道德而一肚子男盗女娼的伪君子,少见慎独自律、言行一致的真君子。

第三节 君子守志,小人爱身

【原文】

位高节低,人贱义薄。君子不堪辱其志,小人不堪坏其身。君子避于乱也,小人达于朝堂。

【译文】

地位崇高的人气节低下,地位卑贱的人义气微薄。君子不能忍受自己的志向被侮辱,小人则不能容忍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君子在乱世中躲避起来,而小人在朝堂往往荣耀显达。

【简评】

《论语》中孔子曾称赞蘧伯玉说:“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蘧伯玉真是个君子啊!国家清平的时候就任职,国家大乱的时候就收起才能而隐退。”)君子不愿意让自己高洁的志向蒙受污垢,所以在乱世之中,他们隐居起来,不同流合污,从而保持了自己气节的高尚,维护了心目中的理想。

小人不是这样,他们心目中的理想就是最大限度地得到个人利益,所以他们不会忍受那种清贫的生活,更不能忍受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为了往上爬,他们常常不择手段、不顾一切。这种人虽然身居要职显位,同时也失去了节操,毫无气节可言。

第四节 抛弃节义,官高位显

【原文】

节不抵金,人困难为君子。义不抵命,势危难拒小人。不畏人言,惟计利害,此非节义之道,然生之道焉。

【译文】

气节不能代替金钱,所以人在穷困时就很难当个君子;大义不能代替生命,所以人在处境危急中就很难拒绝当个小人。不怕别人的非议,只考虑自己的利害得失,这不符合气节大义之道,然而却是求生的方法。

【简评】

气节、大义,这些都是虚幻的,看不见,摸不着。所以在小人看来,这些都无关紧要:人处于困境之中的时候,气节能顶钱用吗?生死关头,大义能有生命重要吗?而金钱、生命,这才是实实在在的东西。那么在关键时刻,到底是要那些虚幻的,还是要这些实在的?对小人而言,选择很简单,节义如粪土,只有金钱和生命才是唯一的选择。他们不计较留下骂名,只要对自己有利就行。

而只有君子,才会坚持自己的气节和大义,虽然这些是虚幻的东西,但却是君子们的理想,为了理想,他们愿意献身。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意思是:志士仁人没有为了求生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自己来成全仁的。孟子也提倡在生与义不可兼得时,君子应“舍生而取义”。文天祥《正气歌》列举了前代君子们威武不屈的事迹后,赞扬说:“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意思是在危急的时候,他们表现出了高尚的气节,名垂青史。

在节操、大义面前,视生命、金钱为粪土,这才是真正的君子所为,而小人与此恰恰相反。

第六章 明鉴

官场之中,陷坑林立,所以必须目光如炬、明察秋毫。如果能明鉴,就可以小心翼翼地绕过陷坑,如果不能明鉴,那就必然是睁着眼睛往坑里跳。

如何明鉴呢?

一方面要明鉴万事,准确预知到事情的发展方向,从而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

另一方面要能明鉴人类,不仅能认清别人,同时还能认清自己。认清别人,则可以制服别人;认清自己,则可以扬己之长,避己之短,到达“成功”的彼岸。

第一节 居安思危,考虑长远

【原文】

福不察非福,祸不预必祸。福祸先知,事尽济耳。

【译文】

幸福如果不能被事先明察,这就不是幸福;灾祸如果事先不能被预料,那就一定会大祸临头。如果能预知幸福与灾祸,那么一切事情就都可以成功。

【简评】

预知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科学研究证实,老鼠、蛇、猫、狗等动物对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有一定的预感能力,在灾害发生前,他们会惶惶不安,表现反常,有的还可以做自我保护,比如迁徙到安全地方以作预防。

预知能力特别强,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本来,每个人都应当有这种先见之明,正如《礼记》中所说的:“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但君子预见到灾祸或幸福将至时,他们并不因此而躲避或者靠近。所以预知性对小人就特别有用。为了全身避祸,小人们必须有这一套预知的本领,对他们来说,这是混迹官场必备的能力之一。具备这个能力,就能在灾祸发生前,预先躲避起来,在幸福将至时,预先靠近它。否则就要像《荀子》中所说的一样:“不豫则祸生。”(凡事没有预备,就要大祸临头。)

第二节 小恩小惠,以小谋大

【原文】

施小信而大诈逞,窥小处而大谋定。

【译文】

施以小的信用,自己大的欺骗就可以得逞,从细微之处入手,自己大的计谋就可以成功。

【简评】

如何轻易就能打败对方?办法是:从小处入手,留心对方的细节,施以小恩小惠,假仁假义地关心、体贴对方,给人以好印象,从而消除对方的戒备之心。这样,将来在算计对方的时候,就可以出其不意,一鼓而下。《老子》说:“将欲夺之,必固予之。”意思就是想要从别人那里获得某种东西,必定要先给予他某些东西。付出的是蝇头小利,获得的却是大富大贵。

第三节 严守秘密,佯惧实忍

【原文】

事不可绝,言不能尽,至亲亦戒也;佯惧实忍,外恭内忌,奸人亦惑也。知戒近福,惑人远祸,俟变则存矣。

【译文】

事情不可做绝,言语不能说尽,对至为亲近的人也要保持戒备;假装害怕而实际却很残忍,外表恭敬而内心却很憎恨,那么奸诈的人也会被迷惑。知道戒备就靠近了幸福,能迷惑别人就远离了灾祸,伺机待变就可以幸存了。

【简评】

保持戒心,迷惑别人,就可以在官场中稳操胜券。

小人们对任何人都不放心,哪怕是自己的父母兄弟或妻子儿女。他们的保密工作做得很好,有些事情,有些言语,除了天知地知,就只有小人知了。让秘密烂在肚子里,带到棺材中,这样的人在官场中能不稳如泰山吗?当然,这种人活在世上,也毫无任何亲情或者友情的乐趣可言,他们是孤独无聊的。

在官场中稳如泰山还有一个方法,就是迷惑别人,特别是和对手较量时,这一招非常管用。在自己的对手面前,务必要伪装起来,打扮成一副惧怕、恭敬对方的样子——这是最好的麻醉药,再细心、狡猾的对手都会被麻痹而失去警惕——然后突然出击,就可击败对方。

第四节 以奸治奸,除恶务尽

【原文】

私人惟用,其利致远。天恩难测,惟财可恃。以奸治奸,奸灭自安。伏恶勿善,其患不生。

【译文】

任人惟私,它的好处能达到长远;天子的恩德难以测算,只有钱财可以依靠。以奸人治理奸人,自己就可以安宁;惩罚恶人不要慈善,就不会产生后患。

【简评】

如何对付政敌?最好的办法不是自己亲自去面对面的斗争,而是借力打力,这正符合古代三十六计中的“借刀杀人”之计。在这场斗争中,不管是谁,都成了小人的玩物,只有小人才是唯一的赢家。

同时,在降伏了对手后,千万不要心慈手软,一定要抱着“无毒不丈夫”的狠心,穷追猛打,斩草除根,除恶务尽,否则就会留下后患。

第五节 妙计方施,智者方谋

【原文】

计非全者莫施,人非智者弗谋,愚者当戒哉。

【译文】

不是周全的计谋,就不要施行;不是聪明人,就不要出谋划策。愚蠢的人对此应当有所警惕。

【简评】

官场险恶,勾心斗角,争斗频繁,一不留神,就会跌个粉身碎骨。那么,如何成功地打击对方而保全自己?

任何人都应当切记:只有有了十分的把握,才可以动手打击别人。

官场之中和别人的争斗往往是你死我活的,很少有第二次机会。一般的情况是,自己一出手之后,要么打倒对方,使他永世不得翻身;要么被对方打倒,自己则永世不得翻身。

如此险恶的争斗,能不重视吗?所以,密谋一定要万无一失,才可以动手出击;而如果自己拙于用计,则千万不要谋划,否则只能招致祸患。

第七章 谤言篇

不管是谁,一生中都会遇到别人的诋毁、诽谤,特别是在官场中,毁谤成了打击对手的有效武器。所以作为一个官员,如何对待毁谤,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这个问题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如何毁谤别人,从而打倒他;其次是如何应对别人的毁谤,从而保全自己。经验老到的冯道,在这方面给我们传授了几个“高招”。

第一节 人微不诤,才庸不荐

【原文】

人微不诤,才庸不荐。

【译文】

地位低下,就不要规劝上司,才能平庸,就不要推荐别人。

【简评】

每个人都喜欢听别人奉承自己,这是人的天性,所以直接规劝别人,很容易招致别人的不喜欢。规劝自己的下级改正错误,那是指导下级,所以还不至于给自己造成太大的麻烦;反之,如果自己地位低,还经常规劝上司改正错误,那么就更容易被误解为对上司的冒犯。

自己才能平庸,就不要推荐别人,否则,不仅未必能给自己带了多少好处,反而会让别人很轻易地爬到自己的头上,这不是自己没事找气受吗?

第二节 诽谤他人,方法多样

【原文】

攻其人忌,人难容也。陷人窘地人自污,谤之易也。善其仇者人莫识,谤之奇也。究其末事人未察,谤之实也。设其恶言人弗辨,谤之成也。

【译文】

攻击别人的忌讳之处,别人就难以容忍了。把对方陷于尴尬的境地,他就要自己玷污自己,这样的毁谤就很容易;和对方的仇人搞好关系,对方没有觉察,这样的毁谤就能出人意料;究察对方不加注意的小事,这样的毁谤就比较实在;编造出让对方无法分辨恶言,这样的毁谤就一定能成功。

【简评】

毁谤别人,要智取而不能力敌。如果正面毁谤,则对方也必定强力反驳,这样就如二犬争吠,泼妇对骂,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结果自己不一定能成功。

正确的办法是,不和对方面对面的较量,而应当出奇以制胜:

一是将对方陷于一个尴尬的境地,这样,他进也难,退也难,不管怎样,都无法开脱自己,这可以说是最容易的诽谤了。

二是和对方的仇人搞好关系,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种“朋友”在关键时刻必能倾其全力以攻击对方,从而发挥大的作用,完成自己所无法完成的事。这是一招借刀杀人之计,对方一定意料不到。

三是寻找对方细枝末节上的错误。人们通常在大事上都很谨慎小心,一般不会出错,所以如果要毁谤他,就不要在大事上挑刺;而做小事时,人们就放松了警惕,随随便便,很容易出现连自己都发觉不了的漏洞,所以如果在小事上找对方的错误,那就很容易。

四是捏造对方对上级的不逊之言。因为上级是最多疑的,对于那些不逊之言,他们宁可信其有,也不会信其无,这样一来,对方无论怎么辩解也无济于事。

不管哪种办法,都有一个总的原则,就是谤言一定要狠毒,要让第三者非常忌讳、无法忍受,比如自己要毁谤甲,就宣扬甲说了乙什么坏话,而这个坏话一定要让乙无法忍受,这样,乙就绝不会饶过甲。

第三节 被人诽谤,不必强辩

【原文】

谤而不辨,其事自明,人恶稍减也。谤而强辨,其事反浊,人怨益增也。

【译文】

受到诽谤而不强词夺理地辩白,那么事情的内幕自然就会明了,人们的厌恶也就会稍稍减弱一些;受到诽谤而强辩,事情的内幕反而会浑浊不清,人们的怨恨也就更加增加了。

【简评】

受到毁谤时,辩与不辩,结果往往大不相同。

并不是任何事情都需要解释,更何况有些事情反倒是越解释越胡涂。所以遭遇非议之时。不作任何辩解自有其益处,这样做,能体现自己的宽容与大度,从而获得别人的谅解。相反,如果一遭遇毁谤,便急于为自己辩解,不但起不到澄清事实的目的,反倒有了欲盖弥彰之嫌,徒增别人的厌恶。

第四节 假天借民,谋求私利

【原文】

失于上者,下必毁之;失于下者,上必疑之。假天责人掩私,假民言事见信,人者尽惑焉。

【译文】

失去了上司欢心的人,必然要受到下级的毁谤;失去了下级拥护的人,必然会受到上司的怀疑。假借天意来责备他人,以掩盖自己的私心,假借民意来说事情,以表现自己的信义,那么所有的人都会被迷惑。

【简评】

当用正当手段达不到目的时,就得借用外力了。外力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是天意,一个是民心。

敬天、爱民,是中国古代任何一位统治者都必须遵守的规则。天意、民心均不可违背,哪怕是最残暴的统治者,对这两者也存在着敬畏的心理。《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易经》中说,君子要“顺天”,要“顺乎天而应乎人”,可见天意、民心均不可违。

所以,利用天意和民心是打击政敌、达到自己目的的一个很有效的手段。

第八章 示伪

本篇说的是真和假,即真诚与虚伪的问题。

有意把自己伪装起来,是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官场之中,对手多而朋友少,所以虚伪多而真诚少,表面的客客气气,背后却经常隐藏着腾腾杀气。

政坛中充满了勾心斗角,得意者扶摇直上,失意者跌入深渊。因此要想保存自己,就必须做到两点:一是自己要假,给自己戴上一层面纱,二是要认清对方的假,看穿对方的画皮。只有这样才能暗算别人而不被别人所暗算。

第一节 真伪并存,贵在明辨

【原文】

无伪则无真。真不忌伪,伪不代真,忌其莫辨。

【译文】

没有虚假就没有真实。真不忌惮假,假也不能代替真,但怕的是人们分辨不出来真和假。

【简评】

浪迹官场,应当善于区别真与假。

人都爱真,人皆憎假。但何者为真、何者为假,却必须要能正确识别。

一般来说,人都是表里如一的,心里想的是什么,言行举止就相应地表现出什么,这是自然规律。不过,小人们却有意地让内心和外表分离开来:一肚子男盗女娼,却满口仁义道德;明明恨之入骨,却满脸堆笑;当面阿谀奉承,转过身来却举起刀枪,正如《红楼梦》里所形容的:“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

小人们为什么要这样违反自然规律呢?因为有他不可告人的目的,那就是陷害人。

所以,一定要分清真假,不然就会后悔莫及。

第二节 十分虚伪,八分真诚

【原文】

伪不足自祸,真无忌人恶。顺其上者,伪非过焉。逆其上者,真亦罪焉。

【译文】

虚假的不够充分,就会自己招来祸害;真实得无所顾忌,就会让人讨厌。顺从上司的人,即使是虚假也没有错;违背上司的人,哪怕是真诚也会有罪。

【简评】

虚伪和真诚要达到什么程度才能安然无恙?按冯道的看法,应当是十分虚伪,八分真诚。

所有人都憎恶虚伪,所以虚伪的尾巴千万不能露出来,否则,对方一来会憎恶自己,二来也会对自己提高警惕。这样,自己利用虚伪获取私利的目的便无法顺利达到。

所有的人都喜欢真诚,但同时所有的人也都憎恶别人冒犯自己。所以,真诚是可以的,但必须注意要有保留,当看到别人的不足或错误时,不要直截了当地指出来,那样只会招来厌恶。

第三节 求人须曲,拒人宜婉

【原文】

求忌直也,曲之乃得。拒忌明也,婉之无失。

【译文】

乞求别人,忌讳直来直去,要委曲才能达到目的;拒绝别人,忌讳公开表明,要婉转才能万无一失。

【简评】

这一节讲的是求人及拒人的时候如何用虚假的手段来达到目的。

不管是求人还是拒人,都应当婉转委曲,切忌直来直去。

求人如果过于直接,那么自己就显得很卑贱,因此会遭到别人的鄙视,使自己的目的无法达到。拒人如果过于直接,则对方的自尊心就会受到伤害,从而怀恨在心,这是自己为自己树立敌人,实在不可取。

正确的方法是婉转委曲,既表达了自己的意思,同时又不伤害到自己或他人的自尊:求人的时候,委曲能赢得他人对自己的尊敬;拒绝的时候,婉转能赢得他人的谅解。

第四节 君子怀恩,小人负义

【原文】

忠主仁也,君子仁不弃旧。仁主行也,小人行弗怀恩。君子困不惑人,小人达则背主,伪之故,非困达也。

【译文】

忠诚主管仁义,君子的仁义是不抛弃故旧;仁义主管行为,小人的行为是忘恩负义。君子身处困境也不会迷惑别人而抛弃故旧,小人一显达就会背弃主人。这是人们虚假的缘故,和身处困境或者是显达没有关系。

【简评】

地位变了之后,如何对待故交——亲朋好友,甚至自己的亲属?君子和小人的态度有别:君子困穷心不改,小人一阔脸就变。

君子永不抛弃故旧,哪怕是身处困境,自己有一口吃的,就要分给朋友半口,当然,处于顺境中就更不抛弃了。而小人则不一样,人一阔,脸就变,哪怕这个朋友以前对自己有恩。

君子和小人对待故交的态度迥然不同,可是在冯道看来,他们都是虚伪的,就连君子的仁义,也值得怀疑。当然,这是典型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第五节 无礼者真,守诺者伪

【原文】

俗礼不拘者非伪,事恶守诺者非信,物异而情易矣。

【译文】

不拘泥于世俗礼节的人不会虚伪,事情已经变糟却还遵守诺言的人并非就是诚信。情况一不同,人的行为就有变化了。

【简评】

礼是针对俗人制定的,俗人不讲礼,社会就乱了套,所以礼本身也可以说是俗的。但这种俗礼不适用于真诚的人,他们完全用不着以俗礼来限制,因为他们的心地是真诚的。

而表面上守信的人,内心却不一定真的就讲诚信。同别人约会,事情已经背离了原来的诺言,但他们还在坚守着约定。这种人看起来很诚信,实则不然,这种诚信往往要打个折扣来看。他们往往是想借此以显示自己信用,从而达到更大的目的。这种人非常虚伪,令人厌恶。

第九章 降心篇

“降心”即是从心理上打败对方,亦即攻心。

只有摸透了对方的思想、性格等,才能有效地制服对方:对方是君子,就用对付君子的方法;对方是小人,就用对付小人的招数。

作为官场老手的冯道,给我们展示了小人们在这方面的经验,主要有:制服他人,攻心为上;不指责走红者,不结交倒霉蛋;阴谋诡计,不露声色;用不同的方法制服君子和小人;理不直言,谏宜婉转;仁义戒滥,恩威戒偏,等等。

第一节 制服他人,攻心为上

【原文】

以智治人,智穷人背也。伏人摄心,其志无改矣。

【译文】

用智谋来治理人,那么当智谋穷尽后,别人就会背弃自己;靠慑服一个人的内心来收服他,那么他对自己的忠诚之心就不会改变了。

【简评】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成都武侯祠的这副对联总结了诸葛亮军、政两方面的经验,脍炙人口。在军事方面,诸葛亮的攻心战术,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可见用暴力从身体上征服或用权谋来统驭对方,都只是权宜之计,终不可能永远使之屈服;要想彻底地征服对方,只有进行心理战,从心理上将其击垮。

第二节 不责走红者,不交倒霉蛋

【原文】

上宠者弗明责,上怨者休暗结。

【译文】

被上司宠幸的人不要公开指责他,被上司怨恨的人不要私下结交他。

【简评】

人的言谈、行动,以什么为标准?君子以仁义为标准,符合仁义的事才去干,不仁不义的事坚决反对。而小人则不同,他们看上司的脸色办事。

在小人们看来,个人的仕途、命运,毫无疑问地都掌握在上司手中,所以,自己的一切行动,都要先看看上司的脸色。

所以被上司宠幸的人,就要巴结、奉承,而不能公开指责。否则,拔起萝卜带出泥,很容易触怒上司,那自己就没有好果子吃。相反地,被上司厌恶、痛恨的人,就要敬而远之,坚决不要和他交往,否则,就相当于和上司对着干,结果也可想而知。

第三节 阴谋诡计,不露声色

【原文】

术不显则功成,谋暗用则致胜。

【译文】

手段不显露出来就会成功,计谋暗中运用则可以取胜。

【简评】

小人好用阴谋。阴谋,即见不得人的计谋。俗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这种背后射来的暗箭,往往能致人于死地。

所以,一方面要提防小人们的这种阴谋,另一方面,如果要想打倒别人,那也不妨射出这种暗箭。

第四节 君子制于亲,小人畏于烈

【原文】

君子制于亲,亲为质自从也。小人畏于烈,奸恒施自败也。

【译文】

君子制约于自己的亲属,所以亲属成了人质,他就会自然顺从;小人畏惧比自己更奸诈的人,长久地对他们施以奸诈,他们自然就会失败。

【简评】

君子、小人各有自己惧怕的对象。

君子惧怕什么?惧怕国君或亲人。他们宁可自己受害,也不能看着亲人受伤。所以如果要想制服君子,把他们的亲人控制起来就可以了。

而小人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所以他们可不管什么亲属,一物降一物,他们只怕比自己还奸诈的人。只有更奸诈的人,才能损害小人们的利益,所以小人也才怕他们。

第五节 理不直言,谏宜婉转

【原文】

理不直言,谏非善辨,无嫌乃及焉。情非彰示,事不昭显,顺变乃就焉。

【译文】

道理不要直接说出来,进谏言并非靠善于辩论,没有说客的嫌疑才能达到目的;情感不能显示出来,事情不能公开化,顺应变化才能成功。

【简评】

向上司进谏是要冒风险的。韩非子说:“龙如果驯顺了的话,就可以让人乘骑;但是龙的喉下有逆鳞,如果人不小心触犯了这个逆鳞,龙就一定要杀人。国君也有逆鳞,所以游说国君的人千万不能触犯他的逆鳞。”韩非子目光如炬,洞察到了进谏的危险性。

那么,如何进谏才能不触犯上司呢?最主要的是不要直来直去,那样很容易刺伤上司的自尊心,从而引起反感;而要婉转地讲道理,让对方在不知不觉中掉入自己设计的圈套,接受自己的意见。

第六节 仁义戒滥,恩威戒偏

【原文】

仁堪诛君子,义不灭小人,仁义戒滥也。恩莫弃贤者,威亦施奸恶,恩威戒偏也。

【译文】

仁可以杀死君子,义不能灭掉小人,仁和义应警惕不要滥施;恩德不能忘了给贤良之人,威严也要施加给奸邪之徒,恩德与威严的施与应戒除偏颇。

【简评】

不能对每个人都讲仁义,对君子可以施以仁义。但如果对小人同样如此的话,那么后果就非常危险了:一来自己可能因为小人的忘恩负义而受到打击,二来小人也不会因为自己的仁义而被感化。所以对小人不能施以仁义。

恩德和威严的施与,要注意不要偏颇。一般来说,人们往往把恩德给予小人,因为他们对自己“忠心耿耿”,而把威严或者是惩罚给予那些君子,因为这些人常常挑自己的刺,好象总和自己过不去。其实这样做是错误的。小人的“忠诚”,只不过是逢迎、阿谀自己而已,一旦自己失败,他们会立刻毫不留恋地掉头而去。而君子才真正是忠诚的,他们的挑刺,完全不是为了他们个人,而是为了自己。

所以,恩德和威严的施与一定不能偏颇,恩德既给小人,也要给君子,而威严或惩罚既给君子,同时更要给小人。

第十章 揣知篇

“揣”是估量、猜测的意思,“揣知”即猜测对方的心思以了解对方。

宦海风云,险滩恶礁,稍不注意便可能粉身碎骨,但只要摸准了别人的心思,那么做事就很简单了,恰如夜航中有了灯塔,一言一行就可以有的放矢,或者有所避忌,或者投其所好。如此则必然稳操胜券;否则,恐怕要碰得头破血流。

第一节 知人知心,驾驭对手

【原文】

善察者知人,善思者知心。知人不惧,知心堪御。

【译文】

善于观察的人能了解别人,善于思考的人能了解人的心思。了解别人,就无所畏惧,了解人的心思,就能驾御他。

【简评】

如何战胜对手?孙子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了解对手,才能战胜对手。

摸准对手的思想、性格、好恶等,这样才能站在一个制高点上,从而也才有可能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制服他。反之,如果不了解对方,那么所有的出击都将是盲目的,漫无目的,所以也很可能失败。

第二节 揣测心结,消除敌意

【原文】

知不示人,示人者祸也。密而测之,人忌处解矣。

【译文】

揣知的结果不能让显示给别人,显示给别人,就会有祸患。揣测到别人的私密,别人忌讳的地方就能消解了。

【简评】

别人忌讳自己,必然有忌讳的原因,不解开这个结,那么自己便始终得不到对方谅解,甚至还会受到对方的伤害。只有消除了对方心中的这个疙瘩,他对自己的敌意才会冰消瓦解,而自己也才能得以全身。

所以,精明的政治家通常都很注意揣测到对方心中的那个结。

第三节 君子远谋,小人短见

【原文】

君子惑于微,不惑于大。小人虑于近,不虑于远。

【译文】

君子被细微的小事所迷惑,而不会被大事迷惑;小人考虑的是眼前,而不考虑长远。

【简评】

君子和小人的区别之一是处理问题时着眼点的大小、远近。君子一般着眼于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事,这些都是大问题,所以他们显得目光远大;而小人考虑最多的往往是私利,所以他们斤斤计较于小事,患得患失,只看见眼前一己之私利,而不知道考虑长远的国家大事。

【译文】

“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胡涂。”这两句话在中国脍炙人口,后一句说的是宋初宰相吕端的故事。

吕端起初为官的时候,仕途坎坷,历任国子主簿、太仆寺丞、秘书郎、直弘文馆、著作佐郎、直史馆、太常丞、知县、知州等,有几次还无端被卷入官司,到后来才慢慢顺利起来。当时的名臣赵普曾评价他说:“吕端做官,遇到上司的嘉奖,他并不喜笑颜开得意忘形,遇到挫折,他也没有沮丧、恐惧的表现,真是个当宰相的料。”

赵普的评价是正确的,可是吕端的这种表现,也让有些人觉得他是个胡涂虫。宋太宗想任命吕端为宰相,有人就说:“吕端是个胡涂虫,怎么能担任宰相呢?”宋太宗说:“吕端在小事上胡涂,可是遇到大事却不胡涂。”所以坚持任命他为宰相。

果然,吕端当了宰相后,在两件事上就印证了宋太宗的判断。

一件是保全李继迁母亲的性命以牵制李继迁。李继迁在西部边疆上不断侵扰,弄得朝廷很头疼,后来,宋军俘获了他的母亲,大家恨透了他,宋太宗和主管军事的大臣就决定杀死李母以出气。吕端听说后,急忙去面见宋太宗,阻止他这样干。吕端说:“以前楚汉争霸,项羽俘获了刘邦的父亲,准备煮死他,刘邦说:‘好的,煮好后,别忘了分给我一杯肉汤尝尝。’可见干大事的人,他们往往不会顾念自己的亲人,何况是李继迁这样的狂妄之徒呢?陛下今天杀了他母亲,明天就能俘获他吗?只不过是增加了他的仇恨,使其反叛之心愈加坚定而已。所以李母不能杀。”宋太宗问:“那怎么办呢?”吕端说:“不如把李母安置在西部边疆的一个州县,好好地奉养她,这样兴许还可以招安李继迁。纵使不能招安,我们有他母亲在手中,也可以拴住其心,使他知道母亲的性命掌握在我们手中,这样他就不敢再像以前那样为所欲为了。”宋太宗恍然大悟,一拍大腿,说:“不是你,险些误了我的大事。”就按照吕端的办法处置李母,果然一切均如所料,李继迁虽然没投降,但老实了许多,他死后,儿子干脆就归降了朝廷。

另一件是迎立新君的事。宋太宗病重期间,吕端作为宰相,每天都与太子一道进宫看望宋太宗,他担心有人趁机捣乱,危害太子。

吕端的担心不无道理,实际上,宦官王继恩和副宰相李昌龄等人的确早已勾结,想等宋太宗死后,就立即废掉太子,另外拥立一位王子继位,以取得荣华富贵。他们日夜在宋太宗的妻子李皇后跟前蜚短流长,李皇后是个妇道人家,本无主意,被说得有些心动了。

宋太宗刚死,李皇后就命王继恩召见吕端,想同这位宰相商量废立之事。吕端一听说被皇后召见,就知道事情紧急,他当机立断,用计把王继恩锁在房子里,派人看守,以切断王继恩和其它人的勾结,随即进宫。

进宫后,李皇后说:“皇帝已经驾崩,大家准备把太子废掉,另立一位王子继位,你看怎么样?”吕端说:“先帝立太子,为了什么?为的正是在驾崩之后新国君能顺利即位,而不致发生王子们互相残杀的流血事件。现在先帝刚去世,我们怎么能突然忘了他的命令而另有打算?”李皇后本无主见,王继恩又不在身边,经吕端这么一说,她也哑口无言了。

在吕端的坚持下,太子被车辇载着来到大殿上,登上皇帝的宝座,在面前垂下帘子,召见大臣们。这时吕端还没有看到皇帝的真面目,按理,大臣们应当向皇帝跪下,但是考虑到一跪下,就相当于承认了皇帝的身份,所以他站立在大殿的台阶下,昂然不跪,以防止假太子即位。他要求掀开帘子,看清楚后再跪。帘子掀开后,他登上台阶,走上前去认真地看了看,看清楚的确是太子后,然后才走下台阶,率领群臣跪下,山呼万岁。这样太子才顺利即位,避免了一场大规模的流血冲突。

历史上的英雄豪杰,往往不拘泥于小事,他们在小事上随随便便,马马虎虎,但是有一点,他们在大事上却毫不含糊。这些人平时看起来有些胡涂,但其实这才是干大事的人,在关键时刻他们能发挥关键作用。

小人则目光短浅。

西汉初年,吕太后篡夺了刘氏的皇族大权,而把自己的娘家人都封以高官。吕太后活着的时候,大臣们一个个敢怒不敢言。吕太后刚死去,齐王就首先在山东起兵反抗吕氏家族,京城的大臣们也想诛杀吕家人,但禁卫军南北二军的军权却分别掌握在吕禄、吕产手中,所以首先得把军权夺回来。

吕禄的好朋友郦寄被大臣周勃劫持,于是只好奉周勃的命令去欺骗吕禄说:“太后把你封为赵王,大家也都没意见。可你这个赵王却不守规矩。你不到自己的封地赵地去,而是领着北军驻守在京城,所以大家就对你起了疑心,怀疑你要趁着太后刚死、皇帝年幼的机会篡夺大权,齐王起兵反抗,就是为了这个。”吕禄是个没脑子的人,他一下懵了,问:“那怎么办?”郦寄说:“最好你把北军的将印交给国防部长周勃,然后离开京城回到自己的封地,去享荣华富贵。这样,齐王就会罢兵,大臣们也消除了对你的疑心,你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吕禄点头称是。

这事立刻传到了吕禄的姑姑吕媭那里,吕媭大怒,骂吕禄说:“你作为一个将军却要离开自己的军队,这成什么话!你一交出兵权,吕氏家族要被灭门了!”说着,她抱出自己珍藏多年的珠宝扔在堂下,让仆人们去捡,说:“这些东西全给你们,反正过几天吕氏要被杀光,我就不必替别人保存了。”

其实,吕太后临终前就叮嘱过吕禄等人,说:“我眼看要死了,大臣们可能要发动政变杀死你们。不过不要紧,你们手里掌握着禁卫军,就能控制住他们,也可以控制皇帝。所以我死后,你们一定要带兵守住皇宫,挟持住皇帝,不要离开军队去为我送丧。”

吕太后和她的妹妹吕媭极有远见,可惜吕禄碌碌庸才,目光短浅,他听信了郦寄的话,交出了北军的兵权,周勃立即派北军攻杀了猝不及防的吕产,这样南军也落入到周勃手中。随之,准备到赵地去享清福的吕产在交出兵权的第五天就被逮捕并砍了头,吕媭被抓起来乱棒打死。吕氏家族的人无论男女老少,全部被抓起来杀掉。

(参见《宋史》、《史记》)

第四节 设置疑惑,鉴别真伪

【原文】

设疑而惑,真伪可鉴焉。附贵而缘,殃祸可避焉。

【译文】

设置疑问来迷惑别人,真诚和虚伪就可以鉴别;依附显贵攀援而上,灾祸就可以避免。

【简评】

官场之中,普遍存在着尔虞我诈的现象,许多人脸上都像戴了面罩似的,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包藏的严严实实。所以,若要保全自己,就必须正确揣测到对方的心理,看清他的庐山真面目,这样才能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否则,很容易被别人暗算。

如何揣测对方的心理呢?设置疑问来迷惑对方是一个有效的手段。对手因为被疑问所迷惑,一时分不清真假,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最容易露出本相来。

第五节 结交左右,揣测上情

【原文】

结左右以观情,无不知也。置险难以绝念,无不破哉。

【译文】

结交他人的左右之人以观察情势,就没有不知道的事情;安置他人于险难之中而根绝其希望,就没有打不败的人。

【简评】

要想往上爬,最重要的是揣测上司的心思,从而通过自己的言语、行为博得上司的欢心。

那么,如何能正确揣测到上司的心思呢?其中最主要的一条便是结交上司身边的人,因为上司的心理,是通过他自己的一言一行表现出来的;而一言一行,只有身边的人才能尽收眼底。所以,狡猾的小人们常常结交这些人,从而及时刺探到到近一段时间上司的心理、好恶等,然后做出相应的举动。这样,在官场中才可以万无一失。

后记 | 冯道的官场之路

五代十国是一个充斥着内讧、战争的时代,朝代频繁更迭,如北方的五代,前后仅仅延续了五十三年,却一共更迭了五个朝代,其中最长的后梁延续了十六年,而最短命的后汉一共才存在了四年。

处在这样一个大动荡的时代中,如何活命,进而如何保持荣华富贵,就成了每一个人特别是达官显宦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冯道,无疑是这一方面的“佼佼者”。

中国历史上,朝代更迭之后,旧时代的大臣一般有三种出路:要么尽忠于先朝而死去,要么被崛起的新朝代所贬逐,要么隐居不仕。而冯道则不然,他历经四个朝代,不仅没有为先朝尽忠而死或被现政权贬斥,也没有隐居起来,反而成了每一个朝代的大红人,不管哪个政权上台,他都能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冯道一共当了二十多年的宰相,成为官场上著名的“不倒翁”,他不倒的诀窍在哪里呢?

后唐达官

冯道(882—954),字可道,瀛州景城(今河北省河间市)人,唐末,他逃往太原,得到盘踞太原的军阀李存勖的赏识。

李存勖后来建立后唐,当了皇帝,是为唐庄宗。刚一当上皇帝,唐庄宗就任命冯道为翰林学士,翰林学士是皇帝的秘书,地位无疑非常重要,经常是宰相的后备人选;接着又升为户部侍郎、兵部侍郎等,相当于民政部和国防部的副部长。说明唐庄宗非常看重冯道。

过了几年,唐庄宗的义兄李嗣源发动兵变,庄宗被乱兵所杀。

唐庄宗比较赏识冯道,可是当他被义兄李嗣源推翻、杀死后,冯道不仅不为旧主报仇,却摇身一变,投靠了新主李嗣源。

李嗣源也很看重冯道。

李嗣源刚当上皇帝,就问身边的一个大臣:“先帝时的冯道在哪里呢?”答:“现任翰林学士。”唐明宗说:“这个人我以前很了解,是个好宰相。”于是召见冯道,拜为中书侍郎、刑部尚书平章事,后来又封为门下侍郎、户部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尚书左仆射、端明殿学士、特进、上柱国等,封给始平郡公的爵位。

名称一大堆,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端明殿学士”是李嗣源创设的,冯道是第一个担任这一职位的人;中书、门下、尚书是行政中枢,执掌大权,冯道对这三个中枢都有染指;“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尚书左仆射”等,都相当于宰相,实权极大;“郡公”和“上柱国”分别是爵位和勋位,都属于正二品;特进是散官名,也是正二品。冯道之受宠,由此可见一斑。

李嗣源死了之后,儿子即位,称为唐闵帝,他依旧重用冯道。冯道仍任宰相,又被加封为“司空”,“司空”与下文出现的“太尉”、“司徒”并称为“三公”,这是一种虽无实权,但尊荣与俸禄都很高的名号,类似于现在所称的“国家元老”,为正一品。

不到一年工夫,唐闵帝的义兄李从珂谋反,闵帝仓皇出逃,随从者不到百人,而冯道却不见踪影。身为宰相、受父子两代恩宠的冯道,为什么在皇帝危难之际不出谋划策,反而避而不见?原来他另有自己的小算盘:大势不妙,需要改换门庭了。

冯道身受唐明宗和唐闵帝父子两代的厚遇,所以按照常理,李从珂谋反,冯道就应为旧主尽忠报仇。但事实恰恰相反:李从珂杀进京城后,冯道带领百官迎接,并且上了一道奏章,大夸了一顿李从珂的伟大,然后恳求他当皇帝,说这是自己发自内心的愿望,如果李从珂能答应,自己将会高兴得手舞足蹈。李从珂扭捏了一番,装作很无奈的样子就答应了,是为唐末帝。

如此的奴颜婢膝,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自身的利益,果然,冯道在原来“司空”、宰相的基础上,又加封为“太尉”,这也是正一品。 后唐一共四个皇帝,其中两个是靠叛乱当上的。而不论谁做皇帝,不管政治风云如何变幻,冯道都能稳坐钓鱼台,保持他的高官显位,看来他的确有一套做官的秘诀。

后晋显宦

代替后唐的是后晋,唐明宗的女婿石敬瑭叛乱,推翻后唐,石敬瑭成了晋高祖。

冯道继续被委以重用,继续担任他的太尉、司空、平章事等,甚至更加重用,加封“司徒”(正一品),爵位成了“国公”(从一品 )。又封为“开府仪同三司”,这是“阶”的最高一级。有一次晋高祖想派冯道出使契丹,但转念一想,对冯道说:“你官位极高,德望极重,不能去。”可见无论是实际权力还是虚衔,冯道都已经达到了极致,真正是位极人臣。

晋高祖叛乱成功当上皇帝,依靠的是契丹的力量,代价是割让燕云十六州;除此之外,每年得给契丹进贡大量的财物,并且尊称比自己小十岁的契丹国主耶律德光为“父”,自称为“儿”。对此,有良知的人都痛心疾首,坚决反对,当时一些边疆上的地方官都起兵打击契丹,表现出民族大义。又比如石敬瑭当上皇帝后,命礼部尚书王权出使契丹以作答谢,但王权坚决拒绝,因为前代从没有过向胡人称臣称子的,他说:“我老了,岂能向胡人屈膝磕头!即使因为违背圣旨得罪了皇上,我也心甘情愿。”王权因此被罢职。

王权因不愿出使契丹、违拗了皇帝而被革职,冯道绝不像王权这么“傻”。他自告奋勇出使,对石敬瑭说:“陛下身受契丹的大恩,我又身受陛下您的大恩,我愿意去。”

到了契丹,契丹国主久闻冯道之名,想把他留下来,冯道说:“我们后晋是儿子,你们契丹是父亲,我在后晋当官,也就是在你这里当官。”这么一忽悠,契丹国主也很高兴。出使归来,他果然深得石敬瑭的信任,又免不了一番加官进爵。

后来,契丹国主耶律德光灭掉了晋朝,这时冯道不仅不为国尽忠,反而又投靠了契丹,而且愈加奴颜婢膝。耶律德光问:“为什么现在来朝见我?”答:“无城无兵,一败涂地,怎敢不来。”问:“一败涂地?为什么不尽忠而死?你是个什么样的老头子?”答:“无才无德、又笨又顽固的老头子。”耶律德光也被逗笑了,封他为太傅。

身受数代皇帝的信任,被委以高官,然而不以国家、百姓为重,在天下大乱时却自称无才无德,推卸责任,冯道可谓厚颜无耻。其实,早就有人指责冯道了,有人曾对晋出帝说:“冯道只是个太平年代的宰相,如今天下动荡,他却明哲保身,指望他来救济天下,就像用和尚来呼鹰一样,必然无效。”

后汉重臣

晋代灭亡之后,后汉建立,这时冯道又归顺了后汉,拜为太师。冯道在后汉写了一篇《长乐老自叙》,叙述自己的历仕数朝的过程,他得意洋洋地夸耀自己成功的仕宦经历:

“余阶自将仕郎,转朝议郎、朝散大夫、银青光禄大夫、金紫光禄大夫、特进、开府仪同三司。

职自幽州节度巡官、河东节度巡官、掌书记,再为翰林学士,改授端明殿学士、集贤殿大学士、太微宫使,再为宏文馆大学士,又充诸道盐铁转运使、南郊大礼使,明宗皇帝、晋高祖皇帝山陵使,再授定国军节度、同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一为长春宫使,又授武胜军节度、邓随均房等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

官自摄幽府参军、试大理评事、检校尚书祠部郎中兼侍御史、检校吏部郎中兼御史中丞、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检校太师、兼侍中,又授检校太师、兼中书令。正官自行台中书舍人,再为户部侍郎,转兵部侍郎、中书侍郎,再为门下侍郎、刑部吏部尚书、右仆射,三为司空,两在中书,一守本官,又授司徒、兼侍中,赐私门十六戟,又授太尉、兼侍中,又授戎太傅,又授汉太师。

爵自开国男至开国公、鲁国公,再封秦国公、梁国公、燕国公、齐国公。

食邑自三百户至一万一千户,食实封自一百户至一千八百户。

勋自柱国至上柱国。功臣名自经邦致理翊赞功臣至守正崇德保邦致理功臣、安时处顺守义崇静功臣、崇仁保德宁邦翊圣功臣。”

一大堆的职位名称,难免搞得人头昏眼花,但只要明白一点就可以了:不论是官职的哪个领域,他都达到了别人不可企及的顶峰。不想着为前朝尽忠,反而得意地夸耀他在各个朝代都能当高官,难怪顾炎武的《日知录》中斥责冯道没有节气,毫无廉耻,说他这篇文章是“序平生以为荣,灭廉耻而不顾”。

当时天下大乱,中原改朝换代,战争频繁,北方的契丹又时常入侵,更使民不聊生。然而冯道却自称“长乐老”,身居显位却没有一点为国为民的心思,反而沾沾自喜地以自己在前后数朝及契丹所被封的高官为荣,说自己生活过得很滋润:“时时看一看书,常常喝一杯酒,吃的是美味,听的是妙声,看的是佳人,虽然年老,但老而自乐,还有什么乐趣能比得上这种快乐呢?”

后周要员

后汉将军郭威造反,攻进京城。他以为大臣们害怕自己,必然要推举自己当皇帝,可是见了冯道的时候,冯道却装作凛然不屈的样子,郭威不得已,因为冯道官职很高,所以自己反而向他跪下。到后来,郭威终于把后汉皇帝赶下了宝座,自己建立了周,果然,冯道在这时很识相,丝毫没有横加阻拦。郭威即位后,封冯道为宰相。

冯道以前侍奉了九个皇帝,这九个人都是碌碌之辈,所以他能矗立不倒,但是碰上个有作为的皇帝,就难免要倒霉。他侍奉的第十个皇帝周世宗柴荣是一个勇武有为的明君,周世宗准备亲自带兵讨伐后汉的残余势力,冯道却站出来阻拦。周世宗说:“唐太宗平定天下时,不论敌人强弱,都亲自带兵讨伐。”冯道冷冷地一笑:“陛下比得上唐太宗吗?”周世宗不服气:“敌人乌合之众,我军前往讨伐,势如泰山压卵。”冯道讥讽说:“陛下能当得了泰山吗?”周世宗勃然大怒,拂袖而起。

冯道太小瞧周世宗了,他以为现任皇帝像以前他遇到的皇帝一样碌碌无为,可是他想错了。周世宗英武有为,坚持亲自带兵出征,同时从心眼里鄙视冯道,剥夺了冯道的实权,不让他参与国家大事,而只给了他一个无足轻重的职位。受此打击,冯道不久就死去了,结束了他圆滑、显赫的一生,终年七十三岁。

《旧五代史》中说冯道“历任四朝,三入中书,在相位二十余年”,如果算上契丹,那就是历任五朝了,不管如何改朝换代,他都能位居人臣之首,前后共担任了二十余年的宰相。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忠诚,冯道久任宰相,但“忠诚”二字在他身上却荡然无存:不论前一个朝代如何重用他,如何施以恩宠,在被后一个朝代推翻后,冯道都绝不会为之尽忠,而是转而投靠新朝,照样做他的宰相,照样享他的清福。所以《旧五代史》中评价说:“冯道前后曾服务于四个朝代,当过六个皇帝的宰相,能算作忠诚吗?一个女人前后侍奉两个丈夫,已经是不幸了,更何况再三再四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