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一枯榮! 榮枯鑑, 可謂過來人的心血之作!

序言 | 官場達人的心血之作

瞭解“五代十國”歷史的人,應該不會對“馮道”這個名字感覺陌生。

馮道(882─954),字可道,瀛州景城(今河北滄州附近)人,歷任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和契丹的輔佐大臣,《新五代史》中說馮道“歷任四朝,三入中書,在相位二十餘年”,無論朝代如何更換,他都能位居人臣之首,前後擔任宰相二十餘年,創造了中國古代官場史上罕有的奇觀,這與他事君很少諫諍、奉迎上意,不無關係。有人據此認為馮道是個“小人”,從北宋鴻儒歐陽修到今日大家餘秋雨,這些代表著主流的意識無不如此論斷。除了將馮道其人視作“小人之極端”外,連其著作《榮枯鑑》也被冠以“小人哲學之精粹”。

事實上,身處五代十國那種混亂的環境裡,馮道的“小人”做法卻恰恰閃顯著大智慧的光芒,正是這樣的大智慧讓他成為了官場的奇蹟。因此,我們也可以說,《榮枯鑑》是一部有著大智慧的“小人”哲學,它是馮道在他所處的特殊環境中用心血總結出的人生之道。

在複雜多變的政治舞臺上,並沒有所謂的真正“忠臣”與“奸臣”,只是政治立場不同,政治利益不同。我們換一個角度看,馮道能夠在複雜的特殊環境中利於不敗之地,必然有他正確和智慧的一面,瞭解他的觀點,也更加有利於我們在現在的殘酷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一歲一枯榮! 榮枯鑑, 可謂過來人的心血之作!

目錄

  • 第一章 圓通篇
  • 第二章 聞達篇
  • 第三章 解厄篇
  • 第四章 交結篇
  • 第五章 節義
  • 第六章 明鑑
  • 第七章 謗言篇
  • 第八章 示偽
  • 第九章 降心篇
  • 第十章 揣知

第一章 圓通篇

總述

“圓通”所講述的是處世之道。處世之道,有善於變化的,有拘泥執著的,中國古代管前者叫做“圓”,而管後者叫做“方”。就像行車一樣,依靠圓的車軲轆,則不論道路如何坎坷,總能無往而不通;反之,車軲轆若是方的,則會舉步艱難。人生之途也是如此,善於變化的人處世圓滑,往往四通八達;而執著的人拘泥於一端,常常寸步難行。

第一節 善惡不拘,圓滑多變

【原文】

善惡有名,智者不拘也;天理有常,明者不棄也。道之靡通,易者無虞也。

【譯文】

善與惡雖然各有其名,但有智慧的人卻不拘泥於這些名稱;天理中所包含的準則固定不變,明智的人不會放棄它。當大道行不通的時候,善於變化的人才可以沒有憂慮。

【簡評】

原書這一節的主要意思是“變”。外界形勢一變,自己的立場就要跟著變,變的目的是為了保護自己。

《易經》中說:“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在政治鬥爭中,一旦發現情勢不妙,就要立刻見風使舵,隨機應變。如此一來,任憑風吹雨打,也可以穩坐釣魚臺,永保榮華富貴;反之,如果拘泥執著,認準一個理兒,那麼難免要翻船。

因此,善與惡的區分沒有什麼固定的標準,情況發生變化後,原來是萬萬做不得的“惡”事,現在就成了“善”事,得搶著去做,反之也一樣。所以善與惡雖然名稱不同,但只要是私利需要,就可以互換。只要拋棄原則,善於變化,那麼在人生的道路上,就會左右逢源,無往而不適。

第二節 捨棄名譽,愛惜生命

【原文】

惜名者傷其名,惜身者全其身。名利無咎,逐之無罪,過乃人也。

【譯文】

愛惜名聲的人,反而被名聲所傷害;愛惜身體的人,則會保全自己的身體完好無損。名和利本身沒有什麼過失,所以追逐名利也沒有什麼錯。如果有過失,那是人自己造成的。

【簡評】

在危機時刻,往往存在著兩難的選擇:是維護自己原有的好名聲呢,還是保全自己的性命?事實往往是:愛惜名聲的人,丟了性命;愛惜性命的人呢,又會毀了原有的好名聲。面對著這個兩難的局面,到底該怎麼辦?

馮道認為解決方法很簡單:保住性命為上。有的人為了虛名而丟掉了性命,這是錯的,很不值得,只有保全性命才是上策。

這就是圓通:無關緊要的時候,要樹立名聲;而在關鍵時刻,則必須丟掉名聲,保全性命,追求榮華富貴。

第三節 不求虛名,但求實利

【原文】

君子非貴,小人非賤,貴賤莫以名世;君子無得,小人無失,得失無由心也。名者皆虛,利者惑人,人所難拒哉。

【譯文】

君子並非一定就顯達高貴,小人也不一定就卑賤低微,貴和賤不是靠名聲好壞得到的。君子不會得到什麼利益,小人也不會失去什麼利益,得和失不是由人的意願來決定的。名聲虛無縹緲,而利益則最能迷惑人,讓人無法抗拒。

【簡評】

人活一世,是求名還是逐利?孔子早就給出了答案:“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們追求的是大義,因此他們擁有好的名聲;而在小人們看來,答案當然是後者。

名聲是虛的,但擁有一個好名聲又能怎樣?名聲好,地位並不一定就高,所獲之利也不一定就豐厚。有時候還正好相反,君子因為正直、清白,不會逢迎拍馬,不能老於世故,所以往往是沉居下僚,甚至窮愁潦倒。

還是逐利實惠些。財產、職位,這些都看得見摸得著,能實實在在帶來好處,所以不僅要追求,而且追求時可以不擇手段。手段卑鄙無恥沒關係,最多隻是連累了自己的名聲,被別人罵為不要臉,但名聲都是虛的,即使有所損害也無所謂。

老子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幾千年前的哲人憤世嫉俗,所以這話未免說得過了頭,但用來概括小人,卻恰如其分。

第四節 君子小人,角色多變

【原文】

榮或為君子,枯必為小人。君子無及,小人乃眾,眾不可敵矣。名可易,事難易也,心可易,命難易也。人不患君子,何患小人焉?

【譯文】

處於顯達之時,或許還可以當個君子,而處於敗落之時,就一定要做個小人了。君子就不要提了,小人卻是眾多的,既然眾多,那麼就不可以與之對抗。名聲可以改變,事實卻很難改變,思想可以改變,命運卻難以改變。人們不擔心做君子,又何必擔心做小人呢?

【簡評】

人的處境由榮變枯時,為了改變命運,品德或行為就應當有所改變。

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情況下,所扮演的角色也應不同:在處於順境時,不妨做個君子,但在處於逆境時,為了功名利祿,就一定要當小人了,這樣,哪怕自己原來的君子名聲受到損壞,或者是原來的君子思想發生了變化,但是接踵而來的富貴、榮華卻已成事實,不可改變。

為了榮華富貴,要善於變臉,這也是“圓通”。

第二章 聞達篇

總述

美好的名聲廣為傳播即為“聞”,而“達”則是顯貴之意,此處的“聞達”,主要意義偏重於“達”,即官高位顯。

這一章是從另外一個方面指導人們如何入仕、如何高升。馮道認為,好名聲和顯貴是不相容的,要想入仕,就勢必要拋棄好的名聲;而入仕之後,要想步步高昇而不是中途跌落,同樣也得如此,甚至可以做出無恥行徑來。

至於具體的做法,主要有:

對上負責,而不必理睬下級;品行可以無恥,不必顧忌名聲的好壞;一定要善於揣摩他人的心思,察顏觀色,伺機而動。只有做到這些,才能步入仕途,繼而一路高升。

第一節 取悅於上,富貴長命

【原文】

仕不計善惡,遷無論奸小。悅上者榮,悅下者蹇。君子悅下,上不惑名;小人悅上,下不懲惡。下以直為美,上以媚為忠。直而無媚,上疑也,媚而無直,下棄也。上疑禍本,下棄譭譽,榮者皆有小人之謂,蓋固本而舍末也。

【譯文】

當官不會計較這個人是善是惡,升職也不會在乎他是否奸邪。

取悅於上級的人,其人生往往能榮耀顯達,取悅於下級的人,其仕途往往坎坷淹蹇。

君子常取悅於下級,雖然下級紛紛稱讚他,但是上級不會惑於他的這種好名聲而把他升官;小人常取悅於上級,雖然惡行眾多,但下級也無法懲罰他。

下級把剛直不屈視為美德,上級把諂媚自己視為忠誠。正直不屈而不會獻媚,上級就要起疑心;獻媚而不正直,下級的人就會拋棄他。上級的疑心會禍及到身家性命這個根本,而下級的拋棄只不過是對名聲有所傷害罷了。

榮耀顯達的人都被稱為小人,是因為固守身家性命這個根本而捨棄名聲這個細枝末葉的緣故。

【簡評】

當官、升職有竅門,掌握了這個竅門,就能一帆風順;否則,就會碰得頭破血流。這和人的品行無關,哪怕是惡貫滿盈、奸邪狡詐的小人,只要深得其竅,也一樣能步入仕途,步步高昇。這個竅門是什麼?簡言之,就是隻對上負責,不必理會下級。

一個人能否當官、能否升職,權力掌握在上級而不是下級手中。那麼道理就很清楚了,要想仕途順利,只對上級負責就行,而下級對自己的看法如何,則完全不用考慮。

具體說來,對上級,一定要奴顏媚骨,這樣就會被上級視為忠誠,如此一來,即使自己惡貫滿盈,老百姓也奈何不了自己,因為有上級罩著。大不了,下級會怒罵自己,然而怒罵又能怎麼樣呢?無非是使自己的名聲受到一丁點兒損失,而沒有生命之憂。

反之,一個人,如果只對下級負責,而經常得罪上級,那他這個官肯定當不久。為什麼?因為對下級負責,往往只會得到一些讚美而有個好名聲,可名聲有什麼用呢?上級是否提拔他,標準不是名聲的好壞,而是對自己是否忠誠。更嚴重的是,如果他一味地替下級著想,正直不屈,而不奉承討好上級,那麼上級就必然就會懷疑他是否忠於自己;上級一起疑心,他的腦袋可就懸在了褲腰帶上,名聲再好也無濟於事。

名聲和生命哪個重要?當然是生命了,生命如果是大樹的根本的話,名聲就只不過是細枝末葉了。所以,一個“聰明”的人,必須對上巴結討好,而不必理睬下面的人。

這就是當官、升職的訣竅,不是深諳官場內幕的人是不會總結出來的,馮道,真的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官場老手,他的眼光之敏銳、見解之深刻、洞察力之強,令人不得不佩服。

第二節 奸詐無恥,可以榮顯

【原文】

富貴有常,其道乃實。福禍非命,其道乃察。實不為虛名所羈,察不以奸行為恥。無羈無恥,榮之義也。

【譯文】

富貴有自己的衡量標準,那就是財富殷實;福禍與命運無關,而由能明察所決定。要想財富殷實,就不要被虛誕的名聲所束縛;要想明察,就不要以奸邪的行為為恥辱。拋棄束縛、行為無恥,這是榮華富貴的真諦。

【簡評】

孔子說,“行己有恥”就可以稱為士人,意思是對自己的行為有羞恥之心,就可以稱得上是君子。孟子也說:“人不可以無恥。”然而為了升官發財,有些人常常要要做出無恥之事。

名聲和顯達是一對冤家對頭。富貴榮耀、高高在上的人,往往名聲不好,名聲好的人呢,卻常常貧賤一生。但是何謂富貴?衡量富貴的標準只有一條,那就是財富殷實,所以如果想富貴,就要不擇手段。至於由此而使自己的名聲敗壞,則可以不用忽略,因為名聲是虛無縹緲的,只有財富才是實實在在的。

要想富貴,還需要明察,只有明察上司的心思,才可以投其所好。而要投其所好,則可以用盡一切辦法,哪怕是一些奸詐卑鄙的行為,因為這樣才能博得上司的歡心。

名聲敗壞,不必顧慮;行為奸詐,不以為恥。做到了這些,富貴顯達就會降落到自己頭上來。

第三節 求名勿仕,求官莫名

【原文】

求名者非仕,位非名也。求官者莫名,德非榮也。

【譯文】

追求名聲美好的人就不要當官,因為職位不是名聲;追求職位顯赫的人不要愛惜名聲,因為品德高尚不會帶來榮耀。

【簡評】

中國的讀書人,其人生道路不外乎兩條:一是仕,二是隱。入仕往往和功名利祿緊密相聯:得斤斤計較於職位的高低,俸祿的多少;官場險惡,為了保護自己,有時甚至要和別人爾虞我詐,勾心鬥角;要處理公務,每天和世俗的人打交道。所以一入仕,就難免和“俗氣”二字聯繫起來了,而人一俗氣,則名聲大跌,因為中國古代所謂的好名聲往往是糞土功名、超然世外。

而隱居恰恰能獲得好名聲。中國古人諱言金錢、俸祿、功名這些東西,所以試想住在山中或是鄉下,每天“坐看雲起處,行到水窮時”,仰觀白雲悠悠,飛鳥翩翩,俯察清泉汩汩,游魚嬉戲,“萬事不關心”,忘卻功名、俸祿,那麼很自然地就要受到大家的稱讚了。

所以既然要當官,就不要顧忌什麼名聲了;而真正追求名聲的人,也不會去當官。

第四節 揣摩人心,伺機出擊

【原文】

君子言心,小人攻心,其道不同,其效自異哉。

【譯文】

君子說的是心裡話,而小人常研究別人的心理,他們的方法不同,所得到的結果自然就有差別。

【簡評】

孔子說:“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

君子因為品德高尚,問心無愧,所以常常坦蕩直露;而小人則恰好相反,他們會隱瞞自己的心裡話,而專門琢磨別人的心理。

但政治鬥爭是複雜的,君子有什麼就說什麼,口無遮攔,這樣做的後果往往不妙。因為把自己的想法毫無保留地呈現出來時,就會讓人抓住把柄而遭到攻擊,而且這樣做也必然會得罪一些人。

小人就不一樣了,他們善於掩飾,經常把自己的真實想法掩蓋起來,絕不過早地暴露。不僅如此,他們還積極研究別人的心理,然後再伺機出擊。這樣,對上級就能投其所好,只要獲得上級的賞識,官運就亨通無阻了。

第三章 解厄篇

“厄”即災難之意,“解厄”即解除災難。

“閉門家中坐,禍事天上來。”宦海險惡,大家互相傾軋,即使規規矩矩,老老實實,既不招誰也不惹誰,也難保就能終生平安,更何況那些處於風口浪尖、眾矢之的的人呢?所以驚濤駭浪,對官員們可以說是家常便飯了。那麼,遇到這些災難後,人們該如何面對?

馮道對此考慮得很周密:

首先,災難如何產生或者如何提前避免?他認為,只可謀身,而不可憂國,否則必然導致災難臨頭。

其次,災難臨頭後,如何消除?馮道提出了一些辦法,比如:災難來自上司,就把錯誤攬到自己身上;來自下級,就把錯誤推給別人;同時還要拉幫結派以援助自己,等等。

第一節 謀身者生,憂國者死

【原文】

無憂則患烈也。憂國者失身,憂己者安命。禍之人拒,然亦人納;禍之人怨,然亦人遇。君子非惡,患事無休;小人不賢,餘慶弗絕。

【譯文】

無憂無慮,禍患就很嚴重了。憂慮國家的人會喪失自身,憂慮自己的人則安身立命。禍患是人們所拒絕的,然而也是人們自己所招來的;禍患是每個人都怨恨的,然而也是人們自己所造成的。君子不作惡事,但禍患常無休無止;小人不做好事,但福慶卻源源不斷。

【簡評】

《論語》中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意思是人如果不考慮長遠的話,就必然有禍患出現在眼前。

每個人都抗拒、討厭禍患,所以每個人都有憂患意識,然而憂患的結果卻不一樣:有些人能安身立命,另外有些人卻死於非命。這是為什麼呢?原來他們憂患的對象不同。

擔憂國家大事,繼而為國請命、興利除弊的,往往仕途坎坷,甚至不得好死,因為他這樣做,必然會傷害到既得利益者,而相對於他一個人而言,這些人勢大力廣,他們的聯合反擊,後果可想而知。反之,只為自己利益著想的人,不用說,他們必然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

所以,憂患的對象不同,結果也會截然相反,憂慮國家的君子都是些好人,卻禍患無窮,只為一己之利益著想的小人無才無德,卻有享不盡的富貴。

第二節 得罪於上,歸罪於己;得罪於下,推罪於人

【原文】

上不離心,非小人難為;下不結怨,非君子勿論。禍於上,無辯自罪者全。禍於下,爭而罪人者免。

【譯文】

使上級對自己深信不疑,不是小人就很難做到這一點;使下屬不埋怨自己,不是君子也無法如此。如果得罪了上級,那麼不要向上司辯白,而歸罪於自己,這樣就可以保全生命;如果得罪了下級,那麼堅決爭論,把罪責推給別人,這樣才可以免除災禍。

【簡評】

在官場中,難免會得罪別人——或是上級,或是下級。對這種情況的處理,也有竅門,得其竅者安然無恙,不得其竅者,輕者丟官,重者喪命。那麼竅門在哪裡呢?

得罪了上級的人,不管錯在自己還是錯在上級,都不要向上級爭辯,而要把一切錯誤都攬到自己身上。這樣,一來替上級減輕了罪責,相當於溜鬚拍馬,二來也顯示出上級的偉大。即使自己因此而顯得能力不足,但上級通常都喜歡使用庸才而忌諱英才。如此一來,就可以使上司永遠信任自己,自己則不僅安然無恙,而且還有可能高升。反之,如果爭辯不休,那麼就意味著想開脫自己而把錯誤推給上級,這是上級所萬萬不能容忍的,上級一發怒,自己就要倒黴。

得罪了下級,處理辦法正好相反,不管錯在自己還是錯在下級,都要盡力爭辯,哪怕是強詞奪理,也一定要把錯誤推到下級身上。因為如果把錯誤歸之於己,那麼上上下下的人就都會對自己有意見,上級會認為自己能力不足,下級會因為自己出現過錯傷害了他們而埋怨不休,上下都不滿,自己就成了眾矢之的,仕途也就基本上走到頭了。合理的辦法是,一定要把責任推給下級,這樣就能開脫自己,而讓下級成為替罪羊,縱使他對自己有怨恨,但官大一級壓死人,他又能奈我何!

《論語》中孔子說:“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意思是君子責求自己,而小人總是責求別人。本來在任何情況下都是這樣,先找自己的錯誤,而馮道“創造性”地把這句話拆開:有些時候要自責,有些時候卻要責人。

第三節 拉幫結派,消災解難

【原文】

君子不黨,其禍無援。小人利交,其利人助也。道義失之無懲,禍無解處必困,君子莫能改之,小人或可諒矣。

【譯文】

君子不拉幫結派,所以大禍臨頭時就沒有人來施以援手;小人靠利益結交了許多人,那麼即使形勢本來對他就已經很有利了,也會有人來幫助他。小人失去了道義,不會受到懲罰;而君子一旦大禍無法解除,就必然身陷困境。君子不會改變他這種處世方法,而小人那樣做也是情有可原。

【簡評】

馮道認為,混跡官場,必須拉幫結派。

《論語》中孔子說:“君子群而不黨。”意思是說君子合群但不結黨。反過來,作為一個小人,就必須要結黨了。

中國古代的官場,拉幫結派的現象非常多。這樣,自己就可以在宦海中從容遨遊:上頭有同黨,自己就可以節節高升;一旦不小心被貶官,也不用擔憂,因為同黨會營救自己的。這還不算,即使形勢對自己已經很有利了,也照樣會有人幫助自己。這就是小人們的得意之處:錦上而有人添花。

但正直的人一般是不這樣做的,因為結黨是為了營私,而正直的人心地無私,心裡只有國家和老百姓,他們把個人的利益甚至生命放到了次要的地位,自然也就不注意結黨了。但是這樣一來,自己就會很孤單,當大禍臨頭的時候,沒有人會來幫助、拯救自己,所以到最終很可能身陷困境而無法自拔。這就是君子們的悲劇:雪中而無人送炭。

第四章 交結篇

人處於社會之中,不可能獨來獨去,而必須與他人交往。揚帆於宦海之中,更需要深諳交往之道:如果交往得法,就可以一帆風順;如果交往無術,難免要船翻人亡。

那麼,交往時應注意些什麼呢?馮道總結了幾點:善惡皆交,敵友常易;貴不賤人,賤不自賤;示人以愚,韜光養晦;暗中結交,陷害他人。

第一節 善惡皆交,敵友常易

【原文】

智不拒賢,明不遠惡,善惡鹹用也。順則為友,逆則為敵,敵友常易也。

【譯文】

聰明的人不拒絕和有才能的人結交,也不疏遠品行敗壞的惡徒,善人與惡徒都可以被利用。順從自己的就是朋友,反抗自己的就成了敵人,朋友和敵人經常互換。

【簡評】

人生在世,不管是誰,都需要結交他人。由於小人時刻以自己的利益為中心,所以他們交往之道也完全以自己的利益為出發點:

一是結交的對象。所有的人都可以結交,不管這個人是善還是惡。

君子交友,往往不苟且,他們一般秉承“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道不同不相與謀”的古訓,只願意結交一些品行同樣高尚的人,而絕不和惡徒來往。而小人則不然,所有的人都可以結交,因為他們交友的目的,純粹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俗話說: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所以不管對方是香是臭,他們統統往屋裡拉。

二是敵友常易。所謂“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一切都從自身利益出發。所以在小人眼裡,對方所扮演的角色也常常變換:同一個人,過去是朋友,現在說不定就是敵人;現在是敵人,將來說不定就又成了朋友。判斷的標準是什麼?就是看他是否順從自己。

小人實在可惡!對這種人,君子能不提高警惕嗎?

第二節 貴不賤人,賤不自賤

【原文】

貴以識人者貴,賤以養奸者賤。貴不自貴,賤不自賤,貴賤易焉。貴不賤人,賤不貴人,貴賤久矣。

【譯文】

顯貴者因為善於識別人才而顯貴,卑賤者因為姑息養奸而導致卑賤。顯貴者不把自己看得顯貴,卑賤者不把自己看得卑賤,那麼他們的地位和身份就要互換了。顯貴者不把別人看得卑賤,卑賤者不把別人看得顯貴,那麼他們的地位和身份就會長久。

【簡評】

如何才能顯貴並長久地保持這種身份和地位?

要善於識別人才,芸芸眾生中,必然有不少人才,應當竭盡全力扶持他們。因為他們是自己的“積優股”,將來一定可以高升。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自己也可以跟著飛黃騰達。反之,如果姑息養奸,對一些所謂的壞人,不僅不設法遠離甚至除去他們,反而和他們在一起廝混。而這些人將來肯定是要走下坡路的,他們一倒黴,自己也就連帶著倒黴了,很多人由貴而賤,原因就在於此。

對於地位卑賤的人來說,要想顯貴起來,一是別自輕自賤,要有堅定的信念,相信自己終有一日能如大鵬一樣沖天而起,這樣自己才會獲得前進的動力;二是要在每個顯貴者面前充孫子,諂媚奉承,博得他們的歡心。做到這兩點,最終才有可能改換門庭。

顯貴之後,如何長久保持這種地位?方法是既要自貴,同時又不要輕視別人。顯貴之後,言行舉止一定要和這種身份、地位相稱,讓別人感覺到你的尊貴。同時別趾高氣揚,盛氣凌人,而要對每個人都客客氣氣,保持謙虛、恭敬的姿態,哪怕對方的地位比自己低。這樣,才能獲得上上下下所有人的好感。所有的人都稱讚自己,就可以永保富貴了。

第三節 示人以愚,韜光養晦

【原文】

人冀人愚而自明,示人以愚,其謀乃大;人忌人明而自愚,智無潛藏,其害非止。明不接愚,愚者勿長其明;智不結怨,仇者無懼其智。

【譯文】

人們都希望別人愚蠢而自己聰明,所以如果向別人顯示自己很愚蠢,這種人的心計才算是遠大;人們都忌諱別人聰明而自己愚蠢,所以智慧如果不隱藏,那麼禍害就會無休無止。聰明的人不和愚蠢的人來往,對愚蠢的人,不要增加他的聰明;明智的人不和人結怨,所以對仇人,不必害怕他的智慧。

【簡評】

和人交往的時候,要主動示弱。在別人面前裝出很愚笨的樣子,這樣就可以迷惑對方,使對方放鬆對自己的警惕,從而保全自己,如果需要攻擊對方,也可以出其不意,一戰而勝。反之,智謀如果不隱藏的話,處境就有點危險了,甚至將招來殺身之禍。

之所以要如此,是因為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強於別人,而忌諱別人比自己強,可以說,馮道非常善於揣測人的心理,他摸準了人的這個心理。

這也符合老子的思想,老子就一貫主張示人以弱,他認為弱能勝強,柔能克剛,所以在別人應當面前“守柔”、“不爭”,像水一樣“柔弱”,像江海一樣處於低下之處,“和其光,同其塵”,收斂自己的鋒芒,這樣就可以戰勝別人。馮道理論的出發點正在這裡。有人說老子是陰謀家的鼻祖,照此看來,馮道也是一個專搞陰謀的人了。

第四節 暗中結交,陷害他人

【原文】

君子仁交,惟憂仁不盡善。小人陰結,惟患陰不致的。君子弗勝小人,殆於此也。

【譯文】

君子以仁義交友,還惟恐仁義做得不夠;小人暗中結交,還惟恐陰謀勾結的程度不足以達到目的。君子不能勝過小人,大概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簡評】

君子與小人的交友之道截然相反。

君子之所以為君子,是因為其思想、行為都以仁義為本。表現在交友方面,他們對待朋友,坦蕩無欺,仁至義盡,他們不會耍陰謀,不會欺騙朋友,就是這樣,還常常覺得自己有些事沒做好,對不起朋友。

君子的這種行為是很危險的,如果朋友也是一位君子,那麼二人可以成為刎頸之交,但如果這位“朋友”是個小人,那麼君子就很容易遭到暗算。

小人之所以為小人,是因為其思想、行為皆以私利為出發點,在他們看來,私利至上。表現在交友方面,便是暗中勾結,牟取私利,還惟恐陰謀勾結的程度不夠。為了私利,他們可以出賣朋友,而絕沒有為朋友兩肋插刀的打算。

君子不算計小人,而小人卻經常能成功地算計君子。

第五章 節義

如何看待節義?

君子把節義放在首位,在他們看來,個人利益甚至生命,都不如節義重要。孔子主張殺身成仁,孟子要求捨身取義,所以君子們寧可犧牲生命,也不會拋棄節義。否則就是無恥,就成了小人。

而在小人們看來,節義完全可以被拋棄。小人們的本質特點是把個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其它一切都是次要的。所以小人們的思想、行為等都以私利為出發點,功名、利祿、生命等,是他們首要的考慮對象,而節義只是一個看不見摸不著的虛名,完全可以棄之不顧。

第一節 小人君子,本質有異

【原文】

外君子而內小人者,真小人也。外小人而內君子者,真君子也。德高者不矜,義重者輕害。

【譯文】

外表像君子而內心卻是小人的傢伙,這是真正的小人;外表像小人而內心卻是君子的人,這才是真正的君子。道德高尚的人不自己誇耀自己,義氣深重的人輕視危害。

【簡評】

和君子交往,大可放心,因為他們不會危害自己。而和小人共事就要小心了,極端的利己主義,甚至會使他們六親不認,何況是自己呢?所以必須要認清君子和小人。

判斷對方是君子還是小人,不能光看他的外表或言行舉止,而要深入他的內心。小人有時候隱藏得很深,善良的人往往被他們所欺騙,所以一定要揭開他們華麗的外衣而透視其本質,否則就要上當。

一般說來,君子不會誇耀自己,比如功成身退,而絕不顯耀;為了大義,他們勇於赴死,敢於犧牲。而小人與此恰好相反。

第二節 言則君子,行則小人

【原文】

人慕君子,行則小人,君子難為也。人怨小人,實則忘義,小人無羈也。難為獲寡,無羈利豐,是以人皆小人也。

【譯文】

人們羨慕君子,而一行動起來就成了小人,這是因為君子難當。人們怨恨小人,但一行動起來就忘記了大義,這是因為小人做事無拘無束。難當的君子常常收穫微薄,無拘無束的小人往往獲利頗豐,所以人們就都成小人了。

【簡評】

君子難當,因為羈絆太多。君子不僅僅是一個稱謂,而是有多方面的要求:要慎獨,要忠誠,要正直,要守信,要清廉,要憂國,要愛民,要……

小人則易做,因為小人沒有道德的羈絆:他們不必慎獨,不必忠誠,不必正直,不必守信,不必清廉,不必憂國,不必愛民,不必……

因此在現實生活中,多見滿口仁義道德而一肚子男盜女娼的偽君子,少見慎獨自律、言行一致的真君子。

第三節 君子守志,小人愛身

【原文】

位高節低,人賤義薄。君子不堪辱其志,小人不堪壞其身。君子避於亂也,小人達於朝堂。

【譯文】

地位崇高的人氣節低下,地位卑賤的人義氣微薄。君子不能忍受自己的志向被侮辱,小人則不能容忍自己的身體受到傷害;君子在亂世中躲避起來,而小人在朝堂往往榮耀顯達。

【簡評】

《論語》中孔子曾稱讚蘧伯玉說:“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蘧伯玉真是個君子啊!國家清平的時候就任職,國家大亂的時候就收起才能而隱退。”)君子不願意讓自己高潔的志向蒙受汙垢,所以在亂世之中,他們隱居起來,不同流合汙,從而保持了自己氣節的高尚,維護了心目中的理想。

小人不是這樣,他們心目中的理想就是最大限度地得到個人利益,所以他們不會忍受那種清貧的生活,更不能忍受自己的身體受到傷害。為了往上爬,他們常常不擇手段、不顧一切。這種人雖然身居要職顯位,同時也失去了節操,毫無氣節可言。

第四節 拋棄節義,官高位顯

【原文】

節不抵金,人困難為君子。義不抵命,勢危難拒小人。不畏人言,惟計利害,此非節義之道,然生之道焉。

【譯文】

氣節不能代替金錢,所以人在窮困時就很難當個君子;大義不能代替生命,所以人在處境危急中就很難拒絕當個小人。不怕別人的非議,只考慮自己的利害得失,這不符合氣節大義之道,然而卻是求生的方法。

【簡評】

氣節、大義,這些都是虛幻的,看不見,摸不著。所以在小人看來,這些都無關緊要:人處於困境之中的時候,氣節能頂錢用嗎?生死關頭,大義能有生命重要嗎?而金錢、生命,這才是實實在在的東西。那麼在關鍵時刻,到底是要那些虛幻的,還是要這些實在的?對小人而言,選擇很簡單,節義如糞土,只有金錢和生命才是唯一的選擇。他們不計較留下罵名,只要對自己有利就行。

而只有君子,才會堅持自己的氣節和大義,雖然這些是虛幻的東西,但卻是君子們的理想,為了理想,他們願意獻身。孔子說:“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意思是:志士仁人沒有為了求生而損害仁的,只有犧牲自己來成全仁的。孟子也提倡在生與義不可兼得時,君子應“捨生而取義”。文天祥《正氣歌》列舉了前代君子們威武不屈的事蹟後,讚揚說:“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意思是在危急的時候,他們表現出了高尚的氣節,名垂青史。

在節操、大義面前,視生命、金錢為糞土,這才是真正的君子所為,而小人與此恰恰相反。

第六章 明鑑

官場之中,陷坑林立,所以必須目光如炬、明察秋毫。如果能明鑑,就可以小心翼翼地繞過陷坑,如果不能明鑑,那就必然是睜著眼睛往坑裡跳。

如何明鑑呢?

一方面要明鑑萬事,準確預知到事情的發展方向,從而做好相應的應對措施;

另一方面要能明鑑人類,不僅能認清別人,同時還能認清自己。認清別人,則可以制服別人;認清自己,則可以揚己之長,避己之短,到達“成功”的彼岸。

第一節 居安思危,考慮長遠

【原文】

福不察非福,禍不預必禍。福禍先知,事盡濟耳。

【譯文】

幸福如果不能被事先明察,這就不是幸福;災禍如果事先不能被預料,那就一定會大禍臨頭。如果能預知幸福與災禍,那麼一切事情就都可以成功。

【簡評】

預知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科學研究證實,老鼠、蛇、貓、狗等動物對地震、海嘯等自然災害有一定的預感能力,在災害發生前,他們會惶惶不安,表現反常,有的還可以做自我保護,比如遷徙到安全地方以作預防。

預知能力特別強,才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本來,每個人都應當有這種先見之明,正如《禮記》中所說的:“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但君子預見到災禍或幸福將至時,他們並不因此而躲避或者靠近。所以預知性對小人就特別有用。為了全身避禍,小人們必須有這一套預知的本領,對他們來說,這是混跡官場必備的能力之一。具備這個能力,就能在災禍發生前,預先躲避起來,在幸福將至時,預先靠近它。否則就要像《荀子》中所說的一樣:“不豫則禍生。”(凡事沒有預備,就要大禍臨頭。)

第二節 小恩小惠,以小謀大

【原文】

施小信而大詐逞,窺小處而大謀定。

【譯文】

施以小的信用,自己大的欺騙就可以得逞,從細微之處入手,自己大的計謀就可以成功。

【簡評】

如何輕易就能打敗對方?辦法是:從小處入手,留心對方的細節,施以小恩小惠,假仁假義地關心、體貼對方,給人以好印象,從而消除對方的戒備之心。這樣,將來在算計對方的時候,就可以出其不意,一鼓而下。《老子》說:“將欲奪之,必固予之。”意思就是想要從別人那裡獲得某種東西,必定要先給予他某些東西。付出的是蠅頭小利,獲得的卻是大富大貴。

第三節 嚴守秘密,佯懼實忍

【原文】

事不可絕,言不能盡,至親亦戒也;佯懼實忍,外恭內忌,奸人亦惑也。知戒近福,惑人遠禍,俟變則存矣。

【譯文】

事情不可做絕,言語不能說盡,對至為親近的人也要保持戒備;假裝害怕而實際卻很殘忍,外表恭敬而內心卻很憎恨,那麼奸詐的人也會被迷惑。知道戒備就靠近了幸福,能迷惑別人就遠離了災禍,伺機待變就可以倖存了。

【簡評】

保持戒心,迷惑別人,就可以在官場中穩操勝券。

小人們對任何人都不放心,哪怕是自己的父母兄弟或妻子兒女。他們的保密工作做得很好,有些事情,有些言語,除了天知地知,就只有小人知了。讓秘密爛在肚子裡,帶到棺材中,這樣的人在官場中能不穩如泰山嗎?當然,這種人活在世上,也毫無任何親情或者友情的樂趣可言,他們是孤獨無聊的。

在官場中穩如泰山還有一個方法,就是迷惑別人,特別是和對手較量時,這一招非常管用。在自己的對手面前,務必要偽裝起來,打扮成一副懼怕、恭敬對方的樣子——這是最好的麻醉藥,再細心、狡猾的對手都會被麻痺而失去警惕——然後突然出擊,就可擊敗對方。

第四節 以奸治奸,除惡務盡

【原文】

私人惟用,其利致遠。天恩難測,惟財可恃。以奸治奸,奸滅自安。伏惡勿善,其患不生。

【譯文】

任人惟私,它的好處能達到長遠;天子的恩德難以測算,只有錢財可以依靠。以奸人治理奸人,自己就可以安寧;懲罰惡人不要慈善,就不會產生後患。

【簡評】

如何對付政敵?最好的辦法不是自己親自去面對面的鬥爭,而是借力打力,這正符合古代三十六計中的“借刀殺人”之計。在這場鬥爭中,不管是誰,都成了小人的玩物,只有小人才是唯一的贏家。

同時,在降伏了對手後,千萬不要心慈手軟,一定要抱著“無毒不丈夫”的狠心,窮追猛打,斬草除根,除惡務盡,否則就會留下後患。

第五節 妙計方施,智者方謀

【原文】

計非全者莫施,人非智者弗謀,愚者當戒哉。

【譯文】

不是周全的計謀,就不要施行;不是聰明人,就不要出謀劃策。愚蠢的人對此應當有所警惕。

【簡評】

官場險惡,勾心鬥角,爭鬥頻繁,一不留神,就會跌個粉身碎骨。那麼,如何成功地打擊對方而保全自己?

任何人都應當切記:只有有了十分的把握,才可以動手打擊別人。

官場之中和別人的爭鬥往往是你死我活的,很少有第二次機會。一般的情況是,自己一出手之後,要麼打倒對方,使他永世不得翻身;要麼被對方打倒,自己則永世不得翻身。

如此險惡的爭鬥,能不重視嗎?所以,密謀一定要萬無一失,才可以動手出擊;而如果自己拙於用計,則千萬不要謀劃,否則只能招致禍患。

第七章 謗言篇

不管是誰,一生中都會遇到別人的詆譭、誹謗,特別是在官場中,毀謗成了打擊對手的有效武器。所以作為一個官員,如何對待毀謗,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這個問題包括兩個方面:首先是如何毀謗別人,從而打倒他;其次是如何應對別人的毀謗,從而保全自己。經驗老到的馮道,在這方面給我們傳授了幾個“高招”。

第一節 人微不諍,才庸不薦

【原文】

人微不諍,才庸不薦。

【譯文】

地位低下,就不要規勸上司,才能平庸,就不要推薦別人。

【簡評】

每個人都喜歡聽別人奉承自己,這是人的天性,所以直接規勸別人,很容易招致別人的不喜歡。規勸自己的下級改正錯誤,那是指導下級,所以還不至於給自己造成太大的麻煩;反之,如果自己地位低,還經常規勸上司改正錯誤,那麼就更容易被誤解為對上司的冒犯。

自己才能平庸,就不要推薦別人,否則,不僅未必能給自己帶了多少好處,反而會讓別人很輕易地爬到自己的頭上,這不是自己沒事找氣受嗎?

第二節 誹謗他人,方法多樣

【原文】

攻其人忌,人難容也。陷人窘地人自汙,謗之易也。善其仇者人莫識,謗之奇也。究其末事人未察,謗之實也。設其惡言人弗辨,謗之成也。

【譯文】

攻擊別人的忌諱之處,別人就難以容忍了。把對方陷於尷尬的境地,他就要自己玷汙自己,這樣的毀謗就很容易;和對方的仇人搞好關係,對方沒有覺察,這樣的毀謗就能出人意料;究察對方不加註意的小事,這樣的毀謗就比較實在;編造出讓對方無法分辨惡言,這樣的毀謗就一定能成功。

【簡評】

毀謗別人,要智取而不能力敵。如果正面毀謗,則對方也必定強力反駁,這樣就如二犬爭吠,潑婦對罵,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結果自己不一定能成功。

正確的辦法是,不和對方面對面的較量,而應當出奇以制勝:

一是將對方陷於一個尷尬的境地,這樣,他進也難,退也難,不管怎樣,都無法開脫自己,這可以說是最容易的誹謗了。

二是和對方的仇人搞好關係,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這種“朋友”在關鍵時刻必能傾其全力以攻擊對方,從而發揮大的作用,完成自己所無法完成的事。這是一招借刀殺人之計,對方一定意料不到。

三是尋找對方細枝末節上的錯誤。人們通常在大事上都很謹慎小心,一般不會出錯,所以如果要毀謗他,就不要在大事上挑刺;而做小事時,人們就放鬆了警惕,隨隨便便,很容易出現連自己都發覺不了的漏洞,所以如果在小事上找對方的錯誤,那就很容易。

四是捏造對方對上級的不遜之言。因為上級是最多疑的,對於那些不遜之言,他們寧可信其有,也不會信其無,這樣一來,對方無論怎麼辯解也無濟於事。

不管哪種辦法,都有一個總的原則,就是謗言一定要狠毒,要讓第三者非常忌諱、無法忍受,比如自己要毀謗甲,就宣揚甲說了乙什麼壞話,而這個壞話一定要讓乙無法忍受,這樣,乙就絕不會饒過甲。

第三節 被人誹謗,不必強辯

【原文】

謗而不辨,其事自明,人惡稍減也。謗而強辨,其事反濁,人怨益增也。

【譯文】

受到誹謗而不強詞奪理地辯白,那麼事情的內幕自然就會明瞭,人們的厭惡也就會稍稍減弱一些;受到誹謗而強辯,事情的內幕反而會渾濁不清,人們的怨恨也就更加增加了。

【簡評】

受到毀謗時,辯與不辯,結果往往大不相同。

並不是任何事情都需要解釋,更何況有些事情反倒是越解釋越胡塗。所以遭遇非議之時。不作任何辯解自有其益處,這樣做,能體現自己的寬容與大度,從而獲得別人的諒解。相反,如果一遭遇毀謗,便急於為自己辯解,不但起不到澄清事實的目的,反倒有了欲蓋彌彰之嫌,徒增別人的厭惡。

第四節 假天借民,謀求私利

【原文】

失於上者,下必毀之;失於下者,上必疑之。假天責人掩私,假民言事見信,人者盡惑焉。

【譯文】

失去了上司歡心的人,必然要受到下級的毀謗;失去了下級擁護的人,必然會受到上司的懷疑。假借天意來責備他人,以掩蓋自己的私心,假借民意來說事情,以表現自己的信義,那麼所有的人都會被迷惑。

【簡評】

當用正當手段達不到目的時,就得借用外力了。外力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一個是天意,一個是民心。

敬天、愛民,是中國古代任何一位統治者都必須遵守的規則。天意、民心均不可違背,哪怕是最殘暴的統治者,對這兩者也存在著敬畏的心理。《荀子》中說:“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易經》中說,君子要“順天”,要“順乎天而應乎人”,可見天意、民心均不可違。

所以,利用天意和民心是打擊政敵、達到自己目的的一個很有效的手段。

第八章 示偽

本篇說的是真和假,即真誠與虛偽的問題。

有意把自己偽裝起來,是為了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官場之中,對手多而朋友少,所以虛偽多而真誠少,表面的客客氣氣,背後卻經常隱藏著騰騰殺氣。

政壇中充滿了勾心鬥角,得意者扶搖直上,失意者跌入深淵。因此要想保存自己,就必須做到兩點:一是自己要假,給自己戴上一層面紗,二是要認清對方的假,看穿對方的畫皮。只有這樣才能暗算別人而不被別人所暗算。

第一節 真偽並存,貴在明辨

【原文】

無偽則無真。真不忌偽,偽不代真,忌其莫辨。

【譯文】

沒有虛假就沒有真實。真不忌憚假,假也不能代替真,但怕的是人們分辨不出來真和假。

【簡評】

浪跡官場,應當善於區別真與假。

人都愛真,人皆憎假。但何者為真、何者為假,卻必須要能正確識別。

一般來說,人都是表裡如一的,心裡想的是什麼,言行舉止就相應地表現出什麼,這是自然規律。不過,小人們卻有意地讓內心和外表分離開來:一肚子男盜女娼,卻滿口仁義道德;明明恨之入骨,卻滿臉堆笑;當面阿諛奉承,轉過身來卻舉起刀槍,正如《紅樓夢》裡所形容的:“嘴甜心苦,兩面三刀;上頭一臉笑,腳下使絆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

小人們為什麼要這樣違反自然規律呢?因為有他不可告人的目的,那就是陷害人。

所以,一定要分清真假,不然就會後悔莫及。

第二節 十分虛偽,八分真誠

【原文】

偽不足自禍,真無忌人惡。順其上者,偽非過焉。逆其上者,真亦罪焉。

【譯文】

虛假的不夠充分,就會自己招來禍害;真實得無所顧忌,就會讓人討厭。順從上司的人,即使是虛假也沒有錯;違背上司的人,哪怕是真誠也會有罪。

【簡評】

虛偽和真誠要達到什麼程度才能安然無恙?按馮道的看法,應當是十分虛偽,八分真誠。

所有人都憎惡虛偽,所以虛偽的尾巴千萬不能露出來,否則,對方一來會憎惡自己,二來也會對自己提高警惕。這樣,自己利用虛偽獲取私利的目的便無法順利達到。

所有的人都喜歡真誠,但同時所有的人也都憎惡別人冒犯自己。所以,真誠是可以的,但必須注意要有保留,當看到別人的不足或錯誤時,不要直截了當地指出來,那樣只會招來厭惡。

第三節 求人須曲,拒人宜婉

【原文】

求忌直也,曲之乃得。拒忌明也,婉之無失。

【譯文】

乞求別人,忌諱直來直去,要委曲才能達到目的;拒絕別人,忌諱公開表明,要婉轉才能萬無一失。

【簡評】

這一節講的是求人及拒人的時候如何用虛假的手段來達到目的。

不管是求人還是拒人,都應當婉轉委曲,切忌直來直去。

求人如果過於直接,那麼自己就顯得很卑賤,因此會遭到別人的鄙視,使自己的目的無法達到。拒人如果過於直接,則對方的自尊心就會受到傷害,從而懷恨在心,這是自己為自己樹立敵人,實在不可取。

正確的方法是婉轉委曲,既表達了自己的意思,同時又不傷害到自己或他人的自尊:求人的時候,委曲能贏得他人對自己的尊敬;拒絕的時候,婉轉能贏得他人的諒解。

第四節 君子懷恩,小人負義

【原文】

忠主仁也,君子仁不棄舊。仁主行也,小人行弗懷恩。君子困不惑人,小人達則背主,偽之故,非困達也。

【譯文】

忠誠主管仁義,君子的仁義是不拋棄故舊;仁義主管行為,小人的行為是忘恩負義。君子身處困境也不會迷惑別人而拋棄故舊,小人一顯達就會背棄主人。這是人們虛假的緣故,和身處困境或者是顯達沒有關係。

【簡評】

地位變了之後,如何對待故交——親朋好友,甚至自己的親屬?君子和小人的態度有別:君子困窮心不改,小人一闊臉就變。

君子永不拋棄故舊,哪怕是身處困境,自己有一口吃的,就要分給朋友半口,當然,處於順境中就更不拋棄了。而小人則不一樣,人一闊,臉就變,哪怕這個朋友以前對自己有恩。

君子和小人對待故交的態度迥然不同,可是在馮道看來,他們都是虛偽的,就連君子的仁義,也值得懷疑。當然,這是典型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第五節 無禮者真,守諾者偽

【原文】

俗禮不拘者非偽,事惡守諾者非信,物異而情易矣。

【譯文】

不拘泥於世俗禮節的人不會虛偽,事情已經變糟卻還遵守諾言的人並非就是誠信。情況一不同,人的行為就有變化了。

【簡評】

禮是針對俗人制定的,俗人不講禮,社會就亂了套,所以禮本身也可以說是俗的。但這種俗禮不適用於真誠的人,他們完全用不著以俗禮來限制,因為他們的心地是真誠的。

而表面上守信的人,內心卻不一定真的就講誠信。同別人約會,事情已經背離了原來的諾言,但他們還在堅守著約定。這種人看起來很誠信,實則不然,這種誠信往往要打個折扣來看。他們往往是想借此以顯示自己信用,從而達到更大的目的。這種人非常虛偽,令人厭惡。

第九章 降心篇

“降心”即是從心理上打敗對方,亦即攻心。

只有摸透了對方的思想、性格等,才能有效地制服對方:對方是君子,就用對付君子的方法;對方是小人,就用對付小人的招數。

作為官場老手的馮道,給我們展示了小人們在這方面的經驗,主要有:制服他人,攻心為上;不指責走紅者,不結交倒黴蛋;陰謀詭計,不露聲色;用不同的方法制服君子和小人;理不直言,諫宜婉轉;仁義戒濫,恩威戒偏,等等。

第一節 制服他人,攻心為上

【原文】

以智治人,智窮人背也。伏人攝心,其志無改矣。

【譯文】

用智謀來治理人,那麼當智謀窮盡後,別人就會背棄自己;靠懾服一個人的內心來收服他,那麼他對自己的忠誠之心就不會改變了。

【簡評】

“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成都武侯祠的這副對聯總結了諸葛亮軍、政兩方面的經驗,膾炙人口。在軍事方面,諸葛亮的攻心戰術,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可見用暴力從身體上征服或用權謀來統馭對方,都只是權宜之計,終不可能永遠使之屈服;要想徹底地征服對方,只有進行心理戰,從心理上將其擊垮。

第二節 不責走紅者,不交倒黴蛋

【原文】

上寵者弗明責,上怨者休暗結。

【譯文】

被上司寵幸的人不要公開指責他,被上司怨恨的人不要私下結交他。

【簡評】

人的言談、行動,以什麼為標準?君子以仁義為標準,符合仁義的事才去幹,不仁不義的事堅決反對。而小人則不同,他們看上司的臉色辦事。

在小人們看來,個人的仕途、命運,毫無疑問地都掌握在上司手中,所以,自己的一切行動,都要先看看上司的臉色。

所以被上司寵幸的人,就要巴結、奉承,而不能公開指責。否則,拔起蘿蔔帶出泥,很容易觸怒上司,那自己就沒有好果子吃。相反地,被上司厭惡、痛恨的人,就要敬而遠之,堅決不要和他交往,否則,就相當於和上司對著幹,結果也可想而知。

第三節 陰謀詭計,不露聲色

【原文】

術不顯則功成,謀暗用則致勝。

【譯文】

手段不顯露出來就會成功,計謀暗中運用則可以取勝。

【簡評】

小人好用陰謀。陰謀,即見不得人的計謀。俗話說:“明槍易躲,暗箭難防。”這種背後射來的暗箭,往往能致人於死地。

所以,一方面要提防小人們的這種陰謀,另一方面,如果要想打倒別人,那也不妨射出這種暗箭。

第四節 君子制於親,小人畏於烈

【原文】

君子制於親,親為質自從也。小人畏於烈,奸恆施自敗也。

【譯文】

君子制約於自己的親屬,所以親屬成了人質,他就會自然順從;小人畏懼比自己更奸詐的人,長久地對他們施以奸詐,他們自然就會失敗。

【簡評】

君子、小人各有自己懼怕的對象。

君子懼怕什麼?懼怕國君或親人。他們寧可自己受害,也不能看著親人受傷。所以如果要想制服君子,把他們的親人控制起來就可以了。

而小人以自己的利益為中心,所以他們可不管什麼親屬,一物降一物,他們只怕比自己還奸詐的人。只有更奸詐的人,才能損害小人們的利益,所以小人也才怕他們。

第五節 理不直言,諫宜婉轉

【原文】

理不直言,諫非善辨,無嫌乃及焉。情非彰示,事不昭顯,順變乃就焉。

【譯文】

道理不要直接說出來,進諫言並非靠善於辯論,沒有說客的嫌疑才能達到目的;情感不能顯示出來,事情不能公開化,順應變化才能成功。

【簡評】

向上司進諫是要冒風險的。韓非子說:“龍如果馴順了的話,就可以讓人乘騎;但是龍的喉下有逆鱗,如果人不小心觸犯了這個逆鱗,龍就一定要殺人。國君也有逆鱗,所以遊說國君的人千萬不能觸犯他的逆鱗。”韓非子目光如炬,洞察到了進諫的危險性。

那麼,如何進諫才能不觸犯上司呢?最主要的是不要直來直去,那樣很容易刺傷上司的自尊心,從而引起反感;而要婉轉地講道理,讓對方在不知不覺中掉入自己設計的圈套,接受自己的意見。

第六節 仁義戒濫,恩威戒偏

【原文】

仁堪誅君子,義不滅小人,仁義戒濫也。恩莫棄賢者,威亦施奸惡,恩威戒偏也。

【譯文】

仁可以殺死君子,義不能滅掉小人,仁和義應警惕不要濫施;恩德不能忘了給賢良之人,威嚴也要施加給奸邪之徒,恩德與威嚴的施與應戒除偏頗。

【簡評】

不能對每個人都講仁義,對君子可以施以仁義。但如果對小人同樣如此的話,那麼後果就非常危險了:一來自己可能因為小人的忘恩負義而受到打擊,二來小人也不會因為自己的仁義而被感化。所以對小人不能施以仁義。

恩德和威嚴的施與,要注意不要偏頗。一般來說,人們往往把恩德給予小人,因為他們對自己“忠心耿耿”,而把威嚴或者是懲罰給予那些君子,因為這些人常常挑自己的刺,好象總和自己過不去。其實這樣做是錯誤的。小人的“忠誠”,只不過是逢迎、阿諛自己而已,一旦自己失敗,他們會立刻毫不留戀地掉頭而去。而君子才真正是忠誠的,他們的挑刺,完全不是為了他們個人,而是為了自己。

所以,恩德和威嚴的施與一定不能偏頗,恩德既給小人,也要給君子,而威嚴或懲罰既給君子,同時更要給小人。

第十章 揣知篇

“揣”是估量、猜測的意思,“揣知”即猜測對方的心思以瞭解對方。

宦海風雲,險灘惡礁,稍不注意便可能粉身碎骨,但只要摸準了別人的心思,那麼做事就很簡單了,恰如夜航中有了燈塔,一言一行就可以有的放矢,或者有所避忌,或者投其所好。如此則必然穩操勝券;否則,恐怕要碰得頭破血流。

第一節 知人知心,駕馭對手

【原文】

善察者知人,善思者知心。知人不懼,知心堪御。

【譯文】

善於觀察的人能瞭解別人,善於思考的人能瞭解人的心思。瞭解別人,就無所畏懼,瞭解人的心思,就能駕御他。

【簡評】

如何戰勝對手?孫子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只有瞭解對手,才能戰勝對手。

摸準對手的思想、性格、好惡等,這樣才能站在一個制高點上,從而也才有可能採取相應的措施來制服他。反之,如果不瞭解對方,那麼所有的出擊都將是盲目的,漫無目的,所以也很可能失敗。

第二節 揣測心結,消除敵意

【原文】

知不示人,示人者禍也。密而測之,人忌處解矣。

【譯文】

揣知的結果不能讓顯示給別人,顯示給別人,就會有禍患。揣測到別人的私密,別人忌諱的地方就能消解了。

【簡評】

別人忌諱自己,必然有忌諱的原因,不解開這個結,那麼自己便始終得不到對方諒解,甚至還會受到對方的傷害。只有消除了對方心中的這個疙瘩,他對自己的敵意才會冰消瓦解,而自己也才能得以全身。

所以,精明的政治家通常都很注意揣測到對方心中的那個結。

第三節 君子遠謀,小人短見

【原文】

君子惑於微,不惑於大。小人慮於近,不慮於遠。

【譯文】

君子被細微的小事所迷惑,而不會被大事迷惑;小人考慮的是眼前,而不考慮長遠。

【簡評】

君子和小人的區別之一是處理問題時著眼點的大小、遠近。君子一般著眼於有關國計民生的大事,這些都是大問題,所以他們顯得目光遠大;而小人考慮最多的往往是私利,所以他們斤斤計較於小事,患得患失,只看見眼前一己之私利,而不知道考慮長遠的國家大事。

【譯文】

“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胡塗。”這兩句話在中國膾炙人口,後一句說的是宋初宰相呂端的故事。

呂端起初為官的時候,仕途坎坷,歷任國子主簿、太僕寺丞、秘書郎、直弘文館、著作佐郎、直史館、太常丞、知縣、知州等,有幾次還無端被捲入官司,到後來才慢慢順利起來。當時的名臣趙普曾評價他說:“呂端做官,遇到上司的嘉獎,他並不喜笑顏開得意忘形,遇到挫折,他也沒有沮喪、恐懼的表現,真是個當宰相的料。”

趙普的評價是正確的,可是呂端的這種表現,也讓有些人覺得他是個胡塗蟲。宋太宗想任命呂端為宰相,有人就說:“呂端是個胡塗蟲,怎麼能擔任宰相呢?”宋太宗說:“呂端在小事上胡塗,可是遇到大事卻不胡塗。”所以堅持任命他為宰相。

果然,呂端當了宰相後,在兩件事上就印證了宋太宗的判斷。

一件是保全李繼遷母親的性命以牽制李繼遷。李繼遷在西部邊疆上不斷侵擾,弄得朝廷很頭疼,後來,宋軍俘獲了他的母親,大家恨透了他,宋太宗和主管軍事的大臣就決定殺死李母以出氣。呂端聽說後,急忙去面見宋太宗,阻止他這樣幹。呂端說:“以前楚漢爭霸,項羽俘獲了劉邦的父親,準備煮死他,劉邦說:‘好的,煮好後,別忘了分給我一杯肉湯嚐嚐。’可見幹大事的人,他們往往不會顧念自己的親人,何況是李繼遷這樣的狂妄之徒呢?陛下今天殺了他母親,明天就能俘獲他嗎?只不過是增加了他的仇恨,使其反叛之心愈加堅定而已。所以李母不能殺。”宋太宗問:“那怎麼辦呢?”呂端說:“不如把李母安置在西部邊疆的一個州縣,好好地奉養她,這樣興許還可以招安李繼遷。縱使不能招安,我們有他母親在手中,也可以拴住其心,使他知道母親的性命掌握在我們手中,這樣他就不敢再像以前那樣為所欲為了。”宋太宗恍然大悟,一拍大腿,說:“不是你,險些誤了我的大事。”就按照呂端的辦法處置李母,果然一切均如所料,李繼遷雖然沒投降,但老實了許多,他死後,兒子乾脆就歸降了朝廷。

另一件是迎立新君的事。宋太宗病重期間,呂端作為宰相,每天都與太子一道進宮看望宋太宗,他擔心有人趁機搗亂,危害太子。

呂端的擔心不無道理,實際上,宦官王繼恩和副宰相李昌齡等人的確早已勾結,想等宋太宗死後,就立即廢掉太子,另外擁立一位王子繼位,以取得榮華富貴。他們日夜在宋太宗的妻子李皇后跟前蜚短流長,李皇后是個婦道人家,本無主意,被說得有些心動了。

宋太宗剛死,李皇后就命王繼恩召見呂端,想同這位宰相商量廢立之事。呂端一聽說被皇后召見,就知道事情緊急,他當機立斷,用計把王繼恩鎖在房子裡,派人看守,以切斷王繼恩和其它人的勾結,隨即進宮。

進宮後,李皇后說:“皇帝已經駕崩,大家準備把太子廢掉,另立一位王子繼位,你看怎麼樣?”呂端說:“先帝立太子,為了什麼?為的正是在駕崩之後新國君能順利即位,而不致發生王子們互相殘殺的流血事件。現在先帝剛去世,我們怎麼能突然忘了他的命令而另有打算?”李皇后本無主見,王繼恩又不在身邊,經呂端這麼一說,她也啞口無言了。

在呂端的堅持下,太子被車輦載著來到大殿上,登上皇帝的寶座,在面前垂下簾子,召見大臣們。這時呂端還沒有看到皇帝的真面目,按理,大臣們應當向皇帝跪下,但是考慮到一跪下,就相當於承認了皇帝的身份,所以他站立在大殿的臺階下,昂然不跪,以防止假太子即位。他要求掀開簾子,看清楚後再跪。簾子掀開後,他登上臺階,走上前去認真地看了看,看清楚的確是太子後,然後才走下臺階,率領群臣跪下,山呼萬歲。這樣太子才順利即位,避免了一場大規模的流血衝突。

歷史上的英雄豪傑,往往不拘泥於小事,他們在小事上隨隨便便,馬馬虎虎,但是有一點,他們在大事上卻毫不含糊。這些人平時看起來有些胡塗,但其實這才是幹大事的人,在關鍵時刻他們能發揮關鍵作用。

小人則目光短淺。

西漢初年,呂太后篡奪了劉氏的皇族大權,而把自己的孃家人都封以高官。呂太后活著的時候,大臣們一個個敢怒不敢言。呂太后剛死去,齊王就首先在山東起兵反抗呂氏家族,京城的大臣們也想誅殺呂家人,但禁衛軍南北二軍的軍權卻分別掌握在呂祿、呂產手中,所以首先得把軍權奪回來。

呂祿的好朋友酈寄被大臣周勃劫持,於是只好奉周勃的命令去欺騙呂祿說:“太后把你封為趙王,大家也都沒意見。可你這個趙王卻不守規矩。你不到自己的封地趙地去,而是領著北軍駐守在京城,所以大家就對你起了疑心,懷疑你要趁著太后剛死、皇帝年幼的機會篡奪大權,齊王起兵反抗,就是為了這個。”呂祿是個沒腦子的人,他一下懵了,問:“那怎麼辦?”酈寄說:“最好你把北軍的將印交給國防部長周勃,然後離開京城回到自己的封地,去享榮華富貴。這樣,齊王就會罷兵,大臣們也消除了對你的疑心,你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呂祿點頭稱是。

這事立刻傳到了呂祿的姑姑呂嬃那裡,呂嬃大怒,罵呂祿說:“你作為一個將軍卻要離開自己的軍隊,這成什麼話!你一交出兵權,呂氏家族要被滅門了!”說著,她抱出自己珍藏多年的珠寶扔在堂下,讓僕人們去撿,說:“這些東西全給你們,反正過幾天呂氏要被殺光,我就不必替別人保存了。”

其實,呂太后臨終前就叮囑過呂祿等人,說:“我眼看要死了,大臣們可能要發動政變殺死你們。不過不要緊,你們手裡掌握著禁衛軍,就能控制住他們,也可以控制皇帝。所以我死後,你們一定要帶兵守住皇宮,挾持住皇帝,不要離開軍隊去為我送喪。”

呂太后和她的妹妹呂嬃極有遠見,可惜呂祿碌碌庸才,目光短淺,他聽信了酈寄的話,交出了北軍的兵權,周勃立即派北軍攻殺了猝不及防的呂產,這樣南軍也落入到周勃手中。隨之,準備到趙地去享清福的呂產在交出兵權的第五天就被逮捕並砍了頭,呂嬃被抓起來亂棒打死。呂氏家族的人無論男女老少,全部被抓起來殺掉。

(參見《宋史》、《史記》)

第四節 設置疑惑,鑑別真偽

【原文】

設疑而惑,真偽可鑑焉。附貴而緣,殃禍可避焉。

【譯文】

設置疑問來迷惑別人,真誠和虛偽就可以鑑別;依附顯貴攀援而上,災禍就可以避免。

【簡評】

官場之中,普遍存在著爾虞我詐的現象,許多人臉上都像戴了面罩似的,把自己的真實想法包藏的嚴嚴實實。所以,若要保全自己,就必須正確揣測到對方的心理,看清他的廬山真面目,這樣才能採取正確的應對措施。否則,很容易被別人暗算。

如何揣測對方的心理呢?設置疑問來迷惑對方是一個有效的手段。對手因為被疑問所迷惑,一時分不清真假,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最容易露出本相來。

第五節 結交左右,揣測上情

【原文】

結左右以觀情,無不知也。置險難以絕念,無不破哉。

【譯文】

結交他人的左右之人以觀察情勢,就沒有不知道的事情;安置他人於險難之中而根絕其希望,就沒有打不敗的人。

【簡評】

要想往上爬,最重要的是揣測上司的心思,從而通過自己的言語、行為博得上司的歡心。

那麼,如何能正確揣測到上司的心思呢?其中最主要的一條便是結交上司身邊的人,因為上司的心理,是通過他自己的一言一行表現出來的;而一言一行,只有身邊的人才能盡收眼底。所以,狡猾的小人們常常結交這些人,從而及時刺探到到近一段時間上司的心理、好惡等,然後做出相應的舉動。這樣,在官場中才可以萬無一失。

後記 | 馮道的官場之路

五代十國是一個充斥著內訌、戰爭的時代,朝代頻繁更迭,如北方的五代,前後僅僅延續了五十三年,卻一共更迭了五個朝代,其中最長的後梁延續了十六年,而最短命的後漢一共才存在了四年。

處在這樣一個大動盪的時代中,如何活命,進而如何保持榮華富貴,就成了每一個人特別是達官顯宦們不得不考慮的問題。馮道,無疑是這一方面的“佼佼者”。

中國歷史上,朝代更迭之後,舊時代的大臣一般有三種出路:要麼盡忠於先朝而死去,要麼被崛起的新朝代所貶逐,要麼隱居不仕。而馮道則不然,他歷經四個朝代,不僅沒有為先朝盡忠而死或被現政權貶斥,也沒有隱居起來,反而成了每一個朝代的大紅人,不管哪個政權上臺,他都能當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馮道一共當了二十多年的宰相,成為官場上著名的“不倒翁”,他不倒的訣竅在哪裡呢?

後唐達官

馮道(882—954),字可道,瀛州景城(今河北省河間市)人,唐末,他逃往太原,得到盤踞太原的軍閥李存勖的賞識。

李存勖後來建立後唐,當了皇帝,是為唐莊宗。剛一當上皇帝,唐莊宗就任命馮道為翰林學士,翰林學士是皇帝的秘書,地位無疑非常重要,經常是宰相的後備人選;接著又升為戶部侍郎、兵部侍郎等,相當於民政部和國防部的副部長。說明唐莊宗非常看重馮道。

過了幾年,唐莊宗的義兄李嗣源發動兵變,莊宗被亂兵所殺。

唐莊宗比較賞識馮道,可是當他被義兄李嗣源推翻、殺死後,馮道不僅不為舊主報仇,卻搖身一變,投靠了新主李嗣源。

李嗣源也很看重馮道。

李嗣源剛當上皇帝,就問身邊的一個大臣:“先帝時的馮道在哪裡呢?”答:“現任翰林學士。”唐明宗說:“這個人我以前很瞭解,是個好宰相。”於是召見馮道,拜為中書侍郎、刑部尚書平章事,後來又封為門下侍郎、戶部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尚書左僕射、端明殿學士、特進、上柱國等,封給始平郡公的爵位。

名稱一大堆,有必要簡單介紹一下:“端明殿學士”是李嗣源創設的,馮道是第一個擔任這一職位的人;中書、門下、尚書是行政中樞,執掌大權,馮道對這三個中樞都有染指;“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尚書左僕射”等,都相當於宰相,實權極大;“郡公”和“上柱國”分別是爵位和勳位,都屬於正二品;特進是散官名,也是正二品。馮道之受寵,由此可見一斑。

李嗣源死了之後,兒子即位,稱為唐閔帝,他依舊重用馮道。馮道仍任宰相,又被加封為“司空”,“司空”與下文出現的“太尉”、“司徒”並稱為“三公”,這是一種雖無實權,但尊榮與俸祿都很高的名號,類似於現在所稱的“國家元老”,為正一品。

不到一年工夫,唐閔帝的義兄李從珂謀反,閔帝倉皇出逃,隨從者不到百人,而馮道卻不見蹤影。身為宰相、受父子兩代恩寵的馮道,為什麼在皇帝危難之際不出謀劃策,反而避而不見?原來他另有自己的小算盤:大勢不妙,需要改換門庭了。

馮道身受唐明宗和唐閔帝父子兩代的厚遇,所以按照常理,李從珂謀反,馮道就應為舊主盡忠報仇。但事實恰恰相反:李從珂殺進京城後,馮道帶領百官迎接,並且上了一道奏章,大誇了一頓李從珂的偉大,然後懇求他當皇帝,說這是自己發自內心的願望,如果李從珂能答應,自己將會高興得手舞足蹈。李從珂扭捏了一番,裝作很無奈的樣子就答應了,是為唐末帝。

如此的奴顏婢膝,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為了自身的利益,果然,馮道在原來“司空”、宰相的基礎上,又加封為“太尉”,這也是正一品。 後唐一共四個皇帝,其中兩個是靠叛亂當上的。而不論誰做皇帝,不管政治風雲如何變幻,馮道都能穩坐釣魚臺,保持他的高官顯位,看來他的確有一套做官的秘訣。

後晉顯宦

代替後唐的是後晉,唐明宗的女婿石敬瑭叛亂,推翻後唐,石敬瑭成了晉高祖。

馮道繼續被委以重用,繼續擔任他的太尉、司空、平章事等,甚至更加重用,加封“司徒”(正一品),爵位成了“國公”(從一品 )。又封為“開府儀同三司”,這是“階”的最高一級。有一次晉高祖想派馮道出使契丹,但轉念一想,對馮道說:“你官位極高,德望極重,不能去。”可見無論是實際權力還是虛銜,馮道都已經達到了極致,真正是位極人臣。

晉高祖叛亂成功當上皇帝,依靠的是契丹的力量,代價是割讓燕雲十六州;除此之外,每年得給契丹進貢大量的財物,並且尊稱比自己小十歲的契丹國主耶律德光為“父”,自稱為“兒”。對此,有良知的人都痛心疾首,堅決反對,當時一些邊疆上的地方官都起兵打擊契丹,表現出民族大義。又比如石敬瑭當上皇帝后,命禮部尚書王權出使契丹以作答謝,但王權堅決拒絕,因為前代從沒有過向胡人稱臣稱子的,他說:“我老了,豈能向胡人屈膝磕頭!即使因為違背聖旨得罪了皇上,我也心甘情願。”王權因此被罷職。

王權因不願出使契丹、違拗了皇帝而被革職,馮道絕不像王權這麼“傻”。他自告奮勇出使,對石敬瑭說:“陛下身受契丹的大恩,我又身受陛下您的大恩,我願意去。”

到了契丹,契丹國主久聞馮道之名,想把他留下來,馮道說:“我們後晉是兒子,你們契丹是父親,我在後晉當官,也就是在你這裡當官。”這麼一忽悠,契丹國主也很高興。出使歸來,他果然深得石敬瑭的信任,又免不了一番加官進爵。

後來,契丹國主耶律德光滅掉了晉朝,這時馮道不僅不為國盡忠,反而又投靠了契丹,而且愈加奴顏婢膝。耶律德光問:“為什麼現在來朝見我?”答:“無城無兵,一敗塗地,怎敢不來。”問:“一敗塗地?為什麼不盡忠而死?你是個什麼樣的老頭子?”答:“無才無德、又笨又頑固的老頭子。”耶律德光也被逗笑了,封他為太傅。

身受數代皇帝的信任,被委以高官,然而不以國家、百姓為重,在天下大亂時卻自稱無才無德,推卸責任,馮道可謂厚顏無恥。其實,早就有人指責馮道了,有人曾對晉出帝說:“馮道只是個太平年代的宰相,如今天下動盪,他卻明哲保身,指望他來救濟天下,就像用和尚來呼鷹一樣,必然無效。”

後漢重臣

晉代滅亡之後,後漢建立,這時馮道又歸順了後漢,拜為太師。馮道在後漢寫了一篇《長樂老自敘》,敘述自己的歷仕數朝的過程,他得意洋洋地誇耀自己成功的仕宦經歷:

“餘階自將仕郎,轉朝議郎、朝散大夫、銀青光祿大夫、金紫光祿大夫、特進、開府儀同三司。

職自幽州節度巡官、河東節度巡官、掌書記,再為翰林學士,改授端明殿學士、集賢殿大學士、太微宮使,再為宏文館大學士,又充諸道鹽鐵轉運使、南郊大禮使,明宗皇帝、晉高祖皇帝山陵使,再授定國軍節度、同州管內觀察處置等使,一為長春宮使,又授武勝軍節度、鄧隨均房等州管內觀察處置等使。

官自攝幽府參軍、試大理評事、檢校尚書祠部郎中兼侍御史、檢校吏部郎中兼御史中丞、檢校太尉、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檢校太師、兼侍中,又授檢校太師、兼中書令。正官自行臺中書舍人,再為戶部侍郎,轉兵部侍郎、中書侍郎,再為門下侍郎、刑部吏部尚書、右僕射,三為司空,兩在中書,一守本官,又授司徒、兼侍中,賜私門十六戟,又授太尉、兼侍中,又授戎太傅,又授漢太師。

爵自開國男至開國公、魯國公,再封秦國公、梁國公、燕國公、齊國公。

食邑自三百戶至一萬一千戶,食實封自一百戶至一千八百戶。

勳自柱國至上柱國。功臣名自經邦致理翊贊功臣至守正崇德保邦致理功臣、安時處順守義崇靜功臣、崇仁保德寧邦翊聖功臣。”

一大堆的職位名稱,難免搞得人頭昏眼花,但只要明白一點就可以了:不論是官職的哪個領域,他都達到了別人不可企及的頂峰。不想著為前朝盡忠,反而得意地誇耀他在各個朝代都能當高官,難怪顧炎武的《日知錄》中斥責馮道沒有節氣,毫無廉恥,說他這篇文章是“序平生以為榮,滅廉恥而不顧”。

當時天下大亂,中原改朝換代,戰爭頻繁,北方的契丹又時常入侵,更使民不聊生。然而馮道卻自稱“長樂老”,身居顯位卻沒有一點為國為民的心思,反而沾沾自喜地以自己在前後數朝及契丹所被封的高官為榮,說自己生活過得很滋潤:“時時看一看書,常常喝一杯酒,吃的是美味,聽的是妙聲,看的是佳人,雖然年老,但老而自樂,還有什麼樂趣能比得上這種快樂呢?”

後周要員

後漢將軍郭威造反,攻進京城。他以為大臣們害怕自己,必然要推舉自己當皇帝,可是見了馮道的時候,馮道卻裝作凜然不屈的樣子,郭威不得已,因為馮道官職很高,所以自己反而向他跪下。到後來,郭威終於把後漢皇帝趕下了寶座,自己建立了周,果然,馮道在這時很識相,絲毫沒有橫加阻攔。郭威即位後,封馮道為宰相。

馮道以前侍奉了九個皇帝,這九個人都是碌碌之輩,所以他能矗立不倒,但是碰上個有作為的皇帝,就難免要倒黴。他侍奉的第十個皇帝周世宗柴榮是一個勇武有為的明君,周世宗準備親自帶兵討伐後漢的殘餘勢力,馮道卻站出來阻攔。周世宗說:“唐太宗平定天下時,不論敵人強弱,都親自帶兵討伐。”馮道冷冷地一笑:“陛下比得上唐太宗嗎?”周世宗不服氣:“敵人烏合之眾,我軍前往討伐,勢如泰山壓卵。”馮道譏諷說:“陛下能當得了泰山嗎?”周世宗勃然大怒,拂袖而起。

馮道太小瞧周世宗了,他以為現任皇帝像以前他遇到的皇帝一樣碌碌無為,可是他想錯了。周世宗英武有為,堅持親自帶兵出征,同時從心眼裡鄙視馮道,剝奪了馮道的實權,不讓他參與國家大事,而只給了他一個無足輕重的職位。受此打擊,馮道不久就死去了,結束了他圓滑、顯赫的一生,終年七十三歲。

《舊五代史》中說馮道“歷任四朝,三入中書,在相位二十餘年”,如果算上契丹,那就是歷任五朝了,不管如何改朝換代,他都能位居人臣之首,前後共擔任了二十餘年的宰相。中國古代非常重視忠誠,馮道久任宰相,但“忠誠”二字在他身上卻蕩然無存:不論前一個朝代如何重用他,如何施以恩寵,在被後一個朝代推翻後,馮道都絕不會為之盡忠,而是轉而投靠新朝,照樣做他的宰相,照樣享他的清福。所以《舊五代史》中評價說:“馮道前後曾服務於四個朝代,當過六個皇帝的宰相,能算作忠誠嗎?一個女人前後侍奉兩個丈夫,已經是不幸了,更何況再三再四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