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黃瓜栽培,以及病蟲害無公害的防治措施

現階段,人們的生活水平已經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對於各種蔬菜的需求量與日俱增,同時對於蔬菜的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於山東地區而言,大量生產黃瓜的方法主要是溫室栽培。不過,與其他種植方式相比,溫室栽培更加容易使黃瓜出現病蟲害。一般來說,黃瓜發生病蟲害應當有3個基礎條件,分別是黃瓜的自身抗病性、環境因素以及病原體。比如說,黃瓜的自身抗病能力很強,且環境良好,沒有病原體,則幾乎不會出現病蟲害。因此,在對溫室黃瓜進行病蟲害防治的過程中,要從這3方面入手,尋找環保、安全、有效的方法遏制病蟲害的出現。

本文以山東德州地區的溫室黃瓜種植為例,對其病蟲害的無公害防治過程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以期為業內進一步降低溫室黃瓜病蟲害的發生率,提高溫室黃瓜的質量和產量提供一些建議和理論參考。

溫室黃瓜栽培,以及病蟲害無公害的防治措施

1 増強抗病性並改善環境

1.1培育抗病品種:一般而言,不同品種的黃瓜抗病性差異較大,有些品種的黃瓜抗病能力很強,相反也有一些品種的黃瓜抗病能力很弱。所以,在溫室栽培黃瓜之前應當重視對黃瓜品種的選擇,儘可能的選擇抗病能力強的品種,可以根據栽培地區的實際情況以原有品種為基礎,培育出適合溫室栽培的抗病品種。在栽培之前,還應當對黃瓜種子進行一定的處理,從而提升其抗病能力。為了進一步提升黃瓜幼苗的健康水平,可以在種植之前對種子進行曬種,從而促進種子的成熟,有利於黃瓜種子的發芽。在黃瓜種子播種之前應當對其進行浸泡處理,其中浸泡的溶液可以添加無公害的抗菌抗病藥劑,浸泡一段時間之後將黃瓜種子取出並曬乾,再進行播種。

溫室黃瓜栽培,以及病蟲害無公害的防治措施

1.2改善土壤環境

前面提到過黃瓜感染病蟲害的3個條件有黃瓜自身抗病能力、環境因素以及病原體,實際上,黃瓜出現病蟲害有相當一部分原因是土壤中含有病菌。將黃瓜種植到土壤中以後,土壤裡的病菌便會不斷侵襲黃瓜植株,從而使其患病。所以,要減少黃瓜病蟲害的出現,必須要加強對土壤的重視,不斷改善土壤環境,消滅或減少土壤中的病菌。由於病原體常常會殘留在土壤中,因此要儘可能的避免連續種植,實行黃瓜-青椒-花卉的輪作模式,使有寄主專化性的病原菌得不到適宜生長和繁殖的寄主,從而減少病原菌的數量(可以黃瓜與其他一些非瓜果類的植物進行輪流栽培,從而使土壤中積累的病原體數量不斷減少)。與此同時,還應當注意對土壤進行消毒,現階段比較常用的方式是硫磺粉扮鋸末,點燃後進行燻蒸消毒,從而消滅土壤中的有害病菌。除此以外,還可以將福爾馬林100倍液噴灑於床土上,攪拌後進行堆置,使用塑料膜對其進行密封,5~7d以後將薄膜打開,藥味去除以後便可以進行黃瓜的播種。

溫室黃瓜栽培,以及病蟲害無公害的防治措施

苗床儘量與大棚分開,避免使用大棚中的土進行育苗,而用種植非瓜果類蔬菜的土壤進行育苗。與此同時,將40%五氯硝基苯可溼性粉劑和25%甲霜靈可溼性粉劑等體積混合,以10g/m²的施加量加細土混勻,然後加入到苗床上。除此以外,土壤殺菌的方法還有高溫消毒、溴甲烷燻蒸消毒以及蒸汽消毒等,均可以有效降低土壤中的病菌含量,從而遏制溫室黃瓜病蟲害的發生。

溫室黃瓜栽培,以及病蟲害無公害的防治措施

1.3改善空氣環境

所有植物的生長都離不開空氣,黃瓜也不例外。正因如此,空氣中的病菌也成為了黃瓜病蟲害的重要兇手。溫室中的黃瓜栽培過程比較封閉,空氣很難流通,因此病菌生長很快,極容易使黃瓜出現病蟲害。因此,在溫室栽培黃瓜的過程中應當充分重視對空氣的消毒。常見的改善空氣環境的方法有日光高溫消毒、溴甲烷燻蒸消毒、福爾馬林燻蒸消毒以及蒸汽消毒等,現階段比較常用的是日光高溫消毒。一般來說,7、8月份空氣溫度比較高,因此可以充分利用高溫來消滅空氣中的病菌。具體操作過程如下,將大棚密封7d左右,不斷提升地表溫度,一般情況下大部分的病原體都能消滅,不過這種方法會使大棚的溫度大幅度升高,因此需要將大棚中的不耐熱物體轉移至其他地方。除此以外,如果大棚中有正在生長的黃瓜苗,可以利用高溫悶棚的方式將病菌殺死,一般是選擇溫度比較高的正午,澆水之後將大棚密封,然後升高大棚溫度至45℃左右,不超過48℃,持續2h,之後再進行放風降溫,進行正常的大棚管理。

溫室黃瓜栽培,以及病蟲害無公害的防治措施

1.4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

與傳統的種植方式不同,溫室栽培應當格外重視植物的環境條件。在合適的光照強度、溫度和溼度的條件下,黃瓜的秧苗可以快速的健康成長,提高其抗病能力,增加總產量。與之相反,如果光照、溫度以及溼度不合適,很有可能會加快病菌的生長和擴散,從而加大黃瓜感染病蟲害的幾率。所以,良好的環境條件不僅僅能夠促進黃瓜的生長,還能夠有效抑制病蟲害的發生。遮陽網是現階段比較常用的改善環境條件的方式,遮陽網能夠有效地遮擋陽光,從而降低大棚的溫度,給大棚創造良好的溫度條件。與此同時,由於遮陽網有大量的孔狀結構,因此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阻擋害蟲的入侵。

當遇到陰雨連綿的天氣時,可以適當人為對大棚增加光照,從而使黃瓜植株能夠正常進行光合作用。同時,光照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消滅病原菌,從而降低黃瓜病蟲害的發生幾率除此以外,大棚還應當經常通風,尤其是夏季,通風能夠有效改善大棚的溫度以及溼度,從而促進黃瓜的茁壯成長。

溫室黃瓜栽培,以及病蟲害無公害的防治措施

2 溫室黃瓜發生病蟲害的治療措施(溫室黃瓜病蟲害的防治措施)

前面提到過,黃瓜要出現病蟲害需要3個基礎條件。但是如果病原體的致病性非常強時,仍然會導致大棚中的黃瓜出現病蟲害,一旦發生病蟲害,應當立即採取科學有效的措施進行治療。

2.1合理使用化學藥物:現階段提倡綠色無公害的蔬菜食品,因此蔬菜上不可以出現農藥殘留。施用農家肥能夠有效促進黃瓜的生長,但是如果黃瓜出現大面積的病蟲害且其他方法無法處理時則應當採用化學方法進行處理。在選擇化學藥品的過程中,應當嚴格按照相關標準和規定進行選擇,避免使用有機磷農藥一類的高毒性或者殘留性的藥品。在使用化學藥物的過程中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嚴格控制藥物種類和藥物用量,杜絕藥物濫用現象。與此同時,還應當避免使病原菌產生抗病性,因此可以適當變換藥物種類,從而提高藥物的作用,有效去除黃瓜病蟲害。除此以外,建議推廣應用生物藥物,這類藥物毒性比較小,殘留性不強,對人體的危害也不大。對於噴灑過化學藥物的黃瓜,要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待其藥物殘留量減少後再進入市場。

溫室黃瓜栽培,以及病蟲害無公害的防治措施

2.2充分應用多功能靜電滅蟲燈

對於溫室中的黃瓜病蟲害,除了可以採用化學藥物之外,還可以通過物理方法來進行處理。在應用物理方法處理黃瓜病蟲害時,應當充分了解各類害蟲的基本特徵,從而根據這些特徵針對性的進行處理。根據種植實踐發現,相當多的害蟲具有趨光性,在身處黑暗的環境時,它們便會向有光的地方移動。除此以外,還有蚜蟲、斑潛蠅等對顏色比較敏感的害蟲。多功能經典滅蟲燈便是充分的利用了這2個原理,其能夠在黑暗中產生光亮,從而不斷吸引昆蟲的注意力,當昆蟲過於靠近時,燈身外側的高壓電便會將昆蟲殺死,從而減少有害昆蟲的數量,有效地對黃瓜病蟲害進行防治,促進黃瓜的茁壯成長。

溫室黃瓜栽培,以及病蟲害無公害的防治措施

2.3溫室電除霧防病促生系統

溫室電除霧防病促生系統主要是通過電場來產生高能的帶電粒子,從而消滅空氣中的病原菌。溫室電除霧防病促生系統能夠有效地淨化溫室空氣,增加溫室的光強,促進黃瓜的光合作用,不斷提升其生長速度,在消滅病原菌的同時也增強了黃瓜的抗病能力,從而進一步降低黃瓜病蟲害的發生率,提高黃瓜生長速度,增加黃瓜的產量。

溫室黃瓜栽培,以及病蟲害無公害的防治措施

3 結束語

本文以山東德州地區的溫室黃瓜種植為例,對降低黃瓜病蟲害的控制措施和防治對策進行了比較深入的分析。然而要真正消除溫室黃瓜的病蟲害依然並非易事,應當在種植實踐中不斷吸取經驗,優化管理模式,學習先進的病蟲害控制技術,改良傳統的防治方法,從而不斷地降低溫室黃瓜病蟲害發生率,提高黃瓜的生長速度和產量,為市場提供更多的高質量無公害黃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