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流詩鬼”李賀,一位被時代洪流吞噬的鬼才

琉璃鍾,琥珀濃,小槽酒滴真珠紅。烹龍炮鳳玉脂泣,羅幃繡幕圍香風。


吹龍笛,擊鼉鼓;皓齒歌,細腰舞。況是青春日將暮,桃花亂落如紅雨。

勸君終日酩酊醉,酒不到劉伶墳上土!

——李賀《將進酒·琉璃鍾》


“風流詩鬼”李賀,一位被時代洪流吞噬的鬼才|蒹葭讀詩

李賀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李賀(790-817年),字長吉。河南府福昌縣昌谷鄉(今河南省宜陽縣)人,祖籍隴西郡。唐朝中期浪漫主義詩人, 與詩仙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後世稱李昌谷。

李賀系大唐宗室,唐高祖李淵的叔父大鄭王李亮的後裔。由於武則天上位,大肆殺戮李唐子孫,使得李亮這支遠親,早已淪落破敗,到李賀父親李晉肅這一代時,很是式衰名微。李晉肅僅任過縣令,但也過逝得早,只留下妻子鄭氏孤苦地撫養年幼的李賀三姊妹艱難謀生。

“風流詩鬼”李賀,一位被時代洪流吞噬的鬼才|蒹葭讀詩

自立自強的李賀沒有因家道中落而悲憤,他始終以李唐宗室而自勉。小時候的李賀生活很貧苦,常衣不裹服,但他沒有哀怨,依舊堅持勤奮讀書。

只可惜,父親李晉肅的過早離世,使得李賀的命運一下坎坷起來。他原本在18歲時欲赴京趕考,但父親過逝,按規定需服喪3年。

3年後,21歲時的李賀應邀參加韓愈組織的河南府試,所作《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並閏月》得到最高讚譽,一舉高中。

帝重光,年重時,七十二候迴環推,天官玉琯灰剩飛。

今歲何長來歲遲,王母移桃獻天子,羲氏和氏迂龍轡。

“風流詩鬼”李賀,一位被時代洪流吞噬的鬼才|蒹葭讀詩


後人為何稱他為“鬼才”?

其一,據說他七歲就能寫詩,已名動京城。

當時的大文學家韓愈和皇甫湜不信,就前去拜訪。於是,兩人給李賀出題,他也不緊張,拿筆就寫下了一首《高軒過》,先說兩位大人來時多麼氣派,在盛讚他們的學識和地位,最後說明自己的處境和抱負。雖然現在認定這首詩是李賀二十歲時所作,但也能說明他年少有詩才,聲名遠揚。

有名的《雁門太守行》即是少有才名的李賀18歲時,也就是公元808年,到洛陽拜訪當時的文壇宗師,後來譽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而寫下的千古名篇: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其二,李賀開創了詩歌獨有的體裁“長吉體”

主要是紀念他“冷豔怪麗”這一獨樹一幟的文風,因他字“長吉”,遂稱“長吉體”。


“風流詩鬼”李賀,一位被時代洪流吞噬的鬼才|蒹葭讀詩


李賀的“長吉體”詩,特點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構思獨特,用詞悲冷悽苦

遣詞上多用“苦、寒、冷、魂、鬼、血、冷、泣、腥、死、血”之類的字眼,營造悲冷的奇特氛圍,給人“瑰詭”之感。如《秋來》:

桐風驚心壯士苦,衰燈絡緯啼寒素。

誰看青簡一編書,不遣花蟲粉空蠹。

思牽今夜腸應直,雨冷香魂弔書客。

秋墳鬼唱鮑家詩,恨血千年土中碧。

全詩以“桐風、衰燈、寒素、冷香、秋墳、恨血”等意象組合在一起,構織了一幅淒涼悲痛的畫面。這就是李賀詩特有的風格:詭譎悽異,讀來令人膽顫悚然。

二是多用衰老和死亡意象,常借用怪誕、華美詞彙

或運用神話傳說,展現別具一格的藝術魅力。如《天上謠》中的“天河夜轉漂回星,銀浦流雲學水聲”,《夢天》中的“老兔寒蟾泣天色,雲樓半開壁斜白”等。

三是多受樂府、楚辭影響,多寫古體詩、樂府詩

選詞煉句不落窠臼,注重“苦吟”,長於“短”篇,借古喻今,以豐富的想象力錘鍊語言,達到“造語奇雋、凝練峭拔、色彩濃麗”的效果。如《馬詩》(其五):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南園》(其五):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風流詩鬼”李賀,一位被時代洪流吞噬的鬼才|蒹葭讀詩


李賀的詩為什麼大多數都帶有“鬼”?

李賀的詩,還有一類對鬼魅世界的描述,讀來鬼氣森森,令人毛骨悚然。其實,這只是詩人通過寫鬼神的虛誕,藉以抨擊時政,批判當時沉湎迷信、追求長生不老的社會風氣。

如《神弦曲》中的“百年老梟成木魅,笑聲碧火巢中起”,《南山田中行》中的“鬼燈如漆點松花”,《秋來》中的"秋墳鬼唱鮑家詩,恨血千年土中碧"等等。

這些描述孤墳野鬼的詩,與詩人李賀的心情融為一體,借“鬼”寄託憂憤抒發抑鬱之情,展示了獨有的藝術形象,這也是李賀之所才稱“鬼才”的主要原因。

李賀在韓愈的保舉下,終於在22歲時當上奉禮郎。《致酒行》就是李賀在這一時期寫下的,其中就有千古名句: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雞一聲天下白。

少年心事當拿雲,誰念幽寒坐嗚呃。

李賀離開京都長安後,把悲憤之情向金銅仙人傾述,便寫下有名的《金銅仙人辭漢歌》:

茂陵劉郎秋風客,夜聞馬嘶曉無跡。

畫欄桂樹懸秋香,三十六宮土花碧。

魏官牽車指千里,東關酸風謝眸子。

空將漢月出宮門,憶君清淚如鉛水。

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攜盤獨出月荒涼,渭城已遠波聲小。

這首千古名篇,通過金銅仙人見證漢朝的興亡、洞悉後唐的覆滅後,“清淚如鉛水”,仍不忍離開長安的悲憤,

借已表達自己在京3年,不過是小小的奉禮郎,仕途上已沒有多大希望了。如今妻子又早早過世,還是快快離開長安,料理妻子的後事吧。


“風流詩鬼”李賀,一位被時代洪流吞噬的鬼才|蒹葭讀詩


這個職務李賀僅維持了3年,因妻子病卒,李賀告假料理完妻子的後事後,即憂鬱病倒,無奈辭職告病回家鄉休養。後來他到潞州給事中張徹那裡做了3年的幕僚,到公元817年,張徹應召回長安後,

李賀只得辭職,終因病重再回故里昌谷,在整理詩作時病故。

我個人是比較喜歡李賀的,因為李賀的審美是超越時代的。李賀,可以說是一個非常有個性的浪漫主義大詩人。他的詩是極力在構建一個或瑰麗或陰森或窒息的畫面,甚至用到了通感。而所表達的是意象群所有的某一特質氛圍,很多時候和意象的來歷源流關係是不大的。

最後,我想用本人自創的一首詩來表達我內心對李賀詩人的敬意:

你鬆散的堤防

經不起 一滴雨的盤踞

濺溼闌珊的燈火,側耳聆聽

寒山寺的鐘聲已悄然隱遁

心似胡琴,沉入湖底

一根淘盡歲月的弦

淤泥中 撈起

一些沒有修飾的詞語

懷抱秋風 徹夜

吟唱不離不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