塗掉鐵十字換紅星,蘇軍繳獲的德國坦克是如何參加戰鬥的?

從開戰到莫斯科戰役結束,蘇軍繳獲敵軍坦克突擊炮的情況

塗掉鐵十字換紅星,蘇軍繳獲的德國坦克是如何參加戰鬥的?

蘇軍繳獲的坦克

與大家想當然的認為在邊境交戰中蘇軍沒能繳獲德軍坦克不同的是,蘇軍不但繳獲到了很多,而且還將其很快的投入到了戰鬥當中去。比如說在1941年6月28到29日,蘇軍第34坦克師就將繳獲的12輛德軍的坦克陸續投入戰鬥。而在7月7日,第7機械化軍的1輛T-26坦克獨自對德軍後方進行了一次長達24小時的襲擊,不但摧毀了對方的炮兵陣地,還將1輛俘獲的III號坦克拖回來參加了以後的戰鬥。當然,相對邊境交戰蘇軍的慘重損失,他們的這點繳獲根本算的不什麼。至於說指望這個就能彌補戰場和軍工廠東遷帶來的裝甲車輛不足那更是痴心妄想。

塗掉鐵十字換紅星,蘇軍繳獲的德國坦克是如何參加戰鬥的?

蘇軍士兵坐在繳獲的III號突擊炮上

除了上述兩個例子,蘇軍在其他戰場上也使用了繳獲的德軍裝備。例如在1941年的敖德薩保衛戰中他們就不止一次這麼做。最經典的戰例發生在8月13日,蘇軍在一次防禦戰鬥中成功的擊毀了12輛敵軍坦克。由於當時蘇軍缺乏裝甲車輛,所以他們挑選了3輛將其運往後方進行修復,並參加了之後的戰鬥。這一時期的戰鬥中,蘇軍繳獲的不僅僅只有坦克,一些III號突擊炮也開始出現在蘇軍的戰利品清單上。例如在基輔戰役中,蘇軍就曾經繳獲到了2輛完好的III號突擊炮,其中1輛被送往莫斯科進行測試,另外1輛在戰鬥中損失。稍後在斯摩稜斯克,克里莫夫少尉指揮的III號突擊炮在戰鬥中曾經成功的擊毀了德軍2輛坦克,他因此被授予“蘇聯英雄”稱號。

塗掉鐵十字換紅星,蘇軍繳獲的德國坦克是如何參加戰鬥的?

莫斯科戰役結束後蘇軍收集的德軍坦克突擊炮

莫斯科戰役結束之後,蘇軍第一次繳獲到如此之多的德軍裝備,他們不得不組織了專門的隊伍收集整理這些尚有使用價值的戰利品。到了1942年春天,已經有數百輛坦克突擊炮被集中到位於羅斯托夫的修理廠。不過在通常的情況中,蘇軍都是儘可能的依靠前線保障部門修理好繳獲的德軍裝備,以便儘快的將其交給作戰部隊使用。只有那些損壞過於嚴重的才會被送到大後方進行修理。根據當時的記錄,僅僅第5集團軍就向後方運送了40輛坦克,200卡車和100輛其他類型的汽車。如果考慮到第5集團軍自己修復的,那將是一個相當龐大的數字。

蘇軍對繳獲的坦克突擊炮處理方式

塗掉鐵十字換紅星,蘇軍繳獲的德國坦克是如何參加戰鬥的?

位於莫斯科的第37坦克修理廠,天車上是1輛38T坦克

根據蘇聯戰後披露的數據,從戰爭爆發到1942年年中,蘇聯軍事工業部門先後動員了44家相關單位參加到維修戰利品的工作中來。這其中最出名的就是位於莫斯科的第37和82修理廠。前者僅僅在1941年就修復了17輛坦克,89輛汽車和14輛牽引車。有意思的是,相對於德國坦克,這裡的修理人員更加喜歡捷克的38T。至於說1941年才12月成立的第82修理廠,其實它開始並不是修理戰利品,而是向英美援助坦克提供服務的。只是後來隨著戰利品越來越多,才不得不在1942年1月6日改變了工作對象。為了更好地完成戰利品的修理工作,蘇聯軍工部門組織人員專門翻譯編寫了諸如《德國戰鬥和運輸車輛的使用備忘錄》,《III號坦克服務手冊》等技術書籍。

塗掉鐵十字換紅星,蘇軍繳獲的德國坦克是如何參加戰鬥的?

以III號坦克作為底盤的SG-122自行火炮

不過由於後送的戰利品基本都是損壞嚴重的,這就給蘇軍的後方修理廠帶來一個很棘手的問題。那就是修復這些坦克突擊炮缺乏足夠的零配件。所以蘇軍修理廠的技術人員後來想了一個折中的辦法,那就是儘可能的修好這些戰利品的行走部分,然後再按上蘇軍的制式武器。這就是我們熟知的SG-122和蘇-76I自行火炮的由來。不過相比之下,SG-122自行火炮產量很少,到1943年為止只不過生產了幾十輛就停產了。而蘇-76I則要成功的多,201輛的總產量足夠讓蘇軍從1943年夏天的庫爾斯克戰役一直使用到了戰爭結束。不過由於種種原因,蘇-76I只有1輛保存到了現在。

塗掉鐵十字換紅星,蘇軍繳獲的德國坦克是如何參加戰鬥的?

蘇軍繳獲並使用的III號突擊炮

不過相對於改裝,更多的德國戰利品都是被直接修復後投入了戰鬥。例如在1942年夏天,第20集團軍就有一個裝備了12輛III號坦克,6輛IV號坦克,10輛38T和2輛III號突擊炮的坦克營在它編成內作戰。第二年7月,在高加索前線的一個獨立坦克團裡也有9輛III號坦克和4輛IV號坦克參戰。等到了這年秋天,使用戰利品的最大建制已經擴大到了旅級單位,這就是在軍事愛好者當中鼎鼎大名的第213坦克旅。不過相對來說,蘇軍的戰利品直接投入使用還是很少的,更多還是依靠蘇聯國產和英美援助坦克取得了戰爭的勝利。德國這個“運輸大隊長”起的更多的是錦上添花,而不是決定性的作用。

塗掉鐵十字換紅星,蘇軍繳獲的德國坦克是如何參加戰鬥的?

被蘇軍俘獲並做射擊實驗的“虎王”坦克

除了在前線使用,蘇軍繳獲的坦克突擊炮還有另外一個重要去處。那就是作為技術樣品被蘇聯軍工部門拿去進行測試。儘管這部分戰利品沒有直接投入戰鬥,但是它們起的作用卻絲毫不亞於那些在戰場上對其前主人反戈一擊的德國裝備。實際上,每當蘇軍繳獲到一種德軍的新型裝備,能不能拿來用倒不是首要考慮的。而是要儘快的送往後方交給軍工部門進行檢測,以便儘快摸清它們的性能,找出薄弱之處。當然啦,除此以外,還有一些不具有使用價值的會出現在蘇聯各地的戰利品博覽會上。畢竟在戰爭時期,軍民士氣的鼓舞也是必不可少的。當大家看到來自前線的戰利品以後,對取得戰爭的勝利無疑更加增添了信心。

使用戰利品參加戰鬥出現的問題和最後去向

塗掉鐵十字換紅星,蘇軍繳獲的德國坦克是如何參加戰鬥的?

蘇軍第366近衛自行火炮團的“黑豹”坦克

庫爾斯克戰役結束以後,整個東線戰場的局勢即便是再無知的人都已經看得清清楚楚了。而且隨著蘇聯東遷的工廠陸續恢復正常生產,戰爭初期蘇軍缺乏裝甲車輛的情況已經得到得到根本性的扭轉。但是蘇軍到戰爭結束以前始終沒有停止過使用戰利品參加戰鬥。這段時間,由於大規模的裝備德軍坦克突擊炮,蘇軍也積累了豐富使用的經驗,對各個型號的德軍坦克突擊炮優缺點都瞭解得比較清楚。相比較而言,蘇軍裝備最多的還得說是IV號和“黑豹”坦克。但是蘇軍對“黑豹”坦克充滿了抱怨,除了火炮威力讓人滿意之外,蘇軍坦克手和修理工們能總結出一堆缺點。例如維護、保養困難啊,發動機和行走部分經常出現故障啊。反倒是相對落後的IV號坦克讓蘇軍感到很滿意,除了抱怨它的75毫米炮彈比較難找之外,很少聽到人們對它表示不滿 。

塗掉鐵十字換紅星,蘇軍繳獲的德國坦克是如何參加戰鬥的?

戰爭後期蘇軍繳獲的坦克突擊炮

不過坦率的說,蘇軍在使用戰利品參加戰鬥的時候,遇到最頭痛的難題既不是敵人的炮火,也不是機械故障或者後勤供應不足,而是來自自己人的槍口。當然,這裡的意思並不是說蘇軍內部存在糾紛。而是指在交戰的時候,蘇軍反坦克炮部隊和坦克兵很難及時分清對面開過來的德式坦克突擊炮哪個是蘇軍的,哪個是德軍的。面對生死考驗,人們的第一反應都是先擊毀再說,沒人會拿自己的性命去冒險。所以,蘇軍的戰利品分隊經常會受到自己人的射擊,例如在1943年的烏克蘭戰場就有一輛IV號坦克被自己人在300米之外一炮幹掉。或許,這時候蘇軍坦克手會發現對“黑豹”坦克的抱怨有點過分了,雖然它經常趴窩,但是好歹結實。

塗掉鐵十字換紅星,蘇軍繳獲的德國坦克是如何參加戰鬥的?

蘇軍的IV號坦克正在渡河

在整個戰爭期間,蘇軍一共繳獲了24615輛德軍坦克突擊炮。這其中至少有1000輛(包括“黑豹”300餘輛)被蘇軍修復後直接編入部隊參加戰鬥,但是即使是蘇軍直接使用的,最晚到40年代末就已經被淘汰了。不是做了射擊的標靶,就是成了遍佈蘇聯各地的戰爭紀念碑。當然,也許會有人說是不是有一部分被蘇聯支援了第三世界國家。遺憾的是,就目前掌握的情況來看這個說法還缺乏明確的證據支持。畢竟坦克突擊炮這種複雜機械裝置需要的後勤保障遠不是那些輕武器能夠比擬的。現在能得到證實蘇軍對外轉交德式坦克突擊炮的實例,只有戰後交給捷克斯洛伐克的那數百輛殘缺不全的IV號坦克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