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信军:不同次贷危机,这次危机是供需两侧现金流枯竭引发

梁信军:不同次贷危机,这次危机是供需两侧现金流枯竭引发

梁信军先生

复星集团联合创始人


我对疫情进展和解除预测:


1)中国:一月23号开始封城,政府希望说四月初能恢复正常生产生活,我个人认为最乐观估计,到四月底五月初能够解除交通旅游限制,但整个经济生活的人流物流完全恢复正常,至少要延后一个月到六月份或者七月份才能够恢复正常。


2)欧洲:二月下旬开始采取紧和封的措施,部分国家跟美国一样,三月中旬开始封,所以整个欧洲疫情进程就要比中国延迟1-1.5个月,到七到八月份才能恢复正常。


3)美国比欧洲又延迟半个到一个月,但考虑到北半球气温升高不利于病毒感染和传播,美国估计要八月份恢复正常可能性也是比较大的。


考虑到如果不封省、就有外来的输入威胁,所以大概率,全球要到9月初大家一起跨入平稳期、那时生产生活才全面恢复。


全球范围经济影响


对整个全球供应链来说,从一月底到九月份初,完全都是不正常的,所以市场对供应链的负面认识认为:今年的两个季度甚至三个季度,可能就没有了。而且是真金白银的损失了。


这两三个季度的订单跟供应链的损失,会带来大量的实体企业的破产和倒闭。今天已经看到全球很多政府采取政府补贴企业及企业雇员的方式,但政府补贴也没能力补贴全年,补贴一两个月、个把季度就不得了了。所以对全球供应链的切实损害影响还是巨大的。

第二老百姓家庭,禁足不能出家门之后消费会快速的降低,必需品的消费还会有,非必需品的消费,包括服务业的消费在封城措施期间,全部都会接近归零;在服务业里面很多企业资产储备不大、轻资产居多,大部分都是高流动性的,无论是像餐饮娱乐、航空旅游都是一样的,净资产底子是不厚的、生产和利润高度依赖每月每周的经营现金流;如果真的有三五个月,甚至七八个月没有收益,但固定支出还存在,相当部分会破产,所以服务业的破产力度也不亚于实体企业的供应链的破产力度。

一个企业或者国家的危机通常由两类因素引发:一个是杠杆太高,另一个就是现金流断裂;有很多企业,即使有净资产,负债率也不是很高,但现金流断了、没有人贷款和接续融资了、企业的钱付不出来就倒闭了。国家的经济危机也是一样的,过去几次大危机都是杠杆率过高,像08、09年的美债欧债危机,是家庭杠杆率过高、叠加金融部门杠杆率过高,引发危机,最终是通过国家出面救济,部分杠杆转给国家承担、部分市场消化,慢慢恢复起来的。就这一次从美国来说,它的政府部门杠杆,企业部门杠杆,包括金融部门杠杆,家庭部门杠杆率,都比08年都好。所以美国不会有杠杆过度导致的危机,但这次实际上是通过供应跟消费两端的现金流挤压,导致供应方面的生产企业破产、和服务业的企业破产,引发失业飙升、进一步导致需求消费萎缩,进一步影响产业和服务业的恢复;这些破产至今还没完全发生、但是预期信息很透明,一旦有这个预期之后,通过流动性的金融市场就把这个预期放大扩大了;海外股市比实体经济表现经常要先行一步的。中国是相反,股市是落后于这个实体经济的表现,所以市场一旦估计到有5-8个月失速,金额市场情况就会很糟。


关于石油危机的问题


顺便讲一下关于石油危机的问题。


石油价格暴跌,实际上对这些用油国,像石油净进口国、或者用油的终端用户、行业来说其实都是利好的。因为相当于产油国拿出真金白银来补贴你……你消费一桶油,对方就补贴你40USD,那不是很好吗?所以我觉得这是这次全球经济危机当中唯一一个亮点,当然这个石油价格暴跌,会对石油的衍生品等金融参与者带来一些破坏性作用,部分参与石油金融游戏的人会破产,部分产油企业、国家的石油部门会破产,但是,他们的破产,是以全球其他部门和国家得利为结果的,因此我觉得不能把石油暴跌看成一个危机。

波音跟空客的问题


顺便聊聊波音跟空客的问题。


从中国疫情曝光后,一月底全球就减少甚至断绝了跟中国的航空往来,从二月底开始欧洲的航空往来、三月中旬开始美国的航空往来都被断绝或者大幅减少,航空公司航班收入大幅减少后、中小航空就会倒闭,大的航空公司会削减成本、首先会推迟资本性开支,所有的跟买飞机有关的交付飞机有关的要付钱的全部都暂停!什么时候能恢复呢?前面提过、旅行禁令解除之后,生产生活完全恢复正常还要滞后一个月、而且全球彼此牵连,所以可能要到到八九月份航空才会恢复正常。那么对这个航空公司来,从一月底到八月份,其实半年业绩就没有了。所以他们第一推迟现在购买飞机付款的节奏或者暂时不付了,第二未来购买飞机的计划肯定也就往后推迟了,换句话说,对波音这样的公司来说,肯定今年的业绩就没戏了。


旅游公司的问题


旅游公司的问题,类似航空公司的问题。起码到六月下旬才会见底。


小结


我觉得这场危机简单的说:由于疫情管控导致封锁交通,封国封城的行为,带来的供应链的真金白银的损失,然后带来消费的真金白银的损失,然后带来整个家庭收入的下降,跟就业率的下降,最终带来的一场供需二侧现金流枯竭引发的危机。但这个现金流对国家层面是不会破产的。不会有国家危机,他可以通过印钞来解决。但对行业,跟家庭来说呢,是实实在在的危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