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画胡说(三十三期)


图文——崔大有



铁饭碗是堕落的温床。



胡画胡说(三十三期)


高师名徒,名师未必高徒。



胡画胡说(三十三期)


做古人的今人,做今人的古人。



胡画胡说(三十三期)


少名闻于老为才,老名闻于少为修。



胡画胡说(三十三期)


雅俗共赏所谓的赏未必是懂,起码对俗而言如此。



胡画胡说(三十三期)


大痴如春,仲圭似夏,叔明若秋,迂公即冬。



胡画胡说(三十三期)


学古如登泰岱,唯叹山高,不觉他日临巅,一览众山小。



胡画胡说(三十三期)


推动历史前进的主要矛盾:谁都想成为剥削阶级和谁都不想被剥削的不可调和性。



胡画胡说(三十三期)


好的艺术向来不缺买家,只是“艺术家”们太胡闹……你又不是皇帝,没穿裤子就是没穿裤子,耍别人最后只能是耍自己。



胡画胡说(三十三期)


元前山水、明前花鸟不可力学。不可之因在形技,知其格,不似而似。元后山水,明后花鸟穷究方可。所以可者师其迹,遗其貌,似而不似。



胡画胡说(三十三期)


画之势当如作字,有立定精神关节处,纵横开合皆赖于此。或为墨,如觉斯涨破淋漓;或为笔,如山谷长枪大戟;或为点,如京兆似鼓奔雷。



胡画胡说(三十三期)


言、文、书。言在如瀑似溪,见醍醐灌顶之效。文在如泉似潭,有拨云现日之能。书则如江似海,当有源有归,非发人深省不为。



胡画胡说(三十三期)


融斋言:“书要力实而气空,然求空必于其实,未有不透纸而能离纸者。”今人书不透纸,刀不入石,而书离变,皓首穷精,终在门外。书印首在骨气洞达,笔刀间可见筋骨血肉,不在肥瘦朱白。



胡画胡说(三十三期)


古画论骈词韵调多做玄虚,为尽美而失善,繁复冗杂,于今日可读可用者甚寡。其载画家亦已失其真本,所云即如纸上谈兵,隔靴搔痒。今日好学者,当明其就理,莫做食瓜之呆汉。



胡画胡说(三十三期)


老缶、白石难能同徽宗甚至溥儒的审美品格相论。前者是根植于民间,后者则是皇家高品,庙堂江湖之别。如米勒、梵高比之于达芬奇、提香,然各有至理,非类优劣。



胡画胡说(三十三期)


某日,于高厅阔廊见叔明、穆倩绝品,知山樵非此一般面目,青溪亦润泽可喜,不可名状,惊醒,以笔图其形容不能及,仅得大略或些许细节,尽皆平常难见之妙。复醒,方知梦中梦,依稀有此梦而已,唯留余叹。



胡画胡说(三十三期)


中国艺术一直在审美需要的引导下不断呈现金字塔形式的平民化,从皇家专享的唐吴李阎韩,到顶层士大夫的宋苏文王米,再由赵孟頫转到边缘士人元明四家,再到清民的市民阶级,再到今天的下层社会。艺术是普及性质的,审美的意识也如此,在高度上难及以往任何一个阶段,这亦是不断平民化的一个弊端。



胡画胡说(三十三期)


近来复攻传统山水,择清吴历山水册,其作苍浑古拙,雕琢成朴,如其书格,出入东坡,而能随活自然,非四王可比,如僧中髡残,更见平和。古人一树一石居之得当,安之合体,如有节而生律,以历代画论品读验证,知其所论所画非止于个人言行唯一,且互通共证。



胡画胡说(三十三期)


古人不泥古,范宽:与其师诸人,不若师造化。南田:明瞭静深,足驾黄王而上。石涛:理法本无传,古人不得已。邵梅臣:荆关以前无画谱也。戴熙:我与古人,同为造化弟子。我辈何须妄自菲薄,为奴为婢,甘做池中物。



胡画胡说(三十三期)


真佛在摩诘,不着其相,言皆大乘,做狮子吼,弹偏斥小,叹大褒圆,丈夫所为。如今世界,少有真僧,魔说着佛衣谤佛法,就在今世。为画更甚,赖“佛”吃饭,去佛日远,毁佛日深,尽是狗肉名利羊头书画,可怜可鄙。我辈当此道,备此功,有此心,且向有人行处行,我若有法,泽于天下,施受皆慧,无量功德。



胡画胡说(三十三期)


昔李公麟为画,自言骚人赋诗,吟咏性情,奈何世人不察,徒欲供玩好耶。迂公自谓其画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古人存此高格,何有名利之思?宣和画谱载:孙可元,不知何许人,无心于物,聊游戏笔墨以玩世。真高士幽人,世间来往,何须俗名作累。



胡画胡说(三十三期)


赵文敏公曾濡墨临颜、柳、徐、李诸帖,即成,命取真迹一一覆校,不惟转折向北,不无绝似,而精彩发越,有或过之,问何以能然,曰:亦熟之而已。其幼年喜临智永千文,此格下二王远矣,是其一生所累,虽精通众家,终未能脱,不能化故。其得海岳《壮怀赋》一卷,中缺数行,因取刻本摹拓,以补其缺,凡易五七纸,终不如意,乃叹曰:今不逮古人多矣。遂以刻本完之。公性情平和,中庸不特,虽似却无米家态度,难于意态翔动,风姿超拔。然于艺事实谓全通之才,诗书画印,四艺呈素。画开元风,而成陈迹。书兴两朝,馆阁之本。印启浙皖,风雅独居。可为东坡之因就子昂之果,国之艺事,由此备矣。



胡画胡说(三十三期)


着:赵之谦,李瑞清,高邕,任伯年,王一亭,吴待秋,陈半丁,陈师曾,李苦禅,李可染,钱松岩,陆俨少,傅抱石,唐云,陈大羽,石鲁,胡小石,张大壮,程十发,沙孟海,林散之,陆维钊,诸乐三,黄秋园,胡兰成。

着而不着:吴昌硕,虚谷,陈子庄,齐白石,潘天寿,郑孝胥,于右任,何绍基,马一浮,翁同龢,康有为,沈曾植,徐生翁,陶博吾,弘一,良宽,刘海粟,萧娴,游寿。

不着:蒲华,黄宾虹,萧龙士。

不着而着:关良,朱屺瞻,吕凤子,谢无量。

古而今者无非五着:着相着法着古着我着空。



胡画胡说(三十三期)


今之书画难离老缶、宾翁二家,如其不离青藤、思翁。画之至此,古今延变,当由此出入可也。出知其往,入知其来,势如接力,于前人驻处起脚。否则或安藩篱,偶取出墙之杏;或入外道,成就自我毛皮;再或反古,乐为肖祖子孙。中土本性,谦卑重古,不好自出,有本可依,不作杜撰,久传不谬之因。知古人甘为垫脚之石,忌成迷眼之沙。前有古谓承,后有来谓开,真法必有衣钵,法布后人。李日华论画:“梅沙弥临荆,荆又仿自唐人,乃知绘事惟创意之难,如其成就,今古相师,殊不讳也。”所见如奚冈十二册,多有“见石谷子临文与可真迹”,某人学某人临某人仿某人笔意大概而未能,环环相合,或成九连,难能脱离,融汇其间,通古达今,或可名于千古,所谓传统链。



胡画胡说(三十三期)





胡画胡说(三十三期)

崔大有:原名崔啟忠,號石缶,江蘇古沛人,別署午暄堂,自幼習畫,頗合于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