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武林》精读评论(三十三)~浮沉终有时

《逝去的武林》精读评论(三十三)~浮沉终有时

《逝去的武林》精读评论(三十三)~浮沉终有时

《逝去的武林—掩泪悲千古》

原文:五行拳中横拳是最难学的,唐维禄让李老从钻拳和蛇形中去体会,慢慢地横拳就会打了,进而对形意拳肩、臀、肘、膝的近身打法也能领会了,再学习十二形,不需指点便能知其精髓。高深武术的学习肯定是有次第的,次第便是一通百通的途径。据唐维禄讲,薛颠平时以猴形来练功,动作之变幻达到匪夷所思的程度,手、脚、肩、胯可以互换打法,这一奇技是练通了横劲才能有的。由此可见横劲是深入形意拳系统的基础,也正如拳谱所言:“形意拳之母是五行,五行之母是一横。”但李仲轩向尚云祥学艺时,尚云祥第一要改的便是他身上的这股横劲,收敛了撑兜滚裹,只是简单的一进一退,手的一伸一缩。而且练拳时两个脚腕要180度别扭地撇开,犹如将人扎在口袋里,浑身使不出劲。只要一使劲便不由自主地摔倒,更无法拔背挺身。他跟尚云祥学了一段时间后,浑身上下总觉得不顺,一举一动都变得困难,像小孩似地重新学走路,后来慢慢地走路的姿势起了变化,和尚云祥很像,温温吞吞的非常散漫,此时行拳便有了一种空空松松的自然感。

风清露阳:五行拳的横拳练的是全身的转换,包括肩胯转换,左右转换,手足转换,全身围绕着人的中轴转换。由于转换的精密,所以并看不出横力,所谓“出手不见横见横不为能”就是此意。我们称虎的量词为“一条虎”,强调的是虎的线条流畅、匀长,老虎是很强壮的,为什么从虎背往下看去显得细长?

因为老虎的肩膀从后背转落到了前胸,这么大的裹和落的幅度,难怪老虎随意挥掌就有几千斤的力道,而人与虎的结构和站立不同,人的幅度就小很多,但是人和熊相似,所以人练拳之后的肩膀叫熊膀,在这个方面来看,人、熊、虎有着相近的膀肩特征,这是古人早已发现的。

所以横拳也有很明显的熊膀特征在里面,四象之重要在五行之先,“出手不见横”是说打法,横力不在手上出,也不在胳膊上出,是在肩和膀上出,这个幅度藏在身上,被衣服遮盖看不见了,却能横出全身的合力,用在手上就能赢人了。

《逝去的武林》精读评论(三十三)~浮沉终有时

抖膀出云门

原文:当时形意拳的五行拳,十二形拳都印了书,在武馆里公开传授,要个别秘传的是“熊鹰合形”,据说连五行拳也是脱胎于它,是形意拳最古老的架势。尚云祥也说要教他“熊鹰合形”,一示范,李仲轩发现和五行拳里的劈拳没什么两样,尚云祥解释说:“劈拳就是一起一伏,用躯干打劈拳就是‘熊鹰合形’了。”然后垂着手在院子里走了一圈,身上并不见有什么起伏。尚云祥又说:“不但要用躯干,还要用躯干里面打劈拳。”李仲轩老师回忆当年学艺,对于尚云祥“要练功,不要练拳”的话印象最深。去天津谋生前向尚云祥告辞时,对尚云祥说,怕以后忙起来没有时间练拳了,而且所住的群居环境练拳多有不便。尚云祥嘱咐他:“你要学会在脑子里练拳,得闲时稍一比划,功夫就上身了。”李仲轩老师晚年靠给西单一家电器商店守夜谋生。在1988年冬天出车祸,一度全身瘫痪,口不能言,医院诊断是小脑萎缩。他那时被运回门头沟的老屋里待死,然而四个月后竟然可以下床行走,语言和神志都恢复了清晰,只是从此体质明显地虚弱。但作为一个74岁的老人能有如此的恢复力,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风清露阳:说“鹰熊合形”、“五行拳劈拳”都是名,其实练的只有一个功夫,这个功夫却能变化万千,怎么看都行,从哪个角度就有一番状态,如果练形意的人只去挑这些状态学,那就是我前面说的,犯了“多就是少”的毛病,练了一车拳,没有一下儿能用、能养,本地话称作这种人为“把式篓子”。

李仲轩跟尚云祥学习,是长见识的经历,尚云祥这个人聪明且有毅力,给李老讲了自己的心得体会。然而李仲轩身世坎坷,晚年不幸,没有徐皓峰这个有心人,也许这段经历见闻便永远不为人知,这也是形意拳名重现世间的征兆。

曾几何时,对武术的挖掘一直进行着,先是少林寺,再是太极拳,甄子丹把咏春拳推到了高潮那么之后百花齐放,形意拳亦是其中的一朵,人们对武术认识也在转变,慢慢的更能接受形简而意繁的形意拳了。

《逝去的武林》精读评论(三十三)~浮沉终有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