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出來”的年輕人,何必自我陶醉?


“懶出來”的年輕人,何必自我陶醉?

疫情放假也是個讓人“墮落的時期”,明明可以做很多事情,有的”懶“出來新發明新科技,深圳新設備;可有的”懶“卻敗給了床和手機,不能再這麼懶下去!背道而馳地習慣性於懶惰,那麼結交的圈子會越來越小的。

第一種“懶”:奮鬥在大城市裡,“假精緻”的刷存在感。

在浪漫的海灘上走著、望著瑞士的雪山、踏上一覽無餘的草原,正是逃避在旅行的路上淨化靈魂,走完一波下來,這些開支卻是親人給墊付的。

“懶出來”的年輕人,何必自我陶醉?

平時總愛揹著名牌包包、穿著名牌服飾、用著昂貴的化妝品,走在路上“咔嚓”一拍,趕緊發朋友圈秀一下,這樣的人都懶得懂:哪些修養才是真的值得去擁有。

“懶出來”的年輕人,何必自我陶醉?

拿著刀叉吃著澳洲牛排,端著帶有西餐盤子,擺出很nice的姿勢,對著鏡頭說“很美味哦”可是一看她住的地方,竟懶出了“新天地”——化妝品亂放、衣物滿地狼藉,地面的灰塵至少一個月沒有打掃了吧。

“懶出來”的年輕人,何必自我陶醉?

若有才華藏於心,才是真正的精緻;歲月從不敗美人,那就自食其力吧!

第二種“懶”: 抱怨勞心勞神的工作,不斷跳槽洗腦,來麻痺職業生涯。

當前物價高,發現消費水平也高,入不敷出,開始嫌薪資待遇達不到期望,毫無懸念地選擇跳槽!懶得去堅持,豈會知曉:同年的實習生,多年後晉升為經理。

“懶出來”的年輕人,何必自我陶醉?

性格張揚的人,不喜歡被約束,內心還不能受半點委屈,還接受不了公司制度,這時開始嘀咕:沒啥大不了,再換個環境唄。懶得養成能夠容忍諒解別人的度量。日後會發現,隨年紀越大,悟出: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懶出來”的年輕人,何必自我陶醉?

誒!發現付出一段時間,沒有得到立竿見影的回報,加上領導骨頭裡挑刺兒,力求完美!這時候有了換工作的念頭。哪裡懂得上級領導讓你反覆修改,是從多個角度審視的,反倒刺激你不斷學習和提升能力的過程。

“懶出來”的年輕人,何必自我陶醉?

“懶”得從自身方面找原因,會成為離職的理由,會開啟跳槽的模式,殊不知能力與收入成正比的。

第三種“懶”:住著魚龍混雜的出租屋裡,“懶”得去收拾。

出租房裡養幾隻貓,買的玩具、沙盆供著它,穿上酷衣服小鞋子走一圈,可是貓屎沙盆都倆月沒有換了吧,透過門縫,燻都鄰居時不時的遭反感。

“懶出來”的年輕人,何必自我陶醉?

莫大的公寓裡,養只大金毛,偶爾打個疫苗針,寵物店美容一番,再買些啃骨頭的小零食。寧願單身養著他也懶得交朋友,去談一場戀愛。

“懶出來”的年輕人,何必自我陶醉?

甚者養一隻羊駝,萌萌地跟著你玩,稍有不慎就被噴了唾沫星子,樂趣無處不在!被寵物樂趣包裹著的是孤獨、寂寞,也懶得花時間孝敬父母。

這類懶出高度的外表再美,也只能取悅於人的眼睛,而內在美卻能感染人的心靈。

第四種“懶”:還著各類貸款,稍微控制不住誘惑,像滾雪球一樣會越滾越大!

攀比心強的無厘頭,鼻子不夠挺,臉大了得削骨,再做個雙眼皮吧,錢不夠了怎麼辦?禁不住灌輸的毒雞湯:沒事刷信用卡唄,變漂亮了還怕找不到有錢老闆。

“懶出來”的年輕人,何必自我陶醉?

已經有房貸了,再貸款買個大奔吧,為了所謂朋友,開出去倍有面兒,都懶得聽父母勸告,到了貸無可貸袋境界。

更有甚者是負債累累,懶得還清了,被逼無奈了,甩給家人替你背黑鍋。

所以,以此為戒,我們要合理借款,合理去消費!

第五種“懶”:做短視頻或直播“一夜暴富”“一炮而紅”的明星夢。

“我覺得快堅持不下去了”裝出可憐樣子,來博取觀者的同情心,求贊上個熱門吧。

“求關注發紅包哦,麼麼噠”聲音嗲嗲地,奶聲奶氣地“吸粉,令人大跌眼鏡地:“重申一遍,我是男生,不是女生哦”…

“懶出來”的年輕人,何必自我陶醉?

這代年輕人不甘平凡,尤其是短視頻和直播平臺,鼓吹創業啊,賺大錢啊,讓越來越多的畢業生,本來就對自我定位不準,發現專業不對口、前景渺茫的情況下,而盲目跟風。

這麼容易上手還來錢快,沒準兒就一炮而紅,那你想過未來你的孩子也學你嗎?

還是有個正當職業,可以給孩子做個表率,這些平臺就做個副業罷了。

“懶出來”的年輕人,何必自我陶醉?

疫情過後,我們真的要認真生活了!

而抱怨社會與經濟、抱怨父母與朋友、抱怨老闆與同事的,其實都是“懶”的藉口,殊不知自己是一灘爛泥,即使運氣再好有人可憐地扶持一把,那也是扶不上牆的。

縱觀歷史,有多少功名成就的人物,無一不都是經過勤奮走出來的,勤勞一日,可得一夜之安眠!勤勞一生,可得幸福之長久!幸運的是我們本來就是勤勞的大家族,一起擼起袖子加油幹吧,得勁兒!!!

......

以上觀點,僅屬個人見解,請勿噴!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