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警鐘:放水+泡沫 有可能是超級紅利 更有可能是滯漲陷阱

前言

樓市復工後,營銷電話多了,看房的也多了。經紀人說:"金融危機來了,央行馬上要放水 。一放水就要通貨膨脹 ,只有房子才能對抗通貨膨脹 。"看房的說:“重慶樓市泡沫不明顯 ,這一波操作下來,正好把資產泡沫吹大,正好趕著上車 。”總之,身邊很多人急著買房,大多數是聽說央行要放水怕通貨膨脹;還有人是認定重慶房產泡沫還有吹大的空間。

那麼,到底什麼是放水,什麼是泡沫,在房產投資決策中該如何理解,很少有人能分辨清楚,也很少有通俗易懂的解釋。本文作者- 平克咖啡對放水和泡沫的解釋十分有誠意,這裡轉載出來分享給大家。


樓市警鐘:放水+泡沫 有可能是超級紅利 更有可能是滯漲陷阱

2020年1月,CPI破“5”,同比上漲5.4%。豬肉價格同比上漲116%。由於疫情影響,2月基本只有食品消費,估計CPI也不會低。

這樣的數據多半引起通脹擔憂,也會有人販賣通脹焦慮。畢竟改革以來,國內經過幾輪通縮和通脹,通脹的時候多於通縮。房地產業依靠販賣通脹焦慮,賣出去很多房。

樓市警鐘:放水+泡沫 有可能是超級紅利 更有可能是滯漲陷阱

通脹竟然是發達體國家目標

在國人印象中,通脹是個非常不友好的經濟指標。其實這是誤解,一直以來歐盟和美國央行長期的目標,就是希望通脹能達到2%的目標水平。日本近20多年,不懈努力,試圖追求2%的通脹水平,不過,因為經濟不能勃起,終究被迫放棄。

樓市警鐘:放水+泡沫 有可能是超級紅利 更有可能是滯漲陷阱

日本央行的通脹目標是2%

房產中介最常見的段子是:貨幣增幅遠超GDP增幅就會出現通脹。小西裝以此編排中國的M2數據,吐槽房價和和物價上漲,然後得出只有買房才能抗通脹的結論。

按照這樣的邏輯,從2019年9月開始,美聯儲每天投放幾百億美元,也沒見出現通脹,說明這些流動性都都被資本市場吸住了,好比中國的房地產業就是貨幣蓄水池一樣。

但是無法解釋:日本一直實行低利率/零利率/負利率政策,持續向市場投放貨幣,貨幣一直在增加並且增幅遠大於GDP的增幅,而股票、房價都沒什麼大漲,是怎麼回事呢?

有經濟增長才有通脹

市場中貨幣的需求量來自於以下公式:貨幣需求量=貨幣供應量x貨幣流通速度

貨幣是交易結算工具。如果貨幣不斷增加供應,卻不見通脹甚至還通縮,只能說明大家都不願意花錢消費,才導致貨幣流通速度下降。沒有消費,自然就不會有經濟增量;沒有經濟增量,社會自然發展變緩。

舉個簡單的例子:國內經濟發達的地方貨幣流通速度快,落後的地方速度慢。北上廣月收入1萬不夠花,西北偏遠山區一年賺1萬卻不怎麼花。

可以這麼說,只要有經濟增長自然就有通脹(不討論惡性通脹)。

通脹的一個特質就是:需求的擴張快於供給的擴張,進而導致物價上漲。另外,通脹也會逼迫人們降低儲蓄,更多的用於消費和投資。

買房抵抗通脹,就是從這個邏輯出發。房產中介段子說:央媽為了刺激經濟增長,勢必會放水(降息)。一旦放水,流動性湧入,勢必形成通貨膨脹。只有把錢換成房子磚頭,才能夠確保抵抗通脹。

有人管這叫磚本位,非常形象 。

印鈔放水並不容易

在信用貨幣的時代,政府增發貨幣就是印鈔放水。但怎麼放,放多少,還真是個技術活。這活得打磨,可不是說說而已。口活雖爽,但闕值太大,以後的持久性會是大問題。

所以,印鈔放水是個技術活。即便當央行有放水意願時,還需要兩個條件配合。

一是商業銀行有意願放貸。

銀行有了錢,自然會去尋找合適的貸款人--企業和居民。但是,銀行雖然追求利潤但同樣追求風險可控。錢不但要放出去,而且還要能安全收回來。所以得有合適的貸款人。只要貸款人資質要求,還是很容易。

不過,就算銀行找到了潛在優質貸款人,對方願意貸款嗎?

二是企業和居民願意去銀行貸款。

所有的貸款都有利息成本。使用貸款的回報得大於貸款的成本,企業或居民才會願意貸款。

中國的信貸資金總是稀缺,特別是前幾年,經濟高速增長和通脹相互成就,貸到就是賺到。其中,房貸是所有貸款中申請最容易的,也是相對最安全的。

日本和歐洲許多國家的企業和居民,由於經歷了多年的財富積累,社會階層固化明顯,創業試錯成本高,社會普遍缺乏貸款意願,商業銀行的錢貸不出去是常態。

怎麼辦?

樓市警鐘:放水+泡沫 有可能是超級紅利 更有可能是滯漲陷阱

美、日、歐利率走勢


那就降低資金的成本,不斷降低利率,讓資金變得便宜,進而刺激貸款意願。為了逼資金出去,甚至還要向存款收取管理費。

可就算是一逼再逼,利率一降再降甚至出現負利率,這些國家的企業和居民還是不願意貸款。於是,經濟增長就會出現停滯,弄不好有負增長。

印鈔放水於是成了挺難的一件事。

資產泡沫是稀缺的

高速的貨幣流通和信貸的寬鬆,意味著貸款容易,更意味錢會變多。當資金集中向資產領域(股票或者不動產)流動就會引發資產泡沫,這是泡沫發生的底層邏輯。

但這套邏輯,對當下的日本、歐洲無效。簡單說來,主要有三個原因。

存量經濟:這些發達經濟體,物質財富有相當規模,基礎建設早已基本結束,增量財富減少,GDP增速非常緩慢。貸款去投資賺的利潤可能還不夠利息。

福利制度:發達國家的國家治理和社會保障都很成熟,養老、醫療、失業都有很好的保障。而福利保障要靠多收稅實現,掙得多、稅率高,以致工作與否拿到的錢差不多,人們的掙錢動力不足。

階層固化:

社會高度成熟,無論如何努力也改變自身階層,每個人都差不多,連攀比的慾望都沒有了。這在被稱為低慾望社會的日本特別明顯。

因此,現在能印鈔放水刺激經濟的,全球也只有中國、美國,還有一些人口年輕,發展勢頭旺盛的發展中國家(如越南)。

美國最願意貸款的是不缺錢的大企業。他們貸款回購股票,推高股價,高管們從配股中獲得的利益遠超工資收益。於是有了美股大泡沫。

中國老百姓則是全民貸款買房。於是有了房地產大泡沫。

簡單來說,當國家以刺激經濟為目的超發貨幣時,一般情況下會造成市場中的貨幣供應過量,形成通貨膨脹和資產泡沫。如果經濟刺激成功,新增的商品和服務(表現為GDP的增長)會逐步消化掉超發的貨幣,從而讓物價穩定。如果有一天中國的經濟,怎麼樣都逼不出來通脹(不討論惡性通脹),經濟就停滯了。

我們央媽也哭兮兮的定一個2%通脹目標時,連負利率也都無效時。那就藥丸了。

目前,中國是世界經濟鏈條的一部分,由於這次新冠病毒疫情對世界經濟衝擊很大,中國不可能獨善其身。全球經濟危機的灰犀牛幽靈正若隱若現。距離我們也許不超過5個跌停板。國外更多的投資者,千方百計持有更多現金美元資產,而我們很多普通人還急著加槓桿買磚頭,似乎真的認定了只有房產可以救贖自己。

問題是:經濟好的時候,我們很多人都沒有賺到錢,憑什麼還指望能在經濟危機的海嘯中方向加槓桿實現逆襲呢?真正的大玩家,現在正持有現金,準備撿便宜。

別覺得通脹一定是壞事,它很複雜。

更別覺得通脹加放水就是潛在利好。

賭單邊之前,還是先掂量一下自己有沒有冒險的實力,有沒有上桌玩梭哈的資格。


關聯閱讀


如果覺得本文對你有幫助,請點擊分享,轉發給身邊的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