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學課堂中適度開展遊戲活動,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摘要】小學生是以無意注意為主的,而無意注意又受興趣的影響,更何況數學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因此,在數學課中適度引入遊戲是很有必要的。基於學生的心理特徵,學生需要遊戲,恰當的遊戲不僅能夠調節課堂氣氛,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數學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徵,在數學課堂中適度開展遊戲活動,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數學課堂中適度開展遊戲活動,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 數學遊戲促進學生數學語言的發展

數學語言的特點是抽象、科學、邏輯和有序,而小學生的思維,尤其是低年級學生主要是以形象思維為主.也主要是以形象語言來表達的,且習慣用大量的日常用語。在遊戲交流中學生的語言組織及表達能力能得到很好的鍛鍊。在遊戲中,學生能更主動地以各種方式練習說話。

例如,比較兩個數之間的大小關係,黑板上教師出示50、48、20、53、100等,學生可任意挑選上面的某個數與其他數進行比較,可以說50比48多一些、50比20多得多、50比100少得多、50比53少一些等.還可以同桌之間互相比較,用完整的語言說說,其他同學作出判斷。在比較時有些學生本身語言比較豐富,甚至還會說50和48差不多、50和53也差不多。這些詞學生不但理解,還會運用自如。這個“比較數大小”的遊戲,不但能鍛鍊學生的表達能力,使學生的語言變得更豐富、更嚴謹,簡單句子變為複雜句子,還大大提高了他們的數感。

在數學課堂中適度開展遊戲活動,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 數學遊戲促進學生數學想象的發展

想象力是人在已有的形象的基礎上,在頭腦中創造出新形象的能力,它是形象思維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創造性思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數學遊戲正好給學生提供了充分的想象空間。

例如,二年級上冊“有趣的七巧板”,教師讓學生準備好1個正方形、5個三角形、1個平行四邊形,並用這些圖形拼出自己熟悉的平面圖形,然後發揮想象力,拼出生活中的一些實物,像小魚、山羊、狐狸、火箭等。在這個拼圖遊戲中,學生能很好地體會圖形的變換,發展空間觀念,在動手動腦的過程中發展想象力,培養創新意識。

在數學課堂中適度開展遊戲活動,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 數學遊戲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發展

小學生的思維主要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因此,為了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也為了他們學習抽象的數學知識的需要,教師可在課堂中設計有趣的數學遊戲。在參與遊戲的活動中,學生會集中精神,不斷思考,進行思維的碰撞,如算24點、九宮格填數、猜數字等遊戲都有利於學生思維的發展。

例如,在小房子裡填數字遊戲,學生會根據已知數字的特點,找出簡單的規律,快速說出空格里的數字,通過這些遊戲能很好地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再比如,“算24點”這個遊戲需要學生要快速計算,這個過程不但可以鞏固他們運用四則混合運算的能力,還能提高他們的應變能力。

在數學課堂中適度開展遊戲活動,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4. 數學遊戲促進學生對概念的理解

數學遊戲通過學生直接觸摸、感受,可以更深入地瞭解和掌握數學知識的概念,體會它們之間的區別和聯繫。例如,在學生已初步認識了正方體後,怎樣讓他們能更好地直觀認識正方形.知道它們之間的聯繫和區別呢?教師可設計這樣一個環節,先讓學生回顧學習過的立體圖形,有長方體、正方體等,讓學生用正方體的一個面均勻地塗上顏料,媳在紙上,留下痕跡,告訴學生這就是正方形。

可能學生早已認識了正方形,但是加了這樣一個有趣的小遊戲環節.不但可以加深對正方形的印象,還能更好地總結出正方體和正方形的聯繫和區別,能清楚地感知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之間的關係.為以後進一步學習圖形奠定基礎。

在數學課堂中適度開展遊戲活動,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5. 數學遊戲提供了一種輕鬆愉悅的心理氛圍

數學遊戲的特徵是愉悅、自主、趣味。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生會最大程度地放鬆,減輕緊張、焦慮的情緒,從而能使他們各方面的智力活動得到更好的發揮。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他們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能最大程度地被髮揮出來,承受挫折的能力也能大大提高,更有毅力和堅持性,能大大降低他們對於成功的期望或對失敗擔憂的壓力,這是遊戲能夠解決問題的一個重要心理原因。

例如,在教學“找一個數的倍數和因數”後,經過一定的鞏固練習,最後可以設計一個遊戲:老師說5的倍數則學號是5的倍數的學生站起來,1的倍數是全班站起來等。這個遊戲在輕鬆的氛圍中,不但讓學生能饒有興趣地參與,還讓學生能更好地鞏固“倍數”和“因數”的知識,一舉兩得。

在數學課堂中適度開展遊戲活動,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當然一種應用手段,如果用不好或用在不恰當的時候,效果會適得其反。遊戲也是一樣,要知道遊戲是為教學服務的,若有些環節不需要遊戲,而強加進去,使得遊戲與教學內容相脫離的話,就會適得其反,因此不能為了遊戲而遊戲,要讓遊戲體現它的教學價值。當然遊戲形式也不能太單一、太老套,例如,練習口算不能總是開“小火車”,也可以換成“小小神算手”。當然如果形式太多,題目沒有層次,會使學生疲於應付。要想遊戲用得恰到好處,效果事半功倍,還

需要注意以下四點:

第一,必須讓學生明確這次遊戲的目的,明確遊戲規則。

第二,遊戲的制定要根據教學內容仔細考慮,要嚴謹、扼要,要有新意,學生才會熱情高漲。

第三,遊戲規則制定好了,必須讓學生嚴格執行,若組織混亂,最後只會是浪費時間。

第四,運用遊戲活動,要靈活自如,當然這是建立在理解教材、吃透教參的基礎上,不同的課堂.不同的遊戲,運用的時機是不同的。還有不是每節課都需要遊戲,要根據具體情況合理安排。

在數學課堂中適度開展遊戲活動,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波利亞曾說: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律、性質和聯繫。而遊戲就起到了這樣一個作用,它是一個催化劑,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能使更多的學生愛上數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