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原則

課堂教學原則

在課堂教學中,我覺得有幾條原則需把握:

1、針對性 教學要針對學情,教師要關注學生的精神生活世界、家庭生活世界和學校生活世界,聯繫學生個體學校生活經驗、家庭生活經驗和社會生活經驗。為此,就要了解和熟悉學生,包括性格、愛好、特長、思維特點等,使教學有的放矢,好將新知識“嫁接”在原有的舊知識和生活經驗之上,順理成章地變成學生自己的知識。學生的學習是由內向外的生長,其基礎是學生原有的知識與經驗。

2、靈活性 教師備課的實際情形更多關注的是知識與技能、教學流程,儘管也預設了課堂的種種變化,但在課堂實踐中,更多地顯現出預設的蒼白與南轅北轍。為此,教師一定要靈活把握課堂,平時要多嘗試各種不同的教學方法,反思和總結教學的得與失,只有長期週而復始的“用心”,才能積澱“臨場” 的得心應手。

3、生成性 課堂教學的生成問題有不可預測性,教師要關注課堂細節,做一個有智慧的細心人,既不要不加考慮地將來自學生的生成問題棄之不理,或“澆一盆冷水”、“一棍子打死”,也不要把遊離於課堂主題之外的生成問題“奉若至寶”而大加渲染、生髮延伸、拓展深挖,而要敏銳地捕捉學生言語下、活動中的閃光點,快速判斷其生成問題的價值和意義,憑藉教學智慧,適時作出反應,動態地調整教學方案,做到心中有案,行中無案,靈活駕馭教學過程,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感知、體驗和創造。

4、趣味性 教師面帶微笑地走進教室,迎來的是學生宏亮高亢的“老師好!”;教師“踏雪無痕”、行雲流水的引導,回報的是學生由衷快樂的眼神;教師妙趣橫生的講解,換來的是學生酣暢淋漓的陶醉;教師得體、適度而幽默風趣的體態語言,得到的是學生“忘記學習”而無形中沉浸於學習的輕鬆愉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永遠是課堂教學追求的目標。

5層次性 層次性的實質是體現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包括課堂問題的分層設置,而更主要的是要針對不同性格的學生採取不同的方法。今年九年級班有個學生小許,八年級時,他的表現很差,不愛學習,貪玩起鬨,字寫的“龍飛鳳舞”,上課不聽講,作業不按時交,任課教師都“皺眉”,而他本人又有號召力,不良帶動力頗強,成了男生中的“老大”。俗話說:“擒賊先擒王”,我想“降服”他。我先多觀察他,又多以開玩笑的形式與他交談交流,發現他的腦子靈活,就調侃:“你要是能多少用點精力來學習,我還真不敢小瞧你呢!”。沒有想到的是,漸漸發現他上課安靜了下來 ,冷不丁插話答出的問題讓我吃驚,我就感嘆:“真想不到你行啊!”,其他的學生忍不住回頭看他,這反而刺激了他的上進心:“等著瞧吧,我要學習,我…”他的眼神中掠過一縷“蔑視天下”的精氣,我真誠地為他豎起大拇指。從此以後,他象換了一個人,上課時兩眼象“貓頭鷹”,書上的筆記做得滿滿的,作業寫得工工整整。—哪還有比學生 “改邪歸正”而更令老師高興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