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系車怎麼樣?

環保節能先鋒


韓系車到底好不好?值不值得買?

這個問題如果放在十年前,我覺得答案是肯定的,因為當時的自主品牌大部分都還處於起步階段,不管是造型還是質量都是不如人意,而韓系車是合資汽車,並且也算是國際主流品牌,價格又比其他合資車貴,所以可以考慮。

但是到了今時今日,我的答案就變化了,我覺得沒有必要買韓系車。為什麼這麼說呢?韓系車比質量比不過日系車,比價格比不過自主品牌,以前引以為傲的外觀設計現在也不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情了,自主品牌一個比一個做的都要漂亮。

受限於自主品牌不斷往上走,日系美系等車型不斷下沉,韓系車,其實也就是起亞和現代,它們的生存空間其實越來越小。為了能夠活下去,它們必須要讓自己的成本變得更加便宜,甚至是向自主品牌直接對標。一分錢一分貨,這就導致了韓系車的質量水平又進一步惡化的趨勢。

所以要我選擇,如果你在考慮買現代或者起亞車,那麼不如考慮一下價格第一點但等級高一點的自主品牌車型,或者選擇同等級日系車的入門級配置車型。

當然,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像是現代ix35這樣的韓系車還是有不少人買。





吐槽汽車界


我原來喜歡大眾,第一輛是桑塔納2000,漏油,不製冷,升降系統出問題,小毛病多,後來換了polo,有一次80公里速度時突然失速,嚇死寶寶了,就趕快賣掉。

後來無意中看到千里馬,本來根本不相信韓系車,抱著試試看的心理入手了一輛。結果開了13年!換了剎車片,減震等磨損件,其他都挺好。很省心。

今年7月底又買了韓系車,趁著促銷入手了新k3。






大海自媒體1314


韓繫好不好,要看你有多少票。以我的親身經歷告訴你。我是13年買的現代朗動,當時和韓國關係還算和諧,那時候剛出來,新款沒什麼優惠,手動領先版,就是比丐版高一檔那個。外形在當時比較新潮,風阻號稱0.28,吹上天的流體雕塑,不過畢竟是高薪挖來大眾的設計師,確實把韓系的外形提升了一個檔次。下面說配置,11萬多的裸車,有天窗,無鑰匙進入,一鍵啟動,在當時同級別車裡少有,國產車那個時候一鍵啟動即便高配也不是很普遍配備。其他配置,側面氣囊前後一共四個,算是不錯。外後視鏡電加熱,內後視鏡防炫目,都是可有可無的。然後說說內飾,門把手上到玻璃下的區域使用的都是軟性材料,中控臺手套箱上的區域全部軟性材料。中控臺兩側各有一個小的儲物格可以用來放手機,整車儲物空間設計還算合理,也足夠使用。中控臺的按鈕旋鈕的阻尼適中,操作起來很舒服。主副遮陽板都帶化妝鏡,主駕遮陽板關閉狀態有一個插卡槽,這個在放高速通行卡或者各個停車卡的時候比較實用。中控臺小按鈕都是鍍鉻裝飾,看起來沒那麼強的塑料感。後備箱鑰匙裝身上可以直接在鎖車狀態下打開。優點總結就是性價比高,同樣的錢更好的配置。下面說說缺點,空調,製冷效果差,日本車點火後打開空調,3秒出冷風,我的最少10秒才行,4s檢查空調沒毛病,就是差。第二個就是中控鍍鉻,用了3年左右開始剝落,這個我沒對比過其他車,反正覺得工藝有問題。然後是鈑金裝配。外殼還行,就是右前輪胎上的塑料護板和葉子板保險槓接口處有個縫,中控臺裝配左右不對稱,一邊縫大一邊縫小。第四年開始雨刮器在連續工作狀態有時候會發出令人不悅的噪音,檢查也處理不了。目前就算五年,剛換了電瓶。汽油泵換了一次。這個汽油泵得加一句,修車廠老闆說汽油泵需要浸泡在油裡散熱,我加油多是快沒油了才加的,時間長了就燒了,這解釋沒毛病,但是我只能說有個朋友日本車,天天都是亮紅燈才去加,說到底還是質量不行。目前沒有什麼異響,天窗無漏水。綜上所述,性價比較高,保值率還行,舒適性中游,但是小毛病噁心你。還是看個人吧,最近韓系降價猛,優惠大,ix35才11萬,買的人還是很多的,人嘛,本性還是逐利的,自己掙的錢想咋花咋花,能過去自己的坎就行,別人的都是建議。


閱讀量0


小文129804772


我們工地上有兩臺韓系車,一臺現代途勝,一臺是起亞獅跑。這兩款車子都是2007年購入的,目前這兩款車子分別行駛了接近40萬公里。目前除了油耗大一些,還是很好用。

韓系車,質量還是非常穩定的。與日系車相比並沒有多大的差距。只是韓系車起步比較的晚,沒有什麼底蘊。早期的韓系車也是模仿日系車,而現在的韓系車自成一派,是全球五大車系之一。


韓系車國際地位還是比較高的,在發達的歐美地區,非常流行。能夠在汽車大國佔有一席之地,還是很能說明問題的。要知道我們自主品牌汽車還是沒有多少可以走出國門的。豐田、大眾這種超級汽車廠一年可以賣掉一千多萬臺,而韓系車則可以賣掉800多萬臺。

目前韓系車國內遇冷,銷量暴跌。但是其質量還是非常穩定可靠的,也很省油。只是保值率並不是很高。目前韓系車優惠都是非常大的,其性價比非常高,可以說是最具有性價比的合資車品牌了。如果是喜歡,當然是可以入手的。

CMC車友會,悅之心、悅之行,交友、自駕、攝影、越野、漂移,活出精彩,中國汽車俱樂部旗下組織!歡迎加入CMC車友會大家庭!


CMC車主俱樂部


做為韓系裡最最低端的北京現代瑞納車主,跑了小五年,目前12.2萬公里,只因為質量原因自費換過一個高位剎車燈泡。 大小毛病都沒有,正常保養機油防凍液 變速器油 剎車油 雨刷器片 火花塞三濾加輪胎。動力暫時也沒有衰減。油耗純城市9個到10個 高速5個 郊區6個左右 怠速很穩,即使掛D檔踩剎車,車內也幾乎無抖動,各方面依舊良好。不吹不黑,缺點也有。發電機皮帶槽內容易夾沙子和漲緊器異響。嘎啦嘎啦響,十個瑞納九個響,可以解決,治標不治本,皮帶澆水。可以暫時緩解,副作用時間久以後皮帶容易打滑。或者更換皮帶與漲緊器,不過過幾個月還響,所以無解。伽馬機都這樣,不影響正常使用。後排座椅太凹,不舒服,底盤硬。有個別瑞納轉向機滲漏的,我的目前12萬公里暫時正常。後橋容易變形,因為成本低,瑞納後橋很單薄,在重載情況下,走一些爛路容易變形。後果就是後輪有吃胎的可能性。 瑞納的手動空調出風模式容易出現問題,你調吹哪它都吹腳,這個屬於設計缺陷。拉線固定不好,不過解決很簡單,把線從新掛上就行,處理時間用秒計算。還有內飾件異響,車門玻璃異響,等等。就先說這麼多,總之大問題是一個都沒發現,小問題好解決的特別多。 還有大家關注的安全問題,單論車,瑞納安全係數確實一般,不過反過來講,五六萬的車型裡有誰敢說誰比誰好。總之記住錢不撒謊,不過我相信一臺全球車,在安全設計方面還是會好於同年代同級別同價位的自主車型。








李小中13


優點:

1.車身外觀

韓系車的外觀曾經成為一股潮流,基本都是標新但不立異,充滿了清秀感,成為了很多年輕人的中型車的選擇。

2.性價比

韓系車的性比價不僅僅體現在錢和性能配置上,在燃油經濟性和維修保養費用,以及質量相關的故障率等,也是韓系車的性價比高的原因。韓系車的性價比和燃油經濟性是僅次於日系車的存在。

3.質保時間長

韓系車的質保一般較長,在質保期內只需要正常換油保養即可。

缺點:

1.沒有核心技術

韓系車最大的缺點就是一直都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大多數韓系車借鑑日本汽車的技術生產。所以韓系車追求無明顯短板,以外觀,動力傳動,可靠性為三大著力點的生產經營策略。

2.做工不細緻

雖然在外觀上,韓系車曾經引領過潮流,但是在內飾上和細節處,整體的做工都不夠細緻。尤其是內飾廉價感比較強。

3.噪音

大部分韓系車在行駛中,控制噪音的性能都較差,還有會發出異響這些小問題都較多。

4.安全配置低,減配嚴重

以現代悅動舉例,一般來講主副駕駛座氣囊、前排氣囊、前後頭部氣簾、電子車身穩定系統、剎車輔助系統五項較為重要的安全配置方面,悅動就減了4項。所以在安全配置方面也非常堪憂。


小峰影音


韓系車在中國走的路線我覺得除了性價比和顏值之外還有一個就是家用。現代車基本都適合家用,家用的首選是空間。本人買的是朗動,要知道朗動是12年的車型了。12年的時候就全系標配電子助力,中高配置的都配置了一鍵啟動和無鑰匙進入,頂配有ESP這些配置對於12年中低端車是不可想象的配置,軸距達到了2700。那時候的空間也是少有對手的。缺點呢,動力一般,行車品質一般,噪聲控制一般,地盤一般,懸掛也一般,不過懸掛偏硬有好有壞,看人怎麼拿捏。買車後兩年每次搞家族大聚餐的時候我車裡都要坐上7個人,懸掛硬的優勢就體現在這裡了,懸掛硬是可以支撐車身的,不管是在載人還是載物,都有一定的支撐,在路上大家都看到過日產天籟,那屁股都塌下來了。有沒有。我也親眼看過一輛標緻車,就後車廂帶了幾桶水。地盤都快見底了。質量上韓系車也基本處於中上。這幾年的召回中韓系看不到,大問題,也看不到。小毛病,什麼異響啊,這些基本都是汽車的通病。所以,如果就單單家用,無什麼動力行車品質要求不高的話,(當然中高端的韓系車行車品質要好的多,試駕過索9,很不錯。)韓系車是可以考慮的。


伱幸福我買單


以個人一手資料:09年末買的賽拉圖歐風1.6手動丐版7.7萬入手,到目前近7年12萬公里,期間最大的故障是3年6萬多公里時曲軸後油封滲油,由於第二年就脫保,自費解決,要抬變速箱,順便換了離合三件套,工時+材料800元搞定,其它問題有五年時候左後蓬頂下大雨時輕微陰水,可能是密封條的問題,由於不嚴重也沒有管它,還有一個是幾天前發現左後剎車燈不亮了,現在還沒換呢。其它就沒啥事了。這車油耗上下班高峰平均車速15公里/小時,百公里是10個左右,國道限速70時是5個左右,跑高速限制110公里/小時是6.5個。一點不比那些同級別的日德系差。購車性價比/日常養車費用是優勢,缺點也有,高速行駛時候車內噪音控制不如同級別日德系,懸掛也很一般,三年以後走不平整路面時有些鬆散感,其它還都不錯。以與朋友的大概同年限的鋒範/卡羅拉/威馳/寶來等比我車都貴出2萬以上的比較,我的車非正常保養/非人為因素維修費用比他們是隻少不多的,可能是我運氣好吧,呵呵,所以我非常非常滿意。昨天剛自駕回來,來回1187公里,基本都是高速,一車二人一共加了460元的95號汽油,合百公里6.5升。同去的威馳1.6自動加了490元的,14T途安手動加了510元的,2.5歐藍德自動加了680元的,普拉多27自動加了980元的是我的一倍還多。

以上是親身體驗


三水一族


韓系車值不值得入手?

每每討論到韓系車,都有說不完的話題,有的人很喜歡,有的人很排斥,至於韓系車到底“幾斤幾兩”,很多消費者現在也很疑惑:韓繫到底值不值得買呢?

首先,個人覺得韓系車沒有氣質。什麼是氣質呢?比如德系車是滿滿的工業氣質,美系車是霸氣的肌肉氣質,日系車是精緻的匠心氣質,而國產車是......這個不討論。至於韓系車,當真是沒什麼氣質,沒有氣質就說明這一車系,你挑不出毛病,但也找不到亮點,畢竟,韓系車本身發家就是靠得學習別人的技術,而不是自己研發。

其次,韓系車是所有合資車系中最末流的車系,處在合資鄙視鏈的最底端,所以買韓系車要有勇氣,在產品方面,韓系車走的是日系一派的軟防護的路子,看上去很薄弱,有些娘。

最後關於產品本身,韓系車作為所謂的合資身份,在性價比上與其他合資系別產品相比算是高的,之所以高是因為價格低而不是配置多,與國產車相比,其配置水平根本不值一提。

總的來說,韓系車就是那樣的一種存在,買了它未必就比買了國產車的車主舒服,不買吧韓系確實是合資品牌,值不值得買就看個人態度了。


津港越野人


每每討論到韓系車,都有說不完的話題,有的人很喜歡,有的人很排斥,至於韓系車到底“幾斤幾兩”,在這裡Myautotime有話說~

首先,個人覺得韓系車沒有氣質。什麼是氣質呢?比如德系車是滿滿的工業氣質,美系車是霸氣的肌肉氣質,日系車是精緻的匠心氣質,而國產車是......這個不討論。至於韓系車,當真是沒什麼氣質,沒有氣質就說明這一車系,你挑不出毛病,但也找不到亮點,畢竟,韓系車本身發家就是靠得學習別人的技術,而不是自己研發。

其次,韓系車是所有合資車系中最末流的車系,處在合資鄙視鏈的最底端,所以買韓系車要有勇氣,在產品方面,韓系車走的是日系一派的軟防護的路子,看上去很薄弱,有些娘。

最後關於產品本身,韓系車作為所謂的合資身份,在性價比上與其他合資系別產品相比算是高的,之所以高是因為價格低而不是配置多,與國產車相比,其配置水平根本不值一提。

總的來說,韓系車就是那樣的一種存在,買了它未必就比買了國產車的車主舒服,不買吧韓系確實是合資品牌,值不值得買就看個人態度了。(文/Myautotim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