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如何破局?依靠土地規模模式發展農業可行嗎?

新大風歌


在土地廣袤的地區可以實行規模化的發展,例如黑龍江、內蒙、新疆、甘肅、寧夏等地區。而在人多地少的地區則適合搞小農場,家庭農場。這種小農場選擇做什麼很重要。最好原則小眾的產品,在你選擇的產品上精益求精,努力做到全國獨此一家,起碼也要做到國內前三名。只有這種精耕細作,精益求精地運作,中國農村才有發展。


遠志長在精釀葡萄酒莊


農村出路到大寨,南街村,華西村,周家莊人民公社看看就知道了!現成典範!


紫府74522705


土地要大規模集中嗎?土地是集中耕種還是平均分到各家各戶繼續小農經營?這是廣大農民十分關注的問題。實際上,土地大規模集中當前很多地方還不具備這樣的條件,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建設現代農業的前進方向和可行之路。

據有關部門統計,全國家庭農場達到近60萬家,依法登記的農民合作社達到217.3萬家,從事農業生產託管的社會化服務組織數量達到37萬個,但質量整體上還不太高。近期,農業農村部印發《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高質量發展規劃(2020-2022年)》,提出要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並提出加強培育的4點原因,這一下將會催生大批“農場主”,抓住機會的人要發了。

(1)破解“未來誰來種地”問題的迫切需要。當前,很多農民進城打工一個月的收入抵得上在家種地一年的收入,進城打工已經形成一種潮流。年輕農民要麼通過上學進入城市工作,要麼就早早進城打工,沒有多少人願意留在農村種地。“70後不想種地、80後不願種地、90後不屑於種地、再往後不會種地”已經成了現實寫照,大力培育新型農業主體能較好地解決這一難題。

(2)實現鄉村產業興旺的迫切需要。鄉村振興的基礎是產業。農村產業首當其衝的當然是農業,農民就要向土地要效益、向土地要收益,把農業產業這個老大發展好,才能推進農村二三產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培養一批高素質農民,是農村產業健康發展的基礎。

(3)培育農業農村新動能的迫切需要。農業實行適度規模經營,當然不能一成不變地種植糧食作物,也不能滿足於已有的生產和經營模式,必須不斷創新、不斷探索,必須具有靈敏的市場反映。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就是引導他們不斷採用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積極從事綠色化生產、集約化經營。

(4)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迫切需要。很多農民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認識不全面,覺得這事對“種糧大戶”有利,是在培養“農場主”,和普通農戶沒有關係。實際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與小農戶密切關聯,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和社會化服務組織生產經營水平提高,將會對小農戶產生一個有力帶動,把小農戶引入現代農業發展大格局。





自然客


不可行,分地區因地制宜發展農業,不能一刀切的方式。發展戰備糧食。發展國內非轉基因糧食作為飼料來源,解決農民手中壓糧問題。


沙漠兄弟666


我認為可行,因為目前農村的勞動力狀況十分堪憂,八零後出生的新生代勞動力大多選擇進入大城市或小城鎮生活,農村種植勞動力基本是留守老人和家庭婦女,並且年輕婦女一代務農的人數也越來越少,再把土地包產到戶,零星作業已經無法完成,所以有的地方大批優質農田被用來栽植速生楊樹,經濟效益很低,種植糧食的積極性非常低,過去那種風吹稻菽千重浪的景象很難看到了,所以,將來農業要破冰,只有在規模化經營上尋找突破,儘快培養農業種植人才、通過科學種田,規模化生產,改變農業生產結構!現在不知道農學院有沒有這門專業,糧食種植!疫情當前,更讓人感覺迫不及待!發展農業,種糧當務之急!


火鶯home


我是農村人,個人看法,如果國家真要發展農業,首先一個前題是耕者有其田。意思就是農民的土地不能以任何理由收回他的土地。

發展農業要分兩塊,那就是平原和山區兩部分,平原地區易於機械耕種,最好以集體的形勢耕種,以組或以村為單位,集中管理集中耕種,除了耕作的人員,富於勞力可以外出進工廠,但收入除日常開支外必須上交村裡,不管老幼,生老病死和教育一切由集體供養。

在山區,能機械地區儘量走集體,不能機械生立的地方可以種水果,藥材產,或可以現在模式以,但儘量以集體形式,富於勞力可外出務工。

國家農業農村部官網平臺應該是一個集生產統計,物資收購,調度的平臺。也就是說某某地區不產大米,那麼就應該在前一年向某產糧區下本縣人口口糧量的訂單,付款方式可以以物換物,以錢付款都行。比如很多地區不立蘋果,同樣在前一年其他地方就應該下訂單,交易方式同樣。這樣就是全國一盤棋,有計劃的生產和消費,這樣對環境環保,物質消耗都不會過度。當然要這樣就要向目前國家一些存在的做得好的集體化村鎮學習。


肺炎已康復患者


大公無私的農業領頭人很重要。


勤勞包富貴


1.大規模農業就是一個坑,特別是種植業,堅決反對種植面積過大經營。美、歐、日和以色列的模式不適合中國,原因是沉重的歷史土地使用權包袱(既土地使用權改來改去,或土地革命)。

2.適度規模經營,強調連片整治。二十畝至二百畝更有優勢,我國農村人口分散且眾多,農村能人、回鄉技術人員和擁有資金的農業情懷者都可進入。

3.保護三權之中的經營權。保護經營者的利益最大化和權利,不從事農業的一律退出農地。

4.土地資源屬性必須改革,有恆產者有恆心。

5.堅持三農重點是農業,反對非農收入過高。農業才是農村發展的核心。

6.人的自私性,中國人重視家庭,加強家庭農場發展,專業化與幾種經營模式。家庭農場(包括養殖水產)具有生命力,低成本優勢。



龍泉合作社


大農業和個體農戶並舉,大農業保障糧食產量,農戶種養殖有機農產品以質量求發展,各有所得!一刀切永遠不可取!


滿都拉圖46242307


看見你的提問感覺當社員的時候那時候土地公有。大片耕種,挺適合今天的需求。人都什麼時候都離不開合作,因為人天生的群居動物。人的力量大,這是定律。獨龍行不的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