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看“愚孝”?

清风穹


很简单,愚孝的人本性是善良的,只不过他们不适合结婚,因为他们对原生家庭太好了,会引起自己配偶不满的。而他们一旦不愿意妥协或者平衡,那么小家庭就会立马暴风骤雨、地动山摇……愚孝是不分男女的,只不过称呼不同罢了!男的叫“妈宝男”,女的叫“妈宝女”,他们呀!典型的婚前婚后一个样,根本不像有自己小家庭的样子,即把配偶孩子都看得淡,自己父母说的话就是全对的;自己配偶说的话就是放狗屁😭有些男人甚至于在婚后把自己的工资交给父母兄弟姐妹存着,就是不拿出来养老婆孩子;而有的女人呢?天天偷自己小家庭的财物,拿回娘家顾自己的爸妈兄弟姐妹😱(因为老公不同意,她就偷偷拿呗)并且为了维护自己大家庭的利益,不惜跟配偶大打出手、动辄离婚……我始终认为,一个人结婚以后,一定要先搞好小家庭,才有多余的金钱和精力去帮助大家庭噻!这个主次一定要分清,不然就不要结婚,免得害了别人😡


凤146983974


讲一个朋友的真实例子:

小艾和丈夫已经结婚三年了,有一个可爱的两岁女宝。本来,夫妻和睦,经济条件也不差,应该算是挺幸福的一个家庭。直到公婆来帮忙带孩子,一切都变了。

本来,小艾也知道自己的婆婆是个不讲道理的人,公公忘记收衣服,婆婆可以说公公是希望她早点死,一家人出去玩,婆婆突然玩失踪,找到她的时候,她说儿子没有事先问她要吃什么。只要自己不开心,就寻死觅活,逼着儿子照自己说的做。偏偏,小艾的丈夫就听婆婆的话。但是,之前一直没有住一起,小艾也没有觉得对自己的生活有多大的影响。

婆婆来了之后,家务活一概不干,总指挥着公公、丈夫和小艾替她做各种事情。一开始,小艾也尽量依着她,时间长了,难免有情绪,跟丈夫诉苦,他都是说自己妈妈养大他不容易,希望妻子体谅。无论是非在哪一方,丈夫都要求小艾去向婆婆道歉。


有一次,小艾和女儿拆了一些零食在吃,婆婆午睡完从房间出来看到了,竟然跟丈夫告状说媳妇不尊重自己。这一次,小艾忍无可忍,不再理会丈夫要求她道歉的请求。于是,婆婆变本加厉,甚至要求儿子和小艾离婚。小艾和丈夫开始冷战。

那个时候,小艾经常找各种理由让我下班后陪着她,吃饭、逛街、看电影,就是不愿意回家面对这样的婆婆和丈夫。

偏偏这个时候,小艾发现自己怀孕了,一直以来,她们夫妻都希望能要个二胎。本来,小艾以为二胎的到来可以拯救自己的婚姻,没想到,这才是噩梦的开始。婆婆要求小艾去打胎,之后办离婚。并跟儿子说,孩子也不要,反正长大之后还是会回来找生父的。最可怕的是,丈夫居然听从了婆婆的意见!

小艾心灰意冷,忍着心痛打掉二胎,坐小月子的时候,丈夫也没有表现任何关心。最终离了婚,小艾独自带着女儿生活。


丈夫的愚孝,导致了这个家庭的破碎。盲目地支持不讲理的母亲,让妻子和孩子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而这个悲剧的起源,仅仅只是一包零食,可悲。


找对象,千万不能找这样的妈宝,一辈子长不大,以父母的话为圣旨,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最终都是害己害人。


糯米妈的碎碎念


孝本是值得称赞的事,但加上一个愚字,就变了味。

封建时代为了便于统治臣民,宣扬以孝治天下,父为子纲,子女必须无条件服从父权,否则就是忤逆,是大罪。反之孝名远播的则可能被上头赏识获取名利,但也有极端,比如变态的埋儿奉母!

延伸到现代,愚孝最常见的表达方式便是“妈宝男”和“扶弟魔”。这两类人有多不招人待见各种影视和新闻里都演绎了很多。最恐怖的是《我和僵尸有个约会1》里的平哥,纵容自己的妈妈一次次害人,为了自己的妈妈,原本一个老好人硬生生变的黑化,简直童年阴影一样的存在!

还有《欢乐颂》 里的樊胜美,家里重男轻女,基本没被父母关爱重视过,却对父母的无理要求不敢说半个不字,无底线的补贴,结果被家里当成摇钱树,弄的自己的人生非常狼狈!

愚孝的人一般父母都较为强势,从小被管束的太严,事事按父母的意愿进行,因此产生了依赖感,失去了自我。

我们常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句话的本意是,父母对子女的心都是好的,不管是溺爱还是管教,都是出自一片爱子之心,而并不是作为父母就不会犯错!

孝是一种美德,但是作为一个成年人,应该有自己的主见和原则,有判断对错的能力,要孝,但是绝对不要愚孝!


凡眼看世间521


愚孝,这两字看过评论好像矛头多对准了儿子,儿子孝顺父母,关照父母多被另一方指责为愚孝,那问问女儿就不该孝顺自己的父母吗?如果孝顺被称为愚孝,那女儿好好的比儿子过及,女儿嫁人了,要男方出一笔彩礼钱,说给父母的,因为父母养个女儿不容易,问问这愚孝是谁,把男方父母的钱给了女方父母,女人嫁到男方家愿意还债过苦日子,而男方沒有说父母养儿不容易,而不拿父母的血汗钱去娶媳妇,这应该是愚孝吧?小夫妻俩结婚后,婆媳矛盾是儿子戴上了愚孝的帽子,如果这老公在婆媳发生冲突时,老公站在了婆婆一边,或保持中立,那这个儿子肯定是愚孝了,再如果小夫妻俩出去旅游,把小孩给婆婆带,他们带着丈母娘出去旅游,问问谁在愚孝,还有个媳妇过年了,给自己的妈2000元红包,给婆婆200元红包,平时婆婆还给她们带小孩,请问这是谁愚孝,自己的妈把2000元里的一半给了外孙做红包,而婆婆把200元原封没动给了孙子做红包,后来媳妇发脾气了,说婆婆不配做奶奶,过年给孙子红包就200元,而姥姥红包给了1000元,问问是谁愚孝呢?有的儿女对自己的父母过份的依赖听从,不管对于错不反驳,这就是愚孝,一般以婚男女多是成年人,他们多是应该以自己的小家为重,经营好了自己的小家就,不给父母添麻烦,就是对父母的孝顺,等自己的父母年老了,身体不好有病,做儿女的应该要对自己有养育之恩的父母,给于照顾和帮助,这是真大光明的孝顺,可现在这真孝的还是不多啊,看看医院里有病的老人,除了护工,就是女儿的身份,父母老了在他们面前余日不会太多,这时候应该有愚孝,别人也不会指责你,愚就是傻,孝就是孝,傻子做不了孝子的。


花匠6295


愚孝就是,只要是父母的话,不管是对是错,都言听计从!

这样的人你可以慢慢改变他,他如果真的爱你的话

你和他的父母的关系要处理好,多孝顺他们,感动他们

其实做父母的不应该插手管孩子的家事,孩子都成家立业了,要祝福他们才是!

这一辈子是你们2个人同甘共苦的生活,不是和他的父母过一生的。

孩子孝顺父母是应该的,让他们的晚年过的幸福就好了,老年人有他们自己的生活。你们年轻人也有自己的生活。互不干涉啊!

多沟通吧!祝你好运了!


小林125636034


首先我非常鄙视提出“愚孝”之说的人。

何为孝?“善事父母为孝”,“子爱利亲谓之孝”。因而孝就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辈在处理与长辈之间的关系时的一种道德品质和应该尊守的行为准则。请问何来“愚孝”一说。

有人认为不管父母说什么、做什么,子女都认为是对的,或者说对父母言听计从,那就是“愚孝”。拜托,你多读点书行不?这些应该是你跟父母跟长辈的沟通存在分歧,是你自己的处世方式存在问题,跟孝是两回事。如果父母的行为有错或者说对子女有不正当的要求,你可以委婉的同他们商量或者委婉的拒绝,这个应该不是不孝,而是孝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你的生命都是父母赐予的,在你自立以前也都是父母养育的,你有什么资格说“愚孝”呢?受人滴水之恩 当涌泉相报,何况是父母的生养之恩呢。





醉笔山翁


愚孝即是老人要求子女做的事情,不合法又不合道德,子女仍然满足老人的需要,这种一味的顺从父母就是愚孝。

愚孝的人,都有一颗孝顺的心,但在孝顺这一事情上我们必须要有一定的限制,报恩父母是对的,也是一定要做的,但别把自己的原则也报答进去。

这种“孝”甚至对婚姻也是一种巨大的破坏。有多少家庭因为婆媳关系,而丈夫夹在其中不作为,甚至一昧偏袒其父母导致婚姻关系破裂。

当子女遇到这样问题应该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来说服老人。



百科全晓


说一下身边真实的例子吧。由于三胎都是女儿,婆婆就隔三差五找媳妇麻烦,挑唆儿子。俩人结局肯定好不到哪。夫妻二人离婚。女方嫁到另外一个县,啪啪打脸的事发生了。隔年人生一大胖小子。而男方这边,娶了一个二婚带着俩儿子。真心想说,那老太太,你忍心吗?替别人养着儿子。自己的孙女确因为你的无知和自私与母亲分离。孝顺是肯定要孝顺的。她养你小,你就要养她老。这是中华民族一直延续下来的。但是每个人都是独立体,有自己的思维,判断,担当!被自己的妈妈这样牵着鼻子走,枉然不顾自己身边的女人。这种男人除了感觉特别蠢坏和窝囊,不知如何形容。一个聪明的男人会让家庭和睦,给父母,妻儿足够的安全感。而这种不明是非的听从。毁人毁己。就是愚孝!


享受思华


为了讨好一个强势脾气暴躁不讲理的母亲,从小养成的习惯,怕母亲生气,儿子就表现出很听话的样子来换取一点温柔的母爱。很心酸!长大后娶了媳妇“愚孝”之举也是延续小时候的心理阴影。我很少看见一个温柔慈爱的母亲教训出来的儿子是愚孝,慈母多败儿到是有的。如果做媳妇的了解了这些,还会再恨老公吗?反正我恨不起来,心里只是同情老公从小缺失的温柔母爱,后来那个女人在儿子娶了媳妇为了自己养老也为了抢夺儿子的关注与爱所表现出种种,除了偶尔牵强母爱之举,更多的是“作”,为什么一个母亲痛爱儿子都表现得那么刻意别扭?因为她忘了一切爱都是由心而发出的,这一对母子都有心理疾病,只是他们自己没察查,或是习惯了不愿去改变。也许支撑着自己用内心包容一切的力量是我明白这些都是对我这个媳妇的考验。也许这样的母亲真的想去爱儿子什么都不需要做,只是“放手”。


小齐想长高


愚孝一般都是发生在思想认知低的人身上,因为总有一些人分不清是非对错,永远都是顺从长辈,哪怕很明显的长辈错了愚孝的人也不敢吱声,被孝的那个基本上是那种很自私唯我独尊发号施令惯了的人,大多很有心机很蛮横,甚至很不要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