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到底是什么,怎么“格物”?

花落♡KicaZ莫相离


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原文是:“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01 什么是“格物致知”

对于“格物致知”,朱熹的理解是:“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物格者,物理之极处无不到也。”(《四书章句集注》)

也就是说,在朱熹看来,“格物致知”,就是穷究事物奥秘,进而体认到宇宙自然之永恒的“理”。在朱熹的哲学系统里,“理”是抽象的,“物”是具体的。要知道抽象的“理”,必须通过具体的“物”。通过具体的“物”去体认到“理”,这一过程就是“格物致知”。



而王阳明对于“格物致知”的理解,则和朱熹完全不同。《大学问》中说:“ ‘致知’云者,非若后儒所谓充广其知识之谓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体,自然灵昭明觉者也……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谓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夫是之谓格。”

在王阳明看来,“格物”,就是“正物”,去其恶、以归于善,这就是“格物”;“致知”,就是“致良知”。“格物致知”,就是去除私欲障蔽,彰显吾心本有的粹然至善之良知。

02 如何“格物致知”

朱熹说:“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四书章句集注》)

也就是说,对于事事物物,要穷究不已,持续用力,一旦顿悟,即可对万事万物之“理”了然于心,达到“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的至善境界。



而在王阳明看来,物有“是”有“非”,是非一经确定,良知便直接知之。我们的良知知某物为“是”,我们就必须真诚地去做它;良知知某物为“非”,我们就必须真诚地不做它。这样去“正事”,就同时是“致良知”。

也就是说,人人都有良知,人人都有做圣人的潜能。只要去除私欲障蔽,彰显吾心本有的至善之良知,那么,人人都能成为圣人。


紫天云


“格物致知”,简单讲,就是知道这个物是什么,能描述,就掌握住了知。更进一步,这个物和那个物,不能都说成“物”,得细化,知不同。“格物”,就是知不同。“格物致知”,就是不仅知道这“称作”什么,而且能区别出不同,才能说你“知道”了。

网络上有人调侃:一场大雪美如画,本想吟诗赠天下。奈何自己没文化,一句卧槽,雪好大。同样是下雪,去年的雪总是与今年的有不同,每个人看到的也不会同,能把不同说出了,就是有“知”了。

西方人对东方人,分不清楚是哪国人,是不“知”东方人的表现。老年人调侃年轻人:一尥蹶子就知道你想拉啥屎,这是形象的表达了对这个年轻人思想行为“知”的程度。

“格物致知”,首先这个“知”是清晰的,可描述的。其次这个“知”,是有范围界限的,是能够“区分”的,可判断的。如果不能分辨,不知有别,是“知”的缺失。

引用孔子的一句话,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可见,“格”就是“范围”,如同一个格子一个格子,有“区分”。

加关注多交流。


呵呵说吧


见解分歧很多,我是这么理解的。格物就是使物格,格是什么意思?不如拿现在大家的理解来看,格不就是格子,为什么叫格子?有横有竖。图画写字都可以打格子,放东西可以有格子架,住房有格子间。所以格子就是通过一种手段对位置进行一定分割和固定。看起来好像和儒家这一套没啥关系,当然你也可说把物体放在架子上确定位置,但感觉还是要走远一点。就从横竖开始,古人又会怎么称呼呢?我想到两个,第一个是纵横,第二个是经纬。这两者都可以有关系的。纵横,考察研究事物从纵横向进行分析是可以讲得通的,可以理解为同类对比,不同类对比,也可以是历史时期前后的对比。经纬,把事物看成是整体的局部或者局部的整体来分析,也是说得通的。


阿Q的糯米糖


格物致知,意思是探究事物原理,而从中获得智慧(或从中感悟到某种心得),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从这个先后顺序可以看出来,格物,是最基础的事情。虽然我们经常听古人说“格物致知”,具体如何实践?很多人还是感到一头雾水。“格物”有三重境界,掌握这3个诀窍,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



第1重境界:格物,透过现象看本质。

凡事若想贯通,必须花工夫,格一物、理一事都要穷尽,由近及远,由浅而深,由粗到精。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成四节次第,重重而入,层层递进。



比方说,有3个人,面对一块看起来普通、但形状好看的石头。

A说,这是一块糙石,没什么用,丢了。

B说,这块石头看起来很有艺术美感,可以留着,练书法时用来镇纸。

C用手掂量一下,又详细询问了这块石头的由来和产地,最后他认为这块石头可能含玉,找来鉴定专家,果然是一块璞玉!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 ,A的格物能力最低,B稍微好一点,C的格物能力最高。



第2重境界:致知,有用为角,无用为格。

《史记·律书》曰:“角者,言万物皆有枝格如角也”。

古人认为万物皆有角格,角是外象,格是内空。角有万异,而格是一同。格物,即从万象中抽象,从抽象至无象,找悟万物共同的特性。

比如:一个碗。你能看见碗的材质,工艺,样式,颜色,即是有用的。而无用的,就是碗空出的地方,空出来的地方,才能盛装东西。这也是道家说的“无用之用,乃为大用”。



《礼记·缁衣》曰:“言有物而行有格也”。

一个人有用,通常是指有技能、能力,能创造一些价值。比如,马云打造了阿里巴巴,这是有用。你学了开车的技能,即可以开车。你通过了司法考试,就能当律师。这都是有用。

一个人无用,通常是指品行,道德。一个人品德高尚,不偷不抢,不生是非,对人真诚,对伴侣忠诚,这样的品德,通常创造不出价值。虽然无用,乃为大用。



第3重境界:融合,物我融为一体,心物一体。

《书.君奭》:“在昔成汤既受命,时则有若伊尹,格于皇天。”

这里的格,是感通的意思。格于皇天,感通上天。

王阳明说:“意所在之事谓之物;格者,正也。”后又说:“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在他看来,格物就是正己意,致知就是致良知。心学里,心物一体,心正则物正。道家则说天人合一。

以上就是格物致知的三重境界,循序渐进,就是达到了真知。


思无邪学无涯


年轻时的王守仁为践行朱熹的“格物致知”学说,曾经“格”了七天的竹子。这里的“格”就是观察。格物的解释应该是观察“事物”——可以是一件有形的物件,也可以是种无形的事或现象。

格物的目的是致知——达到充分理解事物内在的原理,进而洞彻世间种种潜在运行的规律,这种规律便是“道”。

在世界上,任何一种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各自原理和法则,它们本身无论如何宏大如何细微,都体现着“宇宙规律”,即“道”在世间的运行。万事万物无不如此,所以这个世界上有以书画证道的——如王羲之吴道子,也有以刀剑证道的——如宫本武藏,有人通过体会自然以获得顿悟天机的,也有人靠着经历种种磨难达到洞悉世事的……所以说条条大路皆可上“洛”。这正是庄子说的,道在“蝼蚁“、”稊稗“、”屎溺“中的原因。

至于如何”格物“,窃以为只需平心静气下来,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全心全意的感受,便自然能从事物本身具有的特质或其在环境中所产生的变化,来体出宇宙间运行的“道理”。


十八斋


格物致知这句话理解意义甚多,不一而足。社会上关于“格物致知”的流行诠释是根据南宋朱熹学说的部份观点,认为“格物致知”就是研究事物而获得知识、道理。

我认为,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必须兼顾《易经》学说去加以理解。《易经》这部书是四书五经之首。是其他学说的辩证法。《易经》这部书本身就是对大自然一种探索。作为当时的儒家,也是站在天人合一的观点去看世界,分析世界。通过格物,人们懂得了人的身体生命运行与大自然息息相关,从而逐步发觉社会事务与这些也息息相关。然后通过《易经》象传,逐渐发觉一些事物可以通过《易经》进行推算纠知,从而推算事务的发展规律。

怎样格物?古人除了运用正常的数学运算认知世界万物,还用观察方式获取规律的方式认知万物,如古人通过观察大自然的变化认知大自然四季分明,从而根据天象进行农耕活动。这些认知只是表象的认知。更深层次的认知古人通过《易经》演算的方式穷纠天理,认知大自然,从而推算万事万物的发展规律,从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做到为人类服务,为社会服务。如《易经》中说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又《易经》所说丕极而泰,泰极而否。


山有德


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从字面上释义: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也就是说格物致知强调的是通过对事物的考察、检验或穷究,来获取正确认识,这可以认为是其本来的含义。

而把其放至儒学来说,“格物致知”却成为了儒学中的一个难解之谜,甚至说是一个千年疑案,千百年来众多儒学大家对他们都莫衷一是。

有人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格”字的解释,若能把“格”字解释清楚,那么,“格物致知”的含义就有可能迎刃而解。那么,究竟什么是“格”呢?《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的解释是:其一,“格”有“到”和“来”的意思,例如《尚书·汤誓》就说:“格,尔众庶!”(来,你们大家!);其二,“格”还有“推究、研究”的意思。[《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82页。]《辞海》的解释是:“格”有“推究”、“来”、“至”以及“感通”之义。[夏征农主编:《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1569页。] 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和《辞海》的解释,“格”字的含义应该是“到”、“来”、“至”以及“推究”。


舍知堂


格物致知[1]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gé wù zhì zhi,意思是探究事物原理,而从中获得智慧(或从中感悟到某种心得)。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事物道理的一个理论,已失佚,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此段。但《大学》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却未在其后作出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而可供参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现代汉语词典》2012年发行的第六版将“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中文名

格物致知[2]

拼音

gé wù zhì zhi[2]

出处

《礼记.大学》

释义

探究事物原理,获得智慧与感悟

语法

连动式;作谓语


神游古今历史传说


格物致知,语出《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

从历史来看


“格物致知” 的真正意涵,已是儒学思想史上的千古之谜。从最早为《大学》作注的东汉郑玄,一直到现代的儒学学者,已经争论了一千余年,至今仍无定论。明末刘宗周就说:“格物之说,古今聚讼有七十二家!”而由刘宗周至今,又历三百余年,更增加了许多不同见解。但是最为主流的认识当属北宋朱熹夫子和心学圣人王阳明了。

朱熹的格物致知

虽然朱熹乃是儒学史上承先启后的一代大儒,但他对于“格物致知”的观点之所以在后世成为主流,并非是因为获得后世儒家学者的普遍赞同。而是因为元明两朝对朱熹《四书集注》的官方认可,这种支持在明朝尤甚。

“格物致知。” 这是朱熹理学的治学方法,也是成为圣人的方法,人在面对自己所不知的物时,要通过各种方式(实践或书本知识)来把它搞明白。搞明白一切事物的道理后,你就是圣人了。按朱熹的方法来,只要我们去外面格物,把格到的道理用静坐思考的方式和自己的心吻合就是了。这就是最简单的格物致知。

总结:格物就是去实践,致知是目的,也就是寻找真理。

王阳明的格物致知


王阳明的心学是在于朱夫子的理学碰撞中产生的,当时理学盛行,人们按照朱熹的思路,想把一切天理都捕捉到手,然后再去实践。长此以往,每个人都拥有了一种本事:嘴上功夫天下第一,一旦要其动手,就会束手无策。他希望能改变这种读书人的毛病。

王阳明对这四个字的理解,与朱熹最大的不同就是,他认为真理已在我心中,我去实践,只是去验证这个真理,其实最终目的就是磨炼我们的心。

总结:格物也是实践,但这个实践不是去寻求真理,而是验证我心中本就有的真理;致知即是致良知,即"致吾心之良知",做到兼知兼行,也就是知行合一。


大家好!我是明明之道,欢迎评论!也希望留下您的赞或是给个关注!谢谢大家!


明明之道


格物致知,就是去弄清事物的本质因素、发展规律及边界条件,这是学习和修身的基础。这个物,可以全面囊括世上所有的人、事、物。

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百家齐放,其实就是在格物致知,法家的治理体系、墨家的科学技术、儒家的人道主义、道家的天理人心。自从独尊儒术以来,格物致知这个根就被偷换成了古圣先贤之言,这也是封神造圣的根源所在。

西方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就是我们说的格物致知。毛主席推崇的实事求是,就是格物致知的最好办法: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要通过实践检验才能变成真理。《易经》和《道德经》,就是对格物致知的系统论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