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薑的種植方法有哪些?

如金小哥哥


生薑的前期種植技術和種植時的管理技巧;

1 首先要嚴格選地,不可以出現連坐,土質的話一般一定要肥沃這些都是常識性的,土層要深厚,通氣性要好,要求這個田地地勢要高一點,這樣可以方便排水灌水,可以避免產生積水,生薑的種植不易連作。最好的情況是與水稻,豆科等作物進行3年左右輪作。

2 姜種的選擇;要選擇姜塊豐滿的,姜皮一定要有光澤,新鮮,質地要硬,無病害的老薑作為種植姜種。姜種在播種之前還要做一些準備工作,播種前用50%多菌靈500倍液進行浸泡。消毒之後要進行曬制2天左右,只要姜塊的表皮發亮就可選擇對方。用稻草給覆蓋上進行催芽稻草最好裡面不要有蟲子什麼的乾淨的,進行催芽,溫度控制在23℃左右,當你這個芽長到1釐米的時候就可以播種了。

3 基肥和追肥;這個是你種植環節的一部非常重要的步驟,基肥一定要足每畝的腐熟有機肥料是3000多公斤左右就好,鉀肥的話25左右。因地制宜不必非得按照我給這個標準。當姜苗長到30釐米左右的時候,有1 2個分枝的時候可以進行第一次追肥,每畝20公斤左右尿素,8月份左右立秋的時候,每畝複合肥50公斤左右,硫酸鉀25,即可。

4 降溫和避光,姜是喜陰的,耐不住高溫和強光的作物。因此夏天生長期間要進行有效合理的避光,才可以促進生長,避光的辦法就不做一一贅述了。搭棚還可以與高杆的作物間作。

好了今天關於生薑種植的分享我就簡單向大家介紹這麼多,如果感覺不錯的小夥伴就給一個關注吧。


老賈聊三農


生薑怎麼種植?

我是小鳳,分享一下種植生薑吧,我之前也是不知道的,這次跟老公回來剛剛好碰到家裡種植生薑。

這次回來農村偶然一次機會家裡人去種植生薑就跟著去了,我看見大人在田裡挖水渠一樣的溝溝,每個溝溝大概40公分,之後再溝溝裡面挖一個坑一個坑用來種植生薑,我要過去幫忙種植,大人說你不會的,我說不就是放進去就可以了嗎?說是放進去,但是放進去有講究的啦,我看著他把頭部朝上,而不是正常頭著地,我問為什麼呢,大人告訴我這樣以後生長的時候更加茂盛。

這是我學到的經驗,我謝謝他,如果有喜歡我的關注我,謝謝





閩東小鳳


記得小時候我特別喜歡吃泡姜,每天早晨就著饅頭和稀飯一吃就是好幾塊生薑。由於當時我還小不懂事,所以每次吃泡姜啃饅頭的時候奶奶都要提醒我少吃幾塊,奶奶說這泡姜它不是別的東西,醃製的泡姜吃多了容易上火。

可能是由於我喜歡吃泡姜的緣故吧,所以每年家裡的新茶剛上市的時候,奶奶都要在後院的花壇旁排上一大塊生薑地。奶奶說這幾天抓緊時間把生薑給排好,等過幾天家裡開始摘茶的時候就沒有時間再過來忙生薑了。

說了這麼多關於我們農村生薑的故事,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農村的生薑都是哪些種植方法和技巧?

一、“種”姜的選擇很關鍵

以前家裡的種姜用的都是村裡的土姜,奶奶說我們自己家的土姜雖然它個頭不是很大但是這種姜平日裡吃起來比那雜交姜要香的多,都是自己家裡吃又不賣,家裡的姜小,大不了我們就多花點時間多種一點唄。

二、耕地翻土是生薑生長髮育中最關鍵的一步

由於生薑地並不是很大,所以大多時候翻地都是人工親自翻地。這樣翻地的好處在於土壤不僅僅翻的比較整齊而且非常的鬆軟多餘的石子和雜草都可以剔除乾淨。等到地翻好之後我們便開始攏地,攏地我想不用多說大家也都清楚這樣的過程。這唯一需要休息的是,攏地不可以攏地太高,生薑的根短地攏地太高可能不利於生薑後期的膨大生長。

三、插姜

插姜這一步其實很簡單,對於那些發過芽的生薑只需要芽口向上即可,對於那些沒有發芽的生薑橫著插豎著插都無所謂。還有一點大家需要注意的是,插姜的時候我們剪開的生薑個頭不可以太小,否則生薑剛發芽前期的養分供給可能不足,影響生薑的生長。

四、澆水、施肥

首先生薑的抗旱能力一般,所以無論任何時候我們一定要注意生薑地水份的供給。如果不是特殊的情況,很多時候正常的天氣是完全可以滿足生薑生長水份的需求。其次生薑的施肥雞糞是最好的選擇,這樣肥種出來的生薑不僅僅色澤光鮮亮麗而且口感更加的嫩有水份。



職業農民的故事


至於生薑我就知道一種種法,首先要選好姜種,一定要有芽芽那種,並不用太大塊,有兩三個手指大長也就可以了,但種的時候姜芽要向下,也就是倒著斜放,坑也要有20-30公分深哦!這樣長出來的姜肉會長塊些。我家可是種過很多年姜的。


堅信自己是最棒的


生薑播種一般都是在四月下旬到五月上旬

  掰姜種種姜播入地裡前一般都要進行掰姜種,將大塊的種姜掰開。掰姜種時一般在每塊姜上只保留1~2個短壯芽,其餘幼芽全部去除。掰姜種時若發現芽基部發黑或斷面褐變,則必須剔除。一般掰開的姜塊重量應在70~80克左右。且應將掰開的姜塊進行分級分區播種。

  浸種乙烯利作為乙烯的釋放劑,可有效地調節姜的生長代謝,播種前用250~500毫克/升的乙烯利浸種15分鐘,可促進種姜發芽,發芽速度快,出苗率高。

  澆底水生薑發芽慢,出苗時間較長,應在種姜播種前在姜田中澆一遍底水,底水必須澆透。澆底水一般在栽培溝施足肥後,於播種前1~2小時進行,要保證水分正好滲完,不能留有積水。

  擺姜底水滲下後,按一定株距將掰好的並用乙烯利溶液浸過的姜種排放溝中。排放姜種的方法一是平擺法,即將姜塊水平放在溝內,使姜芽方向保持一致。種姜擺放好後,用手輕輕按入泥中,使姜芽與土面相平。再將姜芽上面姜上一層溼土。方法二是豎擺法,即將姜塊豎直按入泥中,姜芽一律朝上。






大衍哥


1.姜的生物學特性喜溫暖溼潤氣候,不耐寒,怕潮溼,怕強光直射,忌連作,宜選折坡地,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地種植為宜.

2.適時播種,合理密植,選折清明節後或穀雨前播種,播種採用條播,株行距26到40釐米,每畝用種量500公斤左右,畝用尿素15公斤,複合肥25公斤做種肥,將肥料均勻撒入溝中,再將種姜平放溝中,蓋土5釐米

3.施足基肥,科學追肥,每畝3000公斤,甲肥25公斤做基肥,每畝追尿素20公斤,立秋後追複合肥50公斤,硫酸鉀25公斤,在植株基部開溝覆土灌水。

4.遮蔭降溫和防旱防澇,夏季要遮蔭處理,採用遮陰網遮蔭,或與玉米間作,要及時培土以及澆水,天氣乾旱澆水,雨天后要及時培土

5.及時打頂,當苗生長到30釐米以上要及時去頂

6.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

8月為病蟲害高發期,每隔7天用百菌清和敵百蟲800倍液噴霧,及時殺蟲

7.採收

11下旬到12月中旬才採收,做好運輸工作




湘北一哥vlog


生薑有哪些種法?

生薑是喜蔭作物,怕曝曬,有經驗的老農,都把生薑種在有建築物,或者有樹木遮擋的地方。若是大面積種植,都是與其它高杆作物套種。

下面詳細介紹2種,庭院小面積種植方式。

1壟廂種植。選一壟半蔭半陽的田塊,最好是沙土田,若是純土,要多撒些草木灰和腐熟的農家肥。

把田塊整碎耙平,然後刨溝,把帶有小芽的種姜,植入溝內,姜芽朝上,株距約20釐米,再掩一層薄土,能蓋住姜芽即可。姜苗生出後,還要再掩一層土。
姜苗每過一段時間,就要掩一層土,摻和一些農家肥。生薑的生長跟做房子一樣,是一層層往上長的,掩一層土,施一次肥,長一盤姜,從下往上,依次為姜爺爺,姜兒子,姜孫子。

有時在家做菜,臨時生薑用完了,可以從旁邊往下挖,偷一塊姜爺爺出來,儘量不傷著植株,再把土蓋好,一點也不影響姜兒子,姜孫子的茁壯成長。

2容器種植。廢棄的泡沫箱,盆子,缽子等容器,都可以種姜。不過,要在底部鑽幾個小洞,用碎瓦片墊著,以防下雨積水。1個盆子種2一3個種芽,種植的時候,只裝半盆土,方便後期掩土培姜。
長江中下游一帶,入冬後,不是風霜就是冰雪,把生薑留在地裡不挖,又怕凍壞了,全部挖出來吧,又沒有地窯,難於保鮮。時間長了,生薑不是乾枯僵硬,就是直接爛掉了。

而用容器種植就不同了,冬天氣溫下降後,可以把容器搬入溫暖的室內,用東西適當遮擋,不讓生薑吹到冷風。隨吃隨挖,將土掩好,既便上面的植株枯萎,仍然可以保鮮一段時間。

這是村婦瓊姑,多年的種植經驗,希望能幫到你。


村婦瓊姑


家裡年年都要種植一片姜,下面我為大家來分享一些知識。

我家的姜的種子都是前一年收割後特意留下的種子。

播前的準備:

掰姜種:種姜催芽時,姜塊較大,雖有的姜區催芽前已將大塊掰開,但出芽後仍需挑選,因此,在姜種下地前多進行掰姜。掰姜的過程實質上是進行塊選和芽選的過程。

掰姜時一般要求每塊姜上只保留1個短壯芽,少數姜塊可根據幼芽情況保留2個壯芽,其餘幼芽全部去除,以便使養分能集中供應主芽,保證苗全苗旺。掰姜時若發現幼芽基部發黑或掰開姜塊斷面褐變,應嚴格剔除。還需要注意,掰姜時還應注意,為了以後便於管理,可按種塊大小及幼芽強弱進行分級,即瘦小的姜塊和瘦弱芽姜塊放在一起,肥胖姜塊和具壯芽的姜塊放在一起。種植時分區,分別視生長情況進行管理。

土地澆水:

因生薑發芽慢,出苗時間長,若土壤水分不足,會影響幼芽的出土與生長。為保證幼芽順利出土,必須在播前澆透底水。澆底水一般在溝內施肥後,於播種前1~2小時進行,澆水量不宜太大,否則姜壟溼透,不便下地操作。底水滲下後,即可按一定株距將事先準備好的姜種擺放溝內。

擺放姜的方法,各姜區也不一致。一是平播法,即將姜塊水平放在溝內,使幼苗方向保持一致。若東西向溝,姜芽一律向南;南北向溝,則幼芽一律向西。入好姜塊後,用手輕輕按入泥中,使姜芽與土面相平即可。而後隨手扒下部分溼土,蓋住幼芽,以防強光灼傷幼芽。這種播種方法,種姜與新株薑母垂直相連,便於以後扒老薑。二是豎播法,即將姜塊豎直插入泥中,姜芽一律向上。這種播種方法,種姜與新株上的薑母上下相連,扒老薑時易傷根,操作也不方便。

南方生薑在3-4月均可播種,一般來說在適播期內,提早播種,姜的生長期較長,可獲得較高產量。而播種過晚,姜的生長期過短,產量會明顯下降。播種期以3月上旬--4月上旬播種較為適宜,農諺曾有“清明芋頭,穀雨姜”,就是這個道理。

而北方地區生薑種植就要晚一些了,一般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種。當然如果低熱河谷地區還是以南方生薑種植時間為準,而經過催芽或用地膜栽培的生薑也可適當提早種植時間。

後續管理。

施肥種類:生薑的生長要求在施足有機肥的基礎上,氮、磷、鉀等大量元素肥料配合施用,同時補充鋅、硼等微量元素,才能達到高產、優質。而缺少任何一種肥料,產量均顯著下降,尤其當缺氧時,除了表現為根莖小、分枝少以外,其揮發油、維生素C及糖等含量均明顯下降。  

據試驗,在土壤有效鋅含量為0.65mg/公斤、有效硼含量為0.32mg/公斤的土壤上,每667平方米施用2公斤硫酸鋅,鮮姜產量增加630公斤,增產24%;若鋅、硼配合施用,每667平方米增產鮮姜1023.7公斤,增產38.9%;鋅、硼配合施用比單獨施鋅每667平方米增產鮮姜393.7公斤,增產12.1%。由此可見,增施硼肥和鋅肥,對提高生薑產量有良好。

時期與方法。生薑的生長期長,需肥量大,生薑的施肥應重施基肥,為高產、優質奠定基礎。基肥一般於耕地時每667平方米用腐熟優質廄肥5000-10000公斤,隨即翻入土中。將地做好畦或壟,在播種前,可於溝中施種肥,一般每667平方米施用餅肥75公斤,複合肥15-20公斤之後與土混勻,澆水、播種。對缺硼、缺鋅的地塊,每667平方米基施1公斤硼砂和2公斤硫酸鋅。

在農村,媽媽也經常弄一些家禽類的糞便一起弄到土裡作為肥料。後面也會澆一些尿的大糞水。

 


YU憫農


答,看看我們老農是怎樣種植出優質豐產的生薑來的,我們老農種植是講的實踐經驗之談,而不是那些理論性花拳繡腿的東西,很多理論性的東西,是與實際生產不符合的。

首先選擇適合種植生薑土壤,最好的土壤就是微泥沙質的土壤。在種植之前,取用蛋白質、氨基酸含量高的液體有機肥,直接就潑灑在土壤滲透入土壤中,深翻充分攪拌均勻,土壤營養豐富全面,肥力持久,疏鬆透氣,不易板結,不會燒根,等等的作用。

第二天,撒上草木灰攪拌均勻,鋪蓋上尼龍紙進行消毒殺菌,以並殺死蟲害,蟲卵,同時,起著補充各種營養成分的作用。

土壤整理好後,開溝種植,取用無病害預先發芽好,肥壯,多芽頭姜塊種植。

養護過程中,取用蛋白質、氨基酸含量高的液體有機肥,或腐熟人尿,配比適當水量,隔間淋施即可。

病蟲害防治,取用草木灰,配比適當水量,隔間噴射地上部分防治各種病蟲害,同時淋施地下部分,防治地下各種蟲害。殘留在土壤中的草木灰,通過土壤中的水分稀釋,不斷地發出功效,達到防治地下蟲害長治久安的效果。

選擇這種土壤種植生薑,使用這些肥料,採用這種栽培養護方法,種植出無公害優質豐產生薑。


上下左右681218


據我所知現在已經過了種植生薑的時間了,現在正是夏季高溫理解,已經不能種植了。因為生薑種植的時間由溫度來決定,在我國大部分地區種植生薑都是從每年3月份開始,最晚到5月份種植。所以你要根據你家所在的區域來確定種植的時間。



生薑的種植方法具體有那些呢?

第一、種子和土地的選擇

生薑是對水分敏感的作物,大部分品種的抗旱、抗澇能力都不好,所以我們在選地的時候儘量選擇滲透能力較強的沙質土壤。生薑品種的選擇要注意選擇健康的、塊莖比較壯並且色澤比較好的姜塊,注意觀察姜芽是否有生機,保證沒有出現枯萎的狀態最好。



第二、生薑播種以及種植密度的控制

我們在播種的時候要先將姜塊放在藥劑中浸泡,之後用沙子拌一下,放在一個較小的空間裡並用塑料薄膜密封起來,大概等五天之後就可以進行播種了。在播種的時候我們要按照每株間隔三十釐米,每行間隔四十釐米的距離進行播種,注意儘量將發芽的那一面朝上,這樣一排一排的擺過去,擺好之後蓋上一層薄土,最後在上面鋪上一層稻草就可以了。



第三、生薑肥料的施用方法

我們在栽種之後一定要施足基肥,通常一畝平均需要有機腐肥三千千克,另外最好加三十千克的鉀肥進行輔助。第一次施肥是在姜苗有二十五釐米高的時候,在農村可以使用糞便兌水進行澆灌,或者是用二十千克的尿素兌水進行噴灑。等到快進入秋天的時候進行第二次施肥,目的是為了讓塊莖壯大,所以主要施複合肥還有鉀肥,肥料用量分別是四十五千克和三十千克。最後一次施肥是在塊莖稍微長到三個大拇指大的時候,大概在第二次施肥後一個月左右,施肥的種類與第二次一樣,不同的是肥量減半。



第四、生薑病蟲害的防治

我們都知道,危害生薑生長以及影響生薑產量的主要病害是腐爛病和斑點病。腐爛病通常是在夏季七八月份到九月初,發現有發病的植株要及時拔除,並且要將這植株旁邊的土壤挖去,以免細菌感染,注意要撒上一層石灰,再用土將地填平。斑點病的防治方法是噴灑50%百菌清800倍液,每隔7~10天噴1次。其中影響質量的蟲害主要是姜螟和姜蛆,這種蟲害我們要使用敵百蟲或辛硫磷進行葉面噴灑防治,效果不錯。



以上四點都按要求做好了,就可以等著豐收了。大概等到秋末冬至的時節(十一、十二月份),這個時候我們觀察田野中生薑的莖葉是否已經變黃並且出現枯萎,就可以採收,不過建議是每隔兩年採收一次,不是有句話叫做薑還是老的辣,所以也就說明姜要稍微老一點比較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