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實教育當以身作則,家庭氛圍對孩子影響很大,家長別總抱怨孩子

一直以來我們都強調家長對於孩子的影響力非常大

,希望各位家長能夠予以重視,然而最近我看到了這樣一個事件,讓我唏噓不已。

在孩子的誠實教育中,很多家長都覺得誠實只是孩子的任務,我們成年人畢竟進入了社會,有各種各樣的不得已,做不到完全的誠實。

家長往往覺得對自己要求誠實是很可笑的事情。殊不知,這樣的教育其實對孩子的負面影響非常大。

誠實教育當以身作則,家庭氛圍對孩子影響很大,家長別總抱怨孩子

家長頻頻撒謊,從不避著孩子

太原的劉女士就屬於這樣的一個家長,她覺得小孩子不懂事,沒有資格談論家長的事情,所以平時對別人撒謊從不避著孩子。

劉女士的兒子小田從4歲的時候就看到母親對家裡的長輩撒謊,當時小田不懂媽媽在做什麼,只是好奇為什麼媽媽說要去奶奶家裡,結果卻帶著自己在外面玩,一直玩到晚上才給奶奶家裡打電話說有事情耽擱了,然後高高興興的帶著小田回家了。

劉女士的撒謊一直是這種無傷大雅的小事,可能是迫於生活的壓力,以及和親戚長輩之間相處的各種麻煩,因此常常會找一些藉口避免接觸。

小田十分想不明白為什麼母親經常撒謊,當他向母親詢問的時候,劉女士並不解釋,而是直接訓斥孩子"用不著你多管閒事!"

誠實教育當以身作則,家庭氛圍對孩子影響很大,家長別總抱怨孩子

成年人要懂得對孩子進行"分級"教育

其實家長撒謊並不是一件不能做的事,我們成年人的世界中存在著各種各樣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情,有時候撒謊只是為了避免麻煩和避免發生矛盾。

但是孩子的世界是比較單純的,他們往往看待事情的方式比較單一,非對即錯、非黑即白,閱歷的不足使他們不能懂得很多事情都無奈之處,家長覺得孩子不懂事兒也是很正常的。

但是我們作為家長的必定會和孩子長時間接觸,如果不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會讓孩子陷入邏輯的混亂中。

在大多數孩子的世界裡,"好人"是不會撒謊的,說謊話的人都是"壞人",當自己的爸媽說謊的時候,孩子的心情是複雜有矛盾的。

沒有哪個孩子願意承認自己的爸媽是壞人,那麼孩子很有可能只能選擇將撒謊視為一種正常的行為。

誠實教育當以身作則,家庭氛圍對孩子影響很大,家長別總抱怨孩子

由此看來,我們作為成年人應該懂得約束一下自己的行為,至少在孩子面前的時候不要撒謊,如果要選擇撒謊的時候,也一定要避著孩子。

作為孩子的父母,應當對孩子進行"分級"的教育方式,家長可以列一個規劃表,計劃好在孩子幾歲時應該進行什麼樣的教育。

過早的讓孩子瞭解成年人之間的"殘酷現實"並不好,事實上孩子也不能理解,過早讓孩子接觸大量的信息量,只會擾亂孩子在這一階段時應該保持的心理狀態。

對於已經給孩子造成不利影響情況的處理

現實中很多家長已經對孩子造成了不利的影響,平時沒有注意讓孩子看到了自己撒謊的時候,家長們的行為無疑會顛覆孩子對於誠實的認知。

有的家長會發現自家孩子原本很恪守原則從不撒謊,但不知從何時起,孩子開始撒謊了,並且在家長批評之後仍然屢教不改。

家長們在孩子學會撒謊之前,可能隱隱約約會產生一些預感,比如看到孩子在觀察自己撒謊時的樣子,家長當時覺得很心虛,但是仍然堅持了自己的做法。

孩子的撒謊其實多由家長親自教出的,只是家長們不願意承認罷了。

既然已經給孩子造成了不利影響,讓孩子學會了撒謊,家長們現在要考慮的就是如何幫孩子糾正這樣的錯誤,我給家長們的建議如下:

1. 改變自己的行動方式,在孩子面前堅決不撒謊,給孩子樹立一個正面的家長形象,讓孩子的想法得到改觀;

2. 在孩子撒謊的時候,用簡短的語言拆穿他的謊言,但是儘量不要給予訓斥和打罵,只需要簡短的告訴孩子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

3. 對於孩子的撒謊給予適當的懲罰,並且明確說出"你撒謊了,所以你要接受懲罰"。

誠實教育當以身作則,家庭氛圍對孩子影響很大,家長別總抱怨孩子

我們的教育中最為欠缺的一點就是家長其實並不是很會講道理,當家長說話做事不講道理的時候,那麼孩子也會學會這種不講道理的生活方式,因此家長會發現自己的孩子越來越蠻橫任性。

而我們的家長們對於孩子的蠻橫任性,通常只會採取一種做法,那就是兇狠的打罵,其中包含的意義與給孩子傳遞出的信息其實是"我說不過你,所以我要用武力征服你"。

但是家長往往忽視了這樣的教育態度給孩子帶來的影響,只追求短暫的勝利,忽略了長期的效應。

孩子撒謊不可怕,家長應當先搞清楚孩子在想什麼

我們中式教育影響下的家長們對於孩子的耐心比較欠缺,並且在和孩子的溝通中經常忽略到自己是在和一個孩子說話,在這方面格外的希望孩子能夠擁有成年人的理解能力。

但是家長們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又希望孩子永遠單純無知、不會學壞,我們其實太為難孩子了。

在年幼的時期,孩子撒謊其實並不可怕,他們的撒謊多出於種種不得已的理由,而這種"不得已"多數是因為他們自身的閱歷限制,導致他們找不到更好的處理事情的辦法,最終為了掩蓋事實而選擇了撒謊。

另外還有一部分撒謊的情況,是因為孩子尚且年幼,對於語言的精準度掌握不到位,含糊其詞導致的"看起來像撒謊"。

誠實教育當以身作則,家庭氛圍對孩子影響很大,家長別總抱怨孩子

因此對於年幼的孩子撒謊的情況,家長其實並不需要擔心太多,他們大多不會出於惡意而撒謊,這些簡單的撒謊方式只要經過家長的詢問很容易就能瞭解到事情的真相。

我們很多家長對於孩子的撒謊進行的教育之所以失敗,就是因為缺乏者一點點的耐心,我們只要耐心去了解一下孩子撒謊的真實原因,家長們會發現其實很多事情根本沒有生氣的必要。

在對孩子進行詢問的時候,家長最好保持一個淡定客觀的心態,要考慮到孩子的心智不成熟、知識和閱歷有限,不要輕易發火或者態度太急躁。

作為家長,我們的教育目的是引導孩子向好的方面發展,但孩子畢竟是一個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個工具,並不是讓家長隨意擺弄就能夠教育好的。

想要和孩子達成心理的統一,家長首先要具備足夠的耐心,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裡話,不要一看到行為就直接做出反應,或者使用攻擊性的語言打擊孩子的內心。

家長要明白一點:我們人類在受到攻擊的時候優先選擇的是保護自己

誠實教育當以身作則,家庭氛圍對孩子影響很大,家長別總抱怨孩子

因此,當家長對孩子使用攻擊性語言或者打罵的教育手段的時候,孩子的第一反應不是去反思自己,而是感到受傷而想要保護自己,這也就是很多家長髮現自家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格外的叛逆的原因。

孩子在年幼的時候覺得自己不具備保護自己的能力,只能在內心中反駁家長的言行,但是進入青春期之後,孩子們身體變得強壯,體力也比以前強,這時候他們覺得自己具備了反抗的能力,自然會變得很叛逆。

作為家長我們要明白,孩子年幼時期的聽話不一定有用,教育的本質是讓孩子認識到錯誤,心悅誠服的想要做一個好孩子,心靈上的教育遠遠比那些懲罰的手段與具有更高的教育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