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前》從星巴克一天內關閉7100家店,反思企業為何走向倒閉

人的一生中,最光輝的一天並非是功成名就那天,而是從悲嘆與絕望中產生對人生的挑戰,以勇敢邁向意志那天。——居斯塔夫·福樓拜

以前總覺得這句話很不妥,我認為一個人只有在功成名就時才是光輝的,當身處絕望中,哪還有光輝可言,沒想到,深感絕望的我,卻是用這句話來拯救自己、獲取力量。

回想這些年來,我日以繼夜地忙碌,只為有一天能出人頭地,總的來說,老天爺對我還是很眷顧的,經過一番打拼,有了自己的公司,而且發展速度也是勢不可擋,那時候的我,每天走路都是輕飄飄的,可好景不長,飄了沒多久,公司就出現了狀況,到後來,只能眼睜睜看著公司一天天在衰退,直至全面癱瘓。

一夜之間白了頭的我,把自己關在房間三天三夜,電話不接,誰也不見,唯一與我相伴的,是書桌上的一本《一路向前》。

對於此書,我讀了一遍又一遍,真的後悔自己為何不早點讀它,以至於變成了今天這副模樣,反過來想想,如果不是我到了這般境遇,可能也不會去認真讀、去思考。

讀完此書後,我對自己進行了一番反省,發現我的失敗,其實一切都是有跡可循,只怪自己沒及時去發現,未積極去改變,而導致到了無可挽回的地步。

因此,我把這次的教訓做了一番總結,以此來警醒自己,希望在今後的路上,能夠繼續一路向前。

《一路向前》從星巴克一天內關閉7100家店,反思企業為何走向倒閉

星巴克臻選,一直是服務與品質的模範

霍華德·舒爾茨(Howard Schultz),出生於美國紐約,畢業於北密歇根大學,星巴克咖啡創始人,前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目前星巴克在全球店鋪已超過25000家,擁有員工35萬人。

2010年秋,歷經風雨洗禮後的星巴克財務表處於近40年來的巔峰,回顧過往,霍華德·舒爾茨著手著作了《一路向前》,以此感謝家人給予他的愛和理解,使得他相信一切皆有可能。

本書披露了舒爾茨從名不見經傳到成為商業領袖歷經的風霜雨雪,同時也激勵想要成就一番事業者,該如何從投資到運營,再到擴展和壯大,還要明白這不僅僅是賺錢,而且還要獲得廣受歡迎才能走得更遠的理念。

當讀到星巴克在勢如破竹的經營狀態下,在所有人都以此為榮的時候,舒爾茨卻敏銳地感知到公司有了危機,因此,他決定要制止這種像毛衣脫了線般安靜而平緩的衰敗,他的這一舉動震驚了世人,也擊中了我。

每個創業者都是從無到有這一路走過來的,剛開始不管多艱苦也能咬牙挺住,當公司發展穩定,業績上升後,覺得自己已經到達了頂峰,這時,自信心就會膨脹,就想去追求更多的名和利,對自己的事業就會鬆懈下來,因此,大部分的創業者都能熬得過創業初期的艱難,卻抵擋不住公司無聲無息的衰敗。

而舒爾茨卻能在公司處於巔峰期間,還保持著善於觀察,注意細節,積極去改變的精神,這點是很多人都做不到的,而我,也正是其中的一員,為此,我梳理出了自己在經營期間的幾個重要問題點。

《一路向前》從星巴克一天內關閉7100家店,反思企業為何走向倒閉

一、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要因過分要求數量,而忽略了質量

2007年時,星巴克在全球已經發展到13000家,甚至更多,同時將星巴克品牌擴展至咖啡之外的領域,使得星巴克一時間成了風尚引領者,可以說,大家都被勝利衝昏了頭。

此時的星巴克,注重的是想要更多的門面,其擴建能力非常成熟,一天可以開6家新店,在這種只想要多、要快的經營模式下,舒爾茨注意到了星巴克品牌的內涵在逐漸流失。

他預感到星巴克正在遭受侵襲,而這股力量主要是來自內部,於是,他寫信提醒現任執行官吉姆和他的團隊,希望能及時糾正並回歸星巴克的核心“提供世界上最好的咖啡”。

一個公司處於鼎盛時期,名氣大了後,會讓外人羨慕、同行嫉妒、身為公司人員也會為此感到驕傲,所有人都以為這樣的公司就像是一座大山般穩穩地座落在那裡,永遠都不會動搖,因此,除了大事件,其它都覺得不再重要。

我公司的空氣源熱泵技術已經非常成熟,我們對自己的產品非常有信心,產品在出廠前一定要嚴格進行36小時的運行觀察測試,可由於訂單非常多,後面還有很多機器要等著測試,客人又催貨緊,技術人員便把時間縮短成24小時。

一開始,我並不同意,但技術人員一再跟我保證是沒有問題的,雖然我心裡也存在過懷疑,但我過於相信技術員,再加上已經被勝利衝昏了頭,以為只要經過24小時的測試,即使有問題也該顯示出來了,所以就默許了技術人員的做法。

可以說,是我親自為公司的根基動搖助了一臂之力,殊不知,品質就是公司的命脈,不管有多忙多急,也不能在質量上有一絲一毫的鬆懈。

記得看過一個30年如一日做雞蛋煎餅的大叔,他一天只做固定數量的煎餅,不管客人催得多急,他都不緊不慢地必須按時間出爐,也許,他早一兩分鐘出爐,客人可能也吃不出什麼變化,但是他卻始終堅守著原則,使得他幾十年都在贏得所有人的追捧,因為,這個世界上誰都不傻,有時候不能以一時的小聰明而誤了終身

《一路向前》從星巴克一天內關閉7100家店,反思企業為何走向倒閉

二、細節雖小,也不能忽略,否則將引起大患

眼看著星巴克在一步步背離它的傳統、喪失它的魔力,舒爾茨在巡視門店時,把一些看似不大的問題點寫在備忘錄上。

⑴、讓三明治滾出去

星巴克提供三明治早餐的服務,深受人們的喜愛,同時也給公司帶來了巨大的盈利。

但三明治在使用烤箱加熱時,會散發出奶酪燒焦的難聞氣味,不但掩蓋了豐饒馥郁的咖啡香氣,而且還會使踏入門店的人員感到心情沮喪,因此,舒爾茨決定停止提供三明治,可現任執行官吉姆卻不認同他的做法,因為顧客都很喜歡三明治,星巴克團隊的夥伴們也完全不能理解,“明明是賺錢的生意,為何不做?”

⑵、牛奶的反覆蒸煮的做法不正確

咖啡師為了儘快給客人提供服務,把牛奶提前蒸好備用,等客人需要時再加熱,事實上,牛奶經過一次蒸煮後,就會變得稀薄和喪失一部分甜度,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要保證每一杯牛奶都是鮮煮的。

⑶、濃縮咖啡的調製度要像倒蜂蜜般緩慢流

調製出的濃縮咖啡,如果流得太急,就會變得稀薄,口感寡淡;如果太慢,就意味著咖啡粉研磨得太細,味道就會變得苦澀,完美的濃縮咖啡就像是蜂蜜般流出,這樣才會醇香,有股焦糖般微甜的味道。

舒爾茨的眼光是獨特的,對問題的敏感覺察極其細微,他把這些看似不大的問題點一條條列舉出來,對高管提出需要改善的建議,然而,卻並沒有得到任何人的重視,這使得他非常失望。

而現實中的我,就像是星巴克的高管一樣,對一些細節問題置之不理,自動屏蔽,現在回想起來,是自己忽視了本不該存在的問題。

《一路向前》從星巴克一天內關閉7100家店,反思企業為何走向倒閉

⑴、偷工減料,防凍保護只是擺設

機器在低於環境溫度3℃時就要啟動防凍保護,防凍保護是機器的標配,我們的公司設在南方,南方的氣溫很少會低於5℃,大家都認為這個防凍保護只是擺設而已,因此,現場在生產時並沒有按規定配置防凍保護。

有一年,氣溫突然驟將,百年不遇的南方也飄起了雪花,因此,一夜之間,已經落戶在這個城市各個角落的機器同時罷了工,嚴重影響了客人的使用,投訴電話打爆了總檯,不但使公司的信譽受到嚴重影響,也燒壞了很多水泵,使得那次的損失仿若給公司扒了一層皮。

⑵、處事不嚴謹,材料隨意更換

產品需要配置的自動調節閥,一直都是從上海某公司採購的,質量也能保證,但每次都要先付款後發貨,採購部門覺得太麻煩,就找了其他廠家的自動閥來代替,外表及型號都很相似,技術部門也沒有經過測試就直接使用了。

殊不知,自動閥在部件裡是起到節流作用,對其材質要求耐腐蝕、耐沖刷,耐高溫等必須是安全可靠的,事實證明,沒經過檢測就使用的自動閥在正式工作時,問題不斷,使用壽命也大大縮短,真可謂是得不償失。

類似於如上的小細節問題層出不窮,雖然我心裡也曾閃過不安,但又覺得公司這麼強大,對於這些問題點,我並沒有像霍華德那樣真正去擔憂過,以至於公司在巔峰時期就已經在開始一步步瓦解,而我,卻完全不知曉,這就是我本身的不負責任。

《一路向前》從星巴克一天內關閉7100家店,反思企業為何走向倒閉

四、把面子看得太重,當問題來臨時,不是勇敢面對,而是選擇逃避

2007年11月,星巴克的報表數據跌到了前所未有的谷底,眼看著星巴克已經面臨著生死存亡的時刻,為了挽救星巴克,勇敢而睿智的舒爾茨帶著堅定的信念,重新擔任執行官。

為了迅速解決公司內部逐漸顯現的各種問題,舒爾茨團隊做出了一個大膽的舉動:為了在短期內培訓出135000名頂級咖啡師,需要在同一天時間關閉7100家門店,讓咖啡師們觀看影片學習怎樣正確調製咖啡,只為把最好的星巴克呈現在顧客面前。

這種做法不但要損失幾百萬美元,還得面對競爭者搶走客戶,也等於承認了自己存在不足之處,以及還有來自社會各界的輿論。

舒爾茨敢於面對誠實的自己,為了星巴克以後的發展,他願意孤注一擲,“讓我們行動起來吧!”

後來的事實證明,星巴克的變革成功了,不僅解決了技術和社會的挑戰,也解決了星巴克內部引發的問題,更加奠定了星巴克一路向前。

《一路向前》從星巴克一天內關閉7100家店,反思企業為何走向倒閉

成功者與失敗者之間存在著的差異,就是在於有沒有勇氣面對困境

星巴克的情勢嚴峻,也與當時大環境的金融危機息息相關,換成是他人,肯定會說,這不是我的問題,是大環境的影響,而舒爾茨卻不這麼認為,他覺得星巴克還可以做得更好,於是,他不斷想辦法努力改進所存在的缺陷,甚至不惜背水一戰。

而我,在公司面臨危機時,不敢勇敢面對,怕人笑話,還藏著掖著,以至於錯過了扭轉局面的大好時機。

那時候,當知道公司交出去的產品不合格,卻不敢及時召回,一心抱著僥倖心理,希望不要出現問題;明明知道技術工程師勝任不了這份工作,卻礙於面子,一直沒有換人;當公司無法生產出合格品時,卻還一如既往接訂單,不敢停下來重新整頓後再生產,以至於惡性循環連綿不斷,到最後實在繃不住了,終於坍塌。

《一路向前》從星巴克一天內關閉7100家店,反思企業為何走向倒閉

五、只要用心,就沒有什麼不可能

對於公司的倒閉,很多人都說是因為生產廠家多了,市面上供大於求,倒閉也是正常的,況且那麼多的公司看起來好好的,說倒就倒了,這不是誰可以控制得了的,可我卻不這麼認為,我認為一切事情,都是事在人為。

上班也好,創業也罷,哪怕是在家種地,也得要用心,你的時間花在哪裡,你的收穫就在哪裡,因為,你只有用心去對待一件事情,才會去注意到其中的變化,並隨著變化而不斷調整、改進,到最後,自然而然就水到渠成,現在的我,已不再害怕,雖然每天種地、餵雞,但我相信,只要用心,就沒有什麼不可能。


(英木子,一個前半生職場,後半生農場,左手鋤頭右手筆的民宿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