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笔下桃花源在哪里?莫衷一是,桃园美景其实就在每个人心中

桃花源到底在哪里?一千五百多年前,东晋诗人陶渊明写下一篇千古名文《桃花源记》。文中说道,武陵这个地方一个渔夫,沿着一条小溪航行,忽然看到山中有一个缺口,就丢下船从这缺口里走进去,发现了另外一个世界——桃花源。

陶渊明笔下桃花源在哪里?莫衷一是,桃园美景其实就在每个人心中

说到“桃花源”,是多少人向往的地方,那里一派原始风貌,民风淳朴,鸡犬相闻,人们不为外界的一切所干扰,自得其乐地生活着,“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然而世界上真的有这样的地方吗?

桃花源是人心最后的栖息之地。但是一般都认为,桃花源的原型在湖南省桃源县。 桃花源面对滔滔的沅江,背倚巍巍的山峰,行人走过桃花源牌坊,沿着桃花溪水前行,有一大片桃林,“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与陶渊明文章中描写无甚差别。桃林深处有一座桥,过桥不远,就能看见秦人的古洞,进洞行走数十步,眼前就“豁然开朗”,看到“土地平旷”的千丘田,“屋舍俨然”的豁然轩。千丘池旁有“延至馆”,旧说这乃是桃花源中人宴请渔人的地方。

可以说世上再无桃花源,又处处是桃花源,因为它只在每个人的梦中。还有一说法,在重庆酉阳,因自古武陵山地区“蛮不出洞、汉不入境”的戒律,这里的人民是一个“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遗世独立的“秦人村落”,让人恍若穿越千年时光,梦回“世外桃源”之感,在村中你会遇到下田耕作的农夫,在村子里,可以着一件先秦的衣裳,穿越千年的时光,在浪漫桃花树下演绎自己心中的桃源生活。

陶渊明笔下桃花源在哪里?莫衷一是,桃园美景其实就在每个人心中

但在云南省广南县的南屏镇,有一村子叫峰岩村,峰岩村的村口洞穴宽约二百米,高不到一百五十米左右,深度达到了八十多米,它的里面分布有各种奇奇怪怪的钟乳石,且层层叠叠,让人根本想不到里面住过一村子的人。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村民们在那里耕种劳作以维持生存,一开始并不为人所知,处于封闭状态,解放以后,村民慢慢有人下山接触现代社会,后当地政府把该村规划进入旅游区,现在已被评为“天下第一奇村”。

陶渊明笔下桃花源在哪里?莫衷一是,桃园美景其实就在每个人心中

在“天下第一村”中,原来的村民加起来有三百人左右,大家和睦相处,不分你我,还保持着比较原始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村中沿用的是300多年前的耕作方式,种田用木犁木耙,浇田灌溉用古老的木制水车,自种棉花自纺布,用水磨或石磨碾米磨面,用沼气来点灯,用木柴烧火做饭。人们平时出门都不上锁,真正做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2001年,峰岩村被记入世界吉尼斯纪录,被这样记载:这处村落是目前全球发现的规模最大、连续居住时间最长、唯一穴居的村落。

陶渊明笔下桃花源在哪里?莫衷一是,桃园美景其实就在每个人心中

湖南桃源、重庆酉阳、云南广南这三地的人都称是陶渊明写过的那个“桃花源”,但其实大家都知道,那不过是环境相似罢了,田园诗人陶渊明笔下真正的桃花源是在他的心里,桃花源寄托了陶渊明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体现了广大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这才是最重要的。

陶渊明笔下桃花源在哪里?莫衷一是,桃园美景其实就在每个人心中

东晋陶渊明所撰的《桃花源记》以一句“后遂无问津者”结束了全文。在笔者看来,真正的桃花源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桃花源记》一文,为我们描绘了最理想的农村生活图景,我们到任何相似相近的田园村庄中,都会发现自己心目中的“桃花源”。

我们都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乐园!

陶渊明笔下桃花源在哪里?莫衷一是,桃园美景其实就在每个人心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