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統一全國後是採用哪些措施來加強中央集權的呢

秦始皇統一全國後,經過長期的戰亂,社會經濟遭到極大的破壞,百廢待興;加上各國文化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急需進行調整改革。針對這些情況,秦始皇採取了一系列加強中央集權、鞏固統一的措施

(1)政治措施

1.創立皇帝制度:秦始皇認為自己的功勞超過三皇五帝,選定“皇帝”為稱號,確立至高無上的皇權,規定了皇帝專用的文字和物品,皇帝的命令稱“詔”、大印稱“璽”,自稱“朕”。

2.在中央設置三公九卿,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別掌管天下政務、軍務和監察。三公之下是九卿,九卿即奉常、郎中令、衛尉、太僕、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內史和少府,具體負責中央的九個部門的具體事務。

3.地方上推行郡縣制度:在全國廢除分封制,實行郡縣制度。秦初分天下為36郡,後又陸續增設至四十餘郡,郡設郡守全面負責郡的政務;郡尉輔佐郡守掌管郡的軍事;監御史負責郡的監察工作。一郡之內下轄若干縣,設縣令或縣長,掌管全縣政務。另設縣尉掌管軍事,縣丞負責司法。在縣以下還有鄉、亭、裡等基層機構,負責教化、治安和徵收賦稅、組織生產等,郡縣主要官吏均由朝廷任免。

(2)經濟措施

4.令黔首自實田:在全國確認土地私有,公元前216年,命令土地私有者向政府呈報自佔土地的份額,政府根據呈報的數額徵收田租。

5.實行重農抑商政策:保遷徙農民,開墾荒地,發展生產,充實邊地郡縣戶籍護封建所有制,維持以農業生產為基礎的社會秩序.

6.統一貨幣、度量衡。錢幣分兩等,即以黃金為上幣,銅錢以半兩為單位,為下幣。這都對經濟的發展,加強各地的聯繫都有著重要的作用。

(3)軍事措施

7.北征匈奴,南服蠻夷;統一嶺南,設置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遷富豪,收繳兵器,同時修築長城

(4)文化措施

1. 統一文字,秦始皇任命李斯、趙高和胡毋敬對文字進行整理,制定出小篆作為標準文字,並通用於公文法令。後程邈改進的隸書比小篆更容易書寫,也予以推行。

2. 統一思想,焚書坑儒。公元前213年,秦始皇採納李斯的建議進行焚書。次年一些方士和儒生紛紛表示出對秦始皇表示不滿,使得秦始皇極為惱怒,後下令追查,共逮捕了460人,全部坑殺於咸陽。

(6)其他措施

此外,為鞏固地主階級政權,還統一法律,制定《秦律》,鎮壓農民反抗。修建馳道,統一車軌,有利於消除分裂割據,鞏固國家統一,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加強各民族間的聯繫。

秦始皇統一全國後是採用哪些措施來加強中央集權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